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锦衣玉令

宠文网 > 都市言情 > 锦衣玉令

第162页

书籍名:《锦衣玉令》    作者:姒锦
    《锦衣玉令》章节:第162页,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信使何在?”

        小太监结结巴巴,回头指着外面,“在,在殿外候着。”

        赵炔拉下脸,手上的书飞了出去,啪的一声打在小椿子的脸上。

        “还不快传!”

        大门吱呀一声。

        一股冷风吹进来,带出来人一身的风尘仆仆。

        小椿子下意识地爬到旁边,把这个挨打的位置让给了传令的信使。

        赵炔一动不动,一身冷冽的威压之气。

        “前方战事如何?”

        传令信使脸上布满了汗水,肩膀紧绷,提起一口气。

        “回禀陛下,兀良汗王巴图带兵五十万,已过松亭关,夜袭了宽城,直逼永平府而来。”

        赵炔慢慢地坐回去,握拳到嘴边,剧烈地咳嗽几声,李公公赶紧为皇帝递上绢子。

        绢子拿开,上面凝着一丝鲜血。

        李公公大惊失色:“陛下?”

        赵炔叹息一声。

        “李泉,传朕旨意!”

        ————

        兀良汗与大晏渊源极深,但近几十年来,睦邻友好,来往频繁,老汗王也一直遵循承诺,不曾踏足大晏一步,但在漠北疯狂扩充版图,曾与北狄、孟拉等国多次交锋,未尝败绩,军力极为强盛。

        几十年来,两国“将战、即战”的消息传谣过很多次,每次都无疾而终。这一次变故前,老汗王薨逝,新汗王巴图上位,民间也曾闹了一阵就要打仗了。

        可是,随着兀良汗使团入京,光启帝赐嫁怀宁公主,这个谣言便不攻自破,很多人甚至认为大晏破天荒的第一次将公主和亲,必将换来两国更为长久的和平。

        谁知世事难料,青山镇一案,兀良汗使者的死亡和怀宁公主的失踪,让兀良汗彻底撕毁盟约,起兵南下。

        青山镇是毗邻卢龙塞的第一要镇,节制南北,临山倨水。

        会拔人舌头且拥有火器的“邪君”还没有铲除,彼时的青山又迎来了战争的阴影。

        烽火狼烟处,鬼魅闹人心。

        蓟州镇毗邻青山镇,东起山海关,西经永平(卢龙)、迁安、遵化等州县境内的关口,青山镇发生这么大的争斗,死伤这么多人,又受到巴图南下的波及,怎么可能独善其身?

        时雍和乌婵等人在蓟州休整了一日,返京途中便见到有流民从青山镇方向而来,扶妻携子,如同逃荒一般,有一些胆子大的,甚至当街抢夺。

        沿途所见的景象,皆与来时不同。

        时雍可乌婵,“你不觉得古怪吗?”

        乌婵点头:“是很古怪。”

        燕穆道:“我派人前去可可。”

        大家一致赞同去找流民了解一下情况,不料庚一却出声阻止。

        “此时不宜多生事端,我们要尽快护送太子返京才好。”

        时雍淡淡扫他一眼,笑了笑,“行。听你的。”

        这笑容,有些不同寻常。

        庚一脊背瞬间浮出了冷汗。

第149章  归园田居

        为免赵云圳身份暴露,众人没有选择入住条件更为便利的驿馆,而是继续以乌家班众的身份隐藏行踪。

        这日午后,一行人到达了一个叫着宁义的小镇。

        镇口有一个叫“归园田居”的客栈,单独的一幢,与镇街不相连,干净、整洁,客栈门外还支了一个大棚子,露天摆放着许多的桌椅板凳。

        众人商议一下,决定在这里打个尖,吃点东西,顺便在镇上补充些干粮再出发。

        一行人走近,就有小二出来安排座位。

        时雍望了望四周,随意问:“小二哥,你们家店面这么大,为何还要在外面支一个露天棚子?”

