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小人物的医化三十年

宠文网 > 都市言情 > 小人物的医化三十年

第153页

书籍名:《小人物的医化三十年》    作者:王者近水
    《小人物的医化三十年》章节:第153页,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左氧盐酸盐的成品是针状晶体,流动性很好,不会粘壁。在双锥中烘干的均一性相当好,第一次取样不同位置的六个点,水份指标全部为百分之八点三到八点四,波动范围很小,第二次取样时,六个点的水份最大的为百分之五点六,最小的为百分之四点九。第三次取样,六个点全部落在客户要求的百分之三点五至百分之五之间,第一批试车就顺利完成了设定的标准。
        生意好的吓人,收钱收到手软,从领导到操作工,人人眉开眼笑。吴总又思考开了,对王近之与阮森明说:“我查了一下欧美药典,左氧商品化的还有甲磺酸盐与乳酸盐,要不,我们把这两种盐也给小试完成先备着,看一看市场反馈?”
        做盐的技术相对简单,虽然没有实验员,两个人应当也能搞定,两人商量了一下,开始行动。
        左氧甲碘酸盐一天就搞定了,经过检测,符合欧州药典的质量标准。乳酸盐却不太好搞,按盐酸盐一样的配比与结晶条件进行投料,冷冻后结出了乳白色的固体,但一过滤,全部透过了滤纸,结晶体有如乳化的牛奶,颗粒太细了。
        “左氧氟沙星乳酸盐有三百千克的询单,是口服级的,甲磺酸盐暂时没销路。”联合会议上,蒋总向大伙反馈了近段时间出门市场调查的情况。

三百四十九章  价格跳水
        既然左氧乳酸盐很明确地有销路,那么,必须得把它搞成功!结晶颗粒太细主要还是乙醇与水的配比造成的吧,学院派的人最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认为只要结晶速度够慢,在始结晶点上保温时间够长就可以得到粗晶,其实,大部分产品在生产上都不是这么回事。
        王近之根据经验用少倍量的水溶解左氧与乳酸,脱色过滤后冷冻结晶,待基本结晶完成后再加无水乙醇搅拌,减少产品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提高收率。
        果不如然,得到粗颗粒易过滤的左氧乳酸盐,色泽也很好:“李均森,给我检测一下含量,看一看是否能合格。”王近之不无得意地把样品送到分析室。
        几小时后,分析结果出来了,纯度百分之一百,色泽,灰份等指标都符合药典要求,可含量指标不合格,乳酸超标。
        这就奇怪了,乳酸严格按理论量投入的,又经过ph计反复中控复核,怎么可能超标呢,会不会是检测偏差?王近之自个到分析室看着杨靓青对含量进行滴定,结果还是一样。
        第一个样品,能解决结晶颗粒问题就不错了,再连续投三个乳酸比例更少些的成盐小试再看看。王近之以百分之三为一个梯度,又按之前的条件投了三个实验,烘干后检测结果三个乳酸都超标。乳酸少投只引起收率降低,对质量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就有点搞不懂了,王近之想破脑袋,会不会是滴定的标准液配置有问题?想来想去,只有这么种可能。
        “不可能,乳酸盐产品小试第一次做,我们所有的试剂与流动相都是新配的。”一听王近之的话中似有指责质检的意思,李均森有些生气地回复。
        “只是为了找到原因,辛苦一下,叫分析员再配一次吧。”吴总也想不出乳酸投料比减少了,含量为什么不变。
        再配,再测,还是一样的结果,王近之蒙了。
        就这么一步成盐会这么难?调比例,调温度,改溶剂,结果都没什么进展。过了五一,天气一天一天地热了起来,王近之心也一天比一天烦燥。
        又一次的失败,王近之盯着装乳酸的玻璃瓶发呆,奇怪,为什么乳酸都是水溶液,没有纯品,应当是乳酸不稳定产生的。想到这里连忙画出乳酸的结构式。由结构式分析,乳酸易发生自聚,比如说,有部分二聚体存在,滴定时又分解了,滴定结果就是两个乳酸,自然地,产品乳酸含量偏高了。
        得先把乳酸聚合物全部分解成单乳酸,再与左氧反应。根据这个思路,王近之先把乳酸用水兑稀,回流反应,气相跟踪无乳酸双聚体后,再加左氧,浓缩掉大部分水,再进行冷冻结晶,加乙醇再析晶的执作。
        小试产品合格后,产业化的三百多千克产品也出来了,王近之拿着报告单到吴总这儿报喜,走进办公室,却见烟雾绕缭的,吴总与蒋总两根烟枪相对着吞云吐雾,一脸的愁云。
        “不知怎么回事,从这个月初开始,客户的报价一个比一个低,要货也减少了。”蒋总向王近之点了点头,说起了与吴总讨论的内容:“天气热了,闹腾得没象几个月前这么厉害,左氧价格象坐过山车一样直往下跌,只半个月就由原来的一千六一千克跌到现在的七百多一千克,并且跌势不止。”
        左氧原料成本都得五百多一千克,七百多的销售价格,已属于薄利,再跌下去,企业就得亏本,刚红了半年,产品又开始走下坡路了,办企业真的是难呀。

