宠文网 > 听三毛讲远行 > 第34章 万水千山总是情 (7)

第34章 万水千山总是情 (7)

书籍名:《听三毛讲远行》    作者:萧意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那片即将来临的废城,在瑞士作家凡恩·登尼肯的书中亦有过介绍;偏说全城的人神秘失踪,不是当年弃城而去,是被外太空来的人接走了。  

  这我是不相信的,不知倪匡又怎么想?

  书中的考证说,这个城市一直到十七世纪,都已证实是有人居住的,那么为何突然消失了呢?”

  当今,马丘比丘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以及世界上已知的最庞大印加帝国之一的遗迹而屹立于世上。而凡是来到库斯科的外国游人,多半都是冲着马丘比丘来的。如今,古代的明珠将会释放出更为璀璨的光芒,将会有更多的人不远万里,来到魂牵梦绕的马丘比丘。

  印第安的古朴韵律

  “这是一片用音乐和大自然秀丽景色装点的和谐和富有艺术的国土。” ——古巴诗人何塞·马蒂

  三毛的秘鲁之行中,大部分时间都在等待中度过,因为去马丘比丘的机会不是随时都有的,所以需要等待,对于马丘比丘,三毛有种近乎顽固的执着:

  “我们还在古斯各,等待着去玛丘毕丘的火车。不看见那个地方是不肯离开秘鲁的。”不过,这种漫无目的、不知何时到头的等待的确容易让人徒生压力,“无尽的等待,成了日常生活中的煎熬,就如那永不停歇的雨水,慢慢在身体里面聚成了一份全新而缓慢加重的压力。旅程在这古老的城市中暂时中断了。”

  直到机缘巧合之下,三毛看了一场印第安民族音乐舞蹈,这才为她苍白的等待生活抹上了一笔重彩。灯灭,夜戏开始:

  “便在那个时候,布幔缓缓地拉开来。

  舞台的地竟是光滑的木板,正正式式的场地,在这样的老城里,实在难得了。

  四个乐师坐在舞台后方凹进去的一块地方,抱着不同的乐器,其中那位销票的中年人,也在里面。

  他们的服装,换了蹦裘外衣和本地人的白长裤,下面是有风味的凉鞋,只有匆忙赶回来那人的长裤没有换。

  那时,其中一个大男孩子站出来报幕,问候欢迎观众在先,介绍乐师在后,有板有眼。”

  印第安人的音乐与舞蹈都是极具特色的,旋律美妙,节奏独特,和声浓郁。随时都以它那充沛的活力、无比的热情以及神奇的风貌使世界各地的音乐爱好者们为之瞩目。

  印第安的传统音乐通常分为民歌、舞蹈和器乐三类,民歌是其中最重要的类别,按照生活内容可以分为巫术歌、情歌、挽歌等。除此之外,演唱方式也是多样化的,分为独唱、对唱、合唱、齐唱、一领众和等形式。除民歌外,舞蹈在印第安人的生活中也是必须的。舞蹈多为载歌载舞的踏歌形式,对于印第安人来说,舞蹈本身就是一种宗教仪式。用于伴奏民歌和舞蹈的乐器也是各种各样的,多为打击型乐器,主要用来暗示超自然的声音或是模拟自然界的声音。

  印第安人的音乐一般都为庆功、祭祀以及部族节日吟唱,不过,除此之外,还有各种不同的乐器。比如印第安的切诺基族,他们的笛以及鼓,声音有时欢快而激昂,有时高亢而幽远,显然已经成为了世界音乐的一部分。印第安人传统的娱乐活动还有舞蹈。为了胜利凯旋而跳,为了狩猎丰收而跳,全族的人都围坐在篝火旁,欢快地载歌载舞:

  “舞台的后帘一掀,六对打扮活泼美丽的印地安男女,唱着契川语,脸上荡着淡淡的笑容。眼光一溜一溜的偷看台下也是梳着辫子,穿着蹦裘的人,载歌载舞的跳了起来。”

  舞蹈的内容除了即兴表演之外,还有一些表演都是有主题的。一般族内的唱歌者都是自编自唱的,众人则在周围配唱,歌词内容大都是表达对高尚的神灵与首领的感激之情,歌颂太阳、雨水、高山、雷鸣、闪电等大自然元素,抑或是祈祷神灵保佑身体健康、万事顺利等等。

