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大周仙吏

宠文网 > 武侠小说 > 大周仙吏

第184章 妖国血影

书籍名:《大周仙吏》    作者:荣小荣
    《大周仙吏》章节:第184章 妖国血影,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并不是梅大人破境就变的年轻了,只是每一次突破境界,身体和元神都会迎来一次升华。
        在突破的过程中,她的皮肤变得更加细嫩,所以看起来也更年轻。
        上官离突破时,身体也有这样的变化,只不过她本来就年轻,所以看起来变化并不大。
        连梅大人都突破了,也不知道远在白云山的柳含烟和李清怎么样了,李慕正打算问问玄机子,来自符箓派的传音法器却自己震动了起来。
        ……
        御膳房。
        上官离正在精心的熬制一碗羹汤,梅大人从外面走进来,问道:“阿离,你在做什么?”
        上官离将一些香料添加进去,没好气道:“没看到吗,我在调羹。”
        梅大人好奇道:“你什么时候对这些事情感兴趣了?”
        上官离淡淡道:“最近。”
        梅大人拿起一个勺子,伸向那羹碗,被上官离在手背上打了一下,上官离道:“想吃你自己做去,这不是给你的。”
        梅大人好奇问道:“那你是给谁的,给陛下?”
        随后她就否认了这个猜测,如果是给陛下,阿离一定是开开心心的,而不是这种像是有人欠了她一大笔债,像是想要吐口口水在羹里的表情。
        她想了想,狐疑问道:“该不会是给李慕的吧?”
        说起李慕,上官离就恨得牙痒痒。
        他不仅从她身边抢走了陛下,还用那种态度对她,不过,这件事情并不能告诉梅姐姐,哪怕她是她最亲近的人之一。
        她表情平静,淡淡道:“没什么,我们之所以能破境,不是有他很大功劳吗,我本来想回礼感谢一下,但他似乎什么都不缺,于是我就自己下厨,也算是一番心意。”
        梅大人想了想,点头道:“说的也有道理,那我是不是也应该感谢感谢他,可我应该怎么谢呢……”
        等到上官离调好了羹汤,和梅大人一起来到长乐宫时,李慕已经离开了。
        梅大人左右看了看,走到殿前,小声问周妩道:“陛下,李慕呢?”
        周妩语气有些幽怨,说道:“他家娘子修为突破,回白云山了。”
        梅大人诧异的看了女皇一眼,以前李慕离开神都时,她虽然也不开心,但情绪更多的是不舍,这次却是幽怨居多。
        她敢肯定,在她闭关的这段时间里,一定发生了什么。
        和上官离一起巡视皇宫的时候,她传音问道:“陛下和李慕之间,是不是发生了什么?”
        上官离眉梢一挑,故作镇定的问道:“发生什么?”
        梅大人思忖了片刻,说道:“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陛下有些奇怪,不仅陛下,连你也很奇怪……”
        上官离摇了摇头,说道:“疑神疑鬼的,是你自己想多了……”
        ……
        白云山。
        刚刚从玄机子那里得到消息,李慕便第一时间赶了回来。
        柳含烟和李清在同一天破境成功,进入了洞玄之境,十年之内,祖庙诞生两道帝气,她们踏入超脱也有希望。
        这段时间,在源源不断的丹药供应下,门派的低阶弟子修为突破者不在少数,符箓派整体实力又悄然上了一个台阶。
        李慕带她们回阳丘县祖宅小住了一些时日,追忆了一番往昔,随后便带她们在祖洲各处游玩,大周三十六郡,每一郡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他们在云台郡看日出,在汉阳郡看日落,在江阴郡的雪山上滑雪,在燕台郡的草原上纵马,将大周无限风光全都领略了一遍。
        东海瀛洲。
        瀛洲东海岸,三道流光从海上缓缓飞来。
        这几日,李慕带两女感受了一番海底世界,碰巧游玩到瀛洲地界,便打算来瀛洲陆地看看。
        瀛洲面积虽大,但却不适合人类居住,妖物毒虫倒是不少,除了极少的土著之外,这里并没有国家存在。
        尸宗的总坛,以及墨离带领的墨家研究组织,都在瀛洲腹地。
        李慕三人从高空落下,接近某座看似寻常的山体时,从山中忽然飞出了几道粗壮的白色光柱。
        白光速度极快,带着毁灭性的力量,神通境的修行者若是挨上这一击,恐怕立刻就得饮恨当场,李慕挥手消弭这几道攻击,从山中飞出几人。
        “李大人!”
        “停止攻击,是李大人!”
        几人飞到李慕身前,纷纷躬身:“参见李大人。”
        李慕落到山中,看到一排向外伸出的炮管,刚才那几道白光,就是从这一排炮管中打出来的。
        墨离匆匆的走过来,对李慕抱拳道:“此处是禁飞区域,这些机关之中有阵法自动感应法力波动,一旦发现入侵者,便会发动攻击,请李大人勿怪……”
        李慕挥了挥手,说道:“无妨。”
        墨家的确是机关术方面的人才,此物用来守城,要比人类适合的多,阵法自动感应,对入侵者发动无差别的攻击,就算是不能击杀,也能在第一时间引起警戒。
        虽然它们还不能对第五境以上的修行者造成威胁,但击杀第四境,也就是一炮的事情。
        如果军中大量装备此物,这将会成为敌对势力低阶修行者的噩梦。
        李慕对墨离道:“还有什么机关,都拿出来让我看看。”
        墨离作为墨家传人,懂得完整成熟的机关术,以前因为缺少人力物力财力,他无法将墨家机关术展现出来,如今背后有大周雄厚的财力支持,短短的时间之内,便有不少厉害的机关法宝从图纸变成了实物。
        刚才李慕见识过的,能够自动防御的机关炮只是其一,参考李慕的建议,他还成功研制出另一种机关。
        这种机关和现代坦克的外形很像,底部刻有阵法,陆空两用,整体由炼制法宝的坚硬矿材打造,虽然造价很高,但防御极强,哪怕是第六境的强者,一时半会也无法攻破。
        只要有一位第三境的修行者在其中简单操控,装填灵玉,此物就能变成杀戮机器,灭杀低阶修行者只需一颗灵玉,对第五境强者也具有致命威胁。
        单从代价来看,一辆机关坦克的材料,足以炼制许多件法宝,如果不是大周财大气粗,根本量产不起。
        但此物的优点也是无可代替的。
        拥有第五境以上的攻击力,只有要灵玉,就永远不会法力枯竭,防御极强,攻击极高,若是有数万辆此种机关法宝,能在瞬间将一个小国夷为平地,也能让玄宗消失在东海之上。
        除了这种攻击机关,墨家还有一些小的辅助类机关。
        他们的传音法器,独具一格,一个母盒,可以拥有无数子盒,母盒与子盒之间能够建立联系,这样李慕就不用带那么多传音法宝,他只需要拿着一个母盒,就能方便的和拥有子盒的人联系。
        李慕让墨离给他准备了数十个子盒,给柳含烟一个,李清一个,回去再给晚晚小白,梅姐姐,阿离各一个……
        随后,他将墨离可能用得到的符箓,阵法以及炼器知识,烙印在一个玉简里,如果他能参悟,墨家机关术便还有进步和提升的可能。
        离开了瀛洲,李慕便和她们往神都而去。  />        而此时,生州,妖国。
        狐九带领着几名手下,悬浮在一座山头,看着下方的惨状,忍不住打了一个哆嗦。
        此山中的一个洞府内,一个小妖族全族被屠,妖国本就是弱肉强食,这种事情时有发生,但自从这些小妖族归顺千狐国后,妖国再强大的妖族,也不敢对他们动手。
        更让人恐惧的是,这个妖族的死状,十分诡异。
        他们身体上没有任何伤口,体内的血液却被吸干,一滴不剩,全都变成了干尸,脸上还残留着惊惧无比的表情。
        这还不是全部。
        不仅这一个小妖族,此处山头方圆十里,没有一个活物。
        无论是飞禽走兽,还是山中的小妖,似乎都在同一时间变成了干尸,山中死寂一片,狐九等妖甚至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声,一种诡异至极的气氛,在他们之间蔓延开来……

