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第4卷 > 第88章 解放军对湘西土匪的围剿(1)

第88章 解放军对湘西土匪的围剿(1)

书籍名:《大湘西系列作品集第4卷》    作者:李康学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1949年8月,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潜和第七兵团总司令陈明仁宣布起义,长沙和平解放,湖南全省也随即拉开了解放的序幕。9月,按中共最高领导机构部署,解放军由12兵团成立湖南省军区,并由159师、160师、165师及“冀南南下支队”一部,分别组成长沙、常德、益阳三个军分区、由4野的46军组成湘南军政委员会,以136师、137师、158师、162师、165师、160师等部队为主,组成衡阳、邵阳、零陵和郴县4个军分区。4野的47军也划归12兵团和湖南省军区领导,并“进驻湘西,经营湘西,争取在不长的时间内彻底肃清匪患”。47军将军部驻扎在沅陵,并设立了湘西军区,又分别以139、140、141师辖沅陵、会同、永顺三个军分区。这样,湘西地区的剿匪主要就在这三个分区及邵阳地区展开。

  湖南各地解放后,省委和省军区为肃清各地盘踞的土匪武装,制定了“军事清剿、政治瓦解与发动群众相结合的剿匪”方针和“执迷不悟者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的剿匪策略。其时,盘踞在全省各地的土匪共约18万人,其中,湘西地区就有10万余人。在省军区的统一部署下,全省各地的剿匪工作都进展很快,取得的战绩很大。长沙、常德、益阳、湘南等地的剿匪,都在1949年12月底前就基本肃清。而湘西地区的剿匪,则滞后一年,到1950年底才基本肃清另从整体来看,解放军对湘西土匪的围剿,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49年9月至12月底。具体来说,这阶段的主要行程是,9月,47军按指令开赴常德后,先以139、141两师进军大庸,迫使国民党122军长张邵勋以下5000余人缴械投降,从而打开了解放湘西的门户。10月上旬,2野大军进军川贵,47军积极配合,相继解放了沅陵、泸溪、辰溪、溆浦、怀化、麻阳、芷江、会同、靖县、凤凰、大庸、桑植、永顺、保靖、花垣等10多个县城。同时,先后收降了暂编第一军副军长汪援华和“绥保守备司令”、八区专员聂鹏升等部1.2万人,争取了有“湘西王”之称的陈渠珍的起义。此后两个月,47军以两个师配合2野入川作战,湘西土匪又活跃起来。这段时期,47军留守部队主要任务是保后方交通线,配合2野解放大西南。

  第二阶段是1950年1月至1950年12月底。这阶段又分为春夏秋冬4次重点进剿行动。四次进剿中,主要取得了以下战果:

  一、八面山战役获得大捷。八面山地处湘川交界地,此山高达1400多米,山顶十分平坦,四周却是悬崖绝壁,易守难攻。1949年12月,国民党暂编第一军军长陈子贤召集酉阳地区专员庹贡庭、暂编12师师长兴周、暂编10师师长瞿波平等匪首,在岩科落召开会议,建立所谓“湘川黔反共游击根据地”。会刚开完数日,解放军47军141师主力部队已兵临里耶。陈子贤、师兴周等仓皇逃往八面山。妄图据险抵抗。1950年1月19日,141师421团、422团从南北两面夹攻八面山,经过一场激战,解放军攻克八面山,歼敌800余人。

  二、合击长田湾,迫使石玉湘投诚。47军驻沅陵后,国民党暂编第二军副军长兼七师师长石玉湘,在与解放军的谈判中表示愿意投诚,但47军主力入四川后,石又带1000余人盘踞辰溪长田湾,欲与解放军对抗。1949年元月19日,解放军139师415团开始对辰溪长田湾石玉湘股匪进行合击,此役歼匪200余人,石玉湘被迫再次向解放军投诚。

  三、歼灭姚大榜、杨永清股匪。1950年元月下旬,解放军一四O师对盘踞芷江、怀化和黔阳北部的杨永清、彭玉清、姚大榜、方世雄、肖德纯、曾庆明、周富全等股匪实行进剿,共歼匪800余人。杨永清、姚大榜后逃至晃县西南地区,姚大榜于同年11月20日被击毙,总司令杨永清被生俘。

  四、追歼张玉琳股匪。在沅陵一带,由湘西军区组织两个团一个营会同分区部队一起,自1950年2月上旬开始,对张玉琳部进行追剿,共歼匪1000余人,张玉琳只身逃至香港,其暂七师师长胡震和暂八师副师长胡振华率部缴枪投诚。

  五、古丈会剿,击毙张平。张平曾任古、沅、泸三县清剿指挥部总指挥、暂编十一师师长。1950年3月,141师422团2个营,湘西军区7个连、沅陵军分区416团2个营,从不同方向分别向古丈李家洞一带合击。至4月上旬,张平部2000余人基本被歼灭。张平本人于1950年7月10日上午在离李家洞不远的小里溪被合围击毙。

