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大湘西演义 > 第16章 沈从文初闯京城黄永玉勒石悼念(2)

第16章 沈从文初闯京城黄永玉勒石悼念(2)

书籍名:《大湘西演义》    作者:李康学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走,我请你到外边吃一顿去!”

  郁达夫当下不由分说,带着沈从文到一家饭店里,饱餐了一顿,并尽自己所有,拿出五元钱支付了一元七角饭钱,剩下找回的钱全塞到了沈从文手里。那一刻,沈从文冻僵的心即刻就感觉到了一种相遇相知的温暖。临分手时,郁达夫还将自己的一条毛围巾披在了沈从文肩上。沈从文在郁达夫充满友爱的关心支持和鼓舞下,从此文交好运,作品接二连三不断在各报刊发表出来,在当时的文坛引起了广泛关注,到25岁时,便已成了闻名全国的著名青年作家。此后,沈从文又笔耕不辍,一直写了几百万字的小说散文。全国解放后,由于种种缘故,沈从文放下了写小说的笔,专注于古代服饰研究,出版过《中国古代服饰》等专著,在历史文物服饰研究方面作出过重大贡献。20世纪80年代,沈从文曾被禁锢的小说作品再次获得新生,大量出版,国内外文坛对他的作品都十分推崇。至此沈从文终于成了蜚声中外的大文豪。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走完了他86岁的一生。他死后,其骨灰被运回家乡凤凰,葬到了他小时候常爱玩耍的听涛山上的一块自然岩石之下,那岩石上刻着沈从文所书的两句话:“照我思索,可认识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在其墓旁不远,有一块当代著名画家黄永玉所立的石碑,上面刻写着一行大字:“一个战士不是死在沙场便是回到故乡!”黄永玉是沈从文的表侄,20世纪30年代从家乡流浪外出,到上海香港一带谋生,最后自学成才来到北京,成为当代著名的大画家。沈从文在世时,黄永玉曾受到过他的许多教诲,因而对表叔感情极深。沈从文逝世后,黄永玉为表达悼念之情,特树此碑以作长久纪念。从那以后,沈从文墓地便成了凤凰县的一道旅游胜景,常引得无数游客慕名前来观赏,此是后话。

  再说陈渠珍正醉心于湘西自治时,有一天,邻近不远的川东边防军总司令石青阳,突然来到保靖拜访陈渠珍。在统领部的会客厅中,陈渠珍与石青阳热情交谈了好一阵。

  石青阳道:“此次我奉孙中山之命,路过保靖,准备进川组建军队。因我部目前实力尚弱,想请玉鍪兄助一臂之力,能否借我一支部队,同去帮我打开局面?”

  陈渠珍回道:“当年我出酉阳,承蒙您的关照录用,让我驻足一时,渡过难关,此种情谊令我没齿难忘。如今你需要借兵,我自当鼎力相助。但不知你需要多少人枪?”

  石青阳道:“一个支队怎样?”

  陈渠珍想了想道:“好吧!就借你一个支队,你看谁去合适?”

  “这也由你定吧!”

  “让贺云卿去怎样?”陈渠珍道,“此人打仗勇敢,堪称一员猛将,他对孙中山的主张又十分拥护。”

  “行!”石青阳道,“你就叫他来问一下,看他自己是否愿意!”