汇报兼请假
        从上个月开始,更新就比较无力,倒不是偷懒,每天还是花大量的时间在电脑前,但就是写不出来多少东西。
        明明大纲和细纲已经列好摆在面前,盯着它们看一个小时,还是没有动笔的欲望。
        写书首先得取悦自己,然后才能取悦读者,可现在我连第一步取悦自己都做不到了。
        我从2014年写书,到现在整整七年,或许写书也有七年之痒,状态持续下滑,调整了一个月,不仅没有调整回来,反而更加低迷。
        失去了创作激情,写出来的东西也干巴巴的,没什么意思,很多读者其实已经指出了这个问题,你们说的对,我自己也能意识到,但找不回创作激情,这个问题没有办法解决。
        与其逼着自己写着干巴巴的无聊故事,不如请一段时间的假,调整调整状态,看看书充充电,然后再回来写完这本书的最后一部分。
        如果到时候还是不能找回创作激情,写出来的东西没办法让大部分读者满意,那就真的是能力问题了。
        那时候,我只能尽我所能,按照大纲,尽量给这个故事一个完整的结局。
        我知道很多作者发完这样的单章,可能就跑路太监了,这种事我目前还干不出来,所以还是定个期限。
        最多请假一个月,如果一个月以后状态还调整不过来,那再多一年也无济于事,还不如放弃挣扎,硬着头皮写,至少给正版读者一个交代。
        这一个月内,如果状态回升,或者放弃挣扎了,都会提前复更。
        到时候,对内容不满意的读者,不要留恋,早点删书,对所有人都好。
        以上,望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