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滑动解锁:解密技术基因,揭秘数字世界

宠文网 > 外国小说 > 滑动解锁:解密技术基因,揭秘数字世界

视频和音频新闻仍然可信吗?

书籍名:《滑动解锁:解密技术基因,揭秘数字世界》    作者:帕斯.底特律
    《滑动解锁:解密技术基因,揭秘数字世界》章节:视频和音频新闻仍然可信吗?,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2017年,一家名为Lyrebird的加拿大公司发布了唐纳德·特朗普、巴拉克·奥巴马和希拉里·克林顿朗读自己的推特文章的音频。但是,他们三人之前没有发表过音频里所朗读的推特文章,音频显然是伪造的!

通过一项新技术,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制作令人信服但实际上是伪造的视频和音频。在这个假新闻泛滥的时代,很多人已经不再轻易相信网上的新闻,而是依据视频或音频来判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如果视频和音频也能被伪造,我们还能相信什么呢?我们不禁要问,这些虚假的视频和音频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

这些“深度造假”的视频和音频是利用一种叫作“生成式对抗网络”的神秘技术生成的。生成式对抗网络是神经网络技术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解释生成式对抗网络的工作原理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

我们大脑的学习要经历“实验—获得反馈—调整”的循环。例如,我们在第一次做蛋糕时,会把面粉、糖、鸡蛋、黄油和其他材料按任意的比例混合在一起,然后把面糊放入烤箱中烘烤一段时间,看看做出的蛋糕是怎样的。一位朋友在品尝了我们制作的第一个蛋糕后可能如此评价:蛋糕太甜了;没烤熟;应该放更多巧克力……针对朋友的评价,我们会稍微调整食材搭配。再次品尝后,朋友虽然可能更满意我们根据调整食材搭配后做出来的蛋糕,但是仍然会提出新的建议。重复这一过程,最终你做的蛋糕就像一个优秀的蛋糕师傅做的,但是你并没有参考食谱。你之所以能学会制作美味的蛋糕,是因为你的大脑里有“神经网络”,即一组相互联系、交流的神经元。

为了使计算机更强大,科学家们努力在计算机中模拟人脑的神经网络。它被称为“人工神经网络”,但许多技术人员习惯称它为“神经网络”。就像做蛋糕的例子一样,人工神经网络会跟踪许多变量,并为每个变量分配一个“权重”,如黄油的量、烘烤时间和烤箱温度等。人工神经网络在收到反馈后,会调整变量的权重以接近正确答案,就像我们会根据朋友的反馈调整蛋糕的食材种类及其比例一样。

人工神经网络功能强大,可以自动更正我们在手机上输入的文本,拦截垃圾邮件,翻译等。人工神经网络很擅长识别事物,但它们的设计初衷并不是为了生成新的东西,比如伪造的视频和音频。为此,让我们转向一个更强大的神经网络形式。

生成式对抗网络

在生成式对抗网络中,我们可以先创建生成器和鉴别器这两种人工神经网络,并让它们对抗。生成器试图创造逼真的东西,鉴别器则判断生成器所创造的东西是否是真实的。生成器和鉴别器就像处于军备竞赛状态:生成器试图创造更有说服力的赝品,而鉴别器则试图更好地区分、监管赝品。生成器和鉴别器互相学习,不断改进,直到生成器创造出逼真到能乱真的赝品。

例如,假设你想要创建一个用来制造美国某个CEO演讲的假视频的生成式对抗网络,你先要创建一个生成器和一个鉴别器。最初,它们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生成器可能先录制一段讲意大利语的人的视频,而鉴别器不知道这段意大利语视频是假的。然后,你给鉴别器看了一段美国CEO演讲的真实视频。鉴别器从这个视频中了解到美国CEO通常讲英语。所以鉴别器开始判定讲其他语种的视频是虚假的。生成器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它开始尝试用不同语种的视频来欺骗鉴别器。最终,生成器发现英语视频通过了鉴别器的判定。这种反复的过程一直持续到生成器能够制作出令人信服的假视频。

未来,我们可能看到一些美国总统候选人的演讲视频或音频,这些视频、音频可能非常具有煽动性。但是,它们一定是真实的吗?在我们知道了如何制作假视频、假音频后,我们还能确定我们看到的视频、听到的音频是真实的吗?

当我们看到伪造的总统候选人发表煽动性演讲的视频时,我们会怎么做?对此,我们也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是我们至少知道这些伪造的视频是怎么制作的了。



脸书公司为什么要收购一家开发、制造VR眼镜的公司?


