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夫妻本是同林鸟 > 第一百二十七章 半途而废

第一百二十七章 半途而废

书籍名:《夫妻本是同林鸟》    作者:李好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赵水生去了自己的书房,给自己的老师温如庭写信。有些事儿,还是他这个离海盗近的人说的更清楚一些。
这种情况,应付起来,也很容易,既然镇海侯可以利用海盗来说事儿,那么就成全镇海侯的‘丰功伟绩’,等在他最得意的时候,再给他一记重重的打击。
镇海侯因为平匪有功,被皇上大大的奖励了一番,除了金银珠宝以外,还另外赏赐了他的嫡次子一个伯爷的爵位。因为嫡长子本身就是镇海侯世子,以后要继承侯爷的爵位的,所以多出来一个伯爷的爵位,那绝对是皇上对镇海侯的奖励了。
就连这边的老百姓都为镇海侯高兴,因为镇海侯是大英雄嘛,提到镇海侯都会竖起大拇指,要是没有镇海侯,他们哪里有这样安定的日子?
有时候越是捧得高,越是摔得狠。
镇海侯就是这样,正在大家对大英雄赞不绝口的时候,却传出了镇海侯让自己的私兵扮演海盗,然后上岸烧杀抢掠的事情来。
这一下子,一片哗然,有的人是压根不信,毕竟镇海侯在这些人的心里,那可是高大上,怎么可能做出这么丧尽天良的事儿呢。
但是有人却说,是有证据的。好像最后镇海侯想要杀人灭口,结果有一个人没有死透,竟然活了下来,还是被卫所的指挥使救了,于是这事儿就被传开了。
就有御史弹劾镇海侯,说他是残暴成性,把人命当儿戏,其罪当诛!
御史弹劾的很厉害,甚至有了要押解镇海侯回京审讯的意思。
不过皇帝都留中不发。丝毫没有追究镇海侯的意思。
皇上对镇海侯这么的信任,镇海侯只有感恩戴德的份儿。要是再有什么事儿,那就是镇海侯的不是了。
其实这都是一笔糊涂账,但是呢,只要这心里有了刺了,以后再有了海盗,大家是不是想,会不会真的是镇海侯派人装扮成的呢?不自不觉的就会朝这边想。
而如果镇海侯是清白的,那为什么不去京城自辩呢?难道是因为心虚,所以不敢去?
赵水生心道,镇海侯要是敢去才怪,就怕他去了京城,皇帝那边找个借口,给他留在了京城,再挂一个闲差,明升暗降,让他有苦说不出,这边是镇海侯的地盘,哪怕他做了再大的事儿,也不会害怕。所谓的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就是如此。
而至于镇海侯留在了京城,这边镇海侯府怎么办,不是还有镇海侯世子吗?让他管着就好了。
镇海侯世子到底年轻,比镇海侯好对付多了。
估计镇海侯也知道这个道理,于是在皇上没有说什么的情况下,就保持了沉默。
“这么说,开海禁的事儿,最后能成?”李梨花说道。
镇海侯已经有了瑕疵了,如果再闹出什么事儿来,恐怕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镇海侯了。
赵水生摇了摇头,说道:“恐怕不是那么简单,至少这几年的时间,是不成的。”
那位皇帝如果有足够的耐性,就不会是这种局面了。
他没有下狠心,把镇海侯给连根拔起,就有些各退一步的意思,当然不会在这个时候,直接开了海禁,给镇海侯大大的没脸。
李梨花好笑的说道:“合着忙活了这么半天,竟然是这么个结果?”
要是楚宣,管你是不是镇海侯,都得给想办法除了,这位周朝的皇帝,心里把镇海侯恨得牙痒痒的,却不敢有所作为,生怕镇海侯造反?
