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中年英雄 > 第38章

第38章

书籍名:《中年英雄》    作者:千夫长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人到中年就喜欢搞小圈子了,也必须搞小圈子。小圈子就是中年人的堡垒,会给中年人带来安全。小圈子是当年风华少年放眼全球的微缩。这里没有了自己的理想、梦想,但是却有自己可以托命的好友。自己一旦出现意外,老婆、孩子、公司,关系圈子里的人就可以为自己打点好一切后事。

  《朝生夕死》

  早晨起床,我听到了一声二千多年前的叹息:朝得道,夕死足矣,是我的孔子老师。老师那时已经在春秋时代有了一定的名望,作为社会名人,老师计划要好好地享受一番,名旺给他带来的荣华富贵,但是他猛然间发现自己老了,即使把天下所有的美好东西都给他搬来,享受的日子也不多了。凭着自己的名气想向苍天多要一百年,但那是不可能的,连君临天下的周天子也做不到,苍天的后门永远向人间关闭。老师能够蝉联二千多年的圣人尊位,当然有他任何门生都不可比拟的智慧,当老人家发现后门走不通时,就马上得道了,明白了,恢复尊严,自我陶醉起来。他正视现实,无怨无悔,获得这些已经足够了,在七十三岁的那一年,给弟子贤人们留下名垂千古的遗训,就驾鹤西去了。

  一百多年前出生的另一个前辈,我的老师鲁迅先生,与孔子老师相比就略输一筹。他的叹息是:朝花夕拾。早晨开放的花朵,到了晚上就凋零飘落了,老师像林黛玉一样把落地红颜都拣拾起来,可能还要葬花,给花埋个花冢。这就有点忧伤的味道了,没有孔子老师那么洒脱,放得下,看得开。所以鲁迅老师终于没有成为圣人,以文化病人的身份比孔子老师少活了二十年,就在痛苦中去逝了。

  要论真正成为千古风流人物的,要数伟大导师毛泽东。他老人家的诗词,总是有那么大江东去的气势。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既不自我陶醉,也不感伤。就是实实在在地进行斗争,而且是天天斗,时时斗,斗出了一个开天辟地的新中华。

  我这篇文章这样作有些俗气,当然,我自己说出来,也就不俗了,这就是当下时尚俗和不俗的区别。

  我也有一声感叹,就是朝生夕死。我不像我的老师和导师,在朝夕之间把生命活出了名垂千古的伟大意义,我的生命没有终极意义,但是我重视朝夕之间那整个白天的过程。我把每天的早晨起床当作出生,晚间睡觉当作人生结束。所以白天一天的事情,我就要当成一生来安排,该做完的事情,一定要像实现理想一样完成,该享受的生活,比如和家人吃饭,和朋友聊天、约会,一定要尽情地享受,决不打半点折扣,包括该打的麻将都要打完。

  夕阳西下,列好一天的盘点清单,再把信用卡的密码告诉给最亲近的人,带着电子邮箱的密码入眠,即使明日醒不来,也没有牵挂和遗憾了。

  《境界》

  没钱时和穷兄弟们打麻将;有钱时和富弟兄们打高尔夫球。

  《十大官系》

  同学官系;战友官系;难友官系;亲戚官系;同乡官系;民族官系;同龄官系;同事官系;同好官系,同党官系。

  《吸烟》

  中年诗人老海,家里贫穷。有人评论他说,老海是上个世纪中国最后一个诗人,这个末代诗人,到了新世纪,仍然很专一地坚守着诗歌的圣地,像圣女坚守着处女膜。其实我知道的老海,并不是那么迂腐,关键是他除了写诗,并没有其他长项,他知道如果自己连诗人都不是了,那么自己就真的啥也不是了,至少要保持诗人这个社会角色的底线。这是老海的智慧。

  老海确实贫穷。贫穷到连最廉价的烟都每天保证不了一盒。就像每顿要吃一斤粮食的人,只供应六两。所以有朋友来家里时,朋友们带来的各种牌子的烟,老海也就不客气地一只接一只地要吸个够,就像常年饥饿的人过了个肥年。朋友们走了,老海总要很珍惜地把地下的烟头拣起来,留在没烟抽时,慢慢地过瘾。在老海的生命中,抽烟比吃饭重要,当诗人比不当诗人重要。