        小二瞥她一眼,将热茶端上来,一边倒茶水一边笑道:

        “客官有所不知,北边好像要打仗了,这几日往南边逃难的人多,我们老板便支了这个摊,每日里煮上三锅粥,有拖家带口没钱住店吃饭的逃难者,也可行行善。”

        时雍低头吹了吹水面,“你们老板真是个大善人。”

        “唉!世道不太平,谁家的日子又能过得好?”

        小二说着,那边有人吆喝,他歉意地笑笑,走了。

        时雍琢磨这句话,觉得有道理。

        布善施粥,损失的就是钱财,不布善施粥,说不定就会被抢被杀……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离人。战争阴影下的人,为了生存,又有什么做不出来的呢?

        一路上走过来,可能见了太多,赵云圳越发沉默,听得小二的话,他那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红了红,别开了头。

        小小孩儿背负太多。

        时雍有点心疼他。

        明明他那么小,这一切与他更是没有关系,

        时雍摸了摸他冰凉的小手,“少班主,想要吃些什么?”

        赵云圳:“一碗面。”

        时雍抬抬眉,“这样就够了吗?”

        赵云圳:“我小,吃不了那么多。”

        时雍与小丙对视一眼,小丙沉默。

        以前的太子爷可不是这样子的,有什么新鲜的东西都要尝一下,最近竟是懂得节俭了。

        时雍笑了笑,“要加牛肉吗?”

        赵云圳摇了摇头,不吭声。

        时雍冲乌婵抬了抬下巴,示意她去安排。

        乌婵本想切几斤牛肉给班子里这些兄弟们,去问了问,却都只吃素面,她也就作罢。

        太子爷吃面,谁也不好意思吃肉。

        时雍看赵云圳身子侧向外面,在看宁义的街道,不由又揽了揽他的肩膀,“在想什么?”

        赵云圳扭过头问:“这个镇子为何这般热闹?”

        时雍往外看了一眼,“今儿可能是赶集,所以人比寻常多一些。”

        话落,被送面过来的小二听见,他马上接了话,“姑娘说得没错,宁义三日一小集,一月一次大集。今日恰逢大集,诸位客官远道而来,倒是可以去逛一逛,采买采买。”

        吃过饭,乌婵带人出街去采买了。

        回房间之前,时雍找店家买了些生肉喂大黑。

        这家伙如今被她养得又膘肥体壮起来,走在路上常常会吓到路人,时雍本想将它留在客栈,可大黑很不情愿,身子拖在地上,嘴叼着她的裙摆就不肯放。

        时雍无奈,敲敲它的脑门。

        “赖皮狗,起来吧,带上你。”

        大黑这才乖乖起来抖毛,耀武扬威地走在赵云圳前面。

        时雍哭笑不得。

        人人都认赵云圳是太子,畏他,惧他,大黑眼里却没有高低贵贱。

        宁义的市集和大晏别处的市集没有什么区别,时雍陪着赵云圳和小丙走在前头,庚一等人默默跟在后面,小心翼翼。

        一路走走停停,赵云圳小眉头深锁。

        时雍不知道他在看什么,想什么,只是贴身跟着。

        “想不想买点什么?”

        赵云圳摇头。

        “你看那里有人卖糖葫芦,你想不想尝尝?”

        赵云圳再次摇头,突然停下脚步。

        “回吧。”

        时雍诧异地问:“不逛了?”

        “没有什么可逛。”

        赵云圳垂下眼,莫名其妙说了一句,“为什么一定要打战呢。”

        前方即将开战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入了宁义,在这座小镇,有太多道听途说的消息,以谣传谣的话更是多不可数,天高皇帝远的小镇百姓,对朝廷,对皇帝也颇有微词,不得好话。

        庚一原本不想时雍和赵云圳知晓战事,如今要瞒也瞒不住。

        于是,走这一趟,哪怕他不情愿,有的没的也听得不少。

        时雍看着沉默的小太子,“回去也好,我买点小零嘴带回去。”

        赵云圳看她一眼,“小孩子才吃零嘴。”

        时雍:“???”

        一行人回到客栈,就见官府的捕快腰挎大刀气势凶凶地进来了,看热闹的人群将客栈围得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