  印第安人的音乐大致可以按生活水平分为两类:一类是处于偏僻、孤立、落后地区的印第安人音乐,如亚马逊热带雨林的印第安人,因为处于较原始的状态,他们的音乐也比较简单;还有就是厄瓜多尔的希法罗印第安人,他们的音乐仅仅只采用了三个音;而巴西的卡马尤拉印第安人的音乐也很简单,但是他们却拥有世界上最长的管乐器——用两根植物茎(长度分别为1.6米和2.2米)捆绑在一起的一种乐器。这些落后地区的印第安人的音乐与舞蹈通常是紧密相连的,而且只在各种仪式或庆典上才表演。这些落后地区的印第安音乐虽然简单,但却对研究音乐的起源及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另一类是比较复杂、发展的较高的印第安人音乐,比如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等国的安第斯高原音乐,它们都是印加传统音乐的继承以及发展。他们用排箫和竖笛演奏出来的音乐都很有特点,尤其是在表现高原印第安人的风情方面十分出色,安第斯高原的印第安音乐种类丰富,有抒情忧郁的亚拉维情歌,庄严肃穆的太阳神颂歌,欢快活泼的瓦衣诺舞曲,美妙动人的民间花腔女高音唱法(也被称为安第斯高原唱法),这些都是印第安人智慧的创造,是世界民间音乐中的瑰宝。如果想看传统的印地安人音乐歌舞表演,可以到印加古都库斯科,那里被称为“美洲考古之乡”,每年的6月24日是当地著名的太阳祭节日,在隆重的庆典上你将如愿以偿,看到那美妙的歌舞。三毛在库斯科看到的那场歌舞,就是纯正的印第安传统歌舞:

  “这些舞者乐者,不是街上随便凑来的,举手投足之间,那深植在他们身体里的‘艺骨’,便算只是跳给观光客看的东西,仍然挡也挡不住地流露出来。”

  而玻利维亚高原的普诺也被誉为“美洲大陆民间歌舞之乡”。

  印第安人进行音乐创作时有点像作家要写文章,要不停地寻找素材,也就是需要采风,在传统的印第安族群里,基本上是没有职业音乐家的,自然也就没有职业化的音乐教育体系。印第安歌曲的创作以及传播过程经常被“神化”,因为许多部落的印第安歌手们都确信他们的创作灵感来自于梦境,来自于神的启示,甚至有些地区的印第安人们确信这是唯一的创作手法,他们认为:音乐创作的灵感一定是来自于大自然的某种启迪,有时当一个人骑着马在一片空旷无边的草原上漫游时,看着星空,会突然想到一首全新的歌,就这样,一首新歌的创作完成。而且,印第安人有时很古板,他们认为在白天得到的歌就只能在白天演唱,同样的,在黑夜里演唱的歌通常大部分是在梦中学会的。在这种情况下,印第安的音乐往往被赋予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或者是神力。音乐成为了人类与神灵之间的“媒介”,神灵通过教唱歌曲将旨意传达给本族的印第安人们,人类则通过唱歌表达自己对神的敬仰,并且向神诉说自己的需求。

  印第安的乐器在制作时通常都是就地取材,非常方便,因此制作出来的乐器也比较简陋,随便捡一块儿野兽骨头或者一张野兽皮,再经过简单制作,一件乐器就完成了……在印第安人的传统音乐生活中,笛子等吹奏类的乐器可以说占据了重要地位。印第安的吹奏类乐器主要是由笛哨和号角组成,三毛提到的“给诺”(一种印第安人特有的七孔芦笛)也是其中之一:

  “那个身体宽矮的印地安人,慢慢地走上了舞台,神情很安详,手中那支已经吹抚了千万次的芦笛,又被粗糙短胖的手指轻轻擦过。

  灯光只照到他一个人,他的双手,缓缓地举了起来。

  演奏的人,闭上了眼睛,将自己化为笛,化为曲,化为最初的世界,在那里面,一个神秘的音乐灵魂,低沉缓慢地狂流而出。

  刚才的民族舞蹈和演奏再不存在,全室的饱满,是那支音色惊人浑厚的笛,交付出来的生命。

  一只简单的笛子,表露了全部的情感和才华,这场演奏,是个人一生知音未得的尽情倾诉,而他竟将这份情怀,交给了一个广场上的陌生人。  

  奏啊奏啊,那个悲苦潦倒的印地安人全身奏出了光华,这时的他,在台上,是一个真正的君王。

  我凝视着这个伟大的灵魂,不能瞬眼地将他看进永恒。

  不死的凤凰,你怎么藏在这儿?

