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玄幻必须死

宠文网 > 玄幻小说 > 玄幻必须死

第647页

书籍名:《玄幻必须死》    作者:江天寥廓
    《玄幻必须死》章节:第647页,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我们可以看到小孩子是不喜欢穿鞋子的,特别喜欢赤脚在地上走。

        这其实是种本能。

        是“接地气”的本能,开春的时候,赤脚在大地上走几趟,这一年都会少生病些,自古传下来的习俗,自然有它的经验道理。

        另外。

        即便科技能够合成食物,但,化工厂合成出来的食物与田地里种植出来的作物,让你选择,你会吃什么呢?

        所以。

        人类不能离开乡村,即便是已经迈步星辰大海,也不能离开乡村。

        可怎么振兴乡村,却是个问题,仅仅靠退休的老人可不够,哪怕乡村基础设施建的再好,城市里生活了一辈子的人,其实也不愿意去乡村养老的。

        就算愿意,也没用。

        没有哪个地区,只有老人就可以繁荣起来的,有这种繁荣也是虚假的,没有生机的,想要有孩子,就必须有年轻人,而让年轻人回到乡村,必须得保证一点,那便是让他们安心,让他们打心底里觉得,哪怕回乡村了,也不会被时代所抛弃,也能生存生活。

        在靖汉改制之后的十年,乡村建设是周瑞主抓的两个重点之一。

        乡村要繁荣,那必须是百业繁荣,不能光让人回去种地,种一年地才几个收成,亦或者说,能种地就不错了……

        在过去,资本将种子垄断,并提供配套的种植方案。

        你不听可以,但你连种子都没有,上哪去种地?化肥价格年年涨,种地不亏钱就算好的了……

        但,不种地了,耕地怎么保证?

        想要将乡村振兴落到实处,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农村的社会调查是必不可少的,年年都要跟着做。

        在高二的暑假。

        苏炳跟几个朋友和同学,就参与了农村调查。

        他们将前往皖南的歙县做调研,不但要采访,还要真实体验生活,吃住在农民家里,给乡村小学当义工、帮忙种田……

        一路舟车劳顿,耗费了十多个小时,终于辗转来到歙县。

        他们到村委会去报到,此时村委会正在做晚饭,许多老人已经端着碗筷来到大院,等待着食堂开饭了。

        在炎历二十年,帝国其实已经处于重度老龄化了,如今正好是巅峰期。

        超过35%的人口已经在65岁以上了,哪怕这些年在修行和养生上有大力推动,但这种日积月累的东西,临时抱佛脚自然成果有限。

        为了解决养老问题,也为了振兴乡村,靖汉最终还是决定将养老产业放在乡村。

        六十多岁的农民可以下地,六十多岁的打工人估计连自理都困难,养老的重点不在赡养,而在医疗,在调养。

        变老从来不可怕,可怕的是伴随着老去而来的各种病症。

        无痛无病活到寿终,那是可遇不可求的福报。

        要解决这个问题,现代医学不行,唯有振兴中医才可以,山医命相卜,本就同出一脉,都是“玄学”,得益于修仙的人群众多,这十年来中医发展迅速,已经有条件每个乡村陪一名大夫,每个县能有一名妙手了。

        古之名医,多有斩关夺门,起死回生之能。

        如现代的李可老中医,此类医生在中医兴旺之时,应该每县都有一个才对,可中医式微,到回归那年,全国都找不出五个了……

        为何要振兴中医?

        这不仅仅是中医更擅长“治未病”和调养,这还是一个经济问题,中医千人千方,但只要对症了,那必然是效如桴鼓,沉疴立消,几十块,甚至几块钱包的药,就能治病。

        而不是进医院先花大几百做检查……

        超过35%的高龄人口,哪怕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了,也不是将大比例财政全部投入养老的理由,那样还能做其他的事吗?

        所以。

        在苏炳他们干劲十足的撸起袖子去食堂做帮厨的时候,村里的大夫也趁着吃饭的时候打量老人们的气色。

        遇到有问题的,便会上去问切一番,需要防治便开两副药,总不能等病真的成型了再来治疗。

        医疗问题解决了,老年人身体健康了,养老问题就去了大半,否则一个难以自理的老人,一个人陪护照料都是照顾不过来的,社会没有如此多的青年劳动力能够处理此事。

        老人身体健康,能够自理,自然就还会发光发热。

        他们一辈子的经验与知识,就是孩童最好的老师,调整各乡村的养老人口的素质成分,便可以解决乡村教育资源的问题,孩子们在乡村受到的教育甚至会比城市要更好一些。

        能够把教育稳住,年轻人的心就安定了一半了。

        在天下为公的制度里,不存在阶级壁垒,贫富差距不大,人们自然能够安心的待在农村,并坚持发展农村。

        如何发展?

        山水田园湖草,因地制宜的改良自然环境,便是最好的发展,相比于楼市,生态资源是更好的蓄水池,是可持续增长、改善的。

        山清了,水秀了,天蓝了,空气清新了。

        身体便健康了,心便怡然了,人也就静了,静了也好修行了,以长生为锚定物,生态资源就有了最好的价值。

        如此几十年沉淀,便也就有了开展长生革命的基础了。

        周瑞要以五百年致觉悟,当然不会让靖汉的发展还不如《大明2077》里面的大明,他们走过弯路,体验过资本,体验过礼乐崩坏,道德崩坏,体验过文明内生矛盾的极致,所以更能明白天下为公的难能可贵,更能明白如何夯实基础。

        大明的长生革命是以一场修仙盛宴为开端,其实从最开始就有些偏了。

        长生革命固然是以长生为锚定物,但它的本质是“追求长生的过程”而非“长生这个结果”,它真正的目的在于人们为了追求长生而明心见性。

        以至于最终实现阳明先生的愿望。

        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引车卖浆者流,都要做收拾精神,自作主张的大英雄。

        宗旨对了,方向对了。

        做事情才能事半功倍,这是他们这条线比大明支线更接近觉悟的原因所在。

        神王死了。

        被杀的不仅仅是他,还是人们心中的一部分“恶”,从最开始任侠周瑞他们就不是要解决神王这一个人而已,他们合力做的,就是将神王打成恶的替身,从而解决文明的问题。

        杀死神王的不是李和,而是众生。

        他们的大部分固然不知晓觉悟的原理,但自从炎历21年觉悟理论出现之后,到天下四分开始,各阵营最热衷的一件事就是——比较。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哪个阵营生活更好,哪个理论更加出色,即便是扫大街的老大爷也能侃几句大山,他们根本不用知晓具体原理和怎么去做,他们只需要有最朴素的理解就可以了。

        文明觉悟最好,但是最难,要不断学习进步。

        曙光模式最轻松,按照现状走就是了,但未来应该还是要走向觉悟的。

        绝对平等也不错,但不可持续。

        资本社会最要不得,穷人不如狗。

        基于这些最朴素的理解,当初公投的时候,就已经可以做出判断了,逻辑便是,轻松点要曙光模式,但李和会死,他们可以去享福;努力点去尝试觉悟,可以救活李和战胜神王,他们也会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但凡有点良心,当然选觉悟。

        如果没良心,自私愚蠢到继续大多数还是选择盛世,那便是谁都没办法了,哪怕是周瑞,面对这种结果也得破防。

        所幸。

        将心比心,终究还是换来了真心,不论是否发自真心认可觉悟,并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至少有半数人已经初步接受了这个未来。

        人们不抵触,事情也就好做了。

        周瑞最擅长的就是润物细无声,这十年给人们的感觉就是,好像什么都没有改变,但又好像什么都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