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苏菲的选择 > 【苏菲的抉择】---翻不过的一页

【苏菲的抉择】---翻不过的一页

书籍名:《苏菲的选择》    作者:威廉·史泰隆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amadeusq 评论 苏菲的抉择

先说功臣:梅姨。这么说吧,这位娘娘首先是个口技演员,在温丝莱特妮可等辈还在显摆自己会变换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口音时,梅姨已经蛋定地出演过:古典维多利亚式英语、丹麦口音、纽约口音、美国大厨茱莉亚·柴尔德口音、波兰口音、波兰语、德语等等角色...几乎每部电影,她都要换不同的口音,那个 nb啊。特别崇拜这种人,比如小克莱伯,靠啊,德语西班牙语英语法语意大利语斯洛文尼亚语,nb死了,这种人的存在就是对我等人的赤裸裸的鄙视....

sophie,这是一个痛彻心扉的角色,在那样一个极为尴尬的历史背景下,这个非常复杂的角色被梅姨塑造得极为丰满。真正伟大的表演,不是停留在角色本身,而是超越了表演的鸿沟,精准地传达作品的精髓,亦即对战争的反思,对人性的拷问,对社会的反讽。赋予角色以鲜活的文学性语言,深刻的哲学性思辨。这一点,可谓是梅姨的绝活。这一点,鲜有人可以做到。这一点,奥斯卡颁给她10座小金人都还不清这笔债...看片时,你just无法把视线从她身上移开。

好在我们梅姨淡泊名利,睿智平和中霸气尽显。她说:活着真是太tmd有趣了(梅姨故意用了***ing来做程度修饰)。呵呵。

其实气场真的是梅姨的代名词,她这种气场,不同于凯特·布兰切特那种锋芒毕露。她的气场中带着沉静,睿智,深度自信,清淡却隽永,显得格外有力量。

影片的主题---战争的反思,对人性的拷问,对社会的反讽

有人说该片没有剧情结构散乱,well,那么只能说这人不适合看文艺片,文艺片的特质是就闷骚,应该去看盗梦空间云云。

其实片子有很多纹理值得剥开来细看。比如苏菲对她父亲的态度,一直都很敬爱但却在长大了才发现她父亲的可恨之处,到了集中营又为了让自己让儿子有一丝活下去的希望冒称自己是反犹分子,到了美国之后又和父亲划清界限,种种带出了深刻的反思意味;

还有苏菲为什么选择了精神病的内森而不是小处男,这里我想起来时时刻刻中伍尔夫说的:jolt of capital vs peace in the countryside。这个,真的表示很理解;(我想,理解了苏菲为什么要死,就基本可以理解时时刻刻中伍尔夫为什么要死。)

内森说:don` t you see it? we are dying. 为什么他们要一次次的欺骗?
还有那次抉择。那是一个不能选的选择知道吗?如果说有人问你要左手还是要右手只能留一只的话,苏菲的那个抉择甚至更加残酷!这根本就是在选择亲手骨肉谁能活的问题,怎么选啊?肝肠寸断,痛彻心扉,刺骨的寒冷和绝望,对生的决绝和死亡的抛弃。其实苏菲只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她不关心人种,是不是犹太人对于她并没有什么影响,她只希望过平静安详的日子,但是父亲已经波兰人的身份以及命运的安排---进入奥斯维辛等种种,使得这些沉重的因素必须施加于她个人之上,正是这种影响,才使得她幸存之后无法再面对美好的事物,无法再编制那个平静安详的氛围,只能靠疯癫来麻木自己,这个人物的刻画以及悲剧版的命运给人予深刻的反思性。

总之,一个共通之处:一种深藏在骨子里的纯粹的悲伤。以前在哪里看到过说莫扎特音乐中的那种形而上的哭,就是这种悲伤,没有任何杂质的属于人本身的悲伤。

这是一个有关痛苦和悲伤的故事,苏菲永远翻不过去的一页,人类历史上翻不过去的一页。

貌似写得很多,很久没有写过那么多字的影评了,总是很喜欢沉静中充满力量的电影,每次遇上,都倍感珍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