2014年,脸书公司收购了VR眼镜开发商和制造商Oculus  Rift公司,这一举动震惊了科技界。Oculus  Rift公司制造的VR眼镜主要用于电子游戏。一家社交媒体公司收购一家眼镜制造公司,这听起来匪夷所思。

这笔收购也没有马上为脸书公司带来多少经济效益。VR眼镜在大众消费市场表现疲软,Oculus  Rift公司的VR眼镜自推出以来就不断降价已证明了这一点。但是,脸书公司CEO马克·扎克伯格认为这笔收购是脸书公司的一个长期策略。他表示,VR产品到2026年才能进入大众消费市场。

脸书公司曾认为,VR产品未来将成为社交活动的配件。扎克伯格解释说,未来你可以在舒适的家中使用VR眼镜体验体育比赛,听大学讲座以及与朋友冒险,而不再通过传统的方式,如看新闻、读文章、看图片或视频。但也有一些批评家说扎克伯格的说法有点牵强,因为如果我们为了和朋友聊天而戴上一副沉重而昂贵的眼镜,要不了一段时间就会感到疲惫。不过,脸书公司十分乐观,坚信VR眼镜有一天会和雷朋墨镜一样轻薄。

如果扎克伯格是对的,拥有专注于社交的Oculus  Rift  VR眼镜对脸书公司来说将是意义非凡的。长期以来,脸书公司的目的是尽可能让用户在其平台上多花费时间,因为更长的用户在线时间意味着更多展示广告的机会,而更多的用户数据也能使脸书公司的定向广告更有针对性。未来,脸书公司可以尝试让它的各种App的用户更多地佩戴Oculus  Rift  VR眼镜,这样它就可以推出吸引用户和广告主的新型广告,如植入式广告、类似游戏的广告、音乐会形式的沉浸式广告等。

脸书公司在2017年允许Oculus  Rift  VR眼镜的用户将自己直播的VR视频上传到他们的脸书时间线页面上。Oculus  Rift  VR眼镜的用户可以围坐在桌子旁,做一些诸如回答观众问题(其化身可以“抓取”包含观众评论的海报)、与观众聊天或在空中涂鸦等事情。

脸书上的VR直播视频的例子:在教授的虚拟办公室。来源:脸书

脸书的这个新功能巧妙地宣传了Oculus  Rift  VR眼镜,可以鼓励好奇的观众购买Oculus  Rift  VR眼镜。

现在,你是不是已经明白脸书公司为什么要收购一家开发、制造VR眼镜的公司呢?脸书公司可不是为了让自己的用户有更好的电子游戏体验。事实上,脸书公司将佩戴VR产品来进行社交活动视为人类未来在线社交的主要方式,而它希望自己在未来仍然是在线社交领域的领导者。



为什么许多公司都惧怕亚马逊公司?


2018年,亚马逊公司收购了从事药品分销的初创公司PillPack,该公司之前刚被获准通过快递向美国的消费者寄送药物。制药行业随之风声鹤唳,投资者纷纷撤资,制药公司的股价暴跌:来德爱公司[3]的股价跌了11%,沃尔格林公司[4]跌了10%,CVS  Health公司[5]跌了6%。

很少有公司能造成这种程度的行业恐慌,它只是进入了某个行业,这就能让该行业的公司股价暴跌。分析人士说,亚马逊公司包罗万象,从书籍到杂货,从电影到硬件,它可以轻易地进入任何一个行业。亚马逊公司为什么拥有这么强大的“行业破坏力”呢?它接下来会做什么?

可怕的技术

亚马逊公司庞大的资金储备使得它可以侵占其他大型科技公司的业务领域,并且让它们感到心惊胆战。

让谷歌公司担心的一件事是,亚马逊已经成为许多购物者首选的购物网站,超过一半的商品搜索是用亚马逊搜索引擎进行的。这意味着,许多公司开始将广告转投给亚马逊公司,因为它们的目标消费者在亚马逊上购物。另外,随着Alexa成为最大的语音计算平台,越来越多的购物者可以直接通过Alexa购物,这意味着在线购物甚至可以不需要使用谷歌搜索和网页浏览器。

