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金陵春梦 第五集 和谈前后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金陵春梦 第五集 和谈前后

第十二回 丰功伟绩 胜利者居然有罪 剑拔弩张 阴谋家竟图摊牌

书籍名:《金陵春梦 第五集 和谈前后》    作者:唐人
    《金陵春梦 第五集 和谈前后》章节:第十二回 丰功伟绩 胜利者居然有罪 剑拔弩张 阴谋家竟图摊牌,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赫尔利轻咳一声,笑道:'好,我就算是延安的发言人,为受降问题发表谈话,驳斥美国同蒋将军的企图,作为献给我们魏德迈将军的一个参考吧!'说罢三人笑了一阵,赫尔利作慷慨激昂状道:'日本军队占领的大城市和重要地区,都在八路军、新四军包围之中;将近全部的伪军和绝大多数的日军,都在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纵队包围之中。按照形势说,只有包围敌伪的部队,才有受降的条件!也就是说,只有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纵队具备受降的条件!蒋介石将军的军队,八十万人包围着陕甘宁边区和其他解放区,又有一大批装备整齐的军队搁在后方准备进行内战之用。因此,华北已经没有重庆的军队,山西阎锡山将军的部下,已在八月二日率部投敌,华中的蒋将军部队距离日军所占的大城市很远很远,无法迅速受降!'

  

  魏德迈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

  

  蒋介石的表情更紧张,额角上直冒汗珠,呲牙咧嘴,目瞪口呆。魏德迈瞧在眼里,给他吃了颗定心丸道:'蒋将军,赫尔利先生是应该这样说的,因为他在表演延安的发言人角色,我们当然有对策。'说罢干笑一声道:'赫尔利先生,你说下去。嗯,说下去,你对中共的研究,成就是可惊的。'

  

  赫尔利笑笑,喝了口茶,掏出手帕抹抹嘴道:'那我说下去了。还有,按照道理来说,只有抗战有功的部队,才有受降权。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纵队收复了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察哈尔、绥远、热河;再加上眼看就要给收复的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广大的土地,解放了一亿左右被日伪压迫的人民。八年抗日战争中,延安部队对日伪战斗大小十几万次,毙伤俘敌伪军一百数十万名之多,他们在抗日战争中立了大功,他们有受降权,应该让他们去受降才对。'赫尔利打个哈哈道:'怎么样?我的说法还不错吧?'

  

  蒋介石还来不及开口,魏德近已经问道:'大小战斗十几万次,毙伤俘故伪军一百数十万名,这个数字你从哪儿来的?是叶剑英那个报告吗?'

  

  赫尔利道:'我的助手。我要他把延安的每次战报统计起来,便得到了这个接近的数字。'他向蒋介石道:'蒋将军,说实在的,延安的战报的确很正确,很可靠。'他向赫尔利大笑:'就象我那个老姑母开店,她对于收入算得甚准,决不虚报,哈哈哈哈。'三个人又笑了一阵。

  

  蒋介石不知道说什么话好,期期艾艾道:'我很烦。我要到峨嵋山上休息去了。我有个老习惯,碰到大问题,便一个人冷静地思索。过去是到雪窦寺,现在只好上峨嵋山了。'

  

  '别去了吧。'魏德迈道:'看样子,日本投降很快便来了。'

  

  '我只是小住几天。'蒋介石道:'这一次休息也不是一个人去,我要召开一个会议,对日本投降以后的做法有所准备。'

  

  赫尔利问道:'那是不是各部大员都要上山了?'

