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毛泽东瞩目的帝王宰相

宠文网 > 科普学习 > 毛泽东瞩目的帝王宰相

第64章 马周才德迥乎远矣(2)

书籍名:《毛泽东瞩目的帝王宰相》    作者:陈锋 王翰
    《毛泽东瞩目的帝王宰相》章节:第64章 马周才德迥乎远矣(2),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马周的上疏进奏以后,唐太宗当着左右侍臣的面连连称善。他对马周关于要重视地方官的选拔任用尤为注重,当即宣布说:“刺史,朕当亲自选拔;县令,就下诏京官五品以上大臣各推举一人。”唐太宗还提升马周任给事中,后来又转任中书舍人。马周的奏疏笔调清爽绝人而无陈腐之气,文词简洁但又绮丽,文思迭宕而又绵长,言事切合事理而机敏中肯,明确直指时弊但又不锋利刺人。这种风格乃马周奏事区别于其他人的地方,大概也是唐太宗感觉耳目一新、余味深长且能接受意见的一条重要原因吧。

  由于马周善于敷奏,对于职掌也裁处周密,所以唐太宗很喜爱他,常常对人说:“我一刻见不到马周,就想念他。”不仅如此,就是朝廷官员们也对他交口称赞。宰相岑文本对自己亲近的大臣们说:“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没有一个字词可以增删,听起来洋洋洒洒,能使人忘却疲倦。苏秦、张仪、终军、贾谊正是这样的啊。然而我看他两肩上耸,面有火色,向上升官一定很快,只是怕没有寿。”不久,马周青云直上迅速升迁为治书侍御史,兼知谏议大夫,检校晋王府长史。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四月,晋王李治被立为皇太子,马周官拜中书侍郎兼太子右庶子。次年,唐太宗征高丽,又迁马周为代理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成为众宰相之一,与宰相岑文本在定州辅佐太子,这时马周才44岁,在众宰相中属小字辈。

  这一年八月,唐太宗从征战中返京师后,曾与他所信任的大臣有过一次“煮酒论英雄”。他说:“司徒长孙无忌善避嫌疑,办事灵敏快速,决断事理,超越古人;而总兵攻战,非其所长。宰相高士廉涉古猎今,心术正派通达,临难不改其节,当官不结朋党;所缺乏的就是直言君过。唐俭言辞辩捷,善和解人;事朕三十年,却没有多少建言。杨师道性行纯和,身无过错违命之处;但太怯懦,急难时不得力。岑文本天性敦厚,文章华丽,持论都引经据典,应用起来很适宜。刘洎性格最坚贞,办事得力,但太重义气,对朋友有私情。马周对事物的认识很灵敏快捷,性情坚贞正派,谈论人和事,直截了当,朕派他办事,大多能称心如意。

  褚遂良学问稍长,性格亦坚正,很忠诚,对朕亲附如同小鸟依人,让人怜爱。”唐太宗是英明之主,善能识人,他以“见事敏速,性甚贞正,论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多能称意”来评价马周,似乎马周没有什么缺点,甚合其心。此后,又让马周兼吏部尚书,加银青光禄大夫衔。唐太宗还曾以飞白书赐给马周,在书上写道:“鸾凤直冲霄汉,一定要凭借羽翼;辅佐太子的重任,请你要特别忠心尽力啊。”可见唐太宗对马周寄予着厚望,也许他是把马周作为辅佐太子李治的人选来锻炼、考验和使用的。因为长孙无忌、褚遂良这些老臣虽然德高望重、忠心耿耿而又有丰富经验,但毕竟也老了,而马周却正当壮年。

  才子早夭唐太宗优遇马周,到了令当时人及后世史家难以置信的地步。马周年轻新进,才华横溢,毛病也不少,但唐太宗不能原谅别人却能原谅他。马周有时提一些过分的要求,对大臣要求极为严格的唐太宗竟也能尽量满足他。

