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二十几岁应该懂得的100条人生经验

宠文网 > 武侠小说 > 二十几岁应该懂得的100条人生经验

掂量轻重,人微言轻少开口

书籍名:《二十几岁应该懂得的100条人生经验》    作者:李问渠
    《二十几岁应该懂得的100条人生经验》章节:掂量轻重,人微言轻少开口,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都特别爱说话,急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或者想法。其实,你有没有想过,就算你说得很精彩,又有谁会在乎一个二十几岁的人的话呢?常言道: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所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实在是有些不负责任。所以,二十几岁的你,请学会适当沉默,少开口。
正如一句谚语所说:“沉默是金,语言是银。”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
为人处世,与人打交道,少说多听是一条永恒的守则。侃侃而谈不见得给自己增添光彩,更不能说明自己有学问,相反,只会给人带来言而不实的感觉。人微言轻少开口,也是一种做人的境界,把说话的机会让给那些该说的人,让自己有一片宁静和安详,独自体味生活的百般滋味,未尝不是一种聪明的选择。
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往往喜欢侃侃而谈,不可否认,有时候这是好事。但在另外一些时候,这股豪情还是稍稍收敛一些为好。在这个世俗的社会中,我们必须先学会明哲保身,然后再考虑表达自我的观点。
马林毕业于北京某大学金融专业,毕业之后到一家国营大型企业担任销售助理一职,试用期为六个月。毕业以后,他和这家国营企业签定了试用期合同,销售助理这个职位让他觉得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在业务方面,马林完成得十分出色。但令人意外的是,六个月试用期结束时,公司的人事部门却委婉地告诉他:“长假结束后,你不用来公司报到了。”
“现在想想,可能是没有注意到人际关系的问题。”丢掉工作后的马林向朋友说起这件事时只能这样苦笑。当时,通过层层面试进入单位,马林自然想好好表现,但是过犹不及。事后才知道,单位领导和同事对他的能力没有任何疑义,但是对他的综合评价却很一致——“说得太多”。让几乎所有领导和同事难以接受的是,对于他们的一些错误以及单位某些制度上的不健全,马林也会毫不保留地提出,丝毫不注意情面。
对于自己的意外出局,马林无奈地表示,自己对社会关系怎样处理还不是很明白,本来想把事情做好,结果却适得其反。“就拿那次谈判来说,我确实完成得很出色,但是后来觉得有些越俎代庖了。其实我只不过是个销售助理,谈判时应该让销售经理来处理和决定。我当时没有意识到,我在老总面前说得太多了。后来老总表扬了我,反而让我们经理脸上难看了。”虽然满肚子委屈,但马林也无可奈何,只得接受这个事实。
二十多岁的你,一定要引以为戒。因为这个年龄的你,通常都没有太高的地位,人微自然言轻,如果动不动就提意见、发议论、出点子、想方设法要改变原有的运行机制,或是对自己看不惯、别人却早已习惯的事情进行批评和指责,经常以否定的姿态出现,这样的举动,在别人看来,都是为了显示你自己的高明。你高明,就意味着别人无能,这就难免陷入别人的非议之中。因此,即使你确实比别人厉害,也要注意表现方式。
不要轻易说话,可以使工作与生活更加顺利。一些人往往不懂得掩饰自己的情绪,也不管时间场合,对象是否适当,更不理会讲话的后果,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而且,说出话来不讲究方式方法,往往是采取最直白的表达方式,甚至不乏尖锐刻薄。这些人的直率最易得罪人,往往使对方十分尴尬,结果自己也容易招人记恨,使自己陷入孤立状态。其实只要动动脑筋,换个思路,也许不说出来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
当然,人微言轻并不是教人缄口不语,而是希望人们能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说。让我们的生活中多一些高质量的谈话,少一些无目的和平庸的闲语。让思考的火花在沉默中放出光彩,让语言的艺术在思考中得到升华。如果你能够懂得管住自己的嘴,那么成功就指日可待了。

