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一生孤注掷温柔 > 第14页

第14页

书籍名:《一生孤注掷温柔》    作者:阿堵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此刻,长生听了子周一席话,暗忖:这孩子被他大哥调教得变化很大呢。上来就拿时事说话,不再像从前动不动言及上古三代。而且开始怀疑圣人言论了,词锋日见犀利,大概也忘了圣人教导要如何温柔敦厚……
  人都容易看到别人的变化,不容易意识到自己的变化。长生在这儿为李子周感叹,忘了替他自己也感叹一把。
  “文德有没有用,我给你一个现成的例子。”子释说得不紧不慢,不急不徐,“朝廷退入蜀州已有两年多,没听说有什么变故,应该甚是安稳。蜀州计有巴、羌、僚、苗等夷族不下十余个,一半地方都是他们的……”
  听到这里,子归道:“我明白了。大哥是说,如果没有当初的文德教化,让蜀州各族都彻底拥护朝廷,现在朝廷不可能这么顺利在那里安顿下来。”
  “可不是。从皇室到百官,还有家眷侍卫,”子释笑,“一下子来那么多白吃白喝的王公贵族,谁受得了?就是纯夏人地方,也不见得肯老老实实欢迎他们罢?若不是文德的功劳,光平定蜀州本地反抗力量就够朝廷忙乎了。”子释这种不拿皇帝朝廷当回事的调侃语调,几个人早已听惯。
  子周边想边说:“如此看来,不是文德本身的问题,是做法的问题——”
  子释颔首:“孺子可教也。你倒说说,做法有什么问题?”
  “先不说西戎,只看蜀州各族的文德教化何以有此成效……”子周背着手踱步,表情严肃,俨然端方夫子。
  这边三人看着他,都忍不住笑出声来。被笑的那个却不为所动,一板一眼往下讲:“当年睿文帝不惜巨大代价,在蜀州修道路,传医术,广设学堂,又允诺各族同应科举,乃是蜀州夷族文德之始。之后几代皇帝承袭此策,持续百余年,各族陆续有人入朝为官。到如今,他们与夏族已是水乳交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唇亡齿寒,难分彼此……”
  这些事,子释子归自然清楚,长生却越听越是心惊。原来,所谓文德教化,归根结底,是把敌人和外人统统变成自己人——这样的治国方式,如此雄才大略,自己从前可闻所未闻。一走神,把子周后头的话漏掉了,只听到子释在做点评。
  “昔年蜀州,今日西戎,能比出这么多不同,也算全面深刻。不过,你却忘了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长生和子周子归一齐转过脸,等他往下说。
  子释仰首望天。三人看不见他表情,等了好一会儿,才听他慢悠悠道:“你忘了,在那之前,元武帝伍德年间,平武帝隆庆年间,曾经两次大肆屠杀蜀州夷族首领,也杀了不少各族百姓——要不然,文德哪有那么好推行?古人云:“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力”,其实这话应该反过来讲……当日蜀州各族,何尝不是如你我一般,平白飞来兵刀之祸?“始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所谓“不得已”,也就圣人一句话的事……”
  出了一会儿神,子释低头,发现三位听众都是一脸茫然且震撼的表情,知道自己超前了。马上把话题拉回来:“总而言之,朝廷不能武力威慑于前,又未能文德教化于后,致使西戎就地坐大,如何能不起贪念野心?今日祸患,迟早的事。“既来之,则安之”,说到底,还是没安住啊……”
  子释说中了,西戎兵还没有打来,楚州南部已经大乱。
  天佑三年五月,封兰关贴出告示,入蜀难民除了严格盘查身份之外,还有“三不得入”:七十以上非缙绅者不得入,五十以上非百工者不得入,病患残疾非巨室者不得入。
  那些无财无势家有老弱不忍骨肉分离的,纷纷原路返回。随着这个消息传开,往回返的难民越来越多。北边差不多全是西戎的地盘,只能设法过江向南逃。动身早的,手脚快的,恰好避过了沿江“拔城清野”运动,捡了一条命。运气不好的,迎头撞上清理两岸的西戎骑兵,或者死在刀下,或者葬身江底,几乎无一幸免。
  东边来的,西边来的,北边来的,难民源源不断涌入楚州南部。到七月的时候,滞留难民已经达到百万之多。
  七月末,泰城、浦阳、清源县等地,饥饿的难民哄抢早稻,本地百姓顽强抵抗,双方死伤甚众。
