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袁崇焕传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袁崇焕传

第1章

书籍名:《袁崇焕传》    作者:阎崇年
    《袁崇焕传》章节:第1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袁崇焕传》
作者:阎崇年
声明:本书由奇书网(Qisuu)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下载后请在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

第一部分序

袁崇焕年谱
附文:论袁崇焕
后记
自序自序
明朝为辽东边事,错杀了两个人:一个是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另一个是蓟辽督师袁崇焕。万历朝误杀了塔克世,崇祯朝错杀了袁崇焕,从而引发出一连串的历史事变:前者,努尔哈赤含恨起兵,成为明亡清兴的历史关节点;后者,朱由检自毁长城,加速了明朝的灭亡——“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通俗地说,万历帝误杀了塔克世,大明皇朝自己制造了焚烧朱家皇朝大厦的纵火者;崇祯帝错杀了袁崇焕,大明皇朝又自己杀死了保护朱家皇朝大厦的救火者。
历史逻辑,值得深思:前因后果,因缘相报——袁崇焕是努尔哈赤的克星,皇太极又是袁崇焕的克星。
本书主要是写袁崇焕的一生,写他如何打败天命汗努尔哈赤和天聪汗皇太极;又写崇祯帝中反间计、杀袁崇焕而使皇太极成为袁崇焕的克星。本书重点写明兵部尚书、蓟辽督师袁崇焕登上历史舞台的最后十年——袁崇焕为辽事而投笔从戎,为辽事而施展才华,也为辽事而建树功勋;因辽事而召唤仇神,因辽事而惨遭冤杀,也因辽事而名垂千古。
袁崇焕留下滴滴血、声声泪、字字金、句句玉的至理名言:
勇猛图敌,敌必仇;奋迅立功,众必忌。任劳则必招怨,蒙罪始可有功。怨不深,则劳不著;罪不大,则功不成。谤书盈箧,毁言日至,从古已然。
撰写袁崇焕的生平传记,使我想起《石灰吟》诗云: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形象地概括了英雄豪杰人物生命历程的四种精神境界,也形象地概括了袁崇焕生命历程的四种精神境界。
袁崇焕平生第一大历史功绩,就是夺取宁远大捷。袁崇焕获取宁远大捷的原因,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凭坚城以用大炮”。这个历史经验概括得很确切,也很精辟。我认为,袁崇焕获得宁远大捷,自然有其政治的、军事的、策略的、思想的、经济的、地理的、民族的、文化的、指挥的、武器的原因;然而,袁崇焕取得宁远大捷的主要经验,可以概括为两句话、八个字,这就是:“指挥正确”与“武器先进”。
袁崇焕夺取宁远大捷之后,又先后夺取宁锦大捷和京师大捷。宁远、宁锦、京师三次大捷,奠定了袁崇焕的历史地位。袁崇焕感人之处,既是他的丰功伟绩,更是他的品格精神。
袁崇焕的性格,凸显一个“敢”字——敢走险路,敢担责任,敢犯上司,敢违圣颜。他为坚持真理而不怕披荆斩棘,不怕承担责任,不怕得罪上司,甚至于不怕违逆天颜。袁崇焕的这种性格,既成就了他的丰功伟业,也造成了他的人生悲剧。
袁崇焕的精神,主要是爱国、勇敢、求新、清廉。《宋史·岳飞传》记载:“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袁崇焕的确做到了——当文官不爱钱,做武官既不爱钱又不惜死。他能够爱国亲民,任劳任怨,知难而上,敢于创新。他居官十年,热血沸腾,俭朴清廉,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坦坦荡荡,熠熠煌煌,其“父母不得以为子,妻孥不得以为夫,手足不得以为兄弟,交游不得以为朋友”。
袁崇焕留给后人的座右铭是:
杖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
袁崇焕的德言与功业、勤政与清廉、无私与无畏、冤死与风骨,动天地、泣鬼神、撼人心、贯古今。袁崇焕之死,不仅是袁督师个人的悲剧,也不仅是大明皇朝的悲剧,而且是中华文明的一幕悲剧。袁崇焕以陨星的悲鸣与光亮,划破君主专制沉寂与黑暗的天庭,换来千万人的智慧与觉醒。
早在1984年,我就打算写一本《袁崇焕传》。出版社为此发布了新书预告。时间已经过去20年,这个文债始终没有偿还,心中甚为愧疚。现在承蒙中华书局出版这本《袁崇焕传》,以了结我多年的心愿。
阎崇年草识
2005年4月24日

第一部分读书科考(1)

