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锦衣玉令

宠文网 > 都市言情 > 锦衣玉令

第258页

书籍名:《锦衣玉令》    作者:姒锦
    《锦衣玉令》章节:第258页,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赵胤道:“也算不得用刑,本座自有让人招供的法子。”

        “哦。”时雍见他不看自己,唇角微微掀了掀,回答他道:“巴图没有胁迫过我。他这个人绝非君子,但也算不得小人。我看他重声誉,讲规则,怕是干不出胁迫女子的事情……”

        赵胤突然冷笑了声。

        “恰好相反。”

        “怎么?”时雍蹙了蹙眉,“难不成我说错了?”

        赵胤冷冷看她,“你道乌日苏是怎么来的?”

        当然是他娘亲生的。时雍脑子里刚冒出这句话,突然就想到乌日苏没有母亲受大妃欺辱这档子事来,讶异地道:

        “你是说,乌日苏的母亲是受巴图胁迫,这才有了乌日苏?哦天,那当年的巴图和来桑有得一拼吧,那会儿才多大点年纪,小牛犊子啊!”

        听她提到来桑,赵胤眼神变厉了。

        但是他显然不是那种愿意在背后说人私德的男子,眉头蹙了蹙,终归把想说的话咽了下去,“总归你没事就好。”

        时雍手腕肘在石台上,懒洋洋地又扯了根枯草咬动,悠闲地任由它在嘴里弹跳,眼神也活泼欢脱,出口就是戏谑。

        “大人很在意嘛。我若当真在兀良汗大营里被人胁迫……侮辱,大人此刻是不是会离我八丈远,觉得我是个不干净的女子?”

        赵胤看着她懒懒的眼神,没有作答。

        时雍膝盖歪过去,碰了碰他,“说话呀。”

        赵胤道:“你是高才之人,何须受世俗流言所累?”

        时雍的眼角慢慢弯了起来。

        这个人吧,话少,大多也不太中听,可偶尔那么一句两句的宽心话,总能说到她的心坎里,让人听了怪舒服。

        时雍承认自己是个俗人,喜欢听好话,尤其喜欢听赵胤说的好话。

        于是如于回报,她决定谈谈自己的看法,不负“高才”之赞。

        “依我所见,这仗大晏占尽优势,即便巴图要求和,大人也不必相让。兀良汗号称五十万大军,我看满打满算顶多算他三十万,大人背靠卢龙要塞,身后是百万大晏雄师,就应当靠实力把巴图生生打出去……落水狗不痛打一次,它不长教训的,下次还敢……”

        说罢,她摸了摸大黑的脑袋。

        大黑就趴在她和赵胤的脚边,脑袋刚抬起来,又被时雍压了回去。

        “虽说打仗劳民伤财,陛下不想打,臣公们不想打,大人可能也不想打,但是对待巴图这种雄心勃勃的野心家,以战止戈才是上策。退让换不来和平,战争才可以。”

        赵胤深深看她一眼。

        这话早在京师的时候,他就对皇帝和甲一说过。

        不料,今日会从一个女子嘴里听来。

        “不是我的决定。”

        赵胤眉心微蹙,目光中似有难色。

        “长公主到卢龙,战争就已宣告结束。”

        对宝音和兀良汗的渊源,时雍一知半解,闻言嗤了声,“长公主再怎么说也是大晏的长公主,不是兀良汗的长公主。我就不信,她不为大晏着想,不想给兀良汗一点教训。”

        赵胤道:“在她看来,教训已足够。”

        两个皇子都俘虏了,双方各有损失,大晏已完全占据主动,长公主是绝计不愿再打下去的了。只是,她会怎么谈判,犹未可知。

        时雍细细思索下,觉得他说得有道理,突然笑了声。

        “当初大人说,三个月内结束这场战争。这么说来,比预计的提前了呢,可以庆祝一下胜利了。”

        赵胤没吭声。

        时雍瘪了瘪嘴,重新叼了根枯草在嘴里,用草尖儿却撩他的腮帮,赵胤斜目看来,没有表情,目有冷色。

        见状,时雍做个鬼脸,收回草。

        “生气啦?大人今天是不对劲也。不会是挨你爹教训了吧?”

