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这样写出好故事:描写与背景

宠文网 > 文学理论 > 这样写出好故事:描写与背景

搜寻细节

书籍名:《这样写出好故事:描写与背景》    作者:罗恩.罗泽尔
    《这样写出好故事:描写与背景》章节:搜寻细节,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在任何事上想要有所建树最好的办法就是勤加练习。不信可以询问运动员教练或钢琴老师,对作家来说也是如此。修改的次数越多,作品的质量越高;写作时间越长,你的收获越大;在搜寻细节上花的时间越多,就越有可能想出更多有趣受用的细节。

在本章结束前会有一些具体的练习题,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如何更好地关注细节。



关注过去


选择一个让你记忆犹新的时间和地点。不建议选择婴儿或孩提时期,因为这样你几乎需要编造所有的描写。对作家来说编造的确合乎情理。但此次练习的目的,是锻炼你的感知能力,而不是想象力。也不建议选择一个影响深远、变化巨大的事件,比如父亲去世、与人订婚或是初为父母。这些特殊的经历不免会让写作内容相形见绌,对我而言,尤为如此。

关于练习有两个要求:选择的时间必须是十年以前(若本书读者不及十六周岁,可调整为五年前),选择的地点必须是一个很久未去的地方。这两点非常重要。如果选择最近经历的事情或是常去的地点,那此次练习就毫无用处。十一二岁时外祖母的厨房、高中时女友或男友家的客厅又或者是多年前全家度假的地方,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

一旦确定了时间和地点,便开始大量记笔记。暂时将句子结构抛之脑后,事实上,记笔记时不需要成句成篇,列表或图表形式效果可能更好。记下脑中有关时间和地点的一切信息:如果在室外则记录天气状况、身边的人或是周围风景,如果在室内可以记录房间家具的类型。

接着,开始记录事实真相:感官细节。家具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天空到底是什么颜色?仅仅用“蓝色”形容是不够的。借助隐喻、明喻等修辞效果可能会更好。也许选择一个恰当的形容词就已足够,形容词是创造一部优秀作品的主力军,就犹如调味品盐和胡椒,能够让文章锦上添花,但有时候选择一个合适的名词和动词,也已足够。在练习的时候,记录一切和时间及地点有关的词组短语。然后,为了让读者也能捕捉到这个时刻,粗略地写一个草稿。

草稿不需要长篇大论。双倍行距,一页电子稿或日记本的两三页就已足够。强烈建议从现在开始记录,以免丢失这些细节描写。这些不应该成为故事中的矛盾、愈演愈烈的剧情、悬念或是结局等其他诸如此类。此时,试图撰写故事只会适得其反。只需事先勾勒一个清晰的初稿,记录时间和地点。做一个语言大师,仔细斟酌每一个文字,最后的定稿会将读者带入其中。在笔记上偶尔咬文嚼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以这种方式便能够在开始写作前完成一些重要的工作。当闻到一阵芬芳,你可能会在笔记本中记录“芳香(aroma)”和“流向(drifts)”,毕竟这两个词语比“气味(smell)”和“方向(approaches)”要更好。或者,想象一下淡蓝色的天空上的白云,你可能会描绘一幅“知更鸟蛋般蓝的天空中飘浮着缕缕细云(stringy  wisps  in  a  robin’s  egg  sky)”的画面。

每次开始练习时,你必须记住一个重要的步骤:在做笔记的过程中,想象那个时间和地点是发生在此时此刻而非曾经,那一天的事情应该是即将发生。在我们的大脑中,过去时态意味着结束和完成,意味着已经去过某地做过某事。现在时态,表示我们眼前所见是正在发生的事情。即使是用过去时态撰写故事,然而,在读者阅读过程中一切仍然正在发生。因此,若是想要将故事栩栩如生地呈现给读者,你最好采用现在时态想象故事场景。

尝试一番,看一看你所想到的。你会惊讶于发掘了那些埋藏已久的细节。通过反复练习,你会不断发现——并创造——那些常常被忽视的细枝末节,这将会在故事和小说中充实其背景和描写。



