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人人都能学会的刷屏文案写作技巧

宠文网 > 文学理论 > 人人都能学会的刷屏文案写作技巧

引申:从文字到图片、海报、视频,所有刷屏级内容的秘密

书籍名:《人人都能学会的刷屏文案写作技巧》    作者:吕白
    《人人都能学会的刷屏文案写作技巧》章节:引申:从文字到图片、海报、视频,所有刷屏级内容的秘密,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在前面的小节中,我讲述了如何用热点选题制造爆款文章。接下来想和大家分享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收集选题,包括如何找热点话题;除了热点话题,你还可以写点什么;以及我们前面讲的制作爆款的方法,在做音频、视频或其他内容时应该如何应用。

我在前文中提过,写热点的重要方法之一是看微博的高赞评论。参加过我的线下培训课程的很多学员表示对这部分内容很感兴趣,说掌握了这个方法,不仅会找选题了,连和朋友聊八卦新闻都能插上嘴了,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其实,找热点的途径远不止“微博高赞评论”这一条。

除了阅读高赞评论之外,我们还可以时常看微博热搜。微博热搜会实时更新最火的话题,分为“新”“火”“爆”3个等级。许多微信公众号都会依据微博热搜榜中的最热话题进行选题策划,所以我们需要盯紧微博热搜,快速寻找时下大家最关心、最愿意看、最愿意谈论的话题,基于大家关心的内容发表你的看法,这样才能吸引读者。

比如“锦鲤信小呆”便是典型的微博爆款事件。2018年9月29日,支付宝发布微博,称将在10月7日抽出一位集全球独宠于一身的“中国锦鲤”。这条抽奖微博被火速转发,席卷了每个人的微博首页,截至10月7日获奖名单公布,累计转发量260万+。随着关于活动的讨论热度的不断攀升,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渐渐从丰厚的奖品转向了“谁会成为这三百万分之一”。而“信小呆”最终成为这个“天选之子”。

10月7日上午,支付宝公布了中奖名单,一瞬间,“信小呆”的身份就完成了从“普通网友”到“中国锦鲤”的“史诗级”跨越,与此前的杨超越一同成为网友竞相转发的“真人锦鲤”,并迅速引发了全民讨论。各大媒体紧追热点撰文,发表不同的看法,而商家则开始模仿支付宝的此次营销活动,在微信平台上搞得风生水起。从“锦鲤”的社会语境出发,结合我们前面所讲的爆款选题技巧,还可以继续带动全民狂欢,创造下一篇100万+爆款文章。

我还想给大家推荐一个找热点话题的途径,就是在手机微信里搜索小程序“微博鲜知”。这是微博官方推出的一款全新小程序,它告别了以往满屏的广告和八卦娱乐新闻,你看到的所有内容都是经过用户精挑细选的,只需关注一个主题,就能持续看到相关的精选内容,以达到更高效、更专业的刷微博效果。对于自媒体人来说,这个平台聚合的最火的微博生态内容,为自媒体人寻找热点提供了一个快捷的通道。

比如以下这些关于“微博鲜知”的评价,也可以作为我们选热点主题时的导向。

@猫酱~:我订阅了男朋友的微博点赞通知,他敢给谁点赞,我立马就能收到通知。

@夕瑶baby:以前每次有热点,在微博都要关注很多人才能知道后续进展,导致关注列表越来越乱。现在在微博鲜知只要关注一个主题,就能持续看到不同人物发布的相关内容,简直是追“剧”神器。

@毒舌说:强烈推荐“今天微博都在热议什么”和“知乎今日最热”这两个主题,每天看两次,社会热点就全都知道了,省时省力。当然还有些主题要你自己发现了,你懂的!