2014年,亚马逊公司收购了视频游戏直播平台Twitch,从而开启了向视频流媒体业务领域和社交媒体业务领域的市场扩张,这让脸书公司倍感压力。自从被亚马逊公司收购以来,Twitch已发展成为综合性的直播平台,包括谈话节目、音乐、播客等板块,与脸书公司的直播平台Facebook  Live直接竞争。在电影市场上,Amazon  Prime  Video也正在取代Facebook  Watch。并且,亚马逊公司在广告业务上的增长也让脸书公司格外警惕。脸书公司在2019年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年度文件中,正式将亚马逊公司列为竞争对手。

亚马逊公司也在威胁着苹果公司颇有价值的硬件和语音服务。Siri是第一个智能语音助手,但Alexa(亚马逊公司的智能语音助手)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它。苹果公司一直是智能设备市场的领导者,但亚马逊公司迄今为止已经发布了一系列Alexa驱动的设备,包括Echo智能音箱、智能微波炉、智能挂钟、智能汽车配件等。2017年,娱乐评论人士开始说,Echo这个品牌比苹果更好。这对苹果公司来说是个坏消息,因为一家公司的品牌影响力通常能决定了这家公司的生死。

此外,2014年,萨蒂亚·纳德拉出任微软公司CEO后,将微软公司的资源集中在Azure业务上。但是亚马逊公司的AWS比Azure拥有更多的客户,并且赚了更多的钱。

广告、社交媒体、硬件和云计算,亚马逊公司在这些业务领域都有一些举动,并冲击了相关业务领域的巨头。从这一点来看,亚马逊公司已经不只是一家网络电子商务公司了。

零售与不止于零售

众所周知,亚马逊公司在扩张其电子商务的版图时采取了一些冷酷无情的举措。2009年,亚马逊公司注意到一家新兴的、在婴幼儿用品在线零售平台Diapers[6]上销售婴儿用品的初创公司Quidsi。亚马逊公司派出一名高管与Quidsi公司的创始人共进午餐,并向他提出收购Quidsi的意向。Quidsi公司的创始人拒绝了。但后来亚马逊公司大幅降低亚马逊上的那些同时在亚马逊和Diapers上销售的商品的价格,并且推出了一个与Diapers竞争的“亚马逊妈妈”项目(Amazon  Mom)。这番动作耗费了亚马逊公司数百万美元,但是打击了Quidsi公司。最终,Quidsi公司被迫以极低的价格将自己卖给了亚马逊公司。

因此,当我们得知亚马逊公司在2017年大举进军线下零售市场,收购了Whole  Foods  Market,由此使得美国第三大零售集团克罗格公司[7]的股价一夜之间下跌了8%时,也没有太过惊讶。

长期以来以打垮实体书店闻名的亚马逊公司也开了自己的实体书店。来源:铃木慎也

亚马逊公司所做的在线零售不限于销售一般商品,它已经开始大举进军医疗保健领域。例如,收购PillPack公司瓦解了传统药品零售行业的最后一个防御优势,即合法销售处方药。现在,亚马逊的用户可以在线购买药品。

亚马逊公司还推出了一系列家庭健康产品,开发了让消费者在家进行健康测试的工具包,并为Alexa申请了一项预防感冒和咳嗽的专利。你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Alexa发现你生病了,亚马逊公司随即给你发了一个健康测试包,你把测试结果返回给亚马逊公司,然后一名虚拟医生给你开药,最后再由PillPack公司将药快递给你。

2018年,亚马逊公司与摩根大通集团[8]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9]合作,通过“减少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浪费”,并“切断中间商”,从而对医疗保健领域发起了迄今最大规模的攻击。我们认为,这不过是它们积极地使用AI和其他新技术来取代医生、药剂师和保险经纪人的幌子。并且,亚马逊公司因为使用AI而不用雇用任何因这项举措而失业的人,它可以按自己的想法随意地摧毁整个行业,并根据自己的设想重塑被它摧毁的行业。

核心竞争力

那么,为什么亚马逊公司在它所涉足的几乎所有行业的表现都这么亮眼呢?这是因为亚马逊公司不是一家科技公司或云计算公司,也不是一家贩卖尿不湿、书籍的零售公司或医疗保健公司。它是一家拥有许多基础设施的公司。

数十年来,亚马逊公司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成功,使其建立了数百个战略性仓库、拥有数万名员工的巨大配送中心,以及一个可以与联邦快递和UPS公司竞争的空地一体化运输网络。总的来说,这个物流网络是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的。

