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金陵春梦 第五集 和谈前后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金陵春梦 第五集 和谈前后

第 一 回 史迪威赞扬共产党 罗斯福通牒蒋介石

书籍名:《金陵春梦 第五集 和谈前后》    作者:唐人
    《金陵春梦 第五集 和谈前后》章节:第 一 回 史迪威赞扬共产党 罗斯福通牒蒋介石,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你看这事情怎么办好!我们这里吃败仗,史迪威可是打胜仗;十四航空队的七个主要基地也给日本人拿走了,陈纳德也很尴尬。这样,搞下去史迪威可是神气了,我真怕他重弹旧调。'

  

  宋美龄也紧张道:'有几个外国人告诉我,说因为你不喜欢史迪威‘国共合作’的办法,外面盛传双方裂痕日益加大。现在在重庆的美国军官、大使馆职员、华盛顿派来的人员、左派分子、新闻记者们,这些人构成了使人惊骇的组群,在鸡尾酒会上,布满了反对你的言论。'

  

  蒋介石恨恨地说道:'我早知道了,这些混账王八蛋!'

  

  '那个陈纳德的朋友还告诉我,'宋美龄道:'史迪威还曾经说过,如果他的主张再被拒绝,那他将把美国的租借物资扣留起来!'

  

  '他敢?'蒋介石冷笑道:'美国的政策我们不是不知道!'

  

  宋美龄献计道:'无论如何,我们去看看他罢,同史迪威多见几次面,我们给他的印象可能变好,外国人都是这样子的。'

  

  但当蒋介石夫妇还没出门的时候,史迪威一到重庆,便拜访蒋介石来了。

  

  蒋介石振作精神,堆下笑脸,宋美龄打扮得花枝招展,迎接这位国际驰名的英雄。

  

  '蒋主席,'史迪威坐定,寒暄过后,开门见山道:'今天的局势,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地步,中国战场前途如何,非要想办法不可了。'

  

  宋美龄抢着说道:'是啊,主席刚才还同我说过来着,说是盼望你快点回来,帮他想办法,把日本兵赶出去。'

  

  蒋介石呲牙咧嘴只是笑,史迪威却郑重其事,一本正经说道:'蒋主席这样虚心,真是一个好消息!我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挽回中国战场的不利情况;不过如果真要把日本兵赶出去,难是不难,只要把驻扎在西北的几十万部队开出来,问题就好'

  

  蒋介石没料到史迪威会来得这么快,使劲忍住,但马上又沉不住气,反问道:'史将军,你怎么能担保,共产党没有监视以后,会不打我们而去打日本人呢?'

  

  史迪威闻言紧皱眉头。

  

  宋美龄用英语插嘴道:'史迪威将军,我们接到很多情报,是这样说的:共产党万一没有监视,他们便造反了!'

  

  史迪威却用中国话回答她道:'事实胜于雄辩,这是中国一句非常之好的名言。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这几年里同日本兵打过多少次仗?日本兵同汪精卫的军队用了多少气力在打击他们?这个不但延安有数字公布,而且连东京方面都有详细的数字公布。蒋主席、蒋夫人你们可以不相信延安的公布,但日本人宣布的数字你们总不能不相信,因为日本军阀是我们的敌人,而且是一个不可小看的敌人,他绝不愿意在这些地方乱说一通的。'

  

  蒋介石勃然变色道:'我对于你这样估计延安的抗战,我是不赞成的!'

  

  '蒋主席,'史迪威道:'这是事实。'

  

  '不管你是不是事实,你要我把西北的军队调出来,那是绝对不可以的!'

  

  '请蒋主席注意,'史迪威道:'美国援助的是中国全部,而不是局部,中国国民党要抗战,中国共产党更要抗战,所以凡是中国军队都应该抗战,这样才不违背了援助中国的本意。'

  

  '哼!'蒋介石冷笑道:'你可以把美国的援助扣住不放,我绝不能答应你的要求!'

  

  史迪威竭力忍耐,微笑道:'我再请蒋主席注意一件事情:美国援助的中国,是蒋主席领导下的中国,美国并没有把物资直接运给延安,至于你肯不肯把物资分给延安,那是你自己的问题,虽然我们希望这样做。至于抵抗日本,那美国的看法简单,希望你把西北的军队开出去!'

  

  '我不能这样做。'蒋介石冷冷地说道:'我不能这样做,我不愿意再谈这个问题。'

  

  '那是不应该的。'史迪威道:'一个最高统帅,应该把眼光放到全局上去。刚才有好多新闻记者问我对局势的看法,我曾解说过,今天的国、共双方再不团结,重庆的军队再不从西北调动过来,局势便太险了'

  

  听说史迪威已经把这个意思告诉新闻记者,蒋介石无名火起三千丈,拂袖而起,大叫道:'我没有见过你这样做法!你要西北的军队,你自己去调动好了!你在外面、在我面前强调共产党的好处,我问你这是什么意思……'史迪威一怔,随即答道:'请你不必生气,今日之下,任何问题不是生气可以解决的。我只请你冷静地思考思考,从三月份起,各战场一败徐地,兵力上是不是需要补充?'

