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清十四的奋斗史

宠文网 > 杂文随笔 > 清十四的奋斗史

第119章 年羹尧的投效

书籍名:《清十四的奋斗史》    作者:初吻江湖
    《清十四的奋斗史》章节:第119章 年羹尧的投效,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现在跑官有点早啊!”十四阿哥擦了擦手。
  小瓶子带人将早饭送了上来,十四阿哥的早饭很接地气,年羹尧看到早饭就想起了当初第一次偶遇的情形。
  跟普通人家的早点差不多,只不过,除了胡辣汤、炒肝儿等等平民款式,还有宫廷小黄瓜、酱黑菜、糖蒜、腌水芥皮这样的宫廷小菜。
  豌豆黄、芝麻卷、金糕、枣泥糕等早点点心。
  大碗清蒸驴肉、大碗熬白菜、小碗熘鸡丝、小碗熘海参、五寸碟烹紫盖、五寸碟酥火烧、五寸碟酱肉、五寸碟素炒白菜、豇豆粥一罐。
  既有市井风味,又有宫廷佳肴,这搭配还真……让人不太习惯。
  “学生不跑官,也跑不起,这刚中了进士,家里头也没多余的精力帮学生。”年羹尧倒是洒脱的很:“何况学生的妹妹,今年就要来京城了,明年选秀。”
  十四阿哥一想也是,这才“大学毕业”,还没等分配呢,跑官这个时候是早了点儿,所有的进士必须要观政一段时间,一到三年不确定。
  甚至有观政六年之久的,最后分配到某个穷乡僻壤里去了。
  而且分配的官职高低也不确定,九品的县城跟七品的县令,可差多了。
  清朝的跑官要官很有意思,七道程序两道审核,面试中的面试,其程序很复杂,其中涉及的部门也很多,没有强力的靠山,是无法趟平所有的关节,最后到底会有怎样的结果,没办法保证。
  “你先在翰林院观政三年吧,最近这朝堂上风起云涌的厉害。”十四阿哥跟他一边吃早饭一边道:“等到三年期满,看看下放哪儿合适。”
  “好,学生听十四贝勒的。”年羹尧吃着早饭,心里安定了许多。
  五千两银子,说实话,养活不了他,更养活不了那些下人,他要想个办法,赚钱才行。
  他的那点俸禄,也养活不了。
  不过十四阿哥却在吃过早安之后,给了他一个合约书:“签字吧。”
  年羹尧打开看了一眼,眼珠子差点没瞪下来:“这……无功不受禄。”
  “就当我提前投资你这个人才了。”十四阿哥笑了笑:“京城居,大不易,你有了这点收入,就有了安身立命的资本,你家里的情况爷都清楚,这次来人恐怕带了点钱给你,但是没有多少吧?不够你花销的,你妹妹来了恐怕也不会带多少钱,到时候你就得跟家里头求援,你家里那位二娘可就有辖制你的理由了。”
  至于年遐龄,他不信年遐龄会不知道这个事儿。
  只不过是不想管而已。
  毕竟他的官职也差不多要到头了。
  一个要退休致仕的人,对次子也没什么感情,那位二娘没见过,但是光看这行事,就知道是个头发长见识短的妇道人家。
  历史上,年遐龄就两个嫡子,一个嫡女的记载,没有其他庶子女。
  也不知道是没有记载,还是给忘了?或者是干脆就没有。
  十四阿哥给年羹尧的是他那火锅连锁店的半成干股,这半成干股足够让年羹尧不靠家里头,而趟出来一条康庄大道。
  “那也太厚重了。”年羹尧可是知道,那喜来顺火锅连锁,半成干股就要一万两银子,听说干股有一百股之多,那可是二百万两银子呢。
  也不是没人想加进去,但是十四阿哥开出了天价,十万两黄金一分干股,一成就要一百万两黄金!
  就算是有人想要跟皇帝一起赚点钱,也花不起这天价加入进去。
  花得起的更不敢了,财不露白啊,皇帝要是知道你买得起这干股,那你家里还不得“富可敌国”啊。
  这四个字,一般人承担不起。
  看看明朝的沈万三,最后还不是被老朱一个放牛娃出身的皇帝给收拾了。
  万贯家财都给你充公啦!
