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区块链在中国:它将如何颠覆未来

宠文网 > 科普学习 > 区块链在中国:它将如何颠覆未来

第四节 保险行业的区块链试水

书籍名:《区块链在中国:它将如何颠覆未来》    作者:刘兴亮
    《区块链在中国:它将如何颠覆未来》章节:第四节 保险行业的区块链试水,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前文我们已经阐述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在保险行业领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国内也有众多保险公司开始应用区块链技术。两者的强强联合,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下面我们具体来看近年来保险行业对区块链技术的典型应用。

首先我们将目光对准国外。早在几年前,国外保险巨头们就已开始了对区块链+保险行业的尝试。2016年,欧洲保险行业五大巨头——安联保险(Allianz)、荷兰全球保险(Aegon)、慕尼黑再保险(Munich  Re)、瑞士再保险(Swiss  Re)和苏黎世保险(Zurich  Insurance  Group)——就组建了区块链研究组织联盟,旨在为区块链在保险业的应用提供意见交流的平台,评估区块链是否能够切实应用于保险行业,以及如何提高保险行业的效能。当时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业已经大显身手,但在保险行业进展缓慢,这迫使五大保险公司联合出手,此次行动也是为了通过区块链在保险行业占领先机。苏黎世保险该项目的负责人亚历山德罗·斯帕多尼(Alessandro  Spadoni)认为,区块链技术可以通过智能合约体系简化保险销售和理赔的处理流程,从而为保险客户提供更加高效和流畅的服务。

除此之外,2016年10月区块链保险联盟B3i正式宣告成立。它同样是多家保险公司的联盟,但与五大巨头的区块链研究组织联盟相比,参与公司更多,辐射范围也更广,目前已有美国再保险公司、利保互助(Liberty  Mutual)保险公司、汉诺威保险公司、SCOR、杰勒拉利保险集团、瑞士苏黎世保险集团、瑞士再保险集团、慕尼黑保险集团、安联保险集团等15家保险或再保险公司成为B3i联盟的成员。这个联盟同样聚焦于联合承保和精准理赔,希望通过区块链技术提高对保险资金的管理能力。2017年8月,B3i联盟发布了利用区块链技术的核心组件Codex  1  [10]  ,它是一个提高再保险自动化程度的智能合约技术。所谓再保险,是保险人在原保险合同的基础上,与他人签订分保合同,将其承担的责任和风险向他人进行保险的过程。再保险的目的在于分散风险,一份再保险合约会涉及原保险人和再保险人两个角色,其保险关系根据双方身份的不同,可以分为6种情况,整体操作较为复杂。而Codex  1可以帮助再保险经纪人优化工作流程,具体方式如下:再保险的保险关系人包括被保险人、保险受益人、保险公估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和保险代理公司,再保险经纪人需要收集各方意见,并在其中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一旦各方被放置到区块链上,就不再需要再保险经纪人在不同关系人之间“传话”,减少了各方对中介的依赖度,从而大大提升了效率。同时投保人可以自己建模,结合投保人及保险标的情况,预估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从而计算出合理的风险等级,并相应给出不同的保险费率和理赔率。

据计算,再保险业务一般需要10天以上的时间进行财务核算,而B3i联盟的区块链平台将这个时间缩短到仅仅5~10分钟的时间。同时,多家保险公司测试确定,该项技术能够提供更加快捷、有效、安全的交易模式,其系统的稳定性也不遑多让。2018年B3i联盟除了已开始在区块链平台上开展保险业务,同时也在探索其他商业保险中区块链的应用,计划将应用场景从客户终端推广到整个保险及资产管理平台。

在其他保险行业细分领域,相关公司也在进行着实验,甚至还有非保险公司也积极参与,想要“分一杯羹”。2017年“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永、互联网公司微软和世界上最大的航运公司马士基联合推出了海运保险区块链平台,这也是世界海运保险行业的首次区块链应用。海运保险行业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保险领域之一,然而也是效率最低的保险领域,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交易繁琐和计算复杂。海运保险区块链平台基于微软的Azure云服务技术,将客户、经纪人、保险公司或第三方放置于共同的链上,实现货物、物流、风险数据的自动收集,并确保各方实时共享,建立起一个国际海运保险生态系统。目前该区块链平台已通过为期20周的理论证明,将在Azure云计算平台上做进一步的测试。

除了国际保险巨头,一些新兴公司也在不同的保险领域大胆开展了相关应用。典型如InsurChain——它是由新加坡XLab基金会建立的区块链保险平台,主要提供保险行业区块链的基础技术服务,帮助企业打造区块链基础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应用业务系统。其特点在于利用智能合约系统,实现数据与企业的分离,可以快速进行投保人身份信息的校对,授权第三方进行数据信息的分析和统计,确保保险合约公正公平地执行。任何一家公司或个人都能设计提供保险产品上传至区块链上,由客户购买,并在出现协议设定的情况下自动理赔。InsurChain目前已在以太坊上线,全球用户都可以在链上设计产品或者购买,当然交易方式采用的是加密货币。

另外还有Dynamis——一个互助失业保险平台,同样已在以太坊上线。它生成了一个智能合约,企业可以将失业保险金放在合约中,雇员通过身份及就业情况验证就能进行失业保险的自动理赔,从而避免了企业拖欠失业保险的行为;Z/Yen集团——业务为共享经济实时保险——开创了保险的新领域,用途在于用户使用共享经济产品时,可以签订智能合约系统,对意外情况以比特币进行赔付。此外,还有Everledger(防伪验真保险)、InsurETH(飞行延误险)等利用区块链技术的保险业务。

国内对保险行业区块链的应用也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2016年成立的“水滴互助”项目,以区块链技术来应对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水滴互助”是一个互助式保险项目,保险标的是那些患有重大疾病的贫困人群,采取“保险+股份”的形式,保险金类似于参股的股份,用来进行赔付。2017年8月,信美人寿也推出了建立在蚂蚁金服区块链技术基础上的爱心救助保险项目,是国内第一个用区块链技术记账的相互保险项目。其承诺一旦客户发生意外情况,不仅能获得理赔金,在家庭困顿的情况下还可以申请账户上的额外资金救助。区块链技术的引入,在解决身份验证的同时也保障了救助资金的公平性和透明性。

中国商业保险巨头中国平安,也依托“平安金融云”于2017年公布了自己的区块链保险平台;2018年更是与麦粒资本合作,主要关注知识产权的商业保险领域的区块链应用,也创造了国内首次保险行业应用区块链的历史纪录。

保监会数据显示,早在2016年末,我国保费收入就已高达3.1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而保险行业的信用危机、理赔困难、效率低下等问题,仍在困扰着中国保险业,其发展速度与质量有较大的差距。可以预见,在未来我国的保险行业将继续高速发展,引入区块链技术对于有效解决传统保险行业的各种“痛点”,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