  

  '不。'蒋介石道:'我是另外一种会议,用不着各院院长,各部部长同去。'

  

  魏、赫二人会意,不再追问。蒋介石决定了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决定利用日军、伪军打击延安军队,绝不让延安部队受降,而蒋介石部队从遥远地区赶往受降时,运输问题由美方负责。

  

  蒋介石上峨嵋山去了。他的专机、专车、轿子在天空、公路、山坡一步步行进,局势也在一步步发展:关东军给苏军彻底击溃了,蒙古人民共和国也对日宣战,日军更孤立,更绝望。

  

  蒋介石是无心欣赏峨嵋风景了,他只是守着电台呈上来自各地的报告。日军越狼狈,局势越好转,而蒋介石的心情越忧郁烦躁。他午夜不眠,披衣远眺,却给绿幽幽的峨嵋'神灯'吓回房里,不敢向外瞧。

  

  而在房子里面,戴笠及其中外助手们不眠不休,专为日军投降以后,如何展开大规模逮捕、投狱与屠杀来配合军事进攻解放区而绞脑汁。

  

  '报告先生,'戴笠道:'苏联《消息报》记者随军进入东北,发出一个报道。'

  

  '说什么?'

  

  '说东北的老百姓很苦。'

  

  蒋介石略一沉吟:'你读给我听。'

  

  戴笠立正朗诵道:'这个苏联记者说:‘在这次战争中间,我曾经到过许多国家,见过许多悲惨穷困的老百姓,但没有见过象东三省中国人民被摧残压迫到如此严重的!这种恐怖穷困、悲惨愁苦,触目皆是。我曾见一家几口流落道上,有一位老婆婆走在前头,衣服槛褛,不能蔽体;她身上背着一个没有血色的小孩子,后面跟着一大群饥饿的儿女;最后是一个蜗牛一样的男子,他身上背着全家所有的东西,摇摇晃晃上路。这种穷困家庭有几百万家,孩子们大多瘦弱不堪,半身裸露。我还参观过一家民房,房中没有桌子凳子,多数房屋甚至没有窗户……'

  

  蒋介石皱眉道:'行了行了。'

  

  '报道后面,'戴笠道:'他们的报纸还多加了几句。'

  >


  '说什么?'

  

  '说这个就是日本军队侵略我东北十四年来所造成的悲惨状况,同时也是日本军阀所侈谈的‘新秩序’。'

  

  蒋介石冷笑一声不表示意见。

  

  戴笠道:'报告先生,东京有一个消息说,日本外相东乡亲访苏联驻日大使马立克,表示日本已准备接受无条件投降。同时以照会一纸分致瑞士和瑞典政府,请其转致中美英苏四国,愿意接受波茨坦劝降公告,唯一要求是保留天皇。'

  

  蒋介石跳起来道:'原文呢?'

  

  '报告先生,'戴笠立正:'正在赶写,……'蒋介石忿然道:'这种消息要立刻报告!'戴笠心想人家一听见便跑了进来,又怕你不爱听这种消息,所以压了一压,也不算迟。这真是一正哈腰肃立,不敢抬头,蒋介石却狠狠问道:'这样说起来,日本已经投降了?'蓦地蒋介石大喝一声:'日本已经投降了,你们还不给我滚!'

  

  戴笠心头明白,但做出一副可怜相,倒着身子退出房门道:'是是是,学生要大家立刻动身下山。'

  

  紧接着,日本投降的正式消息到达,重庆各机关、以及国外外交人员的报告也纷纷到达。人和卷宗川流不息地在蒋介石办公室中出出进进,陈布雷忙不迭为他择要报告,空气紧张而低沉。蒋介石紧绷着脸,象一颗随时可以爆炸的炸弹。

  

  '报告主席,重庆、成都、昆明、贵阳,全国各地在八月十日晚上放鞭炮,出号外,老百姓欢天喜地,高兴得无以形容,甚至放声痛哭。'

  

  '嗯。'

  

  '报告主席,全国人民都以为从此以后,可以过安定日子了。'

  

  '嗬。'

  

  '报告主席,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向所有解放区军队发布命令,限期解除当地日军武装,如遇拒绝投降者,应坚决消灭之!'

  

  '什么!轮得到他?'蒋介石愤恨地起立踱步,风车似的团团打转:'赫尔利说的事情,现在可来了。‘只有包围敌伪军的部队,才有受降的条件;只有在抗日战争中有功的部队,才有受降的资格。’哼!'他挥挥手:'给我拟稿子!'

  

  '是,先生。'陈布雷一旁坐下,准备记录,不料秘书又送上大红色卷宗,表示'内有要件,立即处理'。陈布雷连忙接过,变色道:'延安真快,他们又下命令了。'

  

  '说些什么?'

