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二十四节气养生经

宠文网 > 科普学习 > 二十四节气养生经

14 处暑 CHUSHU

书籍名:《二十四节气养生经》    作者:李志敏
    《二十四节气养生经》章节:14 处暑 CHUSHU,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节令到了处暑,气温进入显著变化阶段,逐日下降,已不再暑气逼人。但是秋燥开始抬头。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较少,其相对湿度下降。当空气的相对湿度低于3%时,人们就会感觉到皮肤干涩粗糙,鼻腔干燥疼痛或口燥咽干,大便干结等,需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发展为疾病。



节气解说与气候变化


每年的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度,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即将结束。的确,节令到了处暑,气温进入显著变化阶段,逐日下降,已不再暑气逼人。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转向寒冷的过渡节气。这种节令变化,自然也在农事上有所反映。

进入处暑节气,冷空气开始到来。东北、华北、西北雨季结束了,迎来了秋高气爽的好天气。但每当冷空气影响我国时,若空气干燥,往往带来刮风天气;若大气中有暖湿气流输送,则会形成一场秋雨。

北方南部的江淮地区,可能会出现较大的降水过程。于是,气温下降明显,昼夜温差加大,而雨后又转瞬艳阳当空,对此夏秋之交的冷热变化,人们往往很不适应,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呼吸道、肠胃炎、感冒等疾病。

南方虽有凉意,但是暑热尾声仍在。特别是长江沿岸低海拔地区,在伏旱延续的年份里,更能感受到“秋老虎”的余威。如果“出伏”以后继续出现“秋老虎”,极易形成夏秋连旱,使秋季防火期大大提前。

在此期间,全国各地的暴雨总趋势是减弱的。但是每逢9月,仍是南海和西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较多的月份之一,受此影响,热带风暴或台风带来的暴雨,对华南和东南沿海影响较大,降水强度一般呈现从沿海向内陆迅速减小的特点。所以,对于疾风暴雨引发的洪水地质灾害要格外引起关注。



节气养生指南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表示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在季  节变换之际,我们该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呢?

第一,化解“秋乏”。处暑期间,天气由热转凉,人们身体出汗明显减少,人体进入一个生理休整阶段,机体产生一种莫名的疲惫感,如不少人清晨醒来还想再睡,这种状况就是人们常说的“秋乏”。要化解“秋乏”,可以从调节人体节律入手,合理调整日常起居,避免熬夜,睡眠要充足,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蛋、瘦肉、鱼、乳制品和豆制品等,多吃蔬菜水果,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类食物以及油腻食物。另外,还要适当加强户外运动,有助于情绪平静、解除秋乏。

第二,睡好觉。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起居作息也要相应地调整。睡眠是调整的重要方面所在。古人在睡眠养生法中还强调了子午觉的重要性,认为子午之时,阴阳交接,极盛及衰,体内气血阴阳失衡,必欲静卧,以候气复。现代研究发现,夜间0~4点,体内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点;中午12~13点,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有统计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因此,子午觉既有防病保健的意义,又符合养生道理。

第三,防“秋燥”。处暑期间,天气往往较为干燥、少雨,很多人早晨起床时会感到嗓子发干,干咳无痰,皮肤也变得紧绷、干燥,还可能出现毛发枯燥无光泽、头皮屑增多、嘴唇干燥或裂口,或者产生大便干结等症状,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秋燥”。为了有效防治“秋燥”和感冒,可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喝水,在白开水中加盐或蜂蜜;调整起居作息,尽量早睡早起;在保持室内通风的前提下,可在室内养些绿色植物。

第四,出游迎秋。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因此,处暑过后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民间向来在处暑之日,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暗藏“出游迎秋”之意。因此,处暑时节,不妨抽个时间出门旅游,怡情悦目。



小妙招:打通三关,让你身体不再虚


有的人在处暑时节会有头昏眼花、视力下降等不适症状,通常都是因为夏季胃口不好而亏虚了身体所致。于是有人就会想方设法在秋天进补。但若猛然进补,可能会造成虚不受补的情况。

这个时候,最好疏通一下经络。对于身体虚、没力气的人,可以通过穴位按摩的方式,通一通三关,如此再进补,则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具体的操作方法很简单:双手十指交叉放在后颈部位置,双手掌根夹住后颈部,然后以双手掌根提捏颈肌至发热。

颈部是膀胱经的上部枢纽,打通此处,可以清除头部和面部的毒素,治疗头痛、颈椎病、头昏眼花、视力下降等问题,还能增强记忆力,使人头脑变轻松。

接下来,坐在椅子上,用两手拇指端,掐按两腿后膝窝的正中点——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连做20次。然后用拳敲击这个穴位20次。

中医有个说法叫“腰背委中求”,凡是腰部、背部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敲击这个穴位来解决。

