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重生后我给女配当长姐

宠文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后我给女配当长姐

第56章 才女

书籍名:《重生后我给女配当长姐》    作者:六小姑娘
    《重生后我给女配当长姐》章节:第56章 才女,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马车停在了一棵大树下,树影斑驳,微风习习。
        她下了马车时,不少人都在忙着。
        映月让人将马儿带去附近的河中喝些水,她则是从后面的马车上,将水壶和干粮拿了出来。
        今天刚出江陵城半日,马车上有不少好吃的东西,大家吃得倒也是开心。
        元明镜担心她路上无聊,装了不少的糕点给了她,颜色五颜六色的,格外有食欲。
        她原本便是一个注重口腹之欲之人,如今,自然是不客气。
        明嘉珩今天一身淡青色长袍,上头绣着竹的花纹,大步走来时,真应了那句话。
        陌生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就是有点黑了,将通身的气度,给掩了不少。
        “给。”明嘉珩将用油纸包好的牛肉干递给了她,而后坐在她身旁,道:“辛苦了。”
        到底是帮了他很多忙,只是腾不出时间来与她说话,是以,今天这才正式道谢。
        他声音慵懒,像是刚睡醒似的。
        宋依锦伸出手,接了过来,阳光下,纤纤细手,透出盈盈光泽。
        “举手之劳罢了。”宋依锦咬了一口牛肉干,耸了耸肩,道:“太子殿下若是回京,还请别放过那些,让我吃苦头的人。”
        她咬着牛肉干,面上不见任何笑容,她恨声道:“害得我几天没吃到肉。”
        当初江陵城已经如同一个孤岛一般,里头的蔬菜水果肉类,都是极其稀缺的。
        只有粥水与咸菜。
        当初若不是还有一些鸡蛋啥的,只怕,元明镜的营养都跟不上。
        虽说只是几天时间罢了,可对她这种偏爱吃肉的人而言,简直是毁了她的好心情。
        这个仇,她记得很清楚呢。
        明嘉珩沉默的点了头。
        回京虽然慢了一些,但到底是有皇上在,路上倒是没有遇到问题。
        映月很早之前便是将消息递了回去,到了城门口,宋依锦就被接回了家。
        元氏亲自过来接的人。
        她出门总是带着面纱与帷帽,倒也是与离京前差不多,除了赶路有些风尘仆仆外,倒是与往常相差不远。
        进了门,元氏让人给她沐浴更衣后,这才摆了饭。
        宋依锦是个偏爱干净的,只是去了江陵城后,没有条件,只好是忍着。
        如今,回京后,又恢复了从前的做派。
        桌上的菜很是丰盛,京都秋日,也是有了些凉意,院内落叶纷纷,一眼看去,黄色一片。
        “你可算是回来了。”元氏给她夹了块鸡肉,状似苦恼道:“你再不回来,家里的事儿,我都管不过来了。”
        将军府家大业大,再说她离开后,宋怡柔母女越发的蹦跶,若不是担心闺女,没时间收拾,她们哪能如此安生?
        宋依锦将筷子一放,半晌,这才开口:“不急,慢慢来。”
        一下子将宋怡柔玩死了,那多无趣?
        若是真的如此的话,她怎么对得起前世在水中扑腾时的憋屈?
        元氏又问了她一些江陵城的事儿,她一一答了。
        元氏虽说很少出门,但听闻这些,只说是作孽啊。
        听闻有人为,她极为不雅的咬着筷子,看着闺女,试探道:“知道是谁吗?”
        宋依锦已经吃饱了,将筷子放下后,端着茶杯,靠在椅背上,听完她的问题,眉头微蹙。
        “不知道。”她还是摇了摇头。
        这种事,乃是朝堂中事,她知道了太多,的确不是个好事儿。
        “行了,咱们别管了,还有太子殿下呢。”元氏倒也是豁达,知道不是自己的事,干脆便是一句不说。
        到底是她出门久了,元氏在家中憋得慌,等她们吃完饭时,又拉着她,说了家里的一些事。
        他们当时离开时,京都里,最为热闹的是,不少茶楼都在赞叹茶会那日,她所作的诗。
        彼时,江陵城的水患尚且不严重,京都还是一如往常。
        最大的新鲜事,便是茶会上,她的惊艳表现。
        几年前,茶会正当鼎盛之时,每次茶会后,茶楼里,都会谈论茶会上的趣事。
        届时,能谈论半个月呢。
        只是,接下来的几年,茶会拿得出手的诗词,少了许多。
        应该说,几年来,拿得出手的,五只手指便能数得过来。
        是以,茶会的热度,低了不少,甚少有人关注,更加无法令人惊艳。
        只是,那一天,她惊艳表现,艳才双绝,那句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令人拍案叫绝。
        京都里,在这句话盛行时,出现了不少的痴情种,到底是真的痴,还是强说愁,便是不知了。
        可不可避免的是,京都里,因为这一句话,茶楼里,比以往更加热闹,倒也是真。
        从前都说,一代不如一代,如同宋依锦这般年纪的女孩,没有能当真拿得出手的才女,是以,很是被人诟病。
        宋依锦的出现,正好是填补了这个亏空,不少同年纪的女孩,倒也是不记恨她,只是以她为荣。
        是谁说一代不如一代的,前辈那些个才女,能说出如此凄婉的诗词吗?
        嫉妒的人是有,但更多的人,只是为了向长辈证明,没有一代不如一代。
        江山代有才人出,这乃是常态。
        从前没有,那是宋家大姑娘低调,如今眼瞧着庶妹越发丢人现眼,干脆站出来,证明一番罢了。
        人总是喜欢八卦的,宋怡柔与宋依锦的关系,也被不少人津津乐道。
        只是听闻宋依锦去了江陵城,没有后续的新鲜事,是以,大家只好将注意力,放在她所做的诗词上。
        倘若只是诗词的话,倒是评不上才女的名头,两句诗,若是评上了才女,那着实也是太草率了。
        问题不仅仅是她的两句诗,而是写下几句诗时,用的是簪花小楷,很是工整。
        能写出一手好字的人,在其他方面,自然也是比寻常人厉害得多。
        加之何媛媛,纳兰容在后头推波助澜,是以,这才女的名声,倒是落实了。
        主要也是同等年纪之下,多少人扑腾了好几年,也比不上她惊鸿一瞥。
        谁是才女,还是一目了然的。
        宋依锦听着元氏说,抬了抬腿,嘴角勾起了一抹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