  “我马上通知他来!”陈渠珍随即写了一道手令,让人给贺云卿送去。

  第二天,贺云卿接令即从浦市来到了保靖。这贺云卿即后来成为开国元勋的贺龙,是湘西桑植县洪家关人,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他自小爱玩枪弄棍,没读多少书,人却极聪敏机智,又很讲豪侠义气,年青时赶过几年骡子,在江湖上结交了不少好汉,加入过哥老会,又入过中华革命党和同盟会。1916年初,响应讨袁护国号召,在石门泥沙夺枪起义,后同大庸罗剑仇的护国军一起联合举兵,围攻保袁武装驻守的石门县城,战斗受挫后回到桑植,再约集二十一条好汉奔袭本县芭茅溪团防盐局,夺得十余条枪,从此声势大振,20岁时,即被任命为湘西护国军左翼第一梯团第二营营长。护法战争中,贺龙到湘西护法军林德轩部下任第五团第一营营长,后又升任第三梯团团长。1920年10月,林德轩部在援粤讨桂战斗中被击败,贺龙率部转回桑植。此时,陈渠珍及时派人游说,终于使贺龙率部在大庸教字垭接受了整编,并被委任为湘西巡防军第二支队长。1921年7月,贺龙奉命率部开往桃源,不久又移防驻扎到了泸溪浦市。陈渠珍与贺龙的交往素有渊源。早在援鄂战争中,贺龙曾受到北军蒋光祖的围攻,由于陈渠珍率部大败了王正雅,从而在侧面援助贺龙乘势击溃了蒋光祖。贺龙曾听参谋长陈图南介绍,得知陈渠珍西域经历的不凡身世,大赞陈渠珍“是个英雄”,而陈渠珍也在常德时就主动拜见过贺龙,并一同参观过伏波庙。通过一段交往,陈渠珍认为贺龙是当世之杰,必定不会久居人下,所以也想有意放他远走高飞。如今石青阳来借兵,陈渠珍正好送个顺水人情。当下贺龙一到,陈渠珍就说:“云卿,有个好机会,你去不去?”

  贺龙问:“什么机会?”

  “四川边防军司令石青阳奉孙中山之命想到我处借兵,去川组建部队,我想让你去担此重任,不知你意下如何?”

  贺龙想了想道:“承蒙统领信任委派,又是孙中山先生的指示,我岂有不服从之理!”

  “那好,就这样说定了,你就随石司令去吧!”陈渠珍说罢,就将贺龙介绍给石青阳认识。石青阳见贺龙长得年轻英俊,相貌堂堂,一表人材,心下更是十分高兴。第二天,贺龙回到浦市,就率部随石青阳去了四川。

  陈渠珍将贺龙支队借出之后,其部实力仍有一万多人。为锐意整军兴武,他又在保靖兴办了一个军官讲习所,由黄光范负责,教官由戴季陶、李承业担任。其时,驻在保靖的部队,每天都要出操训练,陈渠珍也时常于清晨到操场检阅出操部队。这日清早,他带了几位幕僚一起去看部队出操训练,看过一阵后,他问秘书陈慕素:“兵土操练完毕,即可唱歌,更好鼓舞士气,你觉如何?”

  陈慕素道:“统领见解极是!应当教土兵多唱几首歌,军营则更显生气!”

  “我意教唱歌,就要作首自编的军歌!”陈渠珍道,“你是秀才,文笔又好,帮助作首歌词如何?”

  “只怕才不堪用!不过,统领吩咐了,我一定勉力试试!”

  陈慕素应允了,于是连夜苦思歌词。他本是个文人,系桑植县空壳树人,自幼好学,天资异常,童年即能诗文,后考上长沙广益中学,1914年毕业。其后,又师从于慈利名师吴恭亨,研习过国学,回乡后为陈氏族中修族谱,到保靖与陈渠珍相识,被延至幕府当了秘书。陈渠珍见其文采非凡,乃将此作歌词任务让他承担。陈慕素不负期望,第二天就把歌词作了出来,又经陈渠珍和众文官商议修改,最后定出了一首《湘西巡防军军歌》,其歌词是:

  “湘西西上五筸好河山,论疆域,连黔带蜀,级级有雄关。澧兰沅芷,纵横直荡,地势本天然。三军忠勇,十县团结,千里靖烽烟。”

  此歌词修定后,陈渠珍又请有关乐师谱成曲,而后教给各部士兵传唱。一时间,军营上下,每天都能听到瞭亮的军歌响遍云霄。

  这歌声标志着陈渠珍的湘西自治已初见起色,也昭示着这位湘西统领的武装已进入盛炽之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