  

  听史迪威提到败绩,蒋介石就象被人剜疮疤一样,他痛极了,但不可发作,一蹬脚便跑。
<br  />

  

  眼见蒋介石这等模样,史迪威只得苦笑笑,也就回去。于是一方面蒋对延安的人,和稍有嫌疑的人抓的抓、杀的杀,闹得更凶;另一方面史对延安的抗战功绩推崇备至,呼吁团结,变成了震撼国际的一件大事。

  

  蒋介石与史迪威的争议正走向一个决定点时,九月六日那天,蒋介石透了一口气,他的救兵到了。

  

  美国前陆军部长赫尔利,偕同军需专家尼尔逊到达重庆。

  

  事前接到驻美大使胡适的报告,以及美方电报,蒋介石夫妇亲自前往机场迎接。当晚盛大接风,饭后促膝长谈,蒋介石心情为之一松。

  

  '你来得太好了。'宋美龄为蒋介石传达体己话:'史迪威在这里闹得一塌糊涂,正不知怎样下台才好。'

  

  '你们可以放心。'赫尔利笑道:'美国的政策,并非操在史迪威手里。这次我们来,对于解决你们的纠纷是有帮助的。我为了澄清这种难堪的气氛,打开这种僵局而来;尼尔逊先生是为了协助中国的供应机构而来,都是同史迪威有关的。'

  

  '好极了!太好了!'

  

  '我是以罗斯福私人代表名义,到重庆来的。'赫尔利道:'对于蒋将军,我们是无话不谈,可是不必在外面发表。我的任务是:首先是阻止国民政府的崩溃,我们不能不正视这个事实,今天重庆中央政府的地位非常危险!'

  

  蒋介石打了个寒噤。

  

  '第二:我们要支持蒋将军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以及统率三军的委员长!第三:协调蒋将军与史迪威将军之间的关系,史迪威主张团结抗日,蒋将军主张消灭延安,看看这两者之间有无办法弄得好一点;第四:促进蒋将军统治下的军用物资的生产,并阻止其经济崩溃;第五:统一包括延安的中国所有军队,以达成击溃日本军队之目的!'

  

  蒋介石闻言大喜,泫然欲泣。半晌,这才满怀感激,双眼润湿地问赫尔利道:'那太好了,我高兴得连眼泪都流下来了。谢谢赫尔利将军给我带来了这么好的好消息,请问赫尔利将军,照你刚才所说,一言以蔽之,你是不是专门为帮助重庆消灭延安而来呢?'

  

  赫尔利朝宋美龄挤一挤眼睛,摊摊手笑道:'我以为一个聪明的领袖,是不必寻求这个答案的。'

  

  蒋介石直抓头皮道:'我太笨了,我太笨了。我是因为高兴过份,所以才提出这个问题来的。'

  

  '你的心情我明白。'赫尔利道:'不过,进行起来,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说,我先到延安走一趟,如何?'

  

  蒋介石怔住了:'你去干什么?'

  

  赫尔利笑笑道:'别忘记,我是以一个公正人士的姿态出现的,对于延安方面,当然也要有所接触,否则未免偏心露骨,给人批评了。'

  

  蒋介石还是不放心:'我看还是以后再去罢。'

  

  '你要我同胡宗南将军一起进入延安吗?'赫尔利大笑:'好好,现在我暂时不去。现在我可以把美国的意见告诉你,征求你的同意了。'

  

  '是不是罗斯福总统的意思?'蒋介石明知道这是华尔街老板们的意思,赫尔利正是美国大资产阶级的代理人,忠诚地执行华尔街的政策,一如驻美大使胡适所给他的报告那样。

  

  '你反正明白,'赫尔利道:'不用问了。美国所希望的,是在中国军队中安置一个美国统帅。——你别着急,先让我说完,这个意见是谁提议的,你别问。但因为中国战场,主要是你管辖下的战场一泻千里,所以我们也同意这个建议,把日本兵赶跑了再说。'赫尔利透了口气:'此外,美国也同意使用中共军队,作为击退日军的主力之一。共产党同日本兵死战的故事,现在全世界都津津乐道,我们要正视这个事实。'赫尔利右手按住蒋介石的左臂:'我知道你是不同意的,我知道两个意见是不合你口胃的,可是史迪威不能成功的建议,我赫尔利保险可以完成。因为我们考虑过,在这两个建议之内,其中是可以大做文章的。'

  

  蒋介石尴尬地强笑道:'是吗?'

