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葬元

宠文网 > 历史军事 > 葬元

第192页

书籍名:《葬元》    作者:武猎
    《葬元》章节:第192页,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李洛道:“爱新觉…那个罗,努尔哈…那个赤。”
        崔秀宁懒得再和这李中正bb了。
        李洛要取个蒙古名,当然不是跪舔。而是“安达”印侯和“伯父”李签给他的建议。
        印侯是蒙古人,李签是资深政客。两人的建议由不得李洛不重视。
        要知道,如今的汉官,大多数是双名制。就是除了汉名,还要取个蒙古名。这可不是赶时髦,而是为了表示对主子的“仰慕”和“忠心”。
        大汉奸们自然不用说,人人都有蒙古名。就是中下层的汉族官僚,也多有蒙古名,而且“刻苦”学习蒙语。
        是不是很悲哀?
        但这是后世鲜为人知的事实,历史学者们都不好意思提的事实。
        当时汉人胡化之严重,远超后世的认知。
        《明实录》记载:“胡俗变易中国,士庶咸辫发胡服,无复中国衣冠之旧。甚者易姓氏,为胡名,习胡语,依胡俗,恬不知怪。”
        看到没?这是服饰、姓名、语言、风俗等全方面的蒙古化哦。
        南方刚被占领没几年,胡化才刚刚开始。可是整个北方已经沦陷半个世纪,胡化之重触目惊心。
        元末,红巾军在北方打击胡化,陈友谅在湖广打击胡化,张士诚和朱元璋在江南打击胡化,明玉珍在四川打击胡化……
        这是第一次的大规模反胡化。
        明朝一统后,洪武下诏书“禁胡俗、恢汉制”,再次强力打击胡化,拨乱反正。
        可是,汉人政权两次大规模反胡化,蒙古风俗仍然难以尽灭。由此可见,元朝胡化之重。
        在这种情况下,汉人和高丽上层的双名制就成了主流。
        元代官场,流行说国语(蒙语),汉官拜见蒙古上官,不但说“国语”,还大多报蒙古名。
        就是汉官之间,也会说“国语”,报“胡名”。
        李洛要是不取个蒙古名,即便不是另类,起码也是少数派,容易受到猜疑。
        一时权宜变通都做不到,还能做成什么大事?
        李洛能不能不做元朝和高丽的官儿,直接跑到海东发展势力?
        不能。
        因为海东人口太少。
        李洛处心积虑谋取元朝沿海州县的官位,不就是为了“偷人口”么?
        没有官位护体,他如何能“偷人”?没有人口,海东有个毛用?
        等海东的人口资源能支持十万大军,李洛才不用再做元朝的官。
        说白了,他这个达鲁花赤,主要是为了人口才当的。
        暂时要当好元朝的官儿,在蒙元体制内混下去,就要先对自己革命。
        不过就是辫发、质孙服、胡名而已。这烈度,他还能承受。
        李洛头发被崔秀宁编成两条辫子,挽成双环垂在耳边。
        由于没有髡头(剃发),并不难看。
        “嗯,比清朝的那种辫子头好看多了。”崔秀宁笑道。
        李洛哼哼:“我大清那是辫子吗?那是猪尾巴。”
        编好了头发,李洛戴上蒙古瓦楞帽,穿上质孙服,立刻成了一个假蒙古人。
        只是,他的长相,无论如何不像是蒙古人。这也是如今很多上等汉奸的标准装扮。
        李洛先写了一封拜帖,又带了一些宝石,就出了院子,骑马直接往储政院而去。
        白天,真金太子一般不在皇城东宫,而是在太子理政衙门:大元储政院。
        储政院是辅佐太子的二品官署,长官并不是太子本人,而是储政使。
        按道理,太子在东宫好好待着就成,没必要来属下的储政院。
        可是真金非常勤政,嫌弃东宫太安逸富贵,几乎天天来储政院坐堂理政,搞的储政院长官储政使成了副手。
        李洛来到储政院门口,拿出太子简任的官职文书,对守门的九品官吏用蒙语说道:“在下奉了太子的命,到外地做那镇守官人,临行前向太子辞行。烦请通禀太子知道。”
