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哈佛经典谈判课

宠文网 > 科普学习 > 哈佛经典谈判课

我们既是独自旅行,也不是独自旅行

书籍名:《哈佛经典谈判课》    作者:艾莉卡·爱瑞儿·福克斯
    《哈佛经典谈判课》章节:我们既是独自旅行,也不是独自旅行,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请允许我用一句悖论来作结。这句话听起来互相矛盾,可两个部分说的都是事实。

为我们的人生旅程寻求支撑是一个永恒的原则。例如,传统的中国渔民向观音祈求平安。观音是慈悲的象征,她支撑着这些旅行者们前行。纵观人类历史,人们总是会向更高一级的力量寻求帮助。许多人把这一力量称之为上帝,其他人则使用别的名称。

世世代代的人们都表达过这样的一种观点——现实有很多面。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是彼此分离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我们又都是连接在一起的。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把这个众人集合的所在称作“超灵”(Oversoul)。越南僧人释一行(Thich  Nhat  Hanh)将其称为“互即互入”(inter-being)。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寻找他所谓的“统一场理论”来解释整个世界的运行。他这样写道:

单独一个人是“宇宙”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是有限的时空体;人往往觉得自己,包括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都处在“与整体分离”的错觉里。对我们来说,这种错觉像是一个牢笼。它让我们只关注自己的欲望,只喜欢身边的少部分人。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挣脱这一牢笼,扩展我们的感受,以此来拥抱所有的生命和自然之美。

历史上有太多人说,我们不是踽踽独行。

然而,我们同时也确实形单影只。

并且,我们走得下去。

经历过这一年过山车般的生活,这两种感觉我都体会到了,有时甚至是同时体会到这两种感觉。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前行。我也知道,归根结底我还是一个人。我发现,这条走向完整的旅程要求我同时体验这两种状态,并且从中找到从容和安宁。

天主教修道士托马斯·默顿(Thomas  Merton)写道:“人类有责任在自己所处的当时当地,在自己所处的历史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共鸣,它揭示了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做的事情。这是我们所处的时间和地点,这一前所未有的时代是我们所属的历史。现在,我们每个人都在走我们自己的路,我们发现自己此刻在哪里,将来要去往何方的独一无二的旅程。

劳伦斯·冈萨雷斯(Laurence  Gonzales)写了好几本书,其中两本是《深度生存》(Deep  Survival  )和《幸存之后》(Surviving  Survival  )。他有一篇文章我读过很多次,因为这篇文章把我带回了自己的本心。文章里说:“摆脱迷失状态不是要回到你旅程的起点,而是无论你身在何处,你都决定摆脱迷失的状态。就像在说:‘我没有走丢,我就在这里。’”对于工作和生活在不确定的时代的我们而言,这就像是敲响了一记警钟。

无论我们做什么工作,在哪里生活,我们想要的都不仅仅是生存,我们还要发展。无论我们的决策只影响我们自己的生活,还是能够影响身边的人,影响同一家公司分布在全世界的数以万计的员工,甚至通过跨国组织和国际事务影响亿万的民众,不迷失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当我们知道自己在哪里,将来要去往何处时,我们就可以因为这件事而感到宽慰——我们没有走丢,我们就在这里。

*  *  *

[1]  即“旅行者”1号,发射于1977年9月5日,目前已飞出太阳系,是现今距离地球最远的人造飞行器。

[2]  每年12月的圣诞节是美国普天同庆的日子,但犹太人到今日仍对耶稣抱持拒绝的态度,与两千年前无异。所以圣诞节对犹太人而言并无意义,他们也不感兴趣。犹太人虽然不庆祝圣诞节,但在每年与圣诞节相若的日子,却有另一个假日,那就是《圣经》中的修殿节,又名光明节、献殿节、烛光节等。

[3]  传说圣尼古拉斯就是圣诞老人的前身。他是西班牙人,曾于公元4世纪初在土耳其的米拉担任主教。每当看到贫穷的孩子,他就会施舍硬币,今天撒椒盐饼的习俗即来自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