  那只魔笛不知什么时候停止了,整个大厅仍然在它的笼罩下不能醒来。没有掌声,不能有掌声,雨中一场因缘,对方交付出的是一次完整的生命,我,没有法子回报。”

  笛子在各印第安部落的音乐中大多是用于吹奏旋律的,尤其是吹奏主旋律或是独奏时使用。

  “那只笛子站出来独奏,悠长的笛声,安静了刚才的一场热闹,如泣如诉的笛,在那人站得笔直的腰脊上,吹出了一个没落印地安人悲凉的心声。  

  他们是骄傲的,他们不是丐者,这些艺人除了金钱之外,要的是真心诚意的共鸣。那么还等什么呢?尽可能地将这份心,化做喝采,丢上去给他们吧!”

  不同地区的印第安人根据本地的情况可以用不同的材料或工艺来制做笛子。比如:西北海岸地区喜欢用骨头作为笛子原料,而更多的地区则普遍用植物的茎来制作笛子,在西南地区则盛产陶笛,卖相很好。在演奏方法,则以竖吹为主,极个别地区甚至有用鼻子吹奏的习惯,有些西南地区的印第安部落中还发现了将几支笛子捆绑在一起吹奏的现象,有点类似中国的笙。而印第安的号角类乐器大多只能发单音,主要是用于模拟动物的叫声,模拟最多的应该是犀牛或大象之类的叫声。

  还有些乐器是专门用来控制节奏的,被称为节奏响器或节奏性乐器,这些乐器不同于鼓类乐器外,自成一派,可以根据不同的发声特征来分类,比如:各种梆子类乐器、手摇响器以及摩擦类乐器。印第安的梆子类乐器是由各种不同类型的石条,木棍组成,用其他物体击打,然后在物体的叩击声中,就形成了特殊的音响。印第安的手摇响器种类非常之多,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制作方法,因此统计起来非常困难。有的部落是将一些物体穿孔,然后将它们串在一起,再通过摇晃产生特定的音响。也有的部落是在一些空心的果壳之中装入沙土或碎石子,通过晃动来产生所需的节奏效果。印第安的摩擦类乐器则是通过两件物体的相互磨擦而产生的特定声音,有时为了突出声音的效果,常在物体上刻有凹口。

  印第安音乐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通常最受人们欢迎的就是:吟唱和鼓点。印第安人传统音乐生活中除了笛子以外,最重要的乐器就是鼓,从外观上看大致可分三种,单面鼓、双面鼓以及“水鼓”。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单面鼓就是手鼓(又称铃鼓),大部分的印第安部落在表演音乐时都会用这种手鼓来作为伴奏的乐器。演奏时,印第安鼓手一手持鼓,而另一只手则拿着鼓槌敲击。不同地区的单面鼓在制作材料、外形或尺寸上都会有所不同,所以在功能和作用上也是有所区别。为了使声音能传远一些,有些鼓会制作的直径很大。也有些鼓是专门用在流动演出中的,因此为了方便携带这个需要,鼓身会制作的很小。与单面鼓相比,印第安的双面鼓其流行范围就要狭窄得多了,只有少数部落或地区会使用双面鼓。“水鼓”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要在鼓体内盛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调整音高。在很多地区和部落,一些体积较大的鼓经常要由几名鼓手同时演奏才行,虽然演奏的人较多,但是鼓点节奏是基本统一的。

  印第安人的音乐文化与东方各民族音乐文化有些地方是相似的,尤其是与中国的音乐文化,两者之间经常有一些惊人的共同特征。

  通过各种考证及史料记载推断,印第安人的祖先大约是在两万多年前,甚至是更早的时候从亚洲的东北部渡过白令海峡而移居到美洲大陆的。根据对印第安人生活地区的出土文物以及各种体质人类学资料进行比较与研究,许多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都认为印第安人的祖先起源于中国的华北以及蒙古高原一带,因此美洲印第安人的音乐同我国一些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存在一定的共同特点并不奇怪,比如生活在草原的印第安人歌曲的调式就与我国的阿尔泰语系民族民歌极为相似。除此之外还有音调的结构,印第安达科他人的《幽灵舞之歌》和中国满族民歌《背神灯》旋律框架就很相似,均是由三音组为主的结构构成的,而这首《幽灵舞之歌》与中国的鄂伦春族民歌《伊荷茹》的旋律也极为相似。印第安人的民间音乐大多数都具有吟诵性,速度控制上也很自由,这又类似于中国蒙古族的民歌。

  “幕落了,我松了口气,长长的一夜,终于结束,这场戏,大家都尽了全力。

  静坐在那儿发愣,台上一片叽叽喳喳的声音,幕又打开了。

  全体舞蹈的人奔下台来拉我,音乐又吹弹起来。

  我笑着将米夏推给他们,女孩子们喊着:‘要你!要你!’

  我上了台,四周的男女将我放在中间,他们围住我,手拉手,唱起最后告别的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