另一个想给大家推荐的途径是“即刻”,它基于个人兴趣,基本上聚合了微信朋友圈最火爆的内容,且拥有App和公众号两个平台载体,能够使用户清晰明了地看到什么推送热度最高。这样,你就可以迅速在爆款文章的下面找到新的选题。

即刻的定位是“年轻人的兴趣社区”,用户可以通过它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人物、事件和资讯。即刻会跟踪相应的事件动态,并通过推送通知让用户及时获取自己关心的信息。在某些程度上,即刻是个和微博鲜知功能相似的信息聚合和个性化推送平台。

除此之外,还有新榜排行榜和搜狗微信热搜榜。在这两个平台上可以看到全网文章的阅读量排名,也很容易就能发现热点话题。

新榜和前面介绍的几个平台不同,它定位于“内容创业服务平台”,以榜单为切口,向众多企业和政府机构提供线上、线下数据产品服务,其“号内搜”“新榜认证”“分钟级监测”获得了广泛应用。

在协同内容创业者商业化方面,新榜依托数据挖掘分析能力,建立用户画像和效果监测系统,连接品牌广告主和品牌自媒体,用一年时间迅速成长为意见领袖、自媒体原生广告服务商,旗下电商导购服务团队也已成为连接自媒体和供应链的重要桥梁和平台。新榜还向图文、视频内容创业者提供版权经纪服务,并通过与新希望、罗辑思维、如涵等共同发起设立的新榜加速器实行内容创业投资孵化。

最后,推荐大家关注一些新媒体人或者加入一些新媒体人的社群,多研究他们的言论和朋友圈发布。圈内朋友常笑谈,做新媒体人,敏锐度就要像狗一样,有一点儿风吹草动很快就能发现其中的热点。

多向新媒体人学习,不仅可以发现热点,还可以研究他们日常在写哪类内容,毕竟,除了追热点,还有许多选题可做文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选择选题前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用户思维。选题一定要和目标读者相关,只有选择读者想看的、喜欢看的内容,推文的打开率才会高。所以,找选题的前提是,明确你的目标读者是谁。比如新世相和罗辑思维的受众肯定存在着差别,假如罗辑思维发表了一篇10万+阅读量的推文,而换在“新世相”上发表,却未必会有同样的效果。

下面介绍三个寻找选题的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关注一些粉丝基数大的自媒体平台,包括微信公众号、微博号、今日头条号、抖音号等。

在我们之前提到的“新榜”的榜单上不只有公众号文章的排名,还有按照不同类型划分的公众号排名。建议大家寻找和自己写作领域相同的公众号,比如体育类的、情感类的、科技类的,关注相同写作领域中优秀的公众号,仔细研究它们的日常选题。如果你要写体育领域的推文,既有“虎扑”这样的大平台,也有像“张佳玮”这样的专业名人;如果你要写时尚圈的推文,既可以学习《时尚芭莎》等专业杂志,也可以学习“深夜发媸”中素人变装的内容。每个媒体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定位,你可以从它们日常的推送文章中挖掘出一些符合自己的公众号定位的选题,或者一些特别有趣的选题。

微博也是如此。以我为例,我主要写情感类的文章,所以会在微博上关注一些情感类博主,例如“搞笑段子”,看它们写的哪一条微博的点赞数和评论数高,就把它作为选题素材。

由新榜评出的2018年度各行业垂直领域排名中,资讯类微信公众号平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环球日报”“人民网”名列前茅;财经类微信公众号平台“投资明道”“财经要参”“顾子明明公”排名前三;教育类微信公众号平台“学生安全教育平台”“21世纪英文报”“七天网络”“英语流利说”“凯叔讲故事”“丁香妈妈”等都是炙手可热的公众号;娱乐类微信公众号平台中“D1NOVO”“粤知一二”“papi”“暴走大事件”等可供参考;科技类微信公众号平台中,“好奇博士”“酷玩实验室”“乌鸦校尉”“果壳”“虎嗅”“知乎”等是榜单常客;生活类微信公众号平台中“我的天然工坊”“零购官网”“顺丰速运”“名创优品”等都在榜单前列。

