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决战长空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决战长空

第46章 决胜(4)

书籍名:《决战长空》    作者:李峰
    《决战长空》章节:第46章 决胜(4),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空十二师这支年轻的部队飞上战场时,飞行员在米格15战斗机上平均飞行时间只有二十多个小时,仅仅会驾驶飞机,还远谈不上熟练,有些基本的科目还没飞过,更不知空战是怎么回事。也只能跟空三师、空四师老大哥一样,从战斗中学习战斗。而且飞行员的底子比三师、四师要差得多,三师、四师作为中国空军的精华,毕竟汇集了许多老航校里炼出来的老“鹰”。而他们的对手美国远东空军却都是飞过一两千小时的老飞行员,不仅技战术训练有素,而且在数量上远远占优,所以空联司派了有作战经验的老大哥部队空三师带领他们,以老带新向他们传授经验,边学边打,边打边学。

  空十二师飞行员文理芳初次参加战斗时,啥技术啥配合都忘了,兴奋之下,只顾一个劲儿地开着油门猛冲,接敌时才发现只有他1架单机,被敌机团团围住。在他还没有拿定主意向哪儿冲时,只见l架米格飞机从远处飞过来在他面前直冲向上,文理芳知道这架友机是来救他,当即也跟着爬高,想同那架米格机编队。可那架飞机爬高后突然轻盈地反转下滑,当文理芳把飞机反转过来想跟上的时候,那架飞机机头火光阵阵,已经向下面的敌机猛烈开炮了。等文理芳冲下去以后,敌机群早已各奔西东,逃之夭夭。文理芳这才见识到了什么叫技术,什么叫战术。返场后,大家才知道是老大哥部队空三师掩护了他们这群新手,人家不仅掩护得好,还照样打下敌机。救出文理芳并向敌机开炮的那架飞机的飞行员,就是赫赫有名的战斗英雄王海。

  师党委抓住这个战例启发大家:打仗不仅靠勇敢,还要靠技术和战术。十八般武艺全靠练。飞行员要没技术没战术,杀敌意志再强也没有用,我们要像老部队那样,在地面发奋勤练,在战斗中学会克敌制胜的本领。

  这样,空十二师通过拼命的学习苦练,终于从不会打,到变得会打;从打性能较差的F80、F84等飞机,到打性能较好的F86;从打小机群,到打敌大机群。不断扩大战果,越战越强。

  1952年6月15日,一批敌机在平壤上空活动,三十四团一大队8架飞机起飞迎敌。掩护中队的飞行员那启明抓住战机,在僚机刘忠胜配合下,首开纪录,一举击落敌F84飞机l架,我8架飞机无一损失,胜利返航。那启明的开门红,给全师飞行员极大鼓舞。

  三十四团中队长李兰茂在一次空战中,由于歼敌心切,过度兴奋,开炮时竟忘记使用瞄准具,幸亏他又很快镇定下来,迅速打开瞄准具电门,用活动光环把敌机套在中央,结果击落击伤敌机各1架。李兰茂是个极会动脑筋的飞行员,后来他击落击伤美机5架,打成了响当当的“王牌”,后任福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获中将衔。

  按照当时军委和空军政治部制定的立功和评英模标准,是这样规定的:

  击落5架敌机(F86)为战斗英雄

  击落3架敌机为一等功

  击落2架敌机为二等功

  击落1架敌机为三等功

  击伤1架敌机算击落半架

  击伤敌人“王牌”飞行员或有特殊贡献的可不受以上条件规定。

  李兰茂击落敌机4架,击伤1架,荣立一等功,差半架未当上英雄。

  他为营救战友而放弃了英雄的称号。

  一次战斗中,李兰茂将1架F86死死套进了瞄准光环,只是距离还略偏远点,但就在到达开炮距离、瞄准活动光环将敌机包满时,他发现前下方1架F86死死盯住1架米格不放,而且连连点射发炮!

