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苟在贞观

宠文网 > 历史军事 > 苟在贞观

第二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年

书籍名:《苟在贞观》    作者:书生已老去
    《苟在贞观》章节:第二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年,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横批:春回大地
        年年顺景则源广,岁岁平安福寿多。横批:吉星高照
        五更分两年年年称心,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横批:恭贺新春
        诗书继世长,忠厚传家远。横批:修善修德
        ………
        这一连串的对联从周天嘴里冒出来,听得房玄龄是如痴如醉!
        周天来到房府后,送上礼物后没多客气就直言想让房相帮忙写几副对联。
        只是他手上夹杂一些简体字写满对联的纸,由于那字实在难看,房玄龄看不多明白,周天只好念给他听。
        十几副对联念下来听得房玄龄目瞪口呆!他知道周天有些“才名”
        可他没想到这货在楹联上的造诣也那么高!并且还都是祝福新春佳节的楹联,那可是十几副!不是一句两句!
        “万年候,这些对联都是你作的?”
        房玄龄有些不敢相信。
        “当然!不是本候作的还能是谁!难道房相从别处听过这些对联?”
        面对房玄龄的疑问,周天也是不要脸的大言不惭!
        见周天说的认真,再加上他那名满长安的“才名”房玄龄夸奖道:“万年候大才!这每一副都乃传世之作呀!
        只是为何你府上不挂桃符,偏偏要贴这春联?”
        房玄龄还想着周天是不是想趁着新春贴楹联为自己扬名只是他没说出来。
        “房相,仔细想想内容呀,大红纸写上黑字,这要是贴在门前多喜庆!”
        房玄龄一想还真是那么回事,不过他提醒道:“太上皇驾崩没过一年,你这么喜庆不合礼法呀……”
        房玄龄说的没错,这要是在其他年份,就算周天贴满红纸对联也不会有人说他不合礼法。
        现在李渊刚走每一年,要是他张灯结彩的在府上贴红纸对联,别说李二会不满,就那些没事被他编故事的儒道文臣也饶不了他!
        没办法,周天只好悻悻然的收起了写满对联的纸要告辞回去。
        房玄龄一看周天要走,赶紧拉住他道:“别呀!万年候别急着走,今年不能贴你可以明年呀!不如老夫先给你写好……”
        周天马上就明白了房玄龄的意思,他是想把这些春联抄写下来。
        “明年再写,这红纸要是放了一年就没那么鲜艳了,若是房相喜欢尽管抄录,明年本候再作一些就是!”
        房玄龄一听周天满不在乎的说明年还能写,吃惊道:“万年候,莫非你肚子里还有货?还有没写出来的楹联……?”
        周天还不容易能在千古名相面前装个十三。
        他赶紧道出:“年年如意新春乐,岁岁平安合家欢。横批:四季平安!”
        房玄龄听完周天这脱口而出的一副很吉祥的新春对联。
        “古之曹植七步成诗不过如此!不过如此!万年候就凭你那几首诗和这新春对联足以名传千古!”
        既然装个十三,周天索性在房玄龄面前一装到底!
        “曹植七步成诗,本候三步足矣!不如现在本候就作诗一首送给房相?祝您新春愉快!”
        说完,不等房玄龄有什么反应周天就开始装了起来!
        “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
        佩父清白训,为唐第一人。”
        这是宋代林同《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中的一首《房玄龄》。