第二个方法是根据内容定位关注一些平台,比如豆瓣、知乎、抖音等。

我们依旧以举例的方式进行说明。如果你是影评写手,一定会关注豆瓣,因为在豆瓣社区里,经常会有人讨论和电影相关的话题,比如电影榜单、电影打分、电影评论……这些都可以作为选题。

如果你想寻找一些深度分析文章,或者想写一些比较理性的推文的话,知乎是一个非常便捷的平台。你可以在上面寻找相关的话题,话题的评论中会不乏优质的回答,挖掘其中的观点,也可以为选题提供参考。当然,如果你想找一个话题的反面论调,也可以去知乎搜索相关的内容,下面的评论中自会有各种各样的分析,指出其中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这些内容可以帮助你在做选题的时候发现不一样的角度。

例如,有一个摆在现实面前的问题:为什么毕业三四年之后,同学之间的差距会越拉越大?你会如何切入这个选题呢?个人努力、人生机遇、家族传承……从每一个不同的个体考虑,我们都能找到不同的影响因素,所以这些都不是普适性的回答。

而知乎上专业领域的“大神”们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呢?通过采访了数位年纪轻轻就实现年薪百万元的90后,利用各种数据和图标,总结出来一点:工作后的成长差距,本质上可以分为认知差距和能力差距。能力差距是线性的,依靠个人学习和努力就可以弥补,但是成长的差距依然在拉大,这就是存在认知差距的缘故。

你可能社会调查做得不到位,可能专业知识不如别人丰富,但依然可以通过学习和研究专业领域的调查,基于科学的结论,结合身边的故事,用平易近人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不仅能阐发哲理,而且更贴近人性,可以引发共鸣,不至于让人难以理解。

如果你想做一些单纯的、小美好的内容,在抖音寻找灵感最为合适。抖音上的各种场景和生活搞笑短剧,都是深受网友喜爱的素材和选题。

第三个方法是关注评论,比如微博评论、爆款文章评论、网易云音乐评论等。这一点我们在前面有过具体的讲解,就不再赘述了。不过要特别推荐一下网易云音乐,很多人只是用它来听歌,但对我而言,看其中的歌曲评论是我的一大乐趣。网易云音乐里面的评论内容非常丰富,包含着一些听歌人自己的故事,有时令人印象深刻,有时令人潸然泪下。这些故事都是选题的素材,大家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挖掘不同的主题。

网易云音乐的热评还被戏称为“听着别人的故事,流着自己的眼泪”。也有不少自媒体号靠整理和转发这些热评来吸引粉丝,其中感情故事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爱情主题下,《追光者》热评:影由光而生,光却为影而在。记得中学时有这么个问题,什么时候的影子最长?是早晨太阳升起时,也是每天黄昏日落时,还有我望着你背影的时候。

分手主题下,《方圆几里》热评:放弃一个喜欢的人是什么感觉?就像一把火烧了你住了很久的房子,你看着那些残骸和土灰的绝望,你知道那是你的家,但是已经回不去了。

友情主题下,《兄弟》热评:年龄越来越大,朋友越来越多,兄弟越来越少。

亲情主题下,《稻香》热评:小时候,暑假里都要去农村的外婆家,外婆背着我踏过麦田坎儿去一口浅井打水洗衣服,井里好多小虾。20多年过去了,她80岁了,得了抑郁症和阿尔茨海默病,再也背不动我了,还好,我能背得动她。

童年主题下,《7  Years》热评:小时候想要快快长大,真正长大以后才会懂得还是小时候最开心,可惜一旦错过了就永远都回不去了。

工作主题下,《孙大剩》热评:最怕一生碌碌无为,还说平凡难能可贵。

成人主题下,《悟空》热评:今天去看了《大圣归来》。我旁边有个小孩儿问他妈妈:“这个不是动画片吗?为什么有这么多大人来看?”他妈妈回答:“因为他们一直在等大圣归来啊,等啊等啊,就长大了。”