  眼看战友危在旦夕,李兰茂放弃了击落眼前敌机的机会,压下机头,超远距离对那架追赶我机的F86发炮威慑,终于赶跑了那架敌机,救下了战友。

  返航着陆后,李兰茂刚下飞机,本团另一个中队飞行员张振华便匆匆来到李兰茂跟前,不但连连作揖,还一下跪到冰冷的水泥地上,对着李兰茂直磕头。

  原来他就是被李兰茂救下的飞行员。

  李兰茂不想认账:“空中几十架飞机,你怎么知道是我救了你?”

  张振华眼含热泪:“我不会看错。你在我左侧向攻击我的敌机开炮后,你们到了我的右侧方,离我30米,很近。我不但看清了你的27号,还看清了你的僚机28号!”

  李兰茂说:“挽救战友,是应该的,我救了你,你也不能用封建礼教来谢我啊!”

  张振华激动地说:“当时我在空中被敌机咬住,我几乎使出吃奶的劲儿也摆脱不掉敌机,我当时想,这下完了。可是你赶来救了我,我太激动了,脑袋也懵了。”

  张振华冷静了一下,紧紧握住李兰茂的手:“这么着吧!将来打完仗咱回上海,我给你买两包‘白锡包’。”

  李兰茂就这样用“战斗英雄”的荣誉换了两包“白锡包”和战友的一条命。

  他认为值。

  空十二师还有一名飞行员叫唐彦峰,号称“活雷达”、“空中千里眼”,但他曾经初次参战就遭敌偷袭,座机被击落。他跳伞后回到部队极为懊恼,觉得输得太窝囊,连敌机在哪儿都不知道,就被稀里糊涂打下来了,但他平静下来以后很快找出了教训,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自己不善于搜索,不能先敌发现、抢占先机。从此以后,唐彦峰下决心要比敌人看得远、看得清、看得准,他利用一切时间看云、看山、看飞鸟、看太阳,抓住各种时机锻炼自己的眼力,终于使他的视力和搜索空域的持久力都大为增强。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唐彦峰的刻苦终于在瞬间决生死的空战中结出了硕果。

  一次出航,地面指挥员通报说战区有二十多架敌机,可是空中的机群到达战区后,在那里盘旋好久,1架敌机的影子也没发现。唐彦峰利用自己作为僚机的机动性,把飞机翻过来向下一望,发现在他们下方2000米处果然有个大机群。空中指挥员立即带领编队下滑转弯,向敌机攻击,打了一个大胜仗。在几次空战中,他都在10000米的距离首先发现敌机,使我方机群抢先占位攻击。唐彦峰锐利的眼力,等于给自己的飞机装了1部搜索距离10公里的早期机载雷达,他先后击落敌机3架,荣立一等功。

  在空战中,协同配合至关重要。可是初战阶段,空十二师的飞行员往往上天就打,忽视协同,结果8机变4机,4机变双机,吃亏不小。因此,师党委决定从长僚机配合抓起,解决好空中协同问题。经过一段实战锻炼,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先前僚机只会做些呆板的掩护动作,攻击机会少,很少打下敌机,后来僚机不仅能灵活地掩护长机,也能及时地提醒长机,而长机也能灵活地交换占位,指挥僚机攻击。

  三十四团李兰茂和高义敬这对双机就经历了这样一个成长过程。起初的一次战斗,两人上天后各打各的。李兰茂发现敌机后直冲过去,返航时才发现僚机不知哪里去了。而僚机高义敬在长机转弯时被甩掉,回头一看突然发现敌人1架飞机离他不远,就向长机报告一声,猛扑过去,3次开炮,把这架敌机打了个空中开花。可长机呢?他也找不到了。

