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袁崇焕传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袁崇焕传

第17章

书籍名:《袁崇焕传》    作者:阎崇年
    《袁崇焕传》章节:第17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蒙古正白旗牛录额真博博图等也战死。后金军死伤甚多,尸填濠堑。
宁远比锦州,城池更坚深,兵马更精壮,火炮更猛烈,指挥更高明,尤有袁崇焕坐镇指挥,满桂、祖大寿、尤世威等猛将在城外搏击。后金兵无法靠近城池,甚至没有攻到城下。
经过宁远激战,皇太极亲见袁巡抚麾下炮猛兵勇,八旗官兵伤亡惨重,命令停止进攻,撤退到双树铺。后金将死者尸体,也运到这里焚烧。
二十九日,后金天聪汗皇太极率军撤离宁远,退向锦州。
攻城者,以不克为下;守城者,以全城为上。宁远一战,明军背城而阵,凭城用炮,以车营拒敌,以骑兵野战,打退敌军,终于获胜。辽东巡抚袁崇焕欣喜地奏道:
十年来,尽天下之兵,未尝敢与奴战,合马交锋。今始一刀一枪拚命,不知有夷之凶狠骠悍。职复凭堞大呼,分路进追,诸军忿恨此贼,一战挫之,满镇之力居多。

第三部分宁锦大捷(4)

上文的“满镇”,就是总兵满桂。“职”就是辽东巡抚袁崇焕。
宁远城攻守战,皇太极攻城而不克;袁崇焕守城而全城——这就是明朝与后金宁远激战的结论。
皇太极攻宁远不克,又转攻锦州。
全城结局二十九日,皇太极率军撤离双树堡。翌日,到锦州城下。
先是二十八日,当后金兵在宁远城下激战之时,锦州的明兵趁后金军主力西进、势单力弱之机,突然大开城门,蜂拥冲杀出来,攻向后金大营,予敌一定杀伤。稍获初胜之后,迅即撤退回城。后锦州战报送到皇太极手里,他感到宁、锦前后、腹背受敌,不得不迅速从宁远撤军。
至是,皇太极回到锦州城外,命官兵向城举炮、鸣角,跃马而前。又令军士大噪三次,才入营。以后数日,后金军继续围困锦州城。白天,以万骑往来,断城出入;夜晚,则遍举薪火,示警干扰。
六月初三日,皇太极见劝降无效,准备向锦州城发起进攻。后金军列八旗梯牌,陈火器攻具,相视四周形势,以备明日激战。
初四日,凌晨,天聪汗皇太极设大营于城东南二里的教场,命数万官兵攻打锦州城南隅,卯刻进兵,辰刻攻城,顶冒挨牌,蜂拥以战。其他三面,列军佯攻,牵制明兵。明军从城上用火炮、火罐与矢石下击,后金军死伤众多。后金兵冒死运车梯,强渡城濠。濠深且宽,不得渡过,拥挤濠外,遭炮轰击,纷纷倒毙,尸积如山。皇太极无视军兵惨死,力督攻城,必欲夺城。至午,后金兵伤亡,更倍于午前。明军凭藉坚城深濠,从城上发射火器,后金兵无法靠近城墙。傍晚,经过一天激战,皇太极见明军凭依高城深堑,施放强大火力,气候炎热,士气低落,攻城不下,遂命撤军回营。
锦州城外激战,后金军的损失,明总兵赵率教疏报:此役后金兵伤亡“不下二三千”。明镇守太监纪用奏报:
初四日,奴贼数万,蜂拥以战。我兵用火炮、火罐与矢石,打死奴贼数千,中伤数千,败回贼营,大放悲声。
《清太宗实录》记载:“攻锦州城南隅,因城濠深阔,难以骤拔。时值溽暑,天气炎蒸,上悯念士卒,乃引军还。”《旧满洲档》更少讳饰:
刻有“宽温仁圣皇帝”字样的皇太极信牌
此次攻打时,兵士死亡很多,大军遂还。
由上可见,皇太极撤军的三个因素——城濠深、天气热、死伤多,其中“死伤多”是主要原因。
初五日,凌晨,天聪汗皇太极开始从锦州撤军。经小凌河城,拆毁明军工事。初六日,至大凌河城,毁坏城墙,然后东去。皇太极的父汗努尔哈赤在《清太祖武皇帝实录》中曾留下遗训:“至于攻城,当观其势,势可下,则令兵攻之,否则勿攻。倘攻之不拔而回,反辱名矣!”皇太极背负“辱名”之痛,于十二日回到沈阳。
初六日,辽东巡抚袁崇焕上《锦州报捷疏》言:
仰仗天威,退敌解围,恭纾圣虑事:准总兵官赵率教飞报前事,切照五月十一日,锦州四面被围,大战三次三捷;小战二十五日,无日不战,且克。初四日,敌复益兵攻城,内用西洋巨石炮、火炮、火弹与矢石,损伤城外士卒无算。随至是夜五鼓,撤兵东行。尚在小凌河扎营,留精兵收后。太府纪与职等,发精兵防哨外。是役也,若非仗皇上天威,司礼监庙谟,令内镇纪与职,率同前锋总兵左辅、副总兵朱梅等,扼守锦州要地,安可以出奇制胜!今果解围挫锋,实内镇纪苦心鏖战,阁部秘筹,督、抚、部、道数年鼓舞将士,安能保守六年弃遗之瑕城,一月乌合之兵众,获此奇捷也。为此理合飞报等因到臣。臣看得敌来此一番,乘东江方胜之威,已机上视我宁与锦。孰知皇上中兴之伟烈,师出以律,厂臣帷幄嘉谟,诸臣人人敢死。大小数十战,解围而去。诚数十年未有之武功也!
宁锦大捷,赵率教在锦州、满桂在宁远,英勇作战,立有大功。袁崇焕在报功的奏章中,力称功劳最大的是满桂。可见其大公无私,光明磊落。
宁锦之战,后金军攻城,明辽军坚守,凡二十五日,宁远与锦州,以全城而结局。明人谓之“宁锦大捷”,载入中国战争史册。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奇书网Qis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