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我在明末有套房

宠文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201页

书籍名:《我在明末有套房》    作者:tx程志
    《我在明末有套房》章节:第201页,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全旭一想思考,一边介绍道:“玉米轴可以当作饲料,可以喂猪、喂马、喂牛,卢大人,你想想,种植一亩玉米……得到的玉米轴大约相当五百到八百斤左右,再加上玉米杆,可以得到大约八千斤到一万五千斤左右(干湿不同),也就是说,一亩地的玉米杆和玉米轴,在不需要额外粮食的情况下,可以养一头壮牛加一头小牛!”

        卢象升惊讶的道:“这么多?”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全旭指着甬道道:“请诸位大人移步,观察全某的牛棚!”

        全旭知道这些地方官员都想享受全旭的大餐,可是,全旭也不想让他们过得舒服。

        从全旭大院到松树林的养殖场,率先进入众人视线之内的是满地跑的鸡,这些鸡足足有数千只,用一种网围着。

        卢象升好奇的问道:“你这些鸡长得不错!”

        这些鸡长得特别肥,羽毛颜色艳泛着油光,特别精神。

        没法子不肥,这些鸡天天吃蝇蛆,都是高蛋白,能不肥吗?

        有大量蝇蛆当饲料,全旭养了几千只鸡鸭也没怎么吃力,要是没有这些东西,那就要命了,好几千张嘴呢,每天不知道要吃掉多少粮食,现在人都吃不饱,哪里有余粮喂养鸡鸭?

        事实上,此时的庄户们也学得似模似样,不过,由于全旭不允许在全旭大院里养殖牲畜和家禽,他可不想把整个大院弄得臭气熏天。

        不过,这也难不倒那些分了田地的家丁兵们,他们在自己的田间地头,搭建了一座座小型鸡舍,准备好大缸用缸发酵鸡鸭粪便,然后引苍蝇到缸里产卵,然后就可以获得大量蝇明用来喂养鸡鸭了。

        这样一来,隔三差五可以捡个蛋煮锅蛋汤加菜,大家改善一下生活,至于杀鸡杀鸭嘛……当然不能杀了,还指望着鸡鸭的粪便作肥料呢。

        当然,这种养鸡鸭的方法是不能跟卢象升说的,要是让他们知道了,没准,这些当官的就没有胃口吃鸡了。

        沿着整排整排的鸡舍,来到牛棚,十几名庄丁正在用铡刀把玉米秸秆切成一段一段的,玉米轴其实不多,只是为了演示。

        这些玉米秸秆和玉米轴,都弄成碎块,然后经过洗水一洗,放在牛和马的食槽里。

        牛和马、吃得非常开心,仿佛像吃难得的美味一样。

        全旭得意的介绍道:“今年种了三万亩玉米,可以养差不多两三万头牛,寻常百姓之家,哪怕只有十亩田,只要种了一亩玉米,牛马和饲料就不用愁了!”

        卢象升关切的问道:“这个玉米种子贵不贵?”

        “这个?”

        全旭苦笑道:“这个玉米、红薯、还有土豆,都是原产自美洲,就是在咱们东面差不多三四万里的地方,以佛良机人带过来的,我买的时候,肯定贵,几乎堪比黄金,收获的种子,我对外销售二两……”

        不等全旭说完,卢象升沉吟道:“二两银子每斗,不能再多了!”

        全旭张了张嘴,他本来想说二两银子每石,比大米和麦子稍高一些。

        其实这已经非常贵了。

        可是,卢象升感觉这玉米就是一种专门为饲养牛马准备的神物,哪怕是二两银子每斗,可以种了两亩,足够一个百姓之家养活两三头牛。

        PS:更新晚了一点,请谅解,

  第一六零章牛棚畅谈经济之道(二更)

        第一六零章牛棚畅谈经济之道

        大名府的田地为何要抛荒很多?