  着陆后,两人都做了检讨,接受了教训。从此,他俩加深兄弟情谊,生活中形影不离,相互摸透脾气,一有时间就琢磨长僚机战术,甚至学习美军的长处。战场上他们亲眼见到敌人的僚机有时也掉距离,但是经过180度转弯,不但没有掉得更远,反而把队形恢复好了。两人就这样着了魔一样研究双机编队战术,终于配合得炉火纯青,到了实战中能熟知对方的操作特点,极度默契。李兰茂每做一个动作都要关照僚机,高义敬也时刻想着长机的安全,在战斗中你指挥我,我提醒你,从来没有遭敌偷袭,共同取得击落击伤敌机9架(李兰茂击落4架、击伤l架,高义敬击落4架)的战绩,创造了空十二师双机歼敌的最高纪录,两人双双荣立一等功。

  空十二师这些年轻的飞行员,终于和空三师、空四师的大哥一样,在空战中学会了空战。

  1952年,美国空军实行的“绞杀战”计划接连受挫,于是改变了战术,特别从国内调来一批有作战经验的校级飞行员,换装F86E、F86F新型战斗机,开始以“饱和轰炸”代替“绞杀战”,经常派出大机群掩护轰炸机破坏朝鲜北部的主要交通干线。这年9月,志愿军空军部队改装了性能较好的米格15比斯飞机以后,空十二师参加了同敌人大机群的战斗。

  起初,在同敌人F86机群的空战中,我方的机群常常遭到敌人偷袭,处于被动状态。师、团两级领导常常在一起议论:为什么在我们的机群转弯时,常常受到敌人的偷袭呢?我们怎样利用敌人转弯时攻击它们呢?敌人采取的是“鱼饵”战术,我们怎样来一个“反鱼饵”战术击破它们呢?

  空十二师党委决定发动飞行员们研究和改进战术。

  首先拿出研究成果的是三十四团。还是李兰茂和高义敬,这时他们摆弄熟了双机队形,又开始摆弄4机队形、12机队形、16机队形,一连几天,两人在飞行员战斗值班室里不停地摆弄着三十多架敌我飞机模型。

  有一天,在床上休息的飞行员郑友奎开玩笑地问:“你们又发现了什么新大陆?”

  高义敬回答说:“F86真神了,两三个回合,被动变主动,它很快就到我们尾后,咱们总是被动挨打,我看问题出在队形上。”

  郑友奎沉思道:“咱们把横队改为纵队,24架飞机摆成一串,豁出最后一架挨打,只要敌机到中间来,我们就可以开炮!”

  这番对话一下吸引了所有的飞行员,雷忠兴、杜群都是有点子的人,共同参加了研究,有人说,我们用试飞成功的4机“楔队”最好,4机本身可以互相掩护,又可以掩护前4机。

  李兰茂和高义敬吸收大家的意见做了总结:“摆来摆去,觉得用‘鱼饵’反‘鱼饵’最好。应把原来的横队,改为纵队配备兵力,每个4机都掩蔽着一个4机,一个比一个高,最后一个4机的高度应在不易受敌攻击的高度,每个4机保持目视联系。在接敌过程中,敌机可能是利用机上的雷达,首先发现我第一个4机,敌之战术是迅速转回向我机咬尾攻击,但我第一个4机不必担心,可稍带上升角大速度爬高。敌机在攻击我第一个4机的过程,由于转弯不但自动把尾部交给我第二个4机,而且也减少了速度,一般情况下它的飞行状态也比较稳定,这时我第二个4机就可居高临下,出其不意,迅速攻击敌机的“鱼饵”。隐蔽在后面的敌机机群发现“鱼饵”遭攻击,必然向我第二个4机攻击,又自动把尾部交给了我第三个4机……这种队形最大的优点是指挥员的决心好下,想打就打,想走就走!”