当个太平天子,也只能守业,一旦出现有人造反,那就会吓得不知所措了。
人家皇帝不配合,他们能怎么办?方法出的多,可是却没有执行的人,幸亏赵水生只是跟温如庭暗地里说了,温如庭也很有技巧的和皇上说了。才弄成现在的局面。
赵水生有时候也觉得无奈,他现在不是皇帝,哪怕有一肚子的主意,可是当权者只听一半,另一半就这么含糊着。
这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起码以后温如庭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更重了。这也算是一个好结果吧。”赵水生说道。
好吧,这算是一个好结果,如果温如庭被现在的皇帝更加器重,间接的对他们也是有好处的。
而且这次林州城因为无私的帮助临州的老百姓度过了难关,林州知府衙门的人,竟然还收到了临州送来的匾额,写着四个大字:大公无私。
不仅这样,临州的知府还上折子,把这件事给说了,要不是因为林州送来的那些粮食,他这个知府恐怕真的要焦头乱额了,说不定就要出什么乱子。
人家解了你的燃眉之急,你还一点儿表示也没有,以后谁还会帮你?就是他的这些下属,也表示这个折子该写。
毕竟他们也是受益者。
别的州府知道这个消息,却已经把自己的城门禁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哪里有林州的这些官员心善?
这位知府也表示了,他不能让林州的粮仓受损失,等明年他们的粮食收起来了,会还给林州这边一部分,分几次,也给还完了,绝对不能让人家吃亏空。
这折子一上去,别人不说,温如庭笑了,这个赵水生,还是那么有魄力,不愧是他看中的学生。
对于皇上这次只对镇海侯小惩大诫,温如庭心里是不满意的。
可是再不满意,也不能当着皇帝的面表现出来。
他给皇帝送这个折子的时候,皇帝见了温如庭,很是高兴,看了温如庭的折子,笑道:“爱卿的这个学生,颇有爱卿的风范,在那种情况下,能急人所急,朕觉得他很不错。”
都是他大周的子民,难道就只管自己一个州府的?要都是这样,他这个皇帝也当到尽头了。
其实这些州府的粮仓,真要全用完,那是不可能的,每年都有一批存粮,等到了新粮食上市,再把陈粮给卖掉,换掉新的粮食。
别的州府无非就是怕给这临州用了,然后自家的就少了,这么一算,很不划算,所以就是看着别人遭了难,也不会出手。属于自保的性子。
这种性子,说起来没有什么错,毕竟人都是自私的,可是在皇帝的心里,这些州府都是他的老百姓,这些粮食都是他大周的粮食,干什么非要分个你我?
遇到了困难,连伸把手都不会伸,以后还指望你们干什么事儿?
不得不说,赵水生把皇帝的心思分析的透透的,赵水生此举,正是合了皇帝的心意。
“温爱卿,镇海侯这个事儿,朕要仔细考虑过了,如果现在把他给拿下来,那么海防这一片该交给谁?与其没有人选,不如还是先让他这样的在那位置上呆着,相信朕手里有了他的把柄,他不敢再做出什么事儿来。”
皇帝想的是,镇海侯做出了这种事儿来,朕都原谅了,他要是还不给朕安安分分的,那以后就新帐旧账一起算。
总之,皇帝觉得镇海侯被这么敲打一次,也该安分起来。
短时间内,他还不想把镇海侯给动了,因为一动就是伤筋动骨。
而至于开海禁,开了海禁,岂不是更需要镇海侯维持这海上的安全了?那不更是让镇海侯嚣张了?这样可不是皇帝所希望的。于是,海禁的事儿,就没有被通过。
温如庭心里叹了一口气,这么好的机会,就这么白白的浪费了。
如果皇帝真的想把镇海侯给弄下去,开海禁是多好的一个方法,开了海禁,就能设各种海司,把镇海侯的影响力都降到了最低。
可是,兴冲冲的皇帝,最后却不说什么了,只能让温如庭叹气。
回去后,温如庭把两个儿子都叫到了书房,说道:“有没有打听出来,皇上为什么又改变了主意了。”
他是让他们通过儿媳妇去打听,会不会是后宫的人说了什么话,让皇帝改变了主意,或者是镇海侯在宫里的棋子起了作用。
温大爷和温二爷都摇头,他们没有打听出来,温大奶奶怀疑是太后的意思。毕竟能说得动皇帝的,除了太后难道还有别人?
温大爷把自己的猜测说了,“会不会是太后的意思?”
毕竟历史上太后对这种变革都是持反对态度的,认为祖宗的规矩,轻易改变,很是不对,能不变就不变,如果皇上是个有魄力的皇上也就罢了,可是皇上没有那么大的魄力,反而因为在太子之争中,太后付出了很多,对太后很是孝顺。
温如庭叹道:“好了,我知道了,此事就不要再提了。”
温如庭把写好的信,让人快马加鞭的送给赵水生去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