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我是宇文泰

宠文网 > 历史军事 > 我是宇文泰

第706页

书籍名:《我是宇文泰》    作者:天行之
    《我是宇文泰》章节:第706页,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都射杀了,然后泅水过去,直接打扫战场,分割战利品,他不香吗?
        这时将士们越来越多,刹那间就把湖心岛围了个几百层,双方弓箭互射,渐渐的,台上元戊等人的弓箭射完鸟,乱军迅速的拆宫殿,做浮桥,攻向台上。
        大家搭桥的搭桥,游泳的游泳,纷纷向岛上逼近。
        黄昏时分,乱军登上湖心岛。
        双方短兵相接,大杀特杀。
        岛上最后这一波人,都是宁死不降的,要降其实早就有机会投降,要跑路也早有机会跑路,这时倒也战斗颇力。
        大概差不多吃晚饭的时候,元戊等宗室及他们府邸中的苍头、奴仆们等皆战死在岛上。
        虽然都是岛,但湖心岛毕竟不是呆弯岛,太小了,没有任何防御纵横,很快被全部攻克。
        元钦只得和少数人躲进台上的建筑物里面,乱军开始在岛上大肆收捕。
        试想一个岛屿而已,而且还不是大自然的岛屿,只不过是个人工岛屿,能有多大?
        再大,能大过数千百士兵的搜捕,这可是实打实的人肉搜索,元钦躲在湖心岛西北的一个小房子里,拿着天子玉玺,如萨达姆、卡扎菲状,身边人或死或逃。
        长安商人老杜手拿砍刀率先突入这个西北角的小房子里。
        寻常,他没少被官府收税,这时觉得大为痛快。
        此时的元钦犹自不肯脱下他那身华丽服饰,色甚艳丽,毕竟,天子袍服他知道危险,他已经换下了,但换下归换下,还是不能太寒碜。
        因为实在是华丽,不寒碜,便和周围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老杜一看,便上来剥他的衣服,元钦一看对方穿着商人服装,一看就知道对方木有啥身份,乃是贱籍,大呼道:“你个贱人,敢抢朕东西?”
        这个时候,他还自称朕,这种找死的装逼,也是没谁了。
        好在老杜也是个马大哈,只是眼中觉得元钦的衣物不错,对于朕这个称呼,他既不熟悉,也不敬畏,一刀砍翻,剥下衣服绶带便走。
        走不多久,迎面撞见一名校尉,这校尉之前在禁军中做过,担任的天子内廷侍卫。
        他对皇家穿戴礼仪的什么有点点小熟悉,对皇帝身边的对象也、寻常穿的便服也十分熟悉,一看老杜傻不啦即的穿着皇帝宫中闲暇时候穿的便服。
        便问道:“哪搞到这套服装的?”
        他自然情知老杜这个瘪三,绝不识得,也不点破。
        老杜哪里知道自己刚刚做了买椟还珠的蠢事,回答曰:“在一个年轻的装逼犯手里抢的。”
        校尉一听他说到年轻二字,已经猜到十之七八就是元钦,因为元钦正年轻。
        当下又问:“那家伙在哪儿,说不定身边还有好东西?”
        老杜用手一指:“在西北角的那个小房子里!”
        那校尉大喜,忽然一指老杜身后,道:“你看那谁来了!”
        老杜一回头,这校尉一刀砍在他脖子里,人头伶仃落地。
        随后,他匆匆赶到那间小建筑物,用蜡炬在死去的元钦身上儿晃了晃,验明正身,但不能最后确定,看穿着打扮,旁边滚落的玉玺等等,心想必是元钦无误。
        玉玺这东东,只有元钦会带着形影不离,当下大喜,一刀砍断元钦头颅。
        稍迟,复又有元钦的官属前来指认,乱军士兵们争功,就是拿不到头颅,拿到元钦尸体其他部分也能争功,楚汉相争的项羽和元钦的命运相似,在死后被人砍得乱七八糟。
        然后士兵们举着尸体到刘邦那儿请功,结果尸体拼凑成功。
        凡有尸体部分在手的都封为侯爵,一共五人受封侯爵。
        如今声势如日中天的杨家,当年正是砍下项羽肢体一部分的功臣