当时形势:明廷皇位更迭,宦官专政,朝政混乱,军备废弛;满洲崛起,八旗建制,拓土开疆,逐渐与明朝分庭抗礼。
大事件:萨尔浒之战。
主要人物:明万历帝、明军主帅杨镐;后金(清)天命汗努尔哈赤。
结局:明军大败。
影响:军事上,明军由攻势转为守势,后金由守势转为攻势。
袁崇焕:
主要事迹:读书、中举、进士题名。
主要活动区域:广东东莞和广西藤县之间。
遗迹、文物:袁世祥墓,马槽,柱础。
青年时代袁崇焕是明末清初中国政治军事舞台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者、杰出的军事统帅和著名的民族英雄。蓟辽督师袁崇焕的崇高精神、勇敢品格、顽强意志、求新态度、清廉作风、骄人业绩,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而且在人类文明史上,都是汗青留名,千古永垂。
1读书科考
袁崇焕,字元素,号自如,生于明万历十二年四月二十八日(1584年6月6日),死于崇祯三袁崇焕像
年八月十六日(1630年9月22日),享年47岁。《明史·袁崇焕传》记载:
袁崇焕,字元素,东莞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邵武知县。为人慷慨负胆略,好谈兵。遇东莞水南袁崇焕故居(复建)
老校退卒,辄与论塞上事,晓其厄塞情形,以边才自许。
这段话,对袁崇焕志向、品格的描述,说得好。
袁崇焕的祖父世祥、父亲子鹏,世居广东东莞水南袁屋坪,今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水南村。石碣镇位于东莞市东北部,濒临东江,东接石龙镇,西临东莞市区,南距深圳78公里,西北离广州62公里。水南村在石碣镇北部,其北紧接石龙火车站,距广州市70公里、东莞市12公里。水南村东临东江,山青水秀,林木葱茏,风光绮丽。袁崇焕的祖父从东莞乘船,顺溯两江——东江与西江,到广西梧州府(今梧州市)藤县、平南,从事木材、药材生意。后来开设店铺,盖房定居。袁崇焕的父亲子鹏,子承父业,落籍藤县。母亲叶氏。兄弟三人,伯崇灿、仲崇焕、季崇煜袁崇焕兄弟排行,在《三乞给假疏》中称“臣之嫡兄崇灿丧矣”;在《读书示灿、煜二弟》诗中则称崇灿为弟,文献缺乏,尚待考证。。后来他的祖父和祖母的坟墓都在那里。袁崇焕青少年时,经常随家人乘船往返西江,到广东东莞老家,求学探亲,游览风光。
《崇祯东莞县志》内页,记载了
袁崇焕祖父世祥,父亲子鹏因崇焕
而得朝廷封赠之事。袁崇焕的青少年时代,在藤县的县学读书。他在《游雁洲》诗中回忆道:
雁信连宵至,洲边与往还。
阵遥鹏欲化,队整鹭同班。
烟水家何在?风云影未闲。
登科闻有兆,愧我独缘悭。
[奇书网·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
第一部分读书科考(2)

原诗有一条小注:“予居平南,初应童子试,被人讦告,今改籍藤县,故云。”这首诗出自清朝广西学政梁章钜编纂的《三管英灵集》。对这首诗,学界有两点争论:>第一,《游雁洲》这首诗是否为袁崇焕所作,存疑。其理由是《袁督师事迹》里没有收录这首诗。当然,仅这条理由不能证明这首诗不是袁崇焕作的;同样,梁章钜收录此诗,也不能证明这首诗就是袁崇焕作的。
第二,袁崇焕的学籍,是平南,还是藤县,也有两种对立说法。平南的学者认为:袁崇焕本来是平南籍,因被人讦告而改为藤县籍。藤县的学者则认为:袁崇焕学籍在藤县,听说平南的考生有登科吉兆,就到平南县学读书,借着吉兆,争取考中;但被人告发,又转回藤县读书。
从《游雁洲》诗的内容分析,似乎后一种解释更近乎诗的原意。总之,袁崇焕的县学,主要是在广西藤县上的,这一见解,似无异议。因为北京孔庙现存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广西藤县白马村相传袁崇焕亲手植下的榕树
)己未科进士题名碑记上第三甲第四十名进士,刻着:
袁崇焕,广西藤县。
谈迁在《国榷》中说:“崇焕,字自如,藤县人,万历己未进士。”这当然是根据进士题名碑的史料写的。张岱在《石匮书后集》中说:“袁崇焕,广西藤县籍,东莞人。”颜俊彦在《详袁崇焕家产并流徙地方(府署)》中说:“查看得袁崇焕原籍广西,入士后始以东莞为一枝之托,浮沉宦途,家无子息,所有财产尽经其弟崇煜掌管营理。”《登贤书后回东筦县谒墓》诗云:
少小辞乡国,飘零二十年。
敢云名在榜,深愧祭无田。
邱陇棠梨在,衣冠手泽传。
夕阳回首处,林树郁苍烟。
上诗可见,袁崇焕往来于广东东莞和广西藤县之间。袁崇焕下狱后,袁崇煜等前往藤县。看来,袁崇焕在广东东莞、广西藤县都有家产。所以,李济深撰《重修明督师袁崇焕祠墓碑》载:“督师为广东东莞人,而以广西藤县通籍。两粤人士感今怀古,用纪其事于石,以谂来明督师袁公崇焕故里,已成为藤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公布。者。”有诗云:“县志至今传两地,田园犹在不须争。”就是说袁崇焕原籍是广东东莞,后落籍广西藤县,两广都是他的故乡,不须去争。明蓟辽督师袁崇焕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先贤、共同的英雄。
前面已经说过,广东、广西相邻,有西江经过两广,水路交通,舟楫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