  每次来朋友,老海都这样做。有时甚至很奢侈地,把长长的烟头,就漫不经心地扔到了地下。老海以为这样做,自己很狡猾,神不知鬼不觉,有了烟抽,又保住了尊严。他不知道,其实有一双目光,每次都在盯住他的一举一动。这就是他五岁女儿那双单纯幼稚的目光,她明白了爸爸喜欢烟头。

  一次很体面的大型活动,老海凭着自己在诗坛上的江湖地位,被应邀参加了。带着女儿来的老海,受到了应有的尊重。活动快结束的时候,正在主席台上吞云吐雾地享受着进口高档烟的老海,见女儿很兴奋地捧着一大捧烟头,来到了老海面前,女儿很有成就感地说:爸爸,你看宝宝多了不起,给你拣了这么多烟头。老海顿时感到大脑缺氧,羞愧难当,一巴掌就把女儿打到了主席台下,一百多个烟头,飘舞着飞到了活动现场的上空。可能是老海的火气太旺盛了,烟头都被他点着了。烟头们冒着烟,闪着红红的嘲笑的火光,在老海的头顶盘旋。

  《回忆》

  一个中年音乐家死了,死于一次车祸。那次车祸很残酷,在广深高速公路上,音乐家开的本田轿车,在高速行驶中钻进了一辆香港的大货柜车的底下,结果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情状惨不忍睹。

  音乐家不是单纯的音乐家,他头上还有一个相当于正厅级的领导头衔。据说这个头衔,可以让他行使权利去管理一个省里的其他所有音乐家。其实正是这个令人羡慕的头衔,让音乐家丧命的。因为他当了厅级的领导之后,按照资格待遇,政府便配了一辆本田专车给他。本来按照规定配专车就都有配司机的,但是,按照流行时尚,他又不用司机开车,而是喜欢自己开,尤其是在八小时以外,一定要自己开,这样搞点活动方便,虽然没有文件规定,但是这辆车只要配备下来,在领导离任前,就相当于公家报销一切费用的私家车。据说这样可以表现一种风度或者面子。

  音乐家就是在上任的那个月,自己开着车回老家梅县省亲,他们叫回家看看。其实就是古代那种的衣锦还乡。其实音乐家也应该这样回去炫耀一下,他离家二十多年,虽然每一两年都要回去一趟,虽然他越来越有名气,他的歌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传唱到他的家乡,在这个权利大于沽名钓誉的名气的时代,他还是觉得这次还乡才真正对得起祖先,为他九十多岁还仍然健在的老父亲脸上争光。老父亲见到在省里当了大官的儿子,自然很高兴,忙虔诚地在祖先的牌位前点起香火,感谢祖上积德。

  告别了老父亲,音乐家率领随行的家人开着两辆车行驶在回来的路上,刚刚上了广深高速公路悲剧就发生了。当时,音乐家和他弟弟开着车在前面,音乐家的女儿和男朋友开另一辆车在后面,在高速公路上风驰电掣。他们一前一后,用手机快乐地联系着,显示着一种威风凛凛的气势。乐极生悲,有时生命的悲剧在快乐的人毫无感知的情况下,一瞬间就发生了。父亲的手机刚失去了联系,女儿就看到了前面堵了车围了一群人,近前一看,是自己的父亲和叔叔已葬身大货柜车下。

  音乐家的追悼会按照级别和名气开得很隆重。政府领导和音乐界的同行和认识不认识他的听过他歌的人都很悲伤。这时,人人皆知也都想见到的他的最好的一个同乡朋友,大家却没有见到。

  这个时候,这个场合,他怎么会不来呢?人人都在质疑,甚至愤怒,他的名声在江湖上马上像一路狂泄的股票跌破了最低点。

  音乐家的那个朋友也是我的好朋友,一个着名音乐人。我也质疑他。

  原来那天,他回了老家,在梅县的乡下和音乐家的老父亲待了一天。老父亲还不知道儿子的悲剧,他见到了儿子的好朋友来了,像见到儿子一样回忆儿子的从前,为儿子寻找今日辉煌的儿时证据。

  我的朋友说,他们俩当年是一起带着音乐的梦想从客家人的大山里走出来的,他们曾无数次地相约,把他们一生喜爱的音乐旗帜扛到老年,不想,他却这样失约了。

  我发现,我的朋友对音乐家的死去比任何人都心灵痛苦。

  我说,那追悼会你总应该去参加吧,总应该见最后一面吧?

