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白垩纪禁区

宠文网 > 科幻小说 > 白垩纪禁区

第361页

书籍名:《白垩纪禁区》    作者:金属裂纹
    《白垩纪禁区》章节:第361页,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东方白哈哈一笑:“还是你们搞研究的脑子快!”
        另一位叫李国锋研究员好奇地仰着头:“上面那些凹槽是干什么用的?怎么这么像电路板?”
        通道里的凹槽基本都是平行,但也有曲折相交的地方,乍一看,确实跟电路板有几分相似。
        可世上哪有这么大的电路板?
        徐飞抬头,眼底充满怀念:“那个啊,跟火车铁轨是一个意思。”
        李国锋不禁愕然:“就这么吊在上面?那侧面的怎么用噢,亚特人没有人工重力?”
        没有人工重力就无所谓上下左右,不涉及倒吊或侧翻的问题。
        想想看吧,一列火车趴在墙上,居然还能稳稳当当,那是什么样的场景?
        徐飞忍不住笑:“恰恰相反,这条通道是环形重力区,就像高速自旋的太空船,如果战舰正常启动,通道里的每一个方向都是朝下。”
        他竖起胳膊,在身前划了个圈:“没任务的时候,可以绕着通道螺旋慢跑,几十米长的一小段,就能跑很长时间。”
        东方白咂摸咂摸嘴,忽然间突发奇想:“这要是两个球队踢球,中间竖一个门不就行了?”
        众皆愕然,付晓光脑子转的快:“两个守门员一边儿一个?那传球呢?我在左边的墙上一个大脚高飞球直传右边,不就是从前半场直传后半场?”
        大伙脑子里想象两队人你争我夺,足球上下翻飞的场景嗯,很喜感有木有?
        东方白脑洞大开:“那我守门员一个倒勾,球从门上传到对方门前,前锋再补一脚,不就能直接射门了?”
        “这个算越位吧?”付晓光很不确定地说。
        他已经开始盘算,这种踢法该怎么修改规则,如果能把赛场两端封死,形成一个独立的比赛空间就更好了,球连出界的机会都没有,比赛一定会更加激烈。
        “看不出来,你们俩还都是球迷呢!”徐飞说,“不错不错,比场地足球有看头,将来有机会,咱们可以组织一下。”
        东方白摇头:“我就是个假球迷,高中同学里球迷特别多,跟着踢过几回,就了解一点皮毛。”
        “那咱们就来个环式橄榄球,那个激烈!”徐飞乐呵呵地说。
        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反正他不打算上场。
        “不好吧?”付晓光发挥研究人员较真的天性,“中场开球一个大脚,不就直接底线得分了?”