把握思考的方向,做事才能事半功倍

古人云,“三思而后行”,意思就是做事前要多加思考,换句话说就是“先瞄准后开枪,想好之后再行动”。
可能有人会说,当今社会复杂多变,机会稍纵即逝,有时候做事前考虑得太多,反而会错失良机。其实,“三思而后行”与快速地把握时机并不矛盾,做事情要学会把握时机,同时,在作决策的时候还要多思考,把握正确的思考方向,只有这样,才有希望到达成功的彼岸。
对于渴望成功的人来说,三思就是要做到一思做什么,二思怎么做,三思怎么做到最好。做任何事情,首先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否则就会像无头苍蝇一样无所适从;接下来就要思考怎么做,就是做事的方法。做事方法得当,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就会走弯路,不仅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有时甚至还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最后要在已有的方法中寻求最适当的,争取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做出来的效果会有很大的不同。原因就在于有的人会积极地思考,并努力寻找最优的解决方法,而有的人则是走一步,看一步,等碰壁的时候,又回头重新思考,这样不仅效率不高,最终的结果也不会令人满意。
当吉姆接受公司的一个IT产品开发任务后,他几乎用了100%的精力去做。吃饭、开车、睡觉的时候他都在想,做出什么样的产品是最好的。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吉姆对这个产品的设计反复修改,终于设计出了一件“完美”的作品。在公司的讨论会上,吉姆很是得意地把自己的设计思路讲给了诸位同事和上司。
出乎他意料的事发生了。同事们好像对他的想法并不认可,相反,他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诸如:“我觉得过于强调了娱乐性,而且操作起来比较复杂”、“我也这么认为,顾客可能不会买我们的账”、“设计理念新颖,但是我觉得有些脱离市场”……上司苦笑了一下,表示无奈,这个设计最终被否定了。
会后,上司把吉姆叫进了他的办公室,对他说:“关于这个设计,我觉得你想得很好,做得也很认真细致。但是很遗憾,其他同事并不认可,他们说的也是有道理的。有没有想过我们做这个工作的出发点是什么?”
吉姆回答道:“设计一个让顾客满意的产品,所以我力争完美。”
“没错!你说得很对。”上司递给吉姆一杯咖啡,接着说,“但是你在设计前有没有想过顾客到底想要什么?他们期望买到的产品是什么样的?”
这句话让吉姆感到很惭愧,事实上,他基本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执行这个任务的,他只是达到了自己的期望而已。
“其实,他们需要的是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产品,如果站在顾客的角度上思考,你设计的‘菜单命令’过于复杂。顾客可不喜欢花1个小时研究那些搞不明白怎么用的产品,所以,试着多想想别人的立场。加油吧!”
故事中的吉姆,你不能说他做事前没有思考。但是,他思考的方向不对。既然你是为了满足顾客的需要,那么就要站在客户的立场上去思考,而不能只凭自己的喜好去做事。我们做事,并不是只要思考了就可以的,只有善于思考才能事半功倍。
如果你是一名服务人员,就多想想顾客希望得到怎样的服务,而不是你想给他们怎样的服务;如果你的工作是产品设计,请多想想什么样的产品能够让顾客眼前一亮,并且使用方便;如果你是做销售工作,那么也请想想你的客户会需要怎样的服务,针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销售方法;如果你是做秘书工作,就要多站在上司的角度思考,提前帮他把各项工作做好。
聪明的工作人,一定是善于思考的人。即使你很忙碌,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想想,你的目标是什么,为此需要做什么样的工作,以便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二十几岁的你,如果渴望自己能够有所成就,那么就不要再盲目地行动了,一定要养成先思后行的习惯,并且还要有思考的智慧,这样才不会白费力气走弯路。

