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犯罪心理学

宠文网 > 哲学心理 > 犯罪心理学

第76节 情绪因素及相关问题

书籍名:《犯罪心理学》    作者:汉斯.格罗斯
    《犯罪心理学》章节:第76节 情绪因素及相关问题,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德克吕德纳夫人在写给贝纳丹·德圣比埃的信中说:“我想被感受到。”这位明智的虔信派的简洁话语让我们有机会洞见情绪对女性的重要性。男人渴望被理解,女人则渴望被感同身受。有了这种情绪她就会破坏男性为了公正而做的很多事情。确实,很多大家熟知的女性特质都多少和她们的情绪状态有关。同情、自我牺牲、虔诚、迷信,所有这些都依赖于高度发达的、几乎是病态的情绪状态。女性的慈善,对别人的种种照料,为赦免罪犯进行的请愿,还有其他无数的善行,这些例子都告诉我们,这些行为是与她们的情绪状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女人做出这些行为可能仅仅是因为其对自身无法获得帮助的一种负面感知。一方面,某种不自觉的自我意识迫使她们为相似的人进行辩护;另一方面,她们把任何需要判断的事情都先联系到自己身上再做出选择,这是一种女性化特质。她们之所以这样做正是出于无法克制的情绪。所以叔本华说:“女人很有同情心,但在事关公正、正直、谨慎和一丝不苟的责任心上她们都不如男性。不公正就是一种基本的女性缺陷。”[298]叔本华应该再补充一点:“由于她们太富于同情心,情绪侵占了原来应该留给公正的空间。”蒲鲁东认为:“女人的良知比男人弱得多,这是因为她的才智不够,道德感和对错观念也不同,总是在公正的这一端或那一端,她们从来不在正确和责任之间画等号,但这对男人来说却是令人非常痛苦却必须要做的。”斯潘塞简略地说,女性的思维表现出了正义感的明显匮乏。[299]

这些说法都表明了女人缺乏正义感,却都没有指出原因,所以只能用情绪超级过剩来解释。当然必须把贵妇、农妇和位于二者之间无数阶层中的女性的感觉区分开,不过这种区分也不是从本质上划分的。贵族和无产阶级都一样不公正,但丰富的情绪把正义感中缺失的部分重构了上千遍,可能在很多案例中,情绪击中的只是纯粹正确而不是纯粹男性化的正义感。当然我们常常因为只依赖女性证词而犯错,但是这只会是在假设严格的司法判决为唯一而正确的,且不了解女性的判断的前提下。因此,我们去理解女性证词常会遇到很多困难而且往往不对,因为我们忘了:几乎所有女性化叙述中都包含有更多的评判性因素,而我们没能调查清楚其中真实的评判有多少就用别的、不同于女性自己使用的评判标准来衡量这种评判。因此,最佳策略是把男性和女性的证词拿到一起看看它们的平均值是什么。这很不容易,因为我们无法了解女性的情绪状态,因此也就无法计算出她们的主观偏见中到底有多少客观事实。从理论上说高贵善良的女性化感觉应该会把一切都美化柔化,会倾向于原谅和隐瞒某些事。如果事实的确如此,我们就有了一种评估的确定标准,也就能减少女性化偏见。但是这种情况只占我们碰到的案例的一半不到。而在其他案件中女性会允许她们自己沉溺于不快中,表现得像睚眦必报的复仇者一样。因此,她们就会站在她们自己看来属于被压制的无辜的一方,竭尽全力为他们打抱不平,也不管他们是被告还是原告。因此,我们在判断她们的陈述时,首要任务就是要判断她的情绪趋向,如果仅有对人性的了解是不够的。除了仔细研究具体的女性证人在做出证供当下的状态,我们别无他法。这就要花很长时间,因为直接投入到事物的本质中而不去进行比较和关联,要做出判断不是不可能就是很危险。如果你要这样做,就得先讨论别的事情,甚至得让你自己不诚恳地再去询问那些你已经了解的事实,以便掌握女性偏见的程度。当然,这样只能了解到偏见的程度而不是方向。有的案例中女人可能太过良善,有的则太过严苛。不过什么事都有一定的限度,因此要通过很多练习并抱以极大的善意才能发现其偏见的方向。

在了解质朴的未受过教育的女性的情绪状态时,我们发现,她们和其他阶层女性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不过表达方式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应该观察的就是表达方式。其外在常常很粗糙而难以发现。可能会诅咒骂人,不过这也是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就像妈妈会因为孩子摔伤了自己而打骂孩子一样。情绪的主导是非常彻底的一种女性化特征,所以只有在女性化特征本身很明显之处才会表现出来,因此,在男性化的女人身上总会表现得比较弱,而在女性化特征发展最充分的个体中,情绪表现得最为强烈。它在儿童时期就开始发展,在女性完全成年之后保持在一定水平,而到了某个年龄、性别差异开始消失的时候才消失。年事很高的男性和女性在这个方面就很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