虽然运送生鲜食品之前是亚马逊公司的物流网络中的一个薄弱点,因为生鲜食品不能像书籍那样储存很长时间,也不能像书籍那样长距离运输。但是亚马逊公司通过收购Whole  Foods  Market解决了自己这个薄弱点。Whole  Foods  Market的400个位于市区的门店变成了亚马逊公司的400个仓库,亚马逊公司可以从这些仓库迅速向市区的消费者运送生鲜食品。

因此,亚马逊公司在仓储和配送基础设施方面的专业能力,使其能够轻而易举地销售任何一种新商品,如药品。更重要的是,由于亚马逊公司是一家科技公司,而不是实业公司,它可以快速、低成本地扩张。它只需要在其网站上增加一点内容,并扩大其物流网络的覆盖范围。与亚马逊公司相反,即使实力强大的沃尔玛,也需要花费3  700万美元来开设一家新店。

不过,亚马逊公司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实力不仅限于销售实物商品。AWS在云计算服务领域的主导地位表明了亚马逊公司的数字基础设施有多完善,它拥有许多服务器和数据中心。

简而言之,亚马逊公司对供应链的掌控使它能在任何它试图进入的市场快速增长。而且,亚马逊公司每进入一个新市场或推出一种新产品,它都会获得更多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来进一步推动其自身的增长。

反垄断行动?

随着亚马逊公司从在线书店成长为包罗万象的巨头,人们开始盯上亚马逊公司也就不足为奇了。人们开始对亚马逊公司迫使其他公司和政府屈从于其意愿的能力表示担忧。许多人认为,亚马逊公司已经变成垄断型企业,应该控制并打破它的垄断。

为什么要分拆亚马逊公司?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有过一些反竞争行为,并且它曾经打压过竞争对手。例如,它曾经在提出收购Quidsi公司被拒绝后,降低亚马逊上的那些同时在Diapers上销售的商品的价格,从而打击了Quidsi公司。亚马逊公司曾经在收购Whole  Foods  Market后,发起过阻止超市配送类初创企业进入零售市场的举措。此外,亚马逊公司因发展语音助手、购物、云计算和媒体等业务,已经成为美国纵向合并的典型代表。

很明显,亚马逊公司具有垄断倾向。但问题在于,美国反垄断法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企业的横向合并,或者提供同类商品或服务的企业的合并,例如,美国在2015年阻止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巨头康卡斯特公司和时代华纳有线电视公司(Time  Warner  Cable)的合并。而亚马逊公司所进行的都是纵向合并。因此,要想使针对亚马逊公司的反垄断监管获得成功,就必须证明亚马逊公司的纵向合并扼杀了创新,并且扭曲了市场竞争环境。

如果亚马逊公司真的要被分拆,AWS是最有可能被分拆的业务部门。AWS的服务人群、业务结构与亚马逊公司的零售、Prime会员服务和Alexa这三大核心业务的服务人群、业务结构均不同。AWS业务被分拆成独立的公司是最有意义的。事实上,如果你明白只提供云计算服务的公司的发展速度比除提供云计算服务还做其他业务的公司快得多,就会知道AWS成为独立公司将比现在发展得更好。并且我们知道,Azure、Google  Cloud  Platform、IBM  Cloud等AWS的竞争对手都被捆绑了各种不相关的、增长较慢的业务。Azure可能是微软公司的主要关注点,但它不是微软公司唯一的产品。因此,如果AWS被分拆为独立的公司,它能比它的竞争对手发展得更好。基于这些原因,如果亚马逊公司未来主动分拆其AWS业务,我们不必太惊讶。

但是,即使没有AWS业务,亚马逊公司也可能继续让世界各地的其他公司胆战心惊。

*  *  *

[1]  May  Mobility是由福特汽车公司无人驾驶部门前主管艾利森·马利克和丰田汽车公司研究所联席所长埃德温·奥尔森、史蒂夫·沃扎尔共同创立的。

[2]  STEM: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和数学(Mathematics)。

[3]  来德爱公司(Rite  Aid)是美国第二大连锁药店。

[4]  沃尔格林公司(Walgreens)是美国一家连锁药店。

[5]  CVS  Health公司是美国最大的药品零售商及领先的医药福利管理公司。

[6]  Diapers是全球最大的专业婴幼儿用品在线零售商。

[7]  克罗格公司(Kroger)是美国具有百年历史的名店之一,是继沃尔玛、家居仓储之后的美国第三大零售集团。

[8]  摩根大通集团(JPMorgan)是美国最大的金融服务机构之一。

[9]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是美国一家世界著名的保险和多元化投资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