  年羹尧眼热不假,但是没想过自己拥有。
  “不厚重,以后你的开销大,记得,千万别去户部借银子。”十四阿哥正色道:“没钱了宁愿来找爷接济,知道吗?”
  年羹尧想了想:“学生还是去借一点吧,一点不借不合群,借的太多学生怕还不起,一年就借二百两,在京城马马虎虎够煳口。”
  “那也好,记得,不可超过千两。”十四阿哥叹了口气:“到时候……你可得想好了。”
  “学生想好了,学生想要投入您的门下。”年羹尧鼓足勇气,想要投入十四贝勒的门下。
  成为十四阿哥的门人。
  在封建时代,最早的门人又称门生,指求取知识学问的学子与学生,或者是受到有知识与德望的人家与学术界长者授业之人的称唿。
  后来就泛指学生与弟子的意思。
  不过几经变迁,到了清朝更是变味儿了。
  “门生”与“师长”的关系,就是师承授受的学问关系,不与政治沾边,这可能与避免文字狱有关。
  不过,清朝比较特殊,本身是少数民族,加上那半奴隶制的传统,一些想升官发财的人向官僚统治阶级投献“门生帖子”的情况,还是屡见不鲜。
  成为门人就会打上某个大人物或者某个势力的印记,这事有好有坏。
  坏处是一旦这个人或者势力失势,不管你是否在其中是重要的人物或者重要的事情,你都会受到牵连,轻则贬官,很难再升官发财;重则抄家流放,甚至是成为替罪羊。
  好处自然也大得很,拧成一股绳,朝中有人好办事啊!
  升官发财都是小意思,有了什么劫难,大家同舟共济。
  一些小事也能很快被摆平,甚至还不耽误前途。
  更有满族官员,犯了错误,罪减一等,且死罪可免,一般都不会被杀头,最多是撵回盛京老家屯田去。
  起码命是保住了。
  而年羹尧爹不疼,也没有娘爱,家里头还有个大哥,他不给自己找个出路,可怎么过呢?
  “爷没有任何势力,也不打算组建任何势力。”十四阿哥却摇了摇头:“你要是有心,就在三年后,投入我哥的门下吧,他知人善用。”
  “雍郡王?”年羹尧一愣,他可从来没有想过,去投雍郡王,满朝文武都知道,连他这个新进士都有所耳闻,四阿哥的铁面无私是出了名的,不好说话的很。
  “你放心,我个可是个明白人。”十四阿哥甚至伸手拍了拍年羹尧的肩膀:“保证你跟对主子。”
  年羹尧低头,看了看那只收回去的手:“家里来了消息,说大哥年希尧投入了八贝勒的门下。”
  “爷知道啊!”十四阿哥点头:“他在云南那里给八贝勒大开方便之门,让九贝子的门下奴才做香料生意。”
  香料生意包括熏香和食用香料,他那火锅店里用的草果、香叶跟桂皮,都是来自云南。
  宫里也流行熏香,很多妃嫔都喜欢。
  皇太后的宫里头更是因为常年礼佛,而点的檀香。
  奉先殿点燃的安息香,也是云贵总督进贡来的香料制成的香。
  年羹尧一愣:“您知道?”
  他这个消息,也才知道不久,家里来人还带了信件给他,信里头他那老父亲提到,他大哥也得了贵人的青眼,如果他没有其他的打算的话,就跟他大哥一起投入八爷门下,好歹八爷是个皇子阿哥。
  年羹尧跟家里头玩心眼儿不是头一回,他没说自己得了哪位贵人的青眼。
  更没说当初自己的窘况,他这辈子没那么恨过一个人,但是家里的大哥跟二娘,是他心里的一根刺。
  尤其是大哥,为了打压他,不惜联合那个贱女人,算计他们兄妹俩。
  妹妹还好,因为是在旗的女孩子,前程不在那个女人的手里头,她就算是想使坏,后院的那些忠心耿耿的奴婢们,也不会让她成功,早在母亲去世的时候,就把自己陪嫁的人卖身契给了自己的女儿。
  这才保着兄妹俩平安长大,哪怕二娘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阻挡年羹尧来京赶考。
  还考上了!