        赵胤沉默。

        闷驴子!时雍感慨一声,又用膝盖轻轻碰向他的膝盖。

        “你娘呢?怎么从来没见过大人的娘?是陪你爹守皇陵去了吗?”

        赵胤冷目微眯,突然拔下她手上的野草,丢出去。

        “你话真多。”

        时雍抬了抬眉梢,想了想,跟这头闷驴没什么可聊的了,“哦”一声,站起来就走。

        赵胤看着她脚步轻盈又平稳,再看看她的脚踝,一时无言。

        大黑爬起来抖了抖毛,给他个眼神,甩甩尾巴跟着时雍跑了。

        “哼!”

        赵胤轻哼声,待她走远,才慢慢回到营房。

第231章  颠覆了在她心里的印象

        赵胤所料不差,长公主果然要求面见巴图,亲自参与谈判。

        这天晌午后,她就派了人快马到青山口传信。

        青山口。

        巴图最近火气很大,对和谈之事他内心极是排斥,却又不能真的不顾两个儿子的性命,矛盾之下,他狂躁又焦虑,头痛越发厉害了。

        阿伯里整日在他耳边劝谏,气得他好几次想拔刀把人给宰了。当然,巴图知晓阿伯里所言所行,是为兀良汗考虑,可他就是不愿遂了他的愿,更不愿意承认,他发动南下之战是错误的,是劳民伤灾的举动,这对刚刚继承汗位的新汗王来说,影响甚大。

        他不能轻易认输。

        宝音的到来,是恰到好处的一个台阶,巴图甚至连拒绝和选择的机会都没有。

        而宝音很明显清楚这一点,给巴图的信里,压根不是商议,完全就是训斥与痛骂。

        在兀良汗的都城,巴图见过宝音,这是个外柔内刚行事果决的强悍女子。睿智、机敏,洞察世事。若宝音不是女儿身,这大晏天下可能就没有赵炔什么事。

        宝音没有选在巴图南下的时候来信,因为那时,她劝不了,来信反而示人以弱。而这封信时机刚好,不仅是当头棒喝,还有高高在上的藐视,她痛陈巴图的错误毫不留情,可字里行间又满是痛惜,为兀良汗为他的惋叹,情真意切。

        斟词酌句,恰到好处。

        巴图接下这个台阶,同意面谈。

        但是在面谈地点的选择上,又发生了争执。

        宝音要求巴图单枪匹马,一个人亲自前往卢龙塞。

        巴图以及兀良汗一干将领却不敢同意。两个皇子已经成了阶下囚,让大汗单枪匹马去卢龙塞,那不是找死吗?谁敢保证大晏不会使诈?而且,若是巴图去卢龙塞相变,那不等于低头认错?

        阿伯里第一个跳出来拒绝,并带着巴图的意思,再赴卢龙塞面见宝音,要求选一个卢龙塞和青山口之间的地方,双方同时派使者前往和谈。

        阿伯里是先汗王阿木古郎身边的老人,认识宝音已经四十几个年头。当年,在宝音还是阿木古郎带在身边的一个小姑娘时,阿伯里就是阿木古郎身边的谋臣之一。

        他自认有几分颜面,宝音既然想谈,必然也是诚意满满,这个折中方案,他以为宝音会接受。

        不料,宝音断然拒绝。

        只让阿伯里给巴图带回一句话。

        “要你儿子的命,就按我说的做。不然,三日内,你就能收到两个儿子的尸体。十日内,大晏军必将踏平青山口,收复宽城,北出松亭关,征伐兀良汗。我宝音,言出必行:明日太阳升起时,若见不到你的人,我将亲自挂帅,远征漠北。额尔古的河流、毡包,牧民的歌声,我也很喜欢,打下来狩猎放牧,再好不过。”

        阿伯里是晌午后回去的,算上路程,巴图根本就没有准备和考虑的时间。

        时雍得知此事,满是惊愕。

        宝音长公主完全颠覆了她心里的印象。

        那个雍容和蔼,朴素简约的长公主,平静安详的外表下原来有这等滔天的魄力。

        佩服!

        时雍看着西沉的落日,掌心在大黑的脑袋上轻撸着。

        “大人,你说巴图会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