  六、进剿江垭,歼灭张绍武、朱际凯股匪。1950年1月初,158师414团2个营,479团2个营及480团一部共5个营合击慈利江垭。至2月中旬歼灭“反共救国军湘鄂区总司令部”张绍武、朱际凯股匪1200余人,张绍武被活捉,朱际凯逃窜湖北走马平,后被迫投诚。

  七、进剿泸溪,追歼徐汉章。1950年3月3日,415团2个营、416团一个营,分三路向泸溪兴隆场匪首徐汉章老巢进击,至5月初,徐部2000余人大部被歼灭。曾自封“军长”、后任暂九师副师长的徐汉章,化名“陈秀云”,假装牛贩子逃离泸溪县境,窜到晃县又装成“瓦匠”潜伏下来。1952年元月11日被捉拿归案。

  八、进剿邵阳地区的武冈、龙山、板子山,歼匪7500余人。1950年4月初,46军集中兵力1.3万余人,对武冈、城步、新宁地区的邓兆瑞、张云卿,板子山和金家舂地区的李吉生、邓耀楚、唐伟,龙山岩塘地区的尹立言、匡国钧等匪部合击,至6月底,先后共歼匪7500余人。

  九、进剿湘西北,湘西南,取得冬季会战大胜利。1950年10月15日,湖南军区在四川、湖北军区的配合下,集中一万余兵力,对湘鄂川边境交界的湘西北地区及湘西南的绥宁、会同地区进行清剿,至11月30日结束,先后歼灭股匪一万余人。其中,有“苗王”之称的龙云飞及“川湘黔反共救国军”副总指挥田瑞卿等被击毙,龙再兴、杨和清、唐汉云、孙龙培等匪首被活捉,暂10师师长瞿波平、暂6师师长师兴周原永顺县“反压迫自卫军”指挥周海寰等被迫投诚。暂2师师长陈策勋、“反共忠义救国军”司令周燮卿、暂五师三旅旅长李兰初等在进剿中被捕捉处决。暂五师师长曹振亚,暂五师一旅旅长曹子西等,在解放军进剿中被击毙。在湘西南,“华南反共救国军”股匪6000余人被歼,蒋燮琴、杨彪、龙怀麟、杨大佐、段明堂、易豪等匪首,有的被活捉,有的被击毙。在第二阶段中,湘西乃至湖南境内的10多万土匪已基本被肃清,大规模的军事进剿也基本结束。

  第三阶段是从1951年1月至1965年3月止。这一阶段的标志主要是在湘西也是在整个中国大陆肃清了残余土匪。因为最后落网的一对土匪夫妇,在1965年3月才被进剿击毙,所以,这个阶段的时间跨度也最长。

  “湘西土匪”部分被编入朝作战

  1950年底,正当湘西土匪被基本剿灭之际,抗美援朝战争突然爆发了。在湘西的解放军47军,即将奉命开往朝鲜作战,临行前,为补充兵员,有许多被俘虏的湘西土匪被征集入伍。比如,141师所在的永顺军分区内,就把俘虏的土匪编成了一个补充团。有资料作过这样的记载。

  “朝鲜战争爆发,141师要入朝参战,为了巩固后方,全国开展了大镇压,湘西也奉命镇压了一批罪大恶极的匪首。有一些罪恶不大的土匪,经过一些教育改造,能够认识自己的罪过,又表现得好一点的,征求他们本人的意见后,编了一个补充团赴朝作战。这个团在朝鲜战场上,开始搞运输、抬担架等,后来补充到部队作战,不少人作战勇敢,为人民立了功,有的入了党。”见龙山县永顺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湘西解放前后》一文,载《湘西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一个永顺军分区编了一个补充团,湖南全省其时有10余个军分区,加起来,这些被俘的土匪被征入伍的人数就应相当多了。当年究竟有多少湘西土匪被征兵入朝作战,笔者手头没搜集到完整资料,但在百度网上搜索,发现有署名火与剑的一篇文章,其中描述说:

  “志愿军赴朝作战时,还先后带走10000余名出身好,罪行轻,并有悔过表现的土匪,有的直接补入部队,有的参加担架队和运队。在抗美援朝作战中,大多都有很好的表现,许多人还立了战功,当了干部,沅陵寺溪口的土匪姜长禄,进入朝鲜后,作战勇敢无畏,屡立战功,在著名的上甘岭战斗中,他的一个连坚守阵地半个月,打死敌人近2000人,姜长禄四次负伤,荣立三等功;桑植县当过土匪的张福祥,入朝作战后,表现十分突出。在老头山战斗中,坚守阵地的4个战士,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仍坚持战斗,打退敌人多次反扑,立了大功;泸溪苗族汉子符胜虎在朝鲜战场上英勇作战,先后立了大功一次,小功三次,并提升为志愿军连长。在著名作家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写到的十分惨烈的松骨峰战斗牺牲的烈士中,就有近一半是湘西去的‘土匪’。”