        主要是因为百姓没有钱养牛,没有钱养牛,种地的效率就低,税收就无法完成。

        有了玉米,就可以轻松养活牛马,大名府的农业生产只会越来越高,虽然三两银子不便宜,可是种植一两亩玉米,还是可以,大不了向全旭的全氏银行借钱,不不起还两成利,只要老天爷赏饭吃,一年可以轻松回本。

        卢象升看着牛棚里的牛,每头长得膘肥体壮,还有那些马,高大威武,神骏。

        “好牛,好马!”

        全旭没有说话,牛还好,大部分都是从外面购买的,但是这些马,除了二娘购买了一百多匹,更多的则是全旭从山东搞过来的。

        这些马的成分就复杂了,有山东响马抢富户的,也有关宁军的,也有山东军的,更有辽东军送的。

        卢象升看着到处生机勃勃的样子,叹了口气:“若是大名到处都是这个样子,那该多好啊!”

        “没有这个可能!”

        全旭直言不讳的望着卢象升道:“卢大人可知,我为了种这些地投入了多少钱?”

        “多少钱?”

        “光种子就花了五十多万!”

        当然,全旭说的是钱,而不是银子。

        在卢象升心中,这就是五十多万两银子:“这么多?”

        “是啊!”

        “卢大人也知道,咱们的麦种、稻种,产量都不高!”全旭指着自己远处的麦田道:“卢大人不妨猜猜,这样的麦田,一亩地可以产出多少斤?对了,还有红薯,土豆?”

        卢象升试着猜测道:“三四石?”

        “不止!”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全旭笑道:“如果只是三四石,那我就亏大了,产量的问题,暂时先不说,我只告诉卢大人,为什么百姓种地越种越穷!”

        “为什么?”

        “因为农民抗风险的能力太低,就以今年为例,开春之后,天气干旱,五月中旬、下旬开始下雨,六月雨水很足,到了七月,又开始干旱,那个时候,春小麦正是拔节、授粉的时候,正需要雨水,普通百姓没钱抗旱,只能任由麦子在田地里干旱着!”

        全旭指着远处的压水井道:“我有钱可以抗旱,所以,旱灾对我有影响,却没有多大影响,虽然麦子会减产,但是影响不大。”

        卢象升叹了口气道:“普通百姓连牛都没有,更别提有能力抗旱了!”

        “咱们大名府,其实还有很多荒地!”

        现在的大名府,可比后世的邯郸大多了。而且又几乎没有工业用地,没有高速公路,没有铁路以及大小城镇建筑用地。

        可以说,大名府的辖境,与关中八百里秦川差不多,只要全部开发出来,哪怕明末产量再低,养活七八百万,甚至上千万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可是呢,大名府一州,十县户籍人口七万一千八百八十户,口六十九万两千零五十八人,官田五百六十一万九千六百十亩。

        按照这样的数据,全旭的田地,其实已经占到了大名府将近百分之三。

        事实上,超过三分之二,也就是多达一千四百余亩地的田地,是士绅占据着,不用纳税。

        “让人带着百姓垦荒置田?”

        “同样也是没有用的!”

        全旭苦笑道:“就算我组织百姓把荒地开垦出来,用不了多久也会被那帮比蚂蟥还狠的缙绅不择手段的夺去,我能有什么办法?他们要是土匪还好办,我可以带着百姓,把田讨回来,可是他们不是土匪,还有有功名的士绅,这样一来整个大名府的缙绅我都要得罪个遍,我有几个脑袋呀?”

        “你直管干,全家镇巡检司,我给你破格编制五百人马,天塌下来,本府给你顶着!”

        “卢大人,你还真顶不住啊,到最后,最终还是会把我的脑袋压扁!”

        卢象升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他偶像是潘季驯,老潘是堪与李冰比肩的大水利家,四度治河,把黄河治理得服服贴贴,让黄河中下游无数百姓免受黄河泛滥之苦,很多治水经验在数百年之后还在沿用,造福子孙万代。

        作为一个文官,能做到老潘这个地步,也就没有遗憾了。

        他自问没有老潘那么厉害的治水技术,只好在发展农耕方面下苦功,能让老百姓粮满仓、食有肉,也是一件了不起的功绩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