经常坐办公室的人,腰部、背部或多或少都会有些问题。多敲敲委中穴,就可以通畅这些部位的气血。

再接着,双手握拳轻轻叩打尾骨以上、腰椎以下的八髎穴。八髎穴不是一个穴位,而是八个:两个上髎穴、两个次髎穴、两个中髎穴和两个下髎穴,左右共八个穴位。

八髎穴是膀胱经中部的枢纽。刺激八髎穴可以清除上半身的毒素,改善腰背酸痛、坐骨神经痛、痔疮等问题。

八髎穴还是妇科要穴,专门消炎、活血、化瘀。所以女性要经常敲一敲这个位置,坚持一阵子,会有很好的养生效果。

以上三关打通,膀胱经也基本上畅通了,如此,既能防御外邪,又能起到排毒的效果。对于体虚之人来说,就等于打通了身体强健之路。



小妙招:时令南瓜粥,滋养脾胃身体强


秋天到了,需要滋补,可若是脾胃不好,吃了也没办法消化和吸收,这该怎么办呢?别着急,下面告诉你处暑时节滋补身体的方法。

所谓五味入五脏,五色也入五脏,红入心、青入肝、白入肺、黑入肾、黄入脾。黄色的东西可以养脾。所以,若是你的脾虚,就可以多吃一些黄色食物。

这个季节有什么黄色的食物比较适合滋补脾胃呢?想必你也猜到了,没错,就是南瓜。南瓜补中益气。在这个节气,一碗南瓜粥,对于脾胃的养护来说可谓上品。

南瓜粥,可以加入小米、玉米、大枣。小米是适合老人、病人、产妇的滋补品,最能补虚。玉米调和脾胃。大枣补血养气、调和五脏。这几样除了大枣,其余都是黄色,各有补益的特点,却都是最好的脾胃滋补品。

脾胃为后天之本,五脏六腑都要靠脾胃来运化食物营养作为滋养。脾胃要是虚了,五脏六腑都会跟着虚下去。接着,体质会下降,情绪也不稳定,脑子都不好使了。

对于身体瘦弱、脾胃不和的人,赶快试一试这个食疗方。坚持喝上一个月,保管你的气色会好起来。粥食的特点,就是既养人又可以长期服用,怎么吃都不出问题。

尤其是在处暑这个节气上,伏夏的闷热潮湿刚刚离去,正是需要提升脾胃功能的时候。

这时每天熬一份南瓜粥,全家人都喝一喝,就能让大家的脾胃都好起来。脾胃好了,五脏强了,何愁身体不强?

图13 秋季进补的注意事项



小妙招:没时间锻炼?就做脚趾操


对于老年人来说,锻炼身体实在是一件很伤脑筋的事情,一不小  心,可能就会损伤身体。所以很多老年人都不敢轻易运动。其实通过一些小方法,同样可以搬运全身气血,达到活动的效果。

在此,介绍一个锻炼的小体操——脚趾操。只要动动脚趾头,就能让你腰板直、睡眠好。每天做一做,健康又长寿。这个脚趾操总共有三式。

第一式,抓紧。把所有的脚趾都紧紧地抓扣住,扣紧。通过这一式,可以看出一些健康问题。有些人能够紧紧扣住脚趾,而有的人则无法做到。通常睡不好、脑供血不足、精神压力大的人,一般都做不好。

第二式,大脚趾上翘。接着上一式,把大脚趾努力向上打开,而其他四个脚趾都紧紧扣住不动。这一式反应腰部情况,通常腰椎有问题或腰肌劳损的人,这个动作做得不好。

第三式,展开。把五个脚趾都尽情打开,所有脚趾都不能挨着。脚趾打得越开,说明经络就越通畅。反之,则经络有不通畅之处。

以上脚趾操三式练下来,你就会发现自己身体中存在什么问题。每天晚上,泡完脚后做一做,就能够打通经络。坚持一段时间,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强壮腰背,并且使得头脑和手脚更加灵便。

对我们来说,与其整天琢磨购买包装华丽而不实用的保健品,还不如练一练这套简单实用又乐趣无限的脚趾操。全家老少都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来锻炼,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感受到其中的好处。



节气习俗:处暑吃鸭子,滋阴又补虚


老鸭味甘性凉,因此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其做法也五花八门,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至今,在北京等地区依然保留着这一传统。处暑这天,食客们都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这种选用了当季的百合、陈皮、蜂蜜、菊花等养肺生津的食材来调制老鸭的美食,芳香可口,营养丰富。

鸭肉具有温和的性质,适于虚火之人。身发低热、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都可以食用鸭肉来进行滋补。同时,营养不良,产后病后体虚、盗汗、遗精、妇女月经少、咽干口渴者,也适宜食用鸭肉。另外,对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来说,鸭肉也是很好的补养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