  八月,娄溪太守田守敬下令闭门封城,拒绝接纳难民。愤怒的人群聚集城外鼓噪,田太守一怒之下,命令守备汤和率兵屠杀,激起暴动。由于绝大部分难民手无寸铁,又疲病交加,在这场屠杀中死了上万。
  前方绝境,后无退路。
  难民们辗转流亡,挣扎逃命。饿死的,病死的,累死的,杀死的,自杀的……尸横遍野,白骨相望。
  因为天气炎热,一些地方开始爆发瘟疫。
  一时盗贼四起,流寇横行。

  第〇一一章 善亦有道

  娄溪是楚州南部最大的城镇之一,也是水陆交通枢纽城市。自从屠杀事件发生后,大批难民不得已绕道而行,穿过东边的永怀县和沙岭镇,继续向南。
  由于娄溪开了先例,其他大城镇也就不再不好意思,纷纷闭门封城,拒绝接纳难民。
  很多人被迫舍弃官道大路,开始往偏远地区行进。沿途跋山涉水,艰苦卓绝,一边防备猛兽虫蛇,一边提防盗贼流寇,十之六七死在了路上。
  在永怀县郊西南角,通往沙岭镇方向道边,有一大片墓园,占地几十亩,极为开阔,乃是昔年“忠直宰相”花照白及其族人安息之地。当路一座汉白玉牌坊,三间四柱加明楼,松鹤龟麟龙凤柱,甚是气派。眼下,这墓园就成了临时难民集中营。牌坊底下有人搭起了竹棚,架起了大锅,正在熬粥。
  楚州南部赈济难民的工作经历了一个艰辛曲折的过程。
  朝廷退入蜀州,原本驻守本地的定远军勤王太积极,被直接带进去了。西戎兵又还没来。以致出现了政府统治真空状态,地方各自为政。有的官员跑了,有的十分尽责,有的本地宗族势力强大,有的豪强大户控制得力,有的则根本没人管。
  难民刚进入楚州的时候,少数几个地方的官员曾经组织赈济。哄抢早稻事件发生后,官方再没有此类举动。倒是民间仍然不断有人自发赈济难民。
  起初也发生过争抢、内讧、斗殴、踩踏……慢慢的,死亡渐渐习以为常,生存变得越来越艰难,很多人的心反而平息冷静下来。无穷无尽的苦难让人群变得麻木。多挣得一天两天,似乎不过是多受一两天罪罢了。然而,求生的本能又时时刻刻提醒着他们,煎熬着他们。经过这样的沉淀之后,不少人开始呈现出一种无奈的从容,努力把生存的机会留给亲人,留给孩子。
  九月以后,楚州南部平静了很多。
  以白沙帮为首的若干本地江湖人士,奔走呼号,联合了几十个地方的帮会世家、乡绅富户、道士僧侣,同时展开赈济难民的行动:一边焚烧尸体,清理道路,一边募集粮食,设棚放粥。
  这花家墓园的粥棚,就是白沙帮弟子和永怀县花家后人一同维持着。
  粥棚前两列长队。一列端着陶碗瓦罐各式容器等着领粥,另一列却多数拿着纸张布片,排在一张长条桌前。
  桌子后边坐着两个十二三岁的孩子。
  “德邱县富平里黄家村黄兴利,你大哥大嫂在此。辛酉年九月初八。”高一点的那个一边念一边往布条上写。写完了又问:“大叔的兄弟识字么?”
  “不识字,还得请这位小妹妹画一画我的模样。”
  “大叔请过来坐。”旁边稍矮的开口说话,声音娇嫩,原来是个女孩儿。只见她铺开一小块白布,拿了支勾线用的叶筋笔,端详一会儿,低头画起来。画完了,居然有七八分相似。
  那人道了谢,摸出几枚铜钱放到桌子上的笸箩里。转身出去,把写了字的布条和画了像的布片一起绑在牌坊柱子上。
  四个柱子和周围的松柏树枝挂满了这样寻人的布条纸片,有字有画。一些人正在往上挂新的,一些人细细搜寻自己要找的讯息。还真有找到的,扯下布条,高声呼喊着往人群中奔去。有些留下讯息的人早已经离开,但无论如何,知道亲人还活着,总是一桩幸事。
  长条桌再往后,竹凳上坐着两个少年。一个白一点,一个黑一点;一个瘦一点,一个壮一点;一个矮半头,一个高半头;一个秀气,一个英俊。白一点的那个皱皱眉,伸手捶着后腰,似乎抱怨什么。黑一点的那个往中间挪挪,让他靠在自己身上。
  “花大侠真小气啊,怎的也不肯匀两张靠背椅给咱们。”子释软塌塌的歪在长生身侧,有气无力。
  “我明天给你抢一张出来。”
  花家二位大侠拳脚功夫都相当了得,其他帮忙操持的白沙帮弟子也壮实得很,不能理解为什么一天在外头待五六个时辰,站一站说说话,就会累得要趴下。所以十分义正辞严的拒绝了子释要求坐靠背椅的申请。
  子释看看长生的脸,没有表情,那就表示他说真的。摇摇头:“算了。花大侠一定说:“那么多病弱老幼都没有地方歇息,你年轻力壮一小伙子,怎么好意思?””又叹口气,“侠义中人,就是这样了。你要真去抢,他搞不好会大义灭亲。”
  “我未必打不过他。”
  “顾少侠,人家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又是仁义之师,名正言顺,你凭什么跟他打?”正要往下说,却瞥见长生牵了牵嘴角,原来这小子逗自己玩儿呢。站起来,使劲往他肩头拍一巴掌:“开工!”
