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签到明末太子朱慈烺

宠文网 > 历史军事 > 签到明末太子朱慈烺

第57页

书籍名:《签到明末太子朱慈烺》    作者:熙檬父
    《签到明末太子朱慈烺》章节:第57页,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所谓的亲军都指挥使,就是羽林前卫,金吾前卫,金吾后卫等总计二十六卫部队的总指挥,简单的说就是掌管皇宫所有卫戍部队的最高将领。

        从今往后,皇宫里面所有的兵马,朱慈烺说了算!

        仅仅是这样,那其实也还不算什么,真正关键的,还是后面这个能参与廷议,并且有议事的资格。

        廷议是什么呢?

        通常来说,大明的决策团队有三种人。第一个当然就是皇帝,第二个是代表官阶级的内阁,第三个是皇帝用来制衡内阁的内朝太监通常特指司礼监几位大太监。

        每当大明有什么国家大事要商议的时候,皇帝就会召集司礼监大太监们和内阁大学士们开一个会,这就是“廷议”。

        像某些电视剧和之中上演的什么武百官齐聚,大家一顿乱吵乱嚷最终得出结果的情形,都是扯淡。

        几千年华夏王朝的演化就是一步步的集权,集权的意思就是把权力集中,这武百官几百号人都能参与进国家大事之中来,这还叫权力集中吗?那是西方式的议会。

        从汉唐开始直到清朝灭亡,皇帝和少数核心重臣的廷议有些朝代叫法不同都是决定军国大事的唯一方式。

        朱慈烺作为太子,原本是没有资格参与到廷议之中的,即便是有时候崇祯特地让朱慈烺参加,他也只有旁听的权力,没有开口商议的权力。

        但现在不一样了,朱慈烺可以名正言顺的参与到廷议之中,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

        换句话说,朱慈烺实际上已经成为了能够决定大明帝国命运的那十几个人中的一个,他的地位如今就相当于是一名内阁大学士,是不折不扣的大明重臣。

        历数古往今来,朱慈烺的现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位皇帝没有登基之前的样子,那个人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但朱慈烺更比李世民有优势,因为李世民不是太子,但朱慈烺是!

        所有人目光都注视着朱慈烺,心中满满的都是羡慕。

        这般手握实权的太子,简直就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几个啊。

        要知道,他才仅仅十五岁。

        或许,这就是天才吧。

        羡慕归羡慕,但在场没有任何人站出来表达反对。

        因为他们心中都清楚,这一次的封赏,朱慈烺实至名归!

  62菜市场处决四人吴三桂闻风急进

        在封赏完朱慈烺之后,像英国公、李国桢等有功之臣自然也是各有封赏,略去不提。

        午时,北京城西市。

        “要砍头啦!”

        “今天要砍大官的头!”

        几名好事者奔向走告之下,街道两边很快就聚拢了一大群人。

        无论什么时候,华夏人爱看热闹的种族特点都是不会变的。

        很快,四辆囚车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之中驶了过来。

        看着囚车之中那四名披头散发,被枷锁困住的囚犯,围观群众们开始交头接耳。

        “这谁啊?”

        “我也不知道,但别人都说是大官。”

        “也是,你看这几个都是肥头大耳油光满面的,肯定不是什么好人。”

        “现在的大官就没几个好人,不然那闯王的兵马能打到城外来?”

        “嘘,注意场合,你不要命了?”

        “我什么不要命了,我是实话实说!这大明啊,除了陛下和太子之外,那些官员根本就不想管我们百姓的死活,一个个欺上瞒下,可恶咳咳,谁,谁洒的沙子!”