以智取胜才是上策

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该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呢?当然是既省力又有效的方法。这就需要你开动脑筋,让你的聪明才智帮你获得胜利。
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去动脑筋思考。有很多两全其美、三全其美的办法等着我们去寻找。它们确实存在,只要你肯动脑筋。以力取胜永远都是愚者所为,唯有以智取胜才是真正的上上之策。
有一个小孩,大家都说他傻,因为在5角钱和1元钱之间,他永远选择5角,而不选择1元。有一个人不相信,就拿出两个硬币,一个1元,一个5角,叫那个孩子任选其中的一个,结果那个小孩真的挑了5角的硬币。围观的人看得哈哈大笑。
那个人觉得非常奇怪,便问那个孩子:“难道你不会分辨硬币的价值吗?”
孩子小声说:“如果选择了1元钱,下次他们就不会让我玩这种游戏了!”
以智取胜,是一种既省时又省力,而且很有效果的策略。古今中外运用智慧取胜的案例太多太多。比如三十六计,计计都是用兵的神智。我国历史上的围魏救赵、欲擒故纵、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空城计等等,都是以智取胜。古人给我们留下了无数以智取胜远胜于以力取胜的故事,告诉我们凡事不可以蛮干,要多思考,想出好办法来解决问题。
在当今这个时代,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企业管理,解决现有问题,改良现有产品,或是研发新产品甚至策划开发新市场,都需巧思妙想。简单地说,“以智取胜”早已取代“埋头苦干”,成为商场职场上决胜负的关键。那些聪明的成功者,或者标新立异发明新产品,或者另辟蹊径开拓新的市场,或者不拘一格地使用新的人才,或者出奇兵策划新的方案。那么,你该怎么做呢?根据自己的处境选择适合自己的策略,就这么简单。
1991年,日本某汽车公司为了满足现代消费者讲究商品的高品位,刻意追求个性化的心理,推出了一款名叫“费加路”的新车,受到了顾客的欢迎。但该公司宣布仅生产两万辆,限量销售,结果订单激增到三十多万辆。公司信守诺言,对所有的订购者实行摇奖抽签,只有成为“幸运儿”,才可购得此车。结果,两万辆车还未生产出来,已被预购一空。
澳大利亚的一家餐馆老板更是别出心裁——顾客就餐后,吃得满意,可以多付款,吃得不满意,可以少付款。该方法一实施,许多顾客纷纷前来就餐,并因把握不准“价格标准”而不好意思少付钱。结果,餐馆每月获利竟比同行高出一倍多。经营者有胆有识,勇于冒风险,使餐馆取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二十几岁的你,可能不缺勇气,不缺聪明,但未必有足够的人生智慧。也许你会觉得以智取胜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它对你来说确实很有帮助。