  我的朋友说,他是一个有级别的人,有政府,有亲人,追悼会不需要我。我不想见他,尤其是他那车祸后支离破碎的身体和经过修补虚假的面容。我不想让这种残酷的现状破坏我对他美好的回忆。我要让他活在我的回忆里,扛着音乐的旗帜和我一起走到我们相约的老年。

  《报纸》

  报纸作为一种传统的媒体形式,即将成为中老年专门读物。

  《电视》

  从新闻到电视剧,是中年人一天都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

  《母爱母权》

  听两个女人兴致勃勃地聊天,显然一个已经是母亲。

  那个母亲骄傲的说:到我儿子的学校读书,要交三万元赞助费才能去成。

  另一个惊呼:哇,要交这么多钱?

  是的,你经济上没有准备好,别急着要孩子,上了这个台阶,不能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教育,你会感觉到很对不起他。

  现在的标准怎么才算良好的教育?

  要上一个重点的好学校,节假日还要多读几个校外兴趣班,我儿子现在不但白天的学习都排满了,连晚上都要上晚自习。

  你儿子要上晚自习?他现在是小学几年级?

  我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

  现在不但那个女人惊叫了,连我也感到惊诧了。这真是新时代的拍案惊奇。小学一年级就要上晚自习,让我们算一算,现在的学制是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大学四年,硕士研究生两年,博士两年,如果一个孩子有幸把这些学业读完,刚好是二十年。现在就开始上晚自习,二十年的时光,漫漫的长路,长长的黑夜呦,那个令他妈妈骄傲的儿子将是多么可怜,多么不幸!

  我看着那个自以为是的妈妈,找不到一点闪光的母爱的光辉。她的面孔在我的目光里逐渐地幻化成一个希特勒似的暴君形象,我这个敬重母亲的男人,平生第一次对母亲不恭了。

  我用我的心灵开始鞭打追问那个母亲的心灵。

  她是在给孩子播撒母爱,还是在行使母亲的极权?

  一个母亲把孩子生下来了,这是伟大母爱的结晶。但是她按照自己的理想和愿望,让孩子成为听话的乖宝宝,学校里学习成绩要优异,校外钢琴要学到几级,英语要学到流利,要会画画,要会写文章,要会计算机……总之什么都要会,必须要全能。妈妈这样做,就不是在播撒母爱了,是在行使母权。

  这些都是孩子想要的吗?肯定不是。这是妈妈想要的,有可能是妈妈在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也有可能是妈妈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有了这些成绩,羡慕、嫉妒也当成了自己孩子应该实现的理想。孩子不需要这些。学校里规范的教育制度,让这个年级的学生该学的知识和接受的必要教育,老师都已经教给他了。至于高收费的重点学校和高收费的兴趣班,那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不是一个孩子在成长的历程中,正确地接受教育的途径。

  那么是谁给了母亲这样一个权利?法律?道德?亲情?还是什么?我想什么都不是。孩子不是母亲的私有产品,母亲根本就没有这个权利。母亲对孩子只有爱和责任。爱他,让他享受母爱的阳光;承担责任,让孩子在成长中接受法定的教育。

  今天面对越来越多的小眼镜,小驼背,小小的孤独思考者,母亲们停止行使你的母权,把爱给孩子。让那些幼嫩的童心,在自然的成长中,在你母爱的阳光照耀下,无拘无束的释放自己心灵的翅膀吧!

  《孩子作业》

  妈妈e件

  儿子放学回来,作业没做就跑到楼下的草地里去玩了。我每天为了他的作业总是要费很多的口舌,还要占很多的时间。有时我感到很烦。他做作业时自己会做,也一定要拉我在身边,明明答案对了还要问我一遍。其实想起来这事当初都怪我。儿子刚刚上学,我有一种兴奋感,对他的事情啥都感兴趣,每次做作业,我都在身边,他做完作业我也不放心总是要检查一遍,时间长了便养成了习惯。我总觉得长久下去这不是一个好的办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