        按照惯例,此处应有一波臭鸡蛋烂菜叶子伺候,但别忘了现在北京城还被包围着呢,任何能吃的东西都宝贵得很,大家可不能拿来浪费砸人。

        但不砸点东西的话总感觉对不起京城老百姓这么多年的优秀传统,于是有人拿起了路边的小石块,找不到石块的干脆就从脚底下抓了一把沙子,朝着囚车扬了过去。

        这一扬,不单单是囚车里的四个人受罪,就连附近的老百姓也遭了鱼池之殃,一片骂声。

        在骂声中,更多的沙子开始漫天飞扬,倒不一定都是冲着囚车去了。

        囚车之上的四名囚犯自然就是周奎、曹化淳、王化民以及魏藻德四人组,这四人一开始还想要大声申冤,结果迎头就吃了一斤的沙子,只能无奈的闭上眼睛。

        西市的门口到了。

        在这里有一处台子,往日里是官吏们解决市场纠纷的地方所在,也经常会客串一下行刑台。

        朱慈烺在英国公和李国桢等一群大明官员的陪同下,坐在了监斩官的位置上。

        看着踉踉跄跄被押上来的四个人,朱慈烺表情平静,倒是四人看到朱慈烺之后,脸色都是大变。

        周奎忍不住叫了起来:“太子殿下,老夫可是你的外祖啊,你就看在你母后的份上,饶了老夫一命吧,饶命啊!”

        周奎不停嚎叫,涕泪横流,他知道这是他最后的活命机会。

        至于其他三人,曹化淳和王化民同样也是叫屈不止,只有魏藻德两股战战脸色惨白但却并没有开口,当然也可能是被吓到说不出话来了。

        朱慈烺面无表情的从面前的牌筒之中抽出一张长长的木牌,扔到地上。

        “动手吧。”

        英国公张世泽深吸一口气:“午时已到,刽子手何在?”

        四名膀大腰圆的刽子手来到四人面前,高高举起大刀。

        下一刻,在无数围观群众的欢呼声中,四颗首级同时落地,鲜血喷洒一地。

        朱慈烺看到这一幕,心中异乎寻常的镇定。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见到死人的情形,更不会是朱慈烺第一次杀人。

        如今的大明,就好像是一个癌症晚期各种并发症开始发作的病人,需要切除清理的病灶实在是太多。

        朱慈烺就是这么一位从天而降的良医,还是开了挂的那种。

        若是杀人能解决问题,朱慈烺不介意杀他个人头滚滚!

        朱慈烺站了起来,对着身边的方拱乾吩咐道:“把公告贴出去,让人大声宣读,本宫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这就是叛国的下场。别管他是什么首辅还是厂公,也不管他是不是什么皇亲国戚,一律杀无赦!”

        方拱乾挺胸凹肚,高声道:“遵命!”

        通州。

        在众多部下的簇拥下,吴三桂走进了这座城池的府衙之中,在原本通州令的位置上坐了下来。

        攻克通州对于吴三桂这些精锐的关宁军来说并不是问题,所以吴三桂也并没有理会部下们那肉麻的吹捧,而是开始考虑一个问题。

        什么时候前往北京城比较好呢?

        事到如今,北京是一定要去的,但早去还是晚去,这里面就很有讲究的。

        从辽东那边的情报来看,清国最近完全没有调集兵马的迹象,这就让吴三桂能够以一个非常从容的态度来对待面前这件事情。

        围绕着这件事,关宁军的将军们也是争吵不休。

        一派主张立刻进军京城和李自成决战,另外一派主张先驻守通州几天,继续观望。

        就在吴三桂迟疑的时候,一名心腹突然快步而至,递给了吴三桂两张纸条。

        第一张纸条上写着:“昨夜高杰领兵偷袭京城,全军覆没。”

        第二张纸条写着:“贼军今日大索医者,似乎有某位重要人士急需就医。”

        看完这两张纸条之后,吴三桂脸色大变,猛然站了起来。

        “都不要吵了!”

        众人顿时噤声。

        吴三桂深吸一口气,昂然道:“我吴某深受大明皇恩,又得陛下信重,委任我为蓟辽总督,真是百死也难报陛下大恩。如今大明和陛下有难,我吴某又如何能够袖手旁观?

        传令下去,所有人立刻把营,用最快的速度赶往京城,务必要击溃闯贼,还大明一个朗朗乾坤!”

        听完吴三桂这一番慷慨激昂的话,所有关宁军的将军的都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