八一三、接下来该称帝吗
        至此,元钦谢幕。
        元钦谢幕的时候,消息很快就传到长安城外,宇文泰于是立刻率军挥师进入长安,进入长安之后立刻该赏者赏,该罚则罚。
        接下来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当然是该怎么办的问题。
        是否该称帝的问题?
        这个时候,八柱国之中,李弼、李虎、侯莫陈崇这三个人是没问题的,元欣这时候,还在惊恐中。
        于谨的话,称帝他可能也不会反对。
        但是这里面独孤信和赵贵估计是绝对不会同意他称帝的。
        这两个人很难办。
        长安事变之后,独孤信和赵贵差不多第一时间赶到宫中,然后发现元宝炬死了,如丧考妣,紧接着又听闻元钦已死,元钦的妻子已死。
        他们那时候已经担心宇文泰即将称帝。
        于是一场无声的较量开始了!
        这场较量发生在独孤信、赵贵和大冢宰宇文泰之间,相对来说,我们今天描述这场较量未必感觉惊心动魄,但是当年身处其中的人都应该知道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我们来看更始使用的招数:
        第一招:派心腹参与讨论立宇文泰为周王,封王,这貌似对宇文泰同志的肯定;
        表赶紧下结论,虽然封王,但是下面还有一招,希望宇文泰立刻散兵,终结长安百姓的恐慌,这当然是以退为进,这些兵退了之后,双方自然是互相扯皮……
        接下来,当然是陷入称帝与否的扯皮中。
        第二,独孤信的几个儿子,独孤善等人,已经匆匆离开长安,前往陇右。
        这一招,和尚头上的虱子,太明摆了。
        陇右的宇文导现在病入膏肓,生死难料。独孤势力重归陇右,也许会和萧赞沆瀣一气,也许会重新立刻霸占陇右,这件事现在最难处理。
        第二招:以长安百姓相要挟。
        长安百姓在乱事之中,受创颇惨,这里面,一方面是有乱军确实造成了杀戮,一方面也确实有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在长安造成了人心混乱。
        这时候的长安百姓,简直是处于颠沛流离的状态。
        独孤信暗中令这些百姓每日都到宇文泰府邸前哭诉喧嚣而闹,这是民心,民心这么乱,你还图谋称帝?
        这当然是在道德上令你站不住脚。
        毕竟当前形势和高洋称帝的时候不同,高洋的时候老百姓早已经习惯了高家的治理,而且,高洋篡位,几乎是和平进行的,而这里,发生了杀戮。
        民心不允,看你如何称帝。
        第三招:独孤信暗中收容了长安乱时的乱兵,暗中扩充实力,同时令赵贵勒兵城外,两人形成长安表里俱有兵的形势,对宇文泰形成钳制;
        客观来说,他们的兵员素质及战斗水平,对宇文泰当然都构不成威胁。
        但是,独孤信的态度几乎也表明了,一旦宇文泰议论称帝,他便立刻扯犊子造反,这是他一生的价值观,宇文泰要称帝,就首先必须和独孤信发生战争。
        这几招,意图都非常明显;独孤信的策略也不算太差;
        下面,我们来看宇文泰的见招拆招,针对独孤信的推举,宇文泰堂而皇之的接受下来,从此宇文泰就成了周王;另外,对于散兵归诸各地的要求,宇文泰暂不答复;
        他要看看诸将的意见。
        宇文泰迅速把独孤信通牒的内容传达给各位将官,然后他就在那里等待民意;很多事情,要通过民心士气然后才可以下结论的,他相信他等得到。
        听到独孤信意思的将官们迅速有了行动。
        我们选几个比较有特色的例子,耿豪、蔡佑等耿耿心腹;
        首先是他们按捺不住,他们派出了代表,他们的代表是耿豪,耿豪最先按捺不住,首先闯进宇文泰殿中。
        耿豪没有明确说明要反独孤信啥啥啥的,漂亮的拐了一个弯对宇文泰说道:“周王,请允许我回去继续招兵买马。”
        宇文泰同志老谋深算故作惊讶,道:“如今天下已经平定,还要兵马做啥事。”
        耿豪见宇文泰装糊涂,干脆挑明:“长安虽定,天下兵革乃始耳。今独孤信与赵贵,欲周王罢兵,不可听也。”
        意思是说现在独孤信希望周王散兵,然后和周王打政治账、口水仗这话千万听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