三百五十章  佛面刨金
        落袋为安,在这个特殊时期,只有快速地把产品转化成金钱,才能保证企业有利润。吴总看了看质检报告单后对蒋总说:“你立即联系客户,把这三百千克左氧乳酸盐的货给发了,越快越好,在价格上可以对客户适当让步。”
        蒋总出去半小时后又回来了,吴总另外又召集了桂总与阮森明主任,商量左氧的对策。
        “根据蒋总收集的市场信息和个人的分析,销售价的最低点可能会跌到六百五左右,因为氧氟沙星就这个价,两者结构类似,但按有效成份分析,左氧疗效要比氧氟好一倍以上,怎么着都不会跌到低于氧氟的地步,如价格跌到六百五,我们的原辅料消耗必须要降到四百八十元以下,不然,企业必然会出现亏本,现在产品原辅料成本是五百三十八,即成本降十个百分点是我们最低的经济目标。”吴总手持车间成本表,当众表态提出目标。
        成本降低十个点,谈何容易,各步都进行过优化,四氟苯甲酰氯的摩尔收率约百分之八十,单酯加母液回收部分已是百分之九十八,环合酯收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一,它的反应中有个烯醇平衡,最高也就八十四,羧酸接近九十三,左氧达到九十一,各步都高于资料报道值一截。
        为了赶产量,溶剂消耗没作什么控制,可溶剂在总成本里占比只有百分之六,回收率提高一倍,扣除增加的生产费用,成本能降个百分之二就相当了不起了,距离吴总的目标还差得远呢。
        “环合酯到羧酸的反应原理极简单,产品损失主要是硫酸水溶液对羧酸的少量溶解,我们把滤液浓缩后套回去吧,怎么着能增加几个百分点的收率,苯与乙醇釆取两级冷冻冷却,提高些溶剂回收率。其它我暂时没主意。”王近之理了一遍,常规化工知识范围内能想到的只有这两条主意。
        溶剂回收二级冷却不需要小试,滤液套用也简单,活性炭脱色后送检一下,根据面积归一法折算,发现里面还有四点几个百分点的羧酸成品,小试套用了几批,实验结果与分析相吻合,所以,在生产上立即实施套用,从反应迹象到产品色泽都没什么差别,分析结果,所有指标与原工艺相同。
        运行了一个月,由车间主任对数据进行统计后发现,扣除增加的操作成本,两项改进相加,节约额只有百分之三点二,距百分之十差太远了。
        还有什么成本可以在短时间内突破的呢?王近之再次抬头望了望远山。对了,碘海醇项目是用醋酐作溶剂的,反应结束后副产大量的冰醋酸,把这个冰醋酸应用到左氧产品中,这么办的话,省去了一种原料,成本可以下降一些的,想到这一层,王近之立马从碘海醇车间取了些回收冰醋酸叫李均森进行液相分析,结果,纯度为百分之七十七,还有部分的醋酐,但没其它杂质。
        醋酐只要多加些水就可以分解为冰醋酸,这个是化工中最简单的反应,不影响应用,调节一下投料比即可,王近之计算了一下,根据调整后的比例,先把混酸水解为冰醋酸,然后再让按原工艺进行水解,结果,同样地不出所料,与新的冰醋酸一样。
        虽然成功了,可是,冰醋酸在成本中的占比只有百分之零点九,加上这个,成本也只节约了百分之四点一,还差六个百分点呢,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