专注现在


另一种练习方式可以暂时放松你的记忆。将故事背景设置在某个有趣而真实的地方。此时,那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你可以尽情地描写。注意人们的穿着打扮、声音语调、行为举止。选择一个陌生的地方,因此,你的描写,可以避免建立在先入为主的观念之上,而是取决于当前的所见所闻。

在熙熙攘攘的公园或某个购物中心的长椅上铺上坐垫或纸张,坐在那儿;又或许,你正在等待机场航班,需要做些什么打发时间;机场、巴士以及火车站都是供人们观察的绝佳舞台。尝试去咖啡馆、博物馆逛一逛,或是在午餐时间在公司楼下转悠一圈。生活中的可能无处不在。

就像记忆练习一样,密切关注周边环境、气味、材质和声音。寻找在不经意间极易错失的小细节。在不需要刻意记忆,或是集中注意观察时,看一看自己对周边环境的敏感程度。

练习过程中应该将关注焦点放在周围的熙来攘往,而不是大脑深处朦胧的记忆。因此,你可能会略过做笔记,直接写作。随笔可以训练思想和写作,不要担心语法或拼写,甚至是标点符号。只需要尽情地记录脑海中的想法和眼前的画面。

对随笔进行润色时选择合适的词句。当你写下一两段后,回过头来,圈出可能会有更精确表达的词语。例如,看到路人在行走,思考其走路的姿势。走路本是普通且无趣的,并不能向读者表达足够的内容。所以,细致观察你的目标人物,观察其走路姿势。他(她)是在从容漫步,昂首阔步,闲庭信步,闲逛溜达,还是缓慢散步?他(她)是在无精打采地闲荡,还是踮着脚雀跃向前?或是跺着脚一步一步,或是跳跃奔走?想让一个人与众不同,往往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但一定要选择一个精准的词语。因此,请谨慎选择。

进行选择时仔细斟酌同义词词库。若是用得恰到好处,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就像是一个简单的、可以替换所有词语的列表,尽管,很少词语是可以完全替换。回头看看那些关于走路的词语,每一个都意味着截然不同的动作,反射出行人各自的心态。因此,词语替换,难以传达原本想要表达的形象。

假设将故事背景设置在圣诞节前,一家大书店中舒服的座椅上,你可能会这样想:

在我桌子对面,坐着一个胖子,他身上毛衣带着浓厚的圣诞气息,已有一两个月之久了。衣领稍稍下垂;毛衣从原本的白色变成了沉闷的灰色,衣服上的冬青树和浆果图案也不如之前有生气。但这家伙的毛衣在此时反而带着一丝丝庆祝。此刻,他正在翻阅一本比《圣经》还厚的电脑手册,但也算不上是在阅读,因为他每隔一两分钟就看一下手表,我打赌他是在等待购物的妻子。

两个老朋友在书架过道处相遇,两侧书架上堆满了基督教教义和诗歌。他们年过半百,表情平淡。其中一个带着七岁左右的孙女。小女孩渴望有个小聚会,坐立难安,便开始随意地来回踢腿,接着,小女孩上身保持不动,却有节奏地踢着腿,就像是在跳一支木屐舞。

现在,从这个信息烦琐的大杂烩中,你能得到什么?或者你还能将什么置于其中?可能什么也没有。记住,这些练习仅仅是练习,训练的是观察能力和语言能力。

我们来看看一些细节和词语的选择。在谈到男士的毛衣时,“有圣诞气息的(Christmasy)”比“喜庆(festive)”或“节日(holiday)”更为独特。比起简单描写“厚(thicker)”,“比《圣经》还厚(thicker  than  a  Bible)”提供了一个更具体的视觉形象。

一个类似的随笔练习,不仅能够训练定位能力以及润色细节,还能够提供一些故事的想法。任何开始都存在无限的可能性。也许,两个老朋友的相遇,正是后文发展的背景——很久以前两个人同时爱上了一个女人。也许,焦虑地站在旁边,好似跳着木屐舞的女孩,正是那份爱情的延续。也许,她和那位邂逅她祖父的人有着一模一样的面貌。

对作家来说,世界上充满着无数种可能性——匿于细节之中。作家的任务则是时刻关注从眼前闪过的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