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刘心武散文 > 第51章 从今不怵这只杯

第51章 从今不怵这只杯

书籍名:《刘心武散文》    作者:刘心武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福斯特送给我的那只口杯,杯壁上的德文有两行之多,写的是:“想做的事总没动手做;不想做的事总在勉强做。”他把那意思翻译给我以后,我不大高兴,问他:“为什么选这样的话送我?”他直率地说:“这话说的不是你,是我!送给你,为了你能记住我!”福斯特当时正失业,临时帮旅行社带旅游团来中国,充当导游糊口。听了他的话,我一笑释然。

  可是,我使用起这只杯子以后,开始还确实想起福斯特,后来,却不禁频频联想到自己,其实,我不也常常是“想做的事总没动手做;不想做的事总在勉强做”吗?特别是,那原因,还往往并不能推诿到客观上,说到底,还是我自己意志薄弱,不能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有一次,我正打算静下心来开列构思已久的长篇小说的人物表,电话铃响,是要我去参加一个“研讨会”,所研讨的课题非我所长,亦非我所感兴趣的,因此试图婉拒。但对方一连串宣谕出了十多条我“非去不可”的“道理”,如:开拓视野有利于创作;若干大名家都应允出席了,你不去岂非架子太大?赞助者一向仰慕你,你跟这样的人建立关系意义很大;若干朋友可借此聚会,何乐而不为?会上还能领到点“小礼品”和“车马费”,不无小补嘛!你不去,是不是众人皆浊唯你独清了?……我还是说考虑考虑,但在那之后又有几个电话,邀请者搬来的“面情”皆难抗拒,再不应允,实在要成为“六国反叛”了,于是,那天只好去了;本来说好“听听,不发言”的,但按“齿序”排下来,轮到我时,又不能不说,说,又只能敷衍成话,回送到自己耳内,很不是滋味。而一瞥之中,又发现有并不熟悉的在座者,对我面露鄙夷的冷笑……会议拖得很长,会后的饭局从冷盘到果盘更是悠悠历程,拖着疲惫的身心回到家中,想列长篇小说的人物表,却已没了精力。这类本不想参与的事体,勉为其难地参与了,还常常会后患无穷。如过两天忽见报上一角有报道,把我没说过的话或并不愿表达的意思,赫然嵌于其中;我这人又最不能“见面便熟过后不忘”,也不善保存活动中别人赠与的名片,所以往往是,又在某场合见到某人时,反应木讷,由此招人嫌厌……

  有一段时间,我见了福斯特送我的杯子便发怵,因为我总是“明知故犯”,惭愧,而又无勇气扭转。

  可是近年来我终于鼓起勇气,履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我尽我应尽的义务,承担我应尽的责任,但我有拒绝非我必尽的义务非我必担的责任的权利。我越来越勇于对我不想接受的邀请、要求客气而明确地说“不”。同时,我也越来越不在乎他人的眼光、议论与指脊梁骨,只要我觉得那话该说,那文章该写,那意思该表达,那事情该做,我便直率地说,从容地写,痛快地表达,愉快地参与。如今我不怵那只口杯了。那上面的两行“趣语”于我基本上不再具有讽刺意味。我拿它喝茶时会想起福斯特来:这小子现在有份好职业了,可他会不会还要发出这杯壁上的慨叹来呢?

  简析

  本文由一只口杯上的“趣语”引发了对自身的深刻反省。朋友送给作者一只趣语杯,上面写着“想做的事总没动手做,不想做的事总在勉强做”。作者由此联想到自己经常勉为其难地参加一些研讨会,因此耽误了自己的写作,心中有愧,却没有勇气扭转。后来他终于转变了做事的态度,勇于对自己不想做的事说“不”,真正做到了“有所为,有所不为”,从此不怵这只杯,活得从容而洒脱。本文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严格审视,超越自我的努力,以及做真正洒脱的自己。作者勇于自省的勇气和坚持改变的努力都令人佩服,引人深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