        那守门官吏是个色目人,他看“根脚告身”为真,语气仍然很冷淡,只是没有刻意刁难而已。
        “新的镇守官人,我们的太子殿下,可能抽不开金贵的身子。”色目守门官说到。
        李洛早有准备,他掏出写好的拜帖,“尊敬的守门官人啊,这份信里,是我对太子的忠诚,请让太子看到吧,守门官人!”
        那守门官接过拜帖,对旁边一个蒙古卫士说道:“我英勇的忽术儿,请你像骏马那样,将信送到主人身边。”
        忽术儿接过拜帖,“好吧,小小的守门官人,我忽术儿,如你所愿。”
        然后,忽术儿转身进了储政院大门。
        李洛听的好笑。这忽术儿只是个守门的卫兵,连九品官都不是,可却大咧咧的称呼守门官为“小小的官人”。
        而守门官却不敢反驳,只是因为忽术儿是蒙古人,而他只是色目人。
        过了一会儿,忽术儿出了大门,对着李洛喊道:“新的小小的镇守官人,我们的太子,他抽开了金贵的身子,要见你一见!请你在额头上带上虔诚,跟我来吧!”
        李洛说道:“请你辛苦的带路吧,就像老马带着新马那样,我英勇的忽术儿!”
        李洛写下拜帖,为的就是让真金见他。因为真金酷爱书法,他的一笔“董字”,多半会打动真金太子。
        然后,李洛就跟随忽术儿进了宏大的储政院。
        储政院里面的官员很多,大小签押房总有几十间。真金太子的理政厅,当然是最大最堂皇的一间。
        哪怕在储政院官署里面,理政厅门口也有太子怯薛侍卫守护。
        忽术儿对门口的“云都赤(带刀侍卫)”说:“英勇的怯薛歹哈图尔,太子要见的人,站在你的面前了。”
        那个“云都赤”看看李洛的文书,“来吧,新的镇守官人,主人在等待他的仆人,在额头上带着虔诚,进来吧。”
        李洛进了理政厅,看见里面竟然有十多个气度俨然的官员在座了。
        已经认识的真金太子,正坐在主位上和几个儒臣模样的官员交谈。
        “这字体,当真很有几分大家风范……”
        原来,他们在议论李洛的拜帖。
        “微臣李洛拜见太子殿下!”
        李洛不得不下拜行礼。
        真金这才看到李洛进来,呵呵笑道:“李司译到了,本宫正在说起你的拜帖。这字,可是你亲手所写?”
        李洛道:“好教太子殿下知道,正是微臣拙笔,让殿下见笑了。”
        真金笑道:“想不到你年纪轻轻,书法竟有这般造诣,想必也精通汉学,真是让本宫刮目相看。”
        李洛连说不敢。
        真金道:“李司译,在座的都是饱学之士,你自向他们介绍一番。”
        李洛对众人作揖道:“在下李洛,字中正,本贯征东行省仁州李氏,在此见过各位官人。”
        ps:谢谢朋友们的支持!月票推荐票排名终于提升了。

我的云水心
        上架一个月了,终于突破50万字。
        然后……大家只当我拿了大奖,在舞台上说:那个…感谢一直陪伴我、支持我的书友!是你们给予我温暖和力量。再感谢…什么什么。
        真的是三感在线(感动感谢感愧)。没有挺我的读者大人,我早就冻死了。是你们让我裸奔而不单机…帘外春寒,赐我锦袍。
        虽然远在天涯,未曾谋面,但你们的关爱,却在咫尺之间。
        读者大人,巍巍乎高哉!请收下妾身的膝盖吧(有黄金吗)
        据资深读者说,作者熬过50万字,进宫的概率会下降到20以下,熬到100万字,进宫概率会降到5以下。
        但我想说,《警花》无论如何,不会进宫。就算进宫,那也是当帝后,不是当太监。
        真如曹大叔所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书如人生吔,写作路上,酸甜苦辣,人情世态,尽在其中矣。
        真心希望,有更多的朋友支持我,陪我一路到天明。为了革命成功,我们需要,更多朴素的革命友谊和阶级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