  史书上记载说,马周刚担任监察御史时,派人按着他画的图样去买一套宅第。众人看他起自书生,家境很差,素无资财,肯定买不起宅第,因此觉得他兴师动众很滑稽,都暗中窃笑。

  过了几天,派去的人来报,说有一套好宅第,价值200万钱。马周径直去告诉皇上,皇上即下诏,要有关部门出钱,并赐给他奴婢、什物。到这时,大家才懂是皇上恩准的。马周每次出去巡视州县,每餐必须要吃鸡,有小吏向皇上告状。唐太宗却说:“我禁止御史吃肉,是怕州县花费太大,吃鸡有什么关系?”为此,还命人打了那个小吏一顿,斥之不用。马周也有些恃宠而骄,在他任吏部尚书负责选官时,他把当年侮辱他的那个浚仪县令崔贤给罢免了,报了一箭之仇。

  马周患消渴病多年。唐太宗在行幸翠微宫时,专门派人找个风景胜地给马周建造宅第,每次还派尚食部门给他赐膳食,派医生去治疗护理他。到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正月,马周已是奄奄一息。唐太宗亲自看视他,为他调药,还让太子李治到病榻前探视问疾。

  马周病更重时,他自知已不久于人世,命人把他原来上的奏章全部烧掉,他说:“管仲、晏子暴露君主的过失,博取身后名声,但我不能这样做。”

  也许正应了一句俗语:自古才子多寿夭。就在这年正月,马周病逝,年仅48岁。唐太宗追赠他为幽州都督,让他陪葬在昭陵,让他自己百年之后能有马周陪伴。自从马周死后,唐太宗非常想念他,曾希望假借方士的方术,想再见一见马周的形象。此足见君臣相得之情。

  马周身后哀荣崇高,高宗李治上台后,为表示对他的尊崇,特追赠他为尚书左仆射、高唐县公。武则天在垂拱年中,也特意将马周的灵牌放在高宗的祭庙中陪祭。

  【作者点评】

  唐太宗以知人善任著称。他对确有才干的大臣倚重并恩遇之。凡他一生宠遇的人,后世都有很高的评价,唯有他对马周的宠遇颇令后世费解。在《旧唐书》、《新唐书》中,有关马周在治国安民方面的实绩可以说全无记载,所能找到的就是他的几道长篇奏折以及所受到的皇帝之恩遇,还有唐太宗“煮洒论英雄”论众位宰相之短长时对马周的高度评价。所以,欧阳修在《新唐书·马周传》中也只能推测地说:“马周之遇太宗,看起来是不是很奇怪呀!由一介草莽而纵论天下事,就好像长期在朝为官,很精通宪章制度的人那样,如果不是王佐之才,怎能做到这样呢?他自认为与商朝的傅说筑居岩间、周朝的姜太公垂钓渭河没有什么不同之处!考虑到唐太宗锐意开创功业,而马周的建言都切合时势,以贤明来辅佐圣君,再想想他们君宰之间如胶似漆、相见恨晚的情景,这也是情理之中的啊!但马周才能比不上傅说、姜太公,使后世没有记载什么他的事迹,可惜啊!”

  的确,马周从一位草野中的穷文人而至宰相高位,倍受英明之君唐太宗的信任和宠爱,关键还是他的建言机敏允当,切中事理,可以导君王以礼义,劝君王以政道。从这点看,他与著名诤臣魏征相比又有什么两样呢?毛泽东对马周的高度评价,其依据也恰是马周的奏疏。他说:马周在贞观六年所上的奏折是继“贾生《治安第》以后的第一奇文。宋人万言书,如苏轼之流所为者,纸上空谈耳”。他视马周可与汉代贾谊媲美。而至于毛泽东看了欧阳修的赞语,又在这段话的天头上题:“傅说、吕望,何足道哉。马周才德,迥乎远矣。”这种认为马周远在姜太公之上的评价历史上并无人这样说过,完全是毛泽东本人所下断语,也可算一家而言。毛泽东对出身微贱、年轻有为者比较偏爱。撇开不同时代不言,大概都作为政治伟人,或许毛泽东同李世民在看待人材的观点上有某种共同之处吧。(赵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