  

  '是这样的。'赫尔利抽烟喝水,忙了一阵:'喏!如果谈判顺利,延安的军队交出了,最高指挥官是美国将军了,你想,你还怕什么?'

  

  '万一那个最高指挥官是史迪威呢?'

  

  '史迪威也该遵守美国的策略!'

  

  '我不放心!'蒋介石道;'延安交出武装,这一点我同意,要史迪威做统帅,连我都管,那不成,万万不成!'

  

  '好办!'赫尔利兴奋地说道:'你的问题,在于反对史迪成,而不是反对美国统帅,如果不让史迪威做统帅,你就没问题了?'

  

  '可是我知道罗斯福很重用史迪威。'

  

  '但你要注意:美国对重大问题的决定,并非操在罗斯福手里!'

  

  '我明天答覆你。'蒋介石召集亲信,彻夜商议,第二天告诉赫尔利道:'我考虑过了,一定要这祥做,也可以,不过我也有两个要求。'

  

  '是什么?'

  

  '第一:我本人也应该有权管理租借物资;第二:延安要把军队全部交出来!'蒋介石道。

  

  赫尔利沉吟一阵:'第二点也就是我这次来的主要问题,好办;不过第一点,必须回到美国以后再说。'

  

  宋美龄忽然站起来,戏剧化地抹抹眼泪,走向赫尔利:

  

  '我是这样的感动!'她说:'正当那些该杀的共产党让我们下不了台,正当史迪威将军使我们处境困难,正当美国朋友对我们有所误会的时候,你来得这么巧!你的主意又那么妙!'

  

  赫尔利不免客气一番,说是要回大使馆休息,准备明天到各处走走,俾使人们对他的'公正'深信不疑。双方又约定在赫尔利访华期间,每隔一天,便在黄山蒋介石官邸商谈一切。

  

  九月十九日下午,蒋介石正同赫尔利谈得高兴,侍卫官入报史迪威来访,蒋介石在客人面前表示自己很大方:'请史迪威将军马上前来!'边说边走到二门迎接。

  

  史迪威同蒋家夫妇、赫尔利寒暄过后,掏出一封电报来道:'蒋主席,这是罗斯福总统的电报,要鄙人当面交给蒋主席。'

  

  蒋介石连忙道谢,一把接过电报,等待宋美龄翻译。但宋美龄面色大变,尴尴尬尬一言不发,室中诸人,都好不自在。各人便胡扯几句,赫尔利同史迪威一同离去,蒋介石送客回来劈头便问:'电报说些什么?'

  

  '这是罗斯福从魁北克发来的。'宋美龄道:'罗斯福正在那里开会。'

  

  '我问的是:他究竟说些什么?'

  

  '罗斯福说得很简单,说要求你接受史迪威国共团结抗故的建议,否期他将考虑美国的援助是否继续下去!'

  

  蒋介石有如挨了当头一棒,给打得又气又慌。他跌坐在沙发里,又跳起尺多高,大跳大骂道:'罗斯福这娘希匹的东西!罗斯福这娘希匹的东西!美国的援助我不要!你告诉他我不希罕他的援助!不要拉倒!'蒋介石越说越气,越气越叫,越叫越哑,最后沙哑着嗓门喊道:'你给我打个电报到魁北克——不,到魁北克,告诉娘希匹罗斯福!说我姓蒋的要同东京恢复谈判,干脆不打了!我要同日本联合起来,看他美国在中国还能得到什么!'他咬牙切齿:'你就拟稿!你就拟稿里你说:姓蒋的要‘单独抗战’,不要美援了!'

  

  '不能这样说!'宋美龄反对。

  

  '主席,不能这样做。'亲信们也反对。

  

  '叫我怎么说!'蒋介石直发抖。

  

  亲信们于是战战兢兢,发表了他们一致的看法:'大局虽然紧张,日军虽然厉害,但已是强弩之末。苏联会打垮希特勒,墨索里尼也将在盟军的围攻下完蛋;轮到大家挥戈东指的时候,日本兵再硬也不硬不起来了。所以我们在这个时候联合日本,吃亏不小!

  

  '再说国内:这把火是点起来了,共产党吵抗战,在抗战;老百姓也吃他这一套,也要求抗战,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来一个向后转,那简直便宜了延安,共产党的威信将立刻高起来。'

  

  蒋介石其实也这样想,大吵大闹不过是为摆样子而已,于是作愤恨状道:'那无论如何要罗斯福把史迪威调回去,否则我宁可不要美援!你们给我再研究研究这个娘希匹最后通牒,七天后由赫尔利将军代复,我不复,我也不想再见这个该死的史迪威!'