大智若愚才是真聪明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都觉得自己是最聪明的,并且觉得要把这种聪明表现出来才是自己的本事。可是年轻人,你要知道“强中自有强中手”、“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的道理,总有人比你更聪明、更有智慧,他们之所以没有表现出来,是因为他们明白,大智若愚才是真的聪明,才是智慧的真境界。
明代学士吕坤在《呻吟语》中说:“愚蠢的人,别人会讥笑他;聪明的人,别人会怀疑他。只有既聪明而看起来又愚笨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宋代大文豪苏轼也说:“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是混混沌沌与天地一体,秉承天地间的灵气,为造物主所呵护。大智若愚者,一般是一些得道高人,他们永远似睡非睡,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态度总是淡淡的、傻傻的,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他们或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或者身居闹市仍心如止水。就算身居官场商界,仍能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一切功名利禄,他们拿得起,放得下。
大智若愚在生活当中的表现是不处处显示自己的聪明,做人低调,从来不向人夸耀自己、抬高自己。做人的原则是厚积薄发、宁静致远,注重自身修为、层次和素质的提高。对于很多事情,持大度开放的态度,有着海纳百川的境界。他们从来没有太多的抱怨,只是踏实做事,对很多事情要求不高,只求自己能够不断得到积累。
大智者深知,刀磨得过于锋利,刀刃很快就会翻卷而失去作用。他们懂得,做事过于猛烈,就会使事情发生反向的变化。
《伊索寓言》中有一则故事讲北风和太阳比谁更厉害。它们达成协议,谁能最先让一个走路的人脱掉衣服,谁就为赢。北风用尽力气呼呼地吹,但是它吹得越厉害,那走路的人就把身上的衣服裹得越紧。而太阳呢,它慢慢地放出热量,走路的人感到阳光的温暖,就开始一件一件地脱衣服,直到最后觉得太热了,索性把衣服全部脱掉,跳到路边的一条小河里去洗澡。
北风采取强硬的手段,不仅没有让走路的人脱掉身上的衣服,反而使路人将身上的衣服越裹越紧。太阳通过温柔的方法让走路的人脱掉了衣服,而且还让走路的人光着身子跳到河里洗了一个澡。太阳的做法,可谓智者不锐。
一个很有智慧的人,你很难见到他有什么锐利之处,因为大智者从来不以大刀阔斧、慷慨激昂表现自己,也从来不刻意显示自己有强大的力量。大智者虽然看似不强大,却能促成事物的成功或发展,这是因为他的柔性中潜藏着足够的变通。一个懂得留有余地并充分利用余地的人,最有可能成为成功者。反之,一个倔犟且爱钻牛角尖的人,往往最容易碰壁、失败。
张强毕业那年,就业形势很严峻。在撒下了几十份求职信后,好不容易有一家公司有了回应。可是当张强兴冲冲地去面试的时候,却发现已经有40多人揣着本科学历和各种证书聚集在公司门前,竞争几乎激烈到了短兵相接的地步。闯过了初试和面试,张强进入了最后一轮考察:在人力资源部实习三天。
部长给了张强一个任务,将公司去年的部分文件整理归类并在电脑里建档保存。然而,就在张强忙碌了一天之后,下班前传来了坏消息,总公司紧急通知暂停招聘新员工。
“这不是耍我们吗!”参加实习的其他学生纷纷跑到部长办公室表示不满。直到下班前,焦头烂额的部长才送走了最后一个愤愤不平的学生。
回到办公室,却发现张强还在成堆的文件里忙碌着。部长很客气地说:“真不好意思,白让你忙活了一天。没办法,这是总公司临时的决定……下班了,快回家吧,你明天就不用来了。”张强站起身来,说:“没什么,只是这些文件我都整理了一半了,如果换成别人,又要从头开始。活儿没干完心里不踏实,我明天再来,一个上午就足够了。”
朋友都说张强傻,与其给人家白白出力,还不如抓紧时间找别的工作。张强只是微微一笑,第二天中午离开的时候,留下的是一排排装订好的文件夹和一间整洁的档案室。
两个月后,求职屡屡碰壁,只能在小店打零工的张强接到了一个电话,是那位部长打来的,说现在公司有职位邀请他前去应聘。原来,部长在向公司经理汇报招聘情况的时候,特别提到了张强的表现。经理对这个“最傻的求职者”印象很深,让部长留下了他的联系方式。当公司完成调整,重新招聘员工的时候,部长第一个电话就打给了张强。就这样,在同学们羡慕的目光里,张强重新迈入了这家公司的大门。
我们处在一个越来越开放的时代,很多人都争先恐后地显才露能,人人梦想着出人头地、扬名立万。如果你也耐不住寂寞,处处显山露水,争着炫耀自己,想尽办法成为别人羡慕的目标,那么,在你的虚荣心不断得到满足的时候,你也离失败越来越近了。
所谓“高处不胜寒”、“强者也要装脚痛”正是这个道理。世事复杂,你不知道事情的变化会怎样,只有大智如愚,韬光养晦,才是保存实力的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