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曌帝双龙传

宠文网 > 历史军事 > 曌帝双龙传

第216页

书籍名:《曌帝双龙传》    作者:于奇正
    《曌帝双龙传》章节:第216页,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这个时候,无论如何哭闹,都只会增加大人的成就感尽管他们表面上会装作不高兴或者吓唬你。
        但是要记住,如果是在大人不开心,或者不是逗你玩的时候,你还不知死活的去撒娇,能得到的,只有一顿毒打。
        这个度,是极难把握的。
        但是老师把握得很好,古往今来,将“死谏”玩到如此出神入化的,也唯魏相一人而已。
        这个玩法,从一个聪明孩子的另类争宠,慢慢演变成了一个双簧。
        演这个双簧的两位主角,一位得到千古明君的评价,另外一位得到冒死直谏忠臣的称号。
        这种君臣和谐的理想化身,必将会被千古传诵,在青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想做到这样,实在是真的太难了。
        除了过人的演技之外,两位主演的配合也必须天衣无缝。
        他们没有对台词的机会,有些话也不能说出来。通过一个眼神和动作,对方便心领神会,知道接下来自己该说哪句话唱哪出戏。
        更重要的是,这一演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而是以十年、二十年来计算!
        人们在歌颂君清臣直的时候,会忘记很多事。
        比如,被圣上斩草除根的隐太子和齐王的老婆孩子。那也是他嫡亲的侄儿侄女,嫂子弟媳啊。,
        妇孺何辜?谁人诉之?
        再比如那些同魏人正一样,或者是为了投机有样学样,或者是天生风骨,他们的下场又如何?
        事实上,随着圣上年岁增加,到后期的时候老师已经再无“犯颜直谏”了。
        如果这还不可信,看看身后事就知道了。
        清平十七年,老师与世长辞。
        没过多久,圣上亲手诏消了衡山公主与老师长子魏叔玉的婚约,并下令推翻老师的墓碑。
        尽管这事貌似能扯到其他人身上,但究其根本原因,非当事人哪里能知?
        赵谦之不认为自己能有老师的水平,也从来没想过达到老师那个高度。
        对于他来说,能有惊无险地度过这一生,将来在族谱中记载“大贞清平某某年间,任荆州刺史,后无疾而终”,已是一件足以光耀门楣的事情。
        可这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难了。
        现在他就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难题,目前这事该如何解决?
        因为,这并不是他想对苏胡认怂,就可以解决的事情。
        如果就是这么简单的话,也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第二百九十七章?  圈子、狗爬、去兵营
        江湖人常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可对于做官的人来说,何尝又不是“人在庙堂身不由己”?
        有很多事情,并不是由你愿不愿意所决定的。
        没有人能例外。就算是皇上,也并不是每件事都能按照自己意愿来的。
        当然,也有一些选择“我愿意”的皇帝,可没有一个有好结果的。
        比如周幽王,我就愿意让美人开心怎么了;再比如桀、纣,前朝炀帝,其实他们并不蠢笨也不窝囊。相反,纣王武功盖世,炀帝才斐然,无非就是按照“老子愿意”的方式生活,最终落个国破身亡的结局。
        天子尚且如此,何况其他人?
        比如这件事,即便赵谦之已经明白了其中的猫腻,也不能完全自由选择。
        理由很简单,人活在这个世上,不可避免地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圈子中。
        对于认为自己不屑于参加任何圈子的所谓“清高自傲”者,赵谦之是不屑一顾的。
        对这种人,两个字就够了虚伪。
        试问,你是不是父母生的?有没有兄弟妻儿?
        这本身就是个圈子,一个被称之为“家”的圈子,通常情况下是世界上最牢固的圈子。
        即便不谈“家”这种血脉关系圈,就算是那些对圈子鄙夷的人,“清流”自身就是一个圈子。
        因此,“孤芳自赏”除了证明你的失败之外,证明不了其它任何东西;“怀才不遇”的本质,就是你没有足够的才能。
        对圈子中的人来说,衡量对错的标准,并不是“对”或“错”。
        而是取决于这个圈子所认为的“对”或“错”。
        那么,圈子所认为的“对”或“错”又取决于什么呢?利益。
        不错,利益。
        如果剥掉那些光彩照人的外衣,所露出的真相就是如此。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加入某个圈子的根本点,说白了还是利益。
        这很残酷,却很真实。
        赵谦之目前就陷入这种两难的境地中。
        苏胡对这件事的处理,同时侵犯了两个圈子的利益。
        这两个圈子,一个是官集团,另外一个就是本地势力。
        恰巧这两个圈子,赵谦之都在其中。
        官集团就不用多说了。在一个地方为官,要想政令得到畅通,本地势力绝对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对抗还是合作,这是每一位地方主官都要考虑的问题。
        不过大多数都会选择后者,赵谦之也是如此。
        同圈子,同呼吸,同命运。
        因此,尽管心中一百个不乐意,赵谦之还是答应了先去找苏都尉协调协调。
        他确实也去了,只不过是抱着一种完成走一下过场这个任务的心态去的。
        不出所料,苏胡一开始就很干脆地把这个话题封死了。
        这样也好,赵谦之回到府上,在那些人面前表现得极度心情不好。并隐晦地表示心灰意冷,有辞官归故里的打算。
        这样一方面,面子上该做到的做到了;另外一方面,接下来那些人要自己牵头弹劾苏胡的话,就可以用一句“我已无意这些纠纷,只想早日辞官”来推个一干二净。
        见刺史亲自前去,苏胡还是不肯松口,那帮人不由得破口大骂起来。
        常家是这件事的焦点,常老爷必须得撑起这个面子。
        当即表示自己就不去,难道他苏胡还真敢灭我满门不成?
        其他人纷纷表示赞同,只有赵谦之一言不发。
        常老爷说这话其实心里是没底的,说白了也就是试探一下圈子里面的人的团结程度,看有没有机会一搏而已。
        现在赵谦之这个关键人物不吭声,那可不行。
        于是大家就都又问赵谦之的态度。
        赵谦之微微一叹:“诸位都是人中龙凤,在军营中也不会找不到关系。派人去打听一下,不就什么都知道了?”
        于是一群人立即行动起来,将信息网撒了出去。
        消息很快就传了回来。这个消息的来源非常可靠,探听者是一个在军中做职的人员。
        自苏胡从揽月楼回到军营,荆州府兵开始进入战时状态。
        探听者装作无意,故意问一个正在做准备的副将:“如果常家不来,咱们难道还真的要动手吗?”
        副将眼里闪过渴望的光:“现在就希望他们千万别来。”
        有了这句话,似乎已经没有再继续打听的必要了。
        聚在刺史府的人中,有人立即表示自己家里有急事,需要回去处理一下。
        接着,家里有急事的人越来越多。
        常老爷面色无比苦涩:“赵刺史,求求您帮帮忙,让我们常家度过这次劫难,日后要钱要粮有任何差遣,您开个口便算数。”
        赵谦之脸上表现得比他更苦:“你是让我能征调所有衙役去保护你家吗?就算我这么做了,有用吗?”
        常老爷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溺水的人,拼命地抓那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却还是抓了个空。
        无奈之下,只得失魂落魄地回到家里。
        在子时到来之前,常老爷带着几根小手指和逆子常二,亲自到军营求见。
        守卫的兵丁并不放他通行,理由是苏都尉让他“爬”着来,不是像现在这般“走”过来。
        最终,常老爷无奈之下,只能和常二少两人,像狗一样爬进了军营。
        本以为这事到此就告一段落了,让赵谦之万万没想到的是,现在居然收到有杀手前去刺杀于奇正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