  这一巴掌却拍得自己生疼,龇着牙甩甩手。
  长生忍住笑:“我替你揉揉?”
  “去死!”
  两人站起身,抖开两块大白布。上边连着绳子,一头绑在一棵大柏树上。一块布上绘的是楚州南部山川地图,另一块却画了十几种花草植物,旁边配着注解。
  子释笑道:“当年子归学绣花,光会描样子,不肯下针线,把我娘急得要哭,担心她嫁不出去。谁成想这丫头居然练出一手好白描功夫,派上了大用场。”
  这边他俩刚站起来,呼啦就围上了一大圈人。长生高声道:“老规矩,一家来一个,尽量来识字的,脑子灵记性好的。”
  子释手里拿了根二尺长的细竹竿,在地图一侧站定开讲:“各位请看,这里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永怀县。往西八十里,这儿,是娄溪城。这条河就是娄溪,从城南流出来,在沙岭东南与席水汇合。这里没有桥,只能靠渡船。但是东边三十里石板渡附近是有桥的……”
  周围一百多听众鸦雀无声。有的人一边听一边在地上描画,以加强记忆。那边排队领粥的也非常配合,极为安静。大家知道,这少年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是一条生路。
  “……下边就要往远了讲了。那些地方,这里还没有人去过,只是前人留下的记载,给大家伙儿参详。管不管用,准不准,不好说,还请见谅。”
  听众们纷纷点头:“省得省得。”
  “上了路,就各安天命吧。”
  “请公子往下讲。”
  长生倒了碗水递过去,子释喝一口,手中竹竿在地图西南角画个圈:“这里,浮留、居陵、赤理三山相连,东边属于楚州,西边归于蜀州,是咱们大夏最险峻的地区,别说人迹,据说连猿猴飞鸟都过不去。但是,浮留山以东,免渡河以南,书上说前朝有人曾避战火到此定居,可见是能去的。这条路会比较难走,但是到地头之后,也会比较安全……”
  说完西南,接着讲南边的主要地形、山川河流,可能开荒定居的地点和行进路线。顺便还提到了百越之地的异族风情,几座大山的神奇传说……听众们不知不觉被他带进去,前景突然变得诗情画意起来,未来的逃难生涯似乎也不是那么可怕了。
  长生暗示好几次,见那人没反应,干脆坐到一边休息。唉,刚才还蔫蔫的,这会儿又眉飞色舞神气活现了——李子释这好为人师的毛病,什么时候能改一改。
  “……天气眼看着要变冷了,往南走却是越走越暖和的。若是御寒衣物带得不够,建议取道鹤岭,直下洪安县,在冬至以前赶到百越边境。其实——”子释停一下,语气和表情都变得严肃,听众们的心情也跟着陡然一跌。“不管走哪条路,都请尽快。楚州很快将不再是太平之地。”
  听闻此言,人群骚动起来。有人追问时局形势,子释摇摇头,不再说话。
  长生起身走过去,接过他手里的竹竿在树干上敲敲:“打听消息请去那边问白沙帮的大侠们,愿意接着往下听的还请安静。”竹竿带着韧性,被他潜藏劲道敲得“啪啪”作响。双眉微敛,脸色暗沉,竟很有些不怒自威的味道。
  子释含笑而立:这政教主任十分称职啊,省心不少。
  地理课告一段落,生物课开始了。
  “下面给大伙儿说说防瘟疫的药草。上边三种,从左至右分别是陀螺叶、紫珠、金钱草。这三样东西的主要功效是除污秽,去戾气,适于焚烧烟熏。下边三种,是地耳花、牵丝萝和苦楝子。它们的作用是解毒祛邪,牵丝萝还能治腹痛,因此这三样适于煎煮口服。”
  每说一种,长生就从竹篓里拿出实物来给他当活教具。子释对照图形和实物,把十几种药草的形状颜色功用等等特征详加解说,最后总结道:“这些东西本就生于南方,漫山遍野,随处可见,方便得很。只是请各位记着,自己方便与人方便,采摘的时候用多少取多少,千万不要斩草除根……”
  听众们再次点头:“这个自然。”
  有人问:“公子说的这些实在太多,小人脑子笨记不住,能不能给一份图样?”不少人随声附和。
  子释冲长生摊摊手,自去歇着,把善后工作扔给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