  从此之后,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早就知道了,爷的消息,不比任何人慢多少。”他其实多数参考,来自小时候陪着福利院里的大妈,看的那些清宫剧,当然,那个年代的清宫剧还是可以的,后来的就不行了,质量越来越差,最后宫斗剧都成了抢妞儿剧。
  什么乱七八糟的情节都有,要是下毒那么容易,宫里头的人早就死没了。
  后妃自戕是死罪,且会牵连家族所有人,自杀是最愚蠢的行为。
  还有什么推孩子进池塘的,那纯粹是做梦,一个孩子身边起码六七十号人,十四阿哥落水那是在园子里,而且有心算无心而已,在宫里头你试试!
  而且自打他落水之后,这公里的孩子不论在哪儿,身边就没有少过二十人的时候。
  虽然他无法确定多么详细,但是一个大概的脉络他还是能捋出来的,年羹尧跟年希尧,虽然是兄弟却不是一路人。
  “既然十四爷都知道了,那学生也不给他打遮掩了,我那兄长才华学识,一样没有,但是一些小聪明,小手段却很擅长。”年羹尧不知道怎么妥当的形容自己的那位同父异母的兄长:“且性格执拗,思想顽固,说白了就是个一条道走到黑的人。”
  “爷知道,他算账是一把好手。”十四阿哥印象最深刻的是,好像某个清宫剧里头说是根据史实改编而成,雍正年间,年羹尧在四川用兵,八阿哥一党在朝中搅风搅雨的使坏,雍正拿不出钱来支援前线,只好暂时服软,让年羹尧的大哥年希尧去江南筹措军费,年希尧那一把算盘打的呦!
  当时虽然筹集了二十万两银子,但是对于西北来说,还是不够的,可年希尧给八阿哥一党结算的小内府的余额,却有一百多万两。
  不得不说年希尧是个人才,但是个作死的人才。
  年羹尧更没想到,十四爷这么厉害,他大哥的事情都知道,那他更没啥好藏着掖着的了:“大哥来信说他很快就能动一动了。”
  “应该是的吧,八贝勒现在可是调去了吏部,虽然只是个小官,但是想要提几个人上来,还是可以的。”十四不知道皇阿玛是怎么想的,把八阿哥放到了吏部去历练,这个部门大权在握,可不简单了。
  “那学生还要三年之后投入雍郡王府吗?”年羹尧想现在就投入进去。
  “你随意。”十四阿哥道:“爷可不逼你马上就决定。”
  十四阿哥这会儿真的是不着急,而年羹尧也没想明白呢,俩人聊了半天才散,年羹尧回到自己的地方,觉得此事应该慎重一些。
  这个时候大朝会都叫了大起儿,太子爷精神抖擞,第一个上了奏折颂圣,然后说了康熙万寿节的事情。
  太子爷侃侃而谈,实际上都是昨天十四阿哥的话,旧饭新炒。
  大阿哥第二个上了奏折,同样是颂圣,然后就提起了演武的事情。
  接下来是三阿哥,他倒是乖觉,还拉了五阿哥跟七阿哥给他作陪。
  太子爷跟大阿哥才惊觉,自己单独出列,有些势单力薄了,而且也没有分润功劳给跟着自己的弟弟们。
  他们该不会生气了吧?
  果然,三阿哥之后,四阿哥就站了出来,他的提议很普通,但是也算一个亮点,他提议给一些受灾地区减免赋税,以百姓共沐圣恩。
  有十二阿哥跟十三阿哥赞同此事。
  八阿哥提出来的是给百岁老人赐酒肉跟绸缎,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则是赐酒肉跟布匹,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赐酒肉和新衣,七十岁的老人赐酒肉。
  得到了九阿哥跟十阿哥的支持。
  其他的几个小阿哥太小了,根本没有发言权。
  康熙坐在龙椅上,看着站在那里的十几个儿子,一言不发。
  这么快,新的团体就成了,太子爷无情无义,大阿哥只顾自己,三阿哥沽名钓誉,老四还行,老八想要独立山头啊!
  康熙看的很是清楚,朝臣们被这一手打蒙了,他们还没想到,万寿节还可以这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