        若不是周天在给一家姓房的送外卖的时候,在人家墙上一副字看到并记下来。以他在现代时候的学问也就是知道一些小学生都会背的唐诗。
        没用三步,周天根本就没挪窝的念出来这赞颂房玄龄的诗,还在最后一句赞他为大唐第一人!
        今天可能是让老房目瞪口呆最多的一天!一直是荣辱不惊的他听完周天的诗后两眼泪汪汪……
        知己!知己!万年候是知己呀!一直被去世的老搭档杜如晦和大舅哥长孙无忌压一头的他,现在被万年候这百年不出的大才子赞为大唐第一人!这能不让老房感动吗?”
        平复了心中的激动,房玄龄赶紧自谦。宰相嘛,不能骄傲,就算是大唐第一也不能承认!起码表面上不能承认!
        “万年候过誉了!老夫实在当不起大唐第一呀!这诗万万不可外传……”
        嘴上说着不能外传,房玄龄还是让周天亲自把诗写了下来!
        面对宰相的请求周天没办法,他只好哆嗦着手艰难的写下了这首诗,并署名了万年候周天赠房相。
        周天看着自己几乎是用尽全力写下的诗,那字虽然歪扭七八、大小不均,但还是可以认出来的。
        捧起周天的“真迹”房玄龄反复看着最后一句:为唐第一人,他觉得万年候的字似乎别具一番风格,也不那么难看了……
        周天走的时候也不是手空着,大门上是不能贴红纸的春联,贴几个福字应该每人为难。
        反正都是贴内院,那些事事遵循礼法的老学究可不会去他万年候的内院。
        第二天一大早周天就带着夫人和二丫开始在内院的门上贴着福字。
        “二丫,反过来!倒着贴!”
        二丫不明白侯爷为何让要把这好看的福字倒着贴,不过她还是按照吩咐来。
        看着二丫贴好的第一张福字,周天后退几步叫过夫人来看。
        小幺一看就对二丫说:“二丫,怎么贴的?福倒了!”
        周天笑得很开心。
        “哈哈哈!没错!福倒了!是福到了!夫人就是福到了!”
        小幺一琢磨立刻明白了!她双目含情的看着自己的男人。
        “侯爷,您怎么那么多鬼点子呢!好寓意!好吉祥!”
        的意的周天把头一昂:“本候的点子多着呢!今年包饺子,要在饺子里放糖、麦麸和钱!”
        二丫这小馋嘴一听饺子急急道:“侯爷,这饺子包糖是甜的可是包麦麸和铜钱好吃吗?”
        点了二丫额头一下,周天解释道:“那可不是专门包来吃的,谁吃到糖饺子就代表接下一年都甜甜蜜蜜,带麦麸的就是说明有福气……”
        “侯爷,妾身明白了!那包铜钱的就说明有钱呗!”
        周天见夫人聪明,夸赞道:“夫人果然聪慧!就是这个意思,不管内院还是外院,还有城外庄子,只要是能吃到这三样中的任何一样,本候就赏钱五十贯!”
        就算万年候府给下人的例钱一项很丰厚,可五十贯可不是个小数目!
        现在粮价是比贞观四年略高一些,粟米也是六钱一斗!五十贯钱都可以在长安城不那么繁华的地方买一处房产了!
        若是吃到任何一样,这可真是有福又有钱!有钱了那日子自然也过得甜!
        对别人来说五十贯是笔巨款,可二丫这个隐形“小富婆”缺不稀罕!先不说她每月的二十贯例钱,光周天和小幺送给她的那些首饰宝石之类的就装了一大箱子,足足可以买上千亩良田!
        “侯爷,二丫不要钱,若是二丫吃到能不能换成您做的炸肉串?”
        对于舍不得责骂的小吃货周天很无可奈何。
        “少了你吃的了?想吃让厨子做就是,要钱不香吗?”
        二丫赶紧讲理道:“钱才不香!人都是是铜臭呢!厨子做的还差点火候,不如侯爷您做的好吃!侯爷,求您了,好不好嘛……”
        二丫一撒娇周天和夫人无奈的相对一眼道:“好吧!一样换五十窜!不许讲价!”
        三人带着坐在刚做好的学步车的小玉米,继续快乐的贴着倒过来的福字。
        贴完候,周天搓着手上沾的浆糊,看着内院门上贴满的大红福字,不禁感叹:“又是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