  

  '这是延安总部发出的五道命令,主要是命令八路军挺进辽、吉、热、察、绥各省,各解放区抗日军应积极向敌占之城市交通要道进兵,迫使敌伪投降。'

  

  '来吧!'蒋介石冷冷一笑,喝了口水,陈布雷连忙拿起钢笔,听他口授道:

  

  '我下三道命令!'

  

  '是!'

  

  '第一道给我自己的部队,要他们加紧进军,勿稍松懈!千万不要等延安部队已经把包围圈中的日伪军解决了才到,那太迟了,我不答应!反正交通工具由美国负责,赶得上!'

  

  '是!'

  

  '第二道,给沦陷区的部队,通电所有日军伪军将领,各守原有阵地,只对我的部队投降。要他们切实负责维持地方治安,再加一句保护人民。'

  

  '是!'

  

  '第三道给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要他的部队留守原地,听候待命,不许受降!'

  

  '是!'

  

  '再发一个电报给冈村宁次,要他在我指定的国军接收之前,当负责作有效的防御;如为股匪所占领,日军应负责任,并由日军将其收复,再交还我接收部队!'

  

  陈布雷纪录完蒋介石的命令,正要拍发,赫尔利同魏德迈的十万火急密电又到了。蒋介石虚火上升,紧紧张张,听陈布雷低声念给他听道:

  

  '……局势的发展是可喜的,但局势的发展也是可虑的。从东北到华中,绝大部分地区都在红军控制、包围之中,如何应付,光是运兵前往,恐怕还不能解决。

  

  '因此,我们想到了一个办法,想请阁下同毛泽东见见面,商讨这个国家大计。……'

  

  蒋介石吓了一跳。

  

  陈布雷双手直抖,声调颤动,念下去道:'我们知道,阁下对这个建议会感到惊讶。但我们再三考虑,认为这个计划对于阁下,对于我们共同的利益,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

  

  '阁下可否发给毛泽东一个电报,请他到重庆来同阁下商讨国家大计。毛泽东如果拒绝,阁下可以再发一个电报,措词比第一个还诚恳,毛泽东如果再拒绝,阁下可以再发第三个电报,第四个甚至第五个。

  

  '毛泽东是不会到重庆来的。我们认为这个估计不致错误。他当然知道,重庆是个什么地方,他的安全毫无保障!'

  

  蒋介石这才透过一口气来。

  

  '直到毛泽东表示态度,他绝对不肯到重庆开会了,到那时候你可以向全世界宣布:对于中国现状,你本想采取‘政治解决’的,但共产党毫无诚意,不肯推诚相见,所以被迫以‘军令’、‘政令’解决,加以讨伐!这真是事出无奈,一切责任要由延安负责,与重庆无关!'

  

  蒋介石笑了。

  

  '还有,为了表演逼真,美利坚合众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先生将亲自飞到延安劝驾,表示美国政府与蒋介石将军之间,对延安问题的一致、诚恳与坦率!……'

  

  蒋介石大笑了。

  

  陈布雷由于紧张过度,瘫软在沙发上。

  

  蒋介石踱了一阵,低沉地向陈布雷笑道:'就复个电报,我同意!

  

  '是!'

  

  '再发个电报给毛泽东。'

  

  '是!'

  

  '措词要婉转,恳切。'

  

  '是!'

  

  '还有,根据同何部长他们议决的,我们也应该正式委任孙良诚为第二路军总司令,周佛海、罗君强为上海行动总队正副司令,任援道为先遣军总司令,门致中为北平绥靖司令,庞炳勋为第一路军总司令。'

  

  陈布雷患得患失道:'听马超俊说,陈公博将以三十六万大军警卫南京、上海、杭州三角地区,完整地交还给我们,不知道他有没有这个本事,不教共产党把他吃了。'

  

  '你不必担心。'蒋介石道:'共产党没什么了不起,陈公博有三十六万人马,对付共产党不成问题。因为即使这三十六万人马支撑不住,但我们的美式配备部队,就将由美国输送,出现在共产党屁股后面。'

  

  蒋介石不断地翻卷宗、看地图、下命令、通电报,他表面上似乎高兴,但事实上十分焦急。好多消息所带来的,只是使他陷入沉思,咬牙切齿。

  

  '报告先生,'陈布雷道:'朱德的回电到了,这里就是。'

  

  '他说什么?'