生活主题下,《李导演》热评:一人北漂快10年,成了我最不想成为的“人模狗样”,想想租过的地下室,洗了双袜子,4天没干,而我无奈地笑了笑之后穿上了。

创作爆款文章的选题收集方法主要为以上内容,接下来的内容可以看作是举一反三。我们所讲的爆款文章的选题思路,其实不只可以用在写文章上,拍广告、拍影视剧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所有内容产品的底层逻辑都是一样的,就目前来看,最终的结果也完全符合我们所讲的逻辑和规律。无论如何,你必须做用户想看的,他们才会买单。

不知大家是否看过电影《妖猫传》和《前任3》,作为同期上映的电影,它们的票房走向却截然不同。《妖猫传》无论是从成本投入上,还是团队阵容上,都可以说是冲击奥斯卡的豪华配置:投资9.7亿元,陈凯歌担任导演,王蕙玲担任编剧,众多一线明星参演,甚至为了影片拍摄专门建了一座唐城。再看《前任3》:投资5  000万元,一个不太有名的导演加两个热度一般的男明星。两部电影最终的票房一个是19.4亿元,一个是5.3亿元,只不过拥有19.4亿元票房的是《前任3》,冲击奥斯卡的团队,败给了筑梦演艺圈的团队。

为什么《妖猫传》只收获了5.3亿元的票房?因为国人推崇大师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没有人关心你,观众关心的是他们自己。

《妖猫传》给我讲了一个别人的故事,而《前任3》讲的是我的故事。很多朋友在看《前任3》的时候,看的不是郑恺、不是韩庚,而是他自己,影片非常有代入感,看电影的时候,就是在看自己。而《妖猫传》呢?它讲了一个杨贵妃的故事,可是,谁在乎呢?

同理,姜文执导的《邪不压正》为什么不火?因为姜文用的还是曾经的方法,但是观众已经不是曾经的观众了。如果《让子弹飞》现在上映,效果也可能会不尽如人意。为什么呢?因为时下的观众的特点是:我觉得我看不懂,我就不看了,你表达你的思想,我不想接受,我只关心我自己。

所以,我们之前所讲的选题方法,包括写热点所选的切入角度的方法,其实是适用于所有内容消费品的。

我们再分析一部电影——《后来的我们》。这部电影的主题能火,其实就包含了我们讲的“十大选题元素表”里的许多元素。

《后来的我们》讲的是一个关于一对在异乡漂泊的年轻人的爱情故事。10年前,见清(井柏然饰)和小晓(周冬雨饰)偶然相识在归乡过年的火车上,于是两人怀揣着共同的梦想一起在北京打拼,并开始了一段相聚相离的情感之路。10年后,见清和小晓在飞机上再次偶然重逢,虽碰撞出火花,却再也回不到最初。

大家可以对照元素表来拆解一下这部电影,看看都有什么。首先是“北漂”这个群体。其次,见清是小晓的“前任”,小晓是见清的“初恋”,这是爱情元素。除此之外,见清的爸爸对小晓还存在“亲情”元素。我身边的很多朋友说,前面的感情戏没有感动他,却被见清爸爸的亲情戏感动了。这一系列剧情安排说明,影片的制作团队非常了解用户,知道什么元素可以打动观众。其中的信息点非常密集,多种元素混合在一起,就有更多的观众可能被打动,也就再一次验证了我们前面所讲的内容。

还有一部电影叫《无名之辈》,与《后来的我们》中的设计元素不尽相同。它涉及的群体元素是社会底层毫不起眼的“小人物”,然后触动人心的情感元素是“奋斗与拼搏”——为了女儿、为了结婚、为了出人头地、为了赚钱养家、为了生活和梦想的奋斗与拼搏。这部电影的爆款元素其实不多,但针针见血。“无名之辈”就好像一部影片中在片尾字幕里以路人甲、乙、丙、丁代替的那些没有姓名的人。或许光是影片名就能引起好多人的共鸣,激发他们的观影欲望,毕竟这个世界能呼风唤雨、光辉耀眼的人物少之又少,大多数人就只是默默生存的无名之辈而已。

