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小人物的医化三十年

宠文网 > 都市言情 > 小人物的医化三十年

第88页

书籍名:《小人物的医化三十年》    作者:王者近水
    《小人物的医化三十年》章节:第88页,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一直到结束,真空蒸馏都十分稳定,产品收率接近理论,反应釜底蒸至釜底目视液面搅拌不到,色泽还是浅黄色的。
        中试釜残色泽浅就代表着在这个温度条件下,没有发生任何为焦化聚合反应,产品蒸馏操作在产业化上是安全可靠的。
        三批试生产产品全部拉回来减压蒸了一次,得到摩尔收率百分之八十九。为什么偏低,是多次水洗与离心中,引起了物料损失,如一开始就釆取减压蒸馏法,那么,酸化分层一次就可以达到效果。
        办公室里,卲厂长电话告之苏老师中试蒸馏的结果,免提中,王近之听到那头传来的声音说:“这是多次水洗与离心,把大部分杂质除掉了,不然的话,极可能会出安全事故。”
        某些学术上的专家一旦固执起来,钻到牛角尖中,你就是用蓝翔挖掘机都挖不出来的,一个结构这么简单的产品,上百个小试与强化破坏实验,三批中试生产的结果放在眼前,还是不顾事实地认定有巨大的安全风险,一切的源头仅仅是个人与他人合着的一本化工书上提到了这个产品认为有风险。
        王近之有些恼火了,“我来负责继续试三料吧,每次蒸馏末期我都守反应釜边不走开,直到停止蒸馏为止。”没有任何办法验证,以身作则,这是唯一可让大家相信蒸馏是安全的办法。
        客户的电话不断地在催促中,到了大家不得不表态的时候了,离心则质量不接受,减压蒸则得罪苏老师。
        苏老师与车间生产的人并无接触,产线的车间主任才不理这事呢,表决结果,全体决定对产品进行减压蒸馏。
        “水洗几次,多少水量小王你看着办吧,再好三次每次都梯度减小一部分,确保安全。”邵厂长的话里有几份无奈。
        “好吧,我争取做到。”王近之回答了一句,立即到车间准备第二轮的试生产去了。
        设备就这样的,产品密度比水重,水洗三次怎么做?得好几个釜来回倒腾,又臭工作量又大,王近之不想理这些无理的指令,分层后立即减压蒸馏,连续三批,稳稳当当地得到产品。
        高沸色泽怎么样?王近之三批高沸都留了样品并打了液相,含量98以上,完全是搅拌搅不到而留下的。
        母液料三合一后,又蒸出四十多千克的产品,分析结果合格。