  

  '说先生十一日发出的命令,不但不公道,而且违背民族利益,他表示坚决拒绝。'

  

  蒋介石不作声。

  

  半晌,蒋介石低沉地吩咐道:'我要下山去了。'

  

  '明天一早吗?'

  

  '现在。'

  

  侍卫长接到命令,突如其来,把他慌得个手忙脚乱,按下不表。却说蒋介石到达重庆之后,免不了召集亲信,对受降问题布置一番。

  

  这张名单端的热闹,计开:代表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受降最高长官、中国陆军总司令、一级上将何应钦,受降官陆军上将顾祝同、海军上将陈绍宽、陆军中将萧毅肃、空军上校张廷孟。参加受降典礼的文武官员有汤恩伯、王懋功、李明扬、郑洞国、冷欣、蔡文治、李惟果、葛敬恩、贺衷寒、牟廷芳、卢致德、廖耀湘、白雨生、谷正纲、马超俊、顾毓琇、程天放、马崇六、彭孟缉、杨继曾、金奎璧、赵思垚、骆美奂、钮先铭、宫其光、陈倬、马元放、陈行、刁作谦。

  

  蒋介石另行指定日军投降地区及受降官长;⑴第一方面司令官卢汉接收越南北纬十六度以北地域;⑵第二方面司令官张发奎接收广州、香港、雷州半岛、海南岛;⑶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接收曲江、潮州、汕头;⑷第四方面司令官王耀武接收长沙,衡阳;⑸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接收南昌、九江;⑹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接收杭州、金华、宁波、厦门等处;⑺第三方面司令官汤恩伯接收南京、上海;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蔚如接收武汉、宜昌、沙市;⑼第十战区司令长官李品仙接收徐州、安庆、蚌埠、海州;⑽第十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接收天津、北平、保定、石家庄;⑾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李延年接收青岛、济南、德州;⑿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接收洛阳;⒀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接收山西省;⒁第十二战区司令长官傅作义接收热河、察哈尔、绥远;⒂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刘峙接收郑州、开封、新乡、南阳、襄阳、樊城;⒃台湾接收人员另行派定。

  

  蒋介石对这张名单甚为满意。再三思索,掷笔而起道:'就这样吧。关子台湾的接收人员,我不准备宣布,那个地方情形不同,稍缓几天再说吧,反正这份名单也不忙发表。'

  

  '报告先生,'陈布雷吞吞吐吐道:'对于受降的准备工作,我们做得很好,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名单上面,并没有朱德的名字,这个当然是很好;不过为了国际观瞻,为了表示我们的做法,有没有随便加上一个名字,用来点缀点缀的必要呢?'

  

  '不必。'蒋介石道:'陈主任的意思是很好,提醒我对于国际方面的反应。不过对于共产党,我可不愿意随便加上一个名字。'他向陈布雷摆动脑袋:'如果随便给朱德一个名字,那还得了?共产党和那些该死的人又要说:瞧!朱总司令坚持敌后抗战八年,功在国家,连蒋某人都不得不另眼看待,——呸!'蒋介石说着说着忽地怒火上升:'我要是给他一个名字,那是在枪毙他的名单里,绝不是在受降的名单里。他抗战八年,谁教他抗的!他们有罪!'

  

  戴笠急急忙忙进来道:'报告先生,事情有变。'他瞅一眼众人:'是东京方面的。'

  

  '就在这里说罢!'

  

  '是,报告先生,日本天皇在十四日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以后,东京情形混乱。据报:当日本天皇向日本人广播停战诏书时,日皇的侍卫以及十几万个士兵,曾企图捣毁东京电台,企图阻止日皇的投降诏书。'

  

  正是:军阀虽死,阴魂未散!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