除了大电影,我们再来分析一个小一点儿的例子。

2019年1月17日,短片《啥是佩奇》在朋友圈和微博圈刷了屏,收获了非同凡响的一致好评,有“2019年开年第一爆款”之称。

短片的叙事手法十分简单,以爷爷去探寻“啥是佩奇”为主要线索,在经历了查字典、向村民求助、发现名叫“佩奇”的网红女主播、买佩琪洗发水之后,终于在“老三媳妇”的告知下知道了佩奇是一只粉色的小猪。于是,爷爷利用家里的鼓风机,经过喷漆、改装之后,给孙子准备了一份“硬核朋克风”的佩奇礼物。爷爷在探求“啥是佩奇”的过程中虽然笑料百出,背后折射出的却是爷爷对孙子一句玩笑话的在意程度,正是这一份爱与在乎,戳中了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短片的背景时间为返乡过年的时候,切合现实社会临近春节的时间点。在老家的爷爷与在外工作的儿子、孙子三代人的对话一出,马上唤起观众的团圆、思乡之情,引发满满的情感共鸣,大家纷纷表示“看哭了”、“我也想爷爷奶奶了”,这是爆款因素之一。爆款因素之二在于农村老人和城市年轻人的两大群体对比。农村的爷爷信息闭塞而不知佩奇为何物,城市里的儿子只想接老人去城里过年,两类群体之间的鲜明对照也引发社会大众的共情和思考。

我自己也曾经做过一个小视频案例,叫《恋爱盲测实验室》,发布之后,效果非常好。

这个小视频就是完全按照写爆款文案的逻辑做的,使用的内容都来自十大元素表。我们讲述了几种爱情,进行了一场不看年龄、不看收入、不看职业、不看脸的测试。参加测试的人来到现场以后,第一次见到彼此的反应被我们捕捉了下来,做成了这个视频,结果受到了许多网友的喜爱,很多媒体自动帮我们转发。

除了视频,做公众号、做微博都可以用到这个逻辑。比如微博上有一位粉丝数近5  000万的博主,名叫“微博搞笑排行榜”,他发的微博中99%的内容都在讲4个字——爱而不得,紧紧结合热点,抓住爱情这个元素,前任、初恋、暗恋……男女之间的这点事儿,套路都是一样的。抖音中的许多爆款短视频也是如此。

业界比较典型的案例还有网易推出的主题策划,往往都很能引起大家的共鸣,比如此前的荣格心理学测试。可能从心理学层面来说,这一测试就是赤裸裸的“伪科学”,但不知道细心的人有没有发现,它所测出的结果,都是非常符合当代人心境的。比如说有网友测试出来的结果是:“××,你的外在人格是战士,内在人格是孤儿。”这句话正好戳中当下年轻人的“痛点”,面对巨大的压力,你不得不活得像一位战士,可是偶尔静下来,内心却难免觉得空落落的,像孤儿一样无人理睬。

爆款视频不仅要娱乐化,还要有能够直抵人心、触碰人性的效果。这一点,在《她挣扎48小时后死去,无人知晓》这部作品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这部动画短片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及她的家乡被“恶魔”屠杀的全过程。恶魔侵占了她的家园、掠走了食物,最残忍的是一个个生命也丧于“恶魔”之手,女孩的爸爸妈妈为了拯救女孩的性命牺牲了自己,看到这里不禁让人唏嘘。万万没想到的是,剧情最后出现了转折,“恶魔”现出真身,网友发现,原来真正的“恶魔”是我们人类!被屠杀的对象并非其他,而是鲸鱼!这原来是一个以动物保护为主题的公益动画短片,制作人通过黑白色的画面,带给观众一种“紧迫感”,而在这种紧迫感的带动下,我们便更想要一探究竟,了解主人公“她”的遭遇。

总之,选题是有限的,而创意却是无限的。

本节内容通过这些业界案例,想要传达给新媒体工作者一个信念:在有限的选题中找出无限的角度,结合不同的元素,选用不同的套路,形成效果迥异的爆款创意,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而且这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