469  第一基点
        付晓光对橄榄球了解不多,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底线得分。
        大家先是一愣,接着都笑了。这种环形重力通道,确实能玩不出少花样。
        东方白很想问一问,亚人是不是有类似的体育运动,考虑到付晓光等人在场,又把到嘴边的话吞回肚子里。
        徐飞突然间脚步一顿,目光转向右侧:“到了!”
        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地盯住墙面,立刻看出不一样的地方:那里恰好是一条凹槽的起点。
        但除此之外,再也看不出其他异常。
        徐飞独自走过去,在毫无异常的墙面上摸索片刻,也没见他干什么,墙上突然出现一道手指宽的裂缝。
        几个人惊得瞪大眼睛,这什么情况?变魔术么?
        徐飞回身,冲东方白歪歪头:“看你的了。”
        东方白上前两步,手指插进裂缝,用力向两边一拽,一扇长宽都在三米开外的舱门滑开,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就像一只来自深渊的巨怪,正张开大嘴,等着众人自投罗网。
        灯光照进去,才发现那是个与门同等大小的通道,乌漆嘛黑的,一眼看不到头。
        东方白非常谨慎:“这是什么通道?”
        徐飞:“这是应急维修通道,整个战舰都停摆了,也就这个能从外面手动打开跟我来吧!”
        东方白掏出一支特制的记号笔,在舱门外的墙壁上做了个代表入口的符号,然后才招呼大家跟上。
        在自家的航母上都可能迷路,孤峰号这么大的体积,内部比航母复杂无数倍,不做好标记,一个分岔走错,没准就彻底迷路走不出来了。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必须从一开始就严格预防。
        进入维修通道,也就走了七八米远,左侧出现一扇大门,凹槽直接从天花板上通进门里。
        依旧是东方白动手打开大门,展现在众人面前的,是一间空间极大的船舱,天花板上吊着几台只有石墩大小,造型充满异域风情的东西,似是某种运输工具,角落里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零件,分门别类摆放整齐。
        徐飞主动介绍:“这是维修库房,另一边还有一扇门,穿过去就能离开通道区,咱们可以把第一个基点放在那里。”
        东方白想了想说:“放在这里不好吗?”
        维修库房靠近主通道,不仅进出方便,还是进入战舰的咽喉要道,他觉得有必要守住这里,而不是把舰内的第一个基地放在更深处。
        “这里可以安置物资。”徐飞说,“但这里没有气密结构,必须添加气闸,还有配套的各种设备,你觉得合适吗?”
        他能猜到东方白想什么,又补充一句:“月球上没有敌人,用不着守的那么严密,回头在这儿加一个报警装置不就行了?”
        东方白想想也对,在舱门内外画上不同的记号,分别代表进入和外出。
        穿过维修仓库,沿着通道走了几十米,终于看到一扇高大的气密门。
        几个人都把目光投向徐飞,以为他能像之前一样,三两下打开大门。
        但他们失望了,战舰停摆之后,气密门全部锁死,只能从内部打开,不能从外部开启。
        所以,他也没办法。
        “我们的目标是这里!”徐飞指着气密门一侧的墙面,仔细回忆墙后的结构,“从这里开一道门,把另一侧的通道堵死,变成进出船舱的气闸。”
        东方白好奇地问:“后面是什么地方?”
        “还是通道。”徐飞说,“这里是舰尾的生活区之一,完全启用的话,别说是月研组这几个人,再来几百都装得下。”
        “明白了!”东方白在墙上画了个方框,特别恶趣味地写了个大大的拆字,还顺手画了个圈。
        可惜是黑的,要是红色就更应景了。
        出来的时间不算长,但对几个科研人员来说已经不短,东方白决定返回。
        在这个问题上,徐飞这位组长也没有发言权,必须听东方白的。
        众人原路返回,将一路上的舱门全部关好,前后花了快一个小时,才返回天宫一号。
        东方白马不停蹄,马上写了一份报告发给北都,详细说明月研组首次探访孤峰号的收获,附带一份物资清单。
        实际上,物资清单才是关键,报告只是附带。
        根据徐飞的意见,首个基点的改造涉及切割、焊接、装配、吊运等数个工种,单是原料,就能装满一辆卡车。
        只靠东方白一个人,根本玩不转这么多工种,可另外委派,又涉及到种种问题,需要不短的时间。
        大佬们一看这个情况,小范围讨论几句之后,林学栋大笔一挥,批给月研组一部纳米平台。
        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北都已经初步掌握纳米平台的制造工艺,试制了几台样机。
        准确地说,纳米平台只是个信号转发器,作用是将控制人员的想法,转换为纳米细胞能够理解的数据,并不参与具体的工作。
        所以,平台对纳米细胞的精度没有任何影响,只是因为数据转化的速度不如原版,所以工作效率与原版还有一定的差距。
        涉及孤峰号的改造不需要精密加工,一部纳米平台完全胜任。
        接到指挥中心的消息,东方白十分惊喜。
        有了纳米平台,接下来的工作就好干多了。
        七个小时之后,纳米平台和配套的纳米细胞运抵零号基地,顺利传送时间基地。
        东方白如获至宝,第一时间将它们带回月宫一号:“徐组,设备接到了,我现在就去舰坑。”
        徐飞愕然:“这么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