一百九十六章  车间工艺员
        中试三批合格了,高沸集中后单独减压蒸馏也十分顺利,没有出现任何焦化与突然发泡体积增大的现象。
        “大生产可以上蒸馏装置了吧?”讨论会的未期,王近之试探着提出这个建议,得到了朱朝火等产线人员的赞同。
        “必须得请示一下苏老师后再定,这个产品一开始就是苏老师推荐给我们厂的。”邱厂长态度十分坚决。
        原来是这样,这个倒确实有必要,对企业有恩,企业必须要对他表示必要的尊重。苏老师刚好在隔壁县里给另一个厂作新产品鉴定,第二天,来到了轻旋化工厂。
        “我相信你们的小试与中试结果,可是,大生产采取减压蒸馏,我个人持强烈的反对意见,根据海因里希法则,每一起严重的事故背后,必然有29起较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现在,只有一些有限的数据,不能代表着生产安全。”苏老师突然抬出了一个新名词,大家听得一呆,海因里希法则是什么玩意儿,我们的产品选择结晶离必工艺还是蒸馏工艺与这个法规有关吗?
        刚好在梅州的化工厂里管理过车间,王近之有点发火了,这完全是对海因里希法则的曲解嘛。听到这里,王近之不假思索地站了起来,抗声发言:“海因里希的法规指的是安全管理,不是源头设计,我们通过了上百次的小试与多次中试已经从源头设计上证明这个产品减压蒸馏的稳定的。”
        “三百次未遂先兆才有一次事故,你做过三百次小试了吗,并且这个法则还有偶尔性,三百次指的是平均值,也许你的实验水平比较高一千次也碰不到,换个人几十次就碰到了事故,安全无小事。”苏老师满脸通红的站起来,放响声音,情绪激动。
        “以你苏老师的意见,我无论做多少次小试与中试都不能证明产品蒸馏的安全性,只有苏老师你说安全就安全,别忘记了,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不是建立在个人偏见基础上的科学。”王近之的脾气也上来了,哪有这么固执的,面对我做了这么久的数据,就一句话全盘否定。“按苏老师这么个说法,你在小试中做过几千次的离心了?你怎么个证明离心的安全性高于减压蒸馏?”
        “王近之,你给我住嘴,我们都听苏老师的。”邵厂长一看,这事收不了场,站起来高声地对着王近之喊道。
        “好,我就根据你的什么海因里希法则,在中试或车间给你连续蒸它个三百批,做研究的得懂得一点工厂常识。”王近之暴怒之下,对着苏老师狂吼。
        参加会议的其它人员不自禁地给王近之鼓起了掌。在这么个高压的条件下,能以鼓掌对王近之表示支持,这得多大的胆量。
        作为一个高校的名教授,从来没有人在他面前这么个态度对待他,与会人员又对王近之表示支持,苏老师也发火了,站起身来说,“你自个说的,那么,你就蒸三百批证明给我看。”说完,气哄哄地退出会场。
        邵厂长连忙跟了出去,大家面面相觑。半小时后,邵厂长回来了,没有对王近之提出严厉的批评,却当场宣布,环己甲酸产品生产工艺采取减压蒸馏,由王近之担任车间工艺员,前三十批亲自去到一线蒸馏。
        这场莫名其妙的争论中,王近之是胜了还是败了?技术上最终采取了王近之的意见,好象是胜了,可是,得罪了着名的教授,人际关系上绝对的完败。
        先是莫名其妙地得罪金厂长,现在,又得罪了苏教授,今后,轻旋对王近之绝对是地狱。
        就是地狱我也得坚持下去,自个选的路不能当逃兵,王近之的牛脾气一上来,暗暗地发誓。

一百九十七章  教授与叫兽
        试生产开始了,一批又一批地加氢、酸化、减压蒸馏,每一步都得盯着看,几乎每天都住在车间的值班室里。工人也习惯了,一有事就上值班室去找王近之。
        两星期没有回过家一次,连续的三十批,顺风顺水的,没有出现任何意外。值班室的睡眠条件绝对是没办法与家里相比的,卫生差,每天有动静,特别是半夜里,隔壁的热电厂排蒸汽,那个声音之响,惊天动地的,加上试车时车间常常一到关键点,就到值班室来找你,这么久了,没有换洗的衣服,虽然天天洗澡,可也是满身发臭了。半个月来,王近之是神形俱疲,实在受不了了,与车间班组长交代了一下,骑着自行车回到家里,想好好休息个二天再说。
        第二天是周日,没什么事打扰。第三天是周一,没到九点,电话铃响了,是邵厂长的声音:“你怎么还在家里休息,工人告状告到我这里了,说到了关键的操作点你人不在边上盯着,作为工艺员,这是严重的失职,知不知道今天是上班时间?”
        不眠不休地每天二十四小时在车间上班没见得一句表扬的话,实在太累了回家一次,并且把工作都作了交代就叫严重失职?王近之的火气又上来了,什么领导,试车前就说过的,连续九批顺利后,时间上由我自由调控,又没出现意外,就电话追打到家里,王近之一句话也没回,直接把电话挂了。
        这下子炸锅了,bb机响个不停,车间主任的,操作班长的,一个接着一个。
        “你们让不让我活!”王近之把电话打到了车间办公室对着车间主任大吼。“你是知道的,我十五天没回家了,现在生产顺利,我得补几天的觉,我不是铁人!”
        “我也没有办法,厂里通知说十点钟开会,苏教授来了,要不,我摩托车过来接你,再累也坚持一下,会后我送你回家。”车间方主任声音里透着无奈。
        “试车三十多批顺利是一个成绩,可不能代表着这个产品今后都能顺利,我到车间检查了,有很多个安全隐患,需要整改。”王近之刚进会议室,就听到苏老师已开始发言,忙找了个座位坐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