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上学记

宠文网 > 科普学习 > 上学记

“一二?一”运动

书籍名:《上学记》    作者:何兆武
    《上学记》章节:“一二?一”运动,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小.说。T/x/t天.堂


关于西南联大的研究已有很多,也出版了不少书,但大多是资料集,就像注册组的报告一样。比如北大出版社的《西南联大校史》,最后的修订我也参与了,可那本书我也不大满意,因为它都是资料数字,虽然也有用,但毕竟是死的,而真正的历史是要把人的精神写出来。'糟粕所存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把每根头发都画得一丝不错不一定就是最好,可是漫画家三笔两笔就能把人活灵活现地勾勒出来。丰子恺是老一辈的漫画家,我看过他写的一篇小文非常有意思。有一次他去上海,在火车上遇到一个上海小商人,商人问他贵姓,他说姓丰,商人问是哪个'丰',丰子恺说:'五谷丰登的‘丰’。'五谷丰登是什么?商人不知道。丰子恺想了想,说:'咸丰皇帝的‘丰’。'咸丰皇帝?商人还不知道,后来又说了好几个'丰',他都不知道。丰子恺突然想起来了,说:'哦,是汇丰银行的‘丰’。'于是那个马上小商人惊呼:'噢——,汇丰银行!汇丰银行!'他就只知道汇丰银行。短短几句话就活画出了上海滩小商人的面貌,这就是他的'精神'。写历史最重要的也是把'精神'写出来,堆多少资料也堆不出活生生的人。

下面要谈我亲身经历的事情,虽然不见得很正确,也不见得和别人的印象一样,但它毕竟是一个'活人'的感受。比如我看到一些回忆西南联大的文章,好多是写歌咏队、演剧队的,可能这些人属于活跃分子,但也可能给人一种感受,以为歌咏或者演戏在当时的校园生活里占了很大的比重,其实未必是这样,并不是大多数的人都喜欢演戏,我就不演戏,而且像我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所以我们的感受就跟他们不完全一样。

另外,在政治挂帅的日子里,往往特别突出政治斗争的一面。大学不是独立王国,不可能脱离政治,肯定要参与到社会的政治斗争里边去,这是不成问题的。可大学毕竟不是政治团体,并不是把全部的或绝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政治斗争上,它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在学术方面。所以我看有些回忆或者研究西南联大的文章往往会有两个偏颇,一个是过分强调政治斗争,好像这成了大学里最重要的内容,另一个就是尽量淡化政治斗争:既然大家都是校友,都是平等的,就不要强调政治,无论当初是反动的或革命的都不要提。这就像黄埔同学会那样,不管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的军官,好像都亲如一家,这也不符合实际。从五四运动,到'一二•九',到'一二•一',从来都是两派间的政治斗争,如果完全不提也不适宜。再比如,北大百年校庆的纪年文字中,绝口不提历次'运动',竟仿佛几十年来北大从不曾经历过任何运动似的,这恐怕也有悖于科学精神。所以我觉得还是实事求是,既不要夸大政治,也不要过分淡化,两个偏向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