  “原47军139师政委袁福生曾说过,这些湘西“土匪”特别能打仗,在部队减员较大的情况下,还专门到湘西招了一批“上过山”的“土匪”入朝补充到正规部队中去,使这些人的长处得以充分发挥。”

  “著名电影《英雄儿女》里面的主人翁王成的原型就是张家界的宋海桥;在整个朝鲜战场歼敌最多,获得勋章最多的志愿军战士,便是张家界的神枪手金珍彪,共歼敌165人。”见火与剑《朝鲜战场的志愿军英雄——湘西“土匪”》一文,载百度搜索。

  这篇文章中所说的一万余名湘西土匪被征入朝的数据源于何处,没有说明,文中提到的一些当过土匪的志愿军英雄名字,却都是有名有姓可以查考的真实人物。比如,张家界的宋海桥和金珍彪,在当地就是众所周知的志愿军英雄人物。据笔者了解,张家界日报记者熊夫木,对这两位英雄的事迹就作过专门采访和纪实文学报道。

  关于金珍彪,作者在文章中这样描写道——

  “1950年12月,金珍彪正在离家不远的佛塔坡古庙里集训。在参加集训的上千号土匪中,几乎每天都有十多人被押到山前的一片小森林执行枪决。新生的人民政权正对危害湘西民众的匪患进行大规模的镇压行动。金珍彪被囚禁在小阁楼上,临窗看着外面的毙人场面,心像刀子在割。……这时,突然门外有人叫他名字:‘金珍彪。’”

  “他的心收缩了一下,……解放军梁排长推开厚重的木门走进来正对着他微笑……”

  “……现在给你一个重新做人、戴罪立功的机会……·你愿不愿意去参军?”

  “参军?”

  “是的,参军,去朝鲜跟美国鬼子打仗。”

  “愿……愿意。”

  “金珍彪急切的答道。”

  “一个人忽然从死亡线上挣脱出来,那种狂喜的心情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出发那天,胸佩大红花的他被乡亲们敲锣打鼓夹道欢送出山口……”见熊夫木《从绿林草寇到志愿军功臣》一文,载2010年1月18日《张家界日报》7版。

  作者接着描述了金珍彪踏入朝鲜作战的种种经历。在叙述1952年10月进攻一座无名高地受伤的经过时这样写道——“这时,迎面10多个敌人冲上来,他扣动扳机,喷出的火舌射向一个个暗影,撕心裂肺的嚎叫震撼着无名高地。此时,一颗燃烧弹打来,阵地顿成一片火海,红的山,红的天空。他抱着机枪,就势滚下一道深沟,如滚动着的一条火龙。”

  ……

  “金日成将军听到金珍彪的英雄事迹后,极为感动。他说“朝鲜人民要永远记住他。”在他伤愈后的庆功会上,金日成将军亲自为这位英雄授予朝鲜劳动党一级英雄勋章。志愿军总部则授予他一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称号。”见熊夫木《从绿林草寇到志愿军功臣》一文,载2010年1月25日《张家界日报》7版。

  金珍彪是个机枪射手,他一个人就毙敌165人,他的事迹在解放军总政治部编辑的《红旗飘飘》中都有过报道,此人后来回到张家界家乡,还有许多经历令人感慨不已,作者也都如实作了记载。

  关于宋海桥兄弟,作者在文章开头这样记述道——“宋德清、宋海桥兄弟是一根藤上的苦瓜。家中四兄弟德清排第二,海桥排第四,全家10口人种三亩薄地,生活甚是艰难。几兄弟于是被当地一股土匪纠合进去,拥枪掳掠。后来兄弟几个在接受人民集训时说:‘当时为匪实在是为生活所迫,有田有地,有吃有穿,没有地主老财的欺压,谁愿意干那种千人指万人咒的勾当呢?’”

  “宋德清、宋海桥兄弟赴朝时系随军民夫,这是当时政府改造土匪的另一种形式。这批土匪没有军衔,但穿志愿军服装,有人说他们是“编外志愿军”。宋氏兄弟俩开始到朝鲜西海岸突击修机场……”

  “不久,哥两正式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部队,虽连队不同,但仍在一个团……”见熊夫木《从绿林草寇到志愿军功臣》一文,载2010年2月24日《张家界日报》7版。

  接着,作者记述了兄弟俩在朝鲜的参战经历,讲述了宋海桥与一位朝鲜姑娘的恋情。在文章的最后,又浓墨重彩地描述了宋德清在老秃山16号主峰阵地上战斗到最后一个人时的情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