  

  七天后这个电报发了出去,蒋介石答复罗斯福的通牒道:'本人敬告贵大总统,请接受本人要求撤回史迪成将军之请求。本人对各项措施,在原则上与贵国并无歧异,只因史迪威将军性格特别,无法圆满合作。故在政策上中美虽完全一致,但须有适当之人,以执行政策,实为同等重要……'

  

  复电发出后,蒋介石坐立不安,心情烦躁。如果罗斯福不肯撤回史迪威,那简直太丢人了,这味儿比当年损失东北难过得多。赫尔利、陈纳德以及左右人等再三劝慰,蒋介石还无法释然,一个劲儿发脾气。

  

  才到十月十八,罗斯福的答复到达,蒋介石才透过一口气来。不出赫尔利所料,罗斯福同意把史迪威在中国的任务解除。史迪威曾以中缅印战区统帅地位所行使的职权,分给两人继任。魏德迈少将被任为中国战区的美军统帅。罗斯福函中再说明陈纳德继续统率十四航空队,赫尔利继续留在中国,充任罗斯福私人的军事代表。

<br  />
  

  蒋介石与史迪威之战,蒋介石是胜利了。

  

  蒋介石表面虽然胜利,但在实质上却一败涂地:美国驻华大使高思愤而辞职,美国人民认为这是一种侮辱,对美国人简直是一大刺激,促起了美国人民反蒋的舆论高湘。

  

  当时愤而离开重庆的美国人,公开对他的中国朋友们说道:'美国政府在这种情况下忍受了这种侮辱,你们猜为什么?因为美国的大资本家认清他同蒋介石的利害关系是一致的。他们懂得,他们唯有通过蒋介石政权,才能维持在华特权,才能继续在中国赚大钱,如果蒋介石完蛋,那一切外国势力包括赫尔利大老板们,就要离开中国了。所以美国决定调整关系,以免损害老蒋的地位。'

  

  另一方面,赫尔利却同蒋介石经常密谈。

  

  '对于共产党,'赫尔利道:'真的还不能抹下面孔,斩尽杀绝;现在时候还没到达,你千万不可乱来。今天空军方面告诉我,驾驶员白莱德中尉在沔阳沙湖营失事,给鄂中洪湖地区的新四军救出来了,如果国共已闹翻,那就很难搞。'

  

  '今天陈纳德将军告诉我,他也给朱德将军去了一封信,谢他的部下,营救了好几个美国飞行员。'

  

  '今天大使馆的人告诉我,说高思大使也曾函谢过八路军,感激他们在北嶽区正太路沿线营救了好几个被迫降落的美国飞行员。'

  

  '今天的消息说:驻华美军总司令部所派遣的美军观察组,有两个组已经到达延安好几天了。他们发来的消息,都证实共产党的军队是在抗战。而且当中有句话说,‘延安的气氛充满了同仇敌忾,抗战图存的精神’。'

  

  '今天的消息:正当重庆管辖的大将军纷纷逃亡,前线一败涂地的时候,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却在豫东奋勇作战阵亡。'

  

  赫尔利在每一段消息后面,总加几句勉励之词,要蒋介石面对现实,发奋振作;别让共产党占尽上风。同时对于美国将领们、大官们对延安礼貌上的那一套也不必吃醋。美国当局唯一扶持的对象仍是蒋介石。

  

  蒋介石对赫尔利那份照顾,感激自不待言,因此披肝沥胆,什么话都同他说:

  

  '我让王世杰、张治中两人,交给延安代表林伯渠一个‘中共问题解决提示案’,内容规定八路军改编为十二个师,集中使用,其余限期取消。林伯渠也交出一份意见书给我们,内容说请政府实行民主,保障人民自由,实行地方自治等等,我已经叫他们搁一搁,别谈下去了。'

  

  '昨天那个参政会,闹得很不痛快,延安代表林伯渠在会上报告国共会谈经过,提出改组国民党政府和国民党统帅部,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和统帅部,简直太放肆了!林伯渠还说什么团结全国人民,挽救我们的战场危机,认真准备大反攻,简直把人气死!'

  

  '我已决心做一件事,发动‘十万知识青年从军运动’,模仿希特勒的法西斯党卫军,代替我那衰老的军队。'

  

  '办法是好的,'赫尔利说:'你的军队是该想想办法了。不过对外千万不能引用法西斯党卫军的名字,因为同盟国之间,对希特勒有兴趣的,恐怕不多,甚至只有你一位。'

  

  蒋介石感激涕零,老是捏住赫尔利的手道谢:'这几个月来,幸亏你替我撑住阵脚,否则给史迪威一闹,我不知道怎样下台了。'

  

  正是:台上只见蒋介石,幕后另有野心家。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