  团长郑长华知道了飞行员们的讨论,也加入了进来,最后把大家的意见全部统一起来进行提炼,并向上级做了汇报。

  他们认为,我们老是遭敌攻击问题的症结在队形上。过去我们采用的“一”字形横队,虽然利于搜索和投入战斗,但转弯半径大、时间长,机动性差,容易暴露兵力,敌人只需派少数飞机搞乱我们的队形,就可用后面的大机群袭击我们。

  而“蛇形战术”就是将“一”字形横队变为弯曲形纵队,即以中队为单位,编4机楔队,相互间拉开距离,而且一个中队比一个中队高,这样层层配备,相互掩护,能攻能守。这又叫做“蛇形队形”。

  这个方案报到师里,师党委觉得很有见地,它充分体现了空军党委提出的“一域多层四四制”的空战战术原则,立刻同意三十四团试飞,并报告中朝人民空军联合司令部,得到聂凤智代司令员的批准。

  抗美援朝后期威震长空的“蛇形战术”就这样诞生了。

  1952年11月中旬的一次空战,三十四团机群就是以这种新的战斗队形飞向战区的。刚过清川江,一中队的带队长机就发现两架敌机。这就是敌人的“鱼饵”,没有理会它。可这两架敌机又突然转过身来向一中队攻击,但敌人没有想到,这时我方的二中队已经咬住了他们的尾巴。一中队知道后面的二中队在对付“鱼饵”,就放心大胆地冲向前去,同敌机群主力“打对头”,一下子冲乱了敌机队形。有几架敌机半滚下滑,想转过来攻击我二中队,又被我三中队紧紧咬上,而且一中队又从前面反转飞过来形成夹击,四中队则居高临下掩护整个机群。

  这一仗,有7人开炮,击落敌F86飞机3架,我无一损失。上级电贺空十二师的胜利,并决定其他部队也采用这种“蛇形队形”。

  郑长华回忆:“1952年11月中旬,我们用‘蛇形战术’连打了几个大胜仗。上级电贺我们新战术的成功,并决定其他部队也采用这种队形空战。从此,北朝鲜的上空,经常出现一队队长龙形的机群。”

  美国远东空军被中国空军越来越新奇的战术弄得颠三倒四,连连失利,远东空中司令官威兰恼火透了,命令第五航空队“对米格飞机的战术拿出全部精力去研究”。

  美国的《空中威力》对米格飞机的战术做了记载:

  诱开战术。1952年以后****飞行员的技术水平和积极求战的精神又有提高,这说明敌人将其有极好训练的飞行员投入了战斗。这一时期,****采用的典型战术就是诱开战术……鱼饵战术。敌人飞行员在积极求战方面和空中战术动作方面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他们尽力设法占据有利的位置,在战术上突出的是采用“鱼饵”战术……夹击战术。F86发现下方有米格编成一字横队,于是就向敌机进行俯冲攻击。此时一字横队中的最后一架米格脱离编队,绕过来从编队的中央通过……上切入战术。一个F86小队在鸭绿江以南30000到35000尺的高度上进行巡逻,它们发现20000到25000尺的高度上有两架米格。如果F86向这两架米格进行俯冲攻击,那么这两架米格的后下方很低的地方利用地面颜色做掩护的大批米格就赶上来……阶梯战术。8架或更多的米格组成的机群分成若干个双机基队,这双机的诸多基队以地面颜色做掩护,排成梯形。

  ……

  不久,三十六团又传来捷报。那是12月5日下午1时,三十六团一大队大队长鲁珉奉命随团出击,在铁山西北地区与13架F86遭遇。第一梯队刘连树机组投入攻击后,遭敌两架F86咬尾,鲁珉果断地率领掩护中队冲了下来。这时敌机立即放开刘连树,切半径过来反咬鲁珉。鲁珉看破了敌人的花招,抢先拉起,一个侧下滑猛攻过去,一次进入,射击11次,在14秒内干净利落地连续击落敌两架佩刀。

  鲁珉在19天的4次空战中,取得了击落敌F86飞机5架的战绩。空十二师的老人回忆起鲁珉,都说这是个冲锋陷阵式的人物,敢打,会打,脑子灵,动作猛,人也长得帅,这小子命真大,空战时他像头飞虎,常被四五架敌机追咬,有时十几架把他团团围住,他跃上,翻下,不但自己从来没被打掉过,还总能在其他米格机遭受攻击时突然出现,击中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