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第21页

书籍名:《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作者:泓逸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章节:第21页,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一开始,她怎么也适应不了这里的工作和生活。她想回去,但又怕别人笑话。当初她报名的时候,身边就有许多人提醒她要慎重考虑,然而她还是毅然坚持了自己的选择,现在再回去,她岂不一辈子都要遭人耻笑吗?于是,她咬牙坚持了下来。


许多个夜晚,她都独自一人蜷缩在那个黑暗的小阁楼里。小阁楼四面八方比较空旷,没有多少人家的灯火。黑夜如漆,涂裹了整个阁楼,她内心不禁害怕起来。恐惧和寂寞渐渐从四周向她逼近,越逼越紧,像恶魔一样死死掐住了她的心。


这一切就这样继续着,直到有一天,在昏黄的灯光下,她看到了一篇正要批改的学生作文:张老师是我们最尊敬的人,她不怕苦,不怕寂寞,一个人守在这个贫穷的山区给我们上课,我要向她学习,长大以后也做一个张老师这样的人。


一字一字地读完这些稚嫩的话语,张玲的眼睛湿润了。她没想到,胆小、犹豫的她在学生眼里竟如此高尚,值得敬佩。于是,她坚定了自己继续待下去的决心。


第二天一早,她像往常一样按时起了床,然后就烧火、做饭,给学生们上课。不同的是,亲切、坚强取代了她昔日眼神里的那种凄苦和徘徊。她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学生的事业中,很快就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不知不觉中,她已习惯了这里的支教生活。她喜欢静静地批改学生们的作业,喜欢每天及时总结工作,喜欢一个人安静地思考、写作。她的心情也越来越开朗,她突然意识到,原来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是如此宁静和美好,山是那么挺拔和刚硬,夜晚的星空是那么静谧和悠远,田野的色彩每月都在变换,就像一个喜爱换穿鲜艳衣服的小姑娘。


张玲就这样学会了享受这里的生活,她不再感到寂寞和害怕,生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美好和有意义。她的生命也因此多了一份常人难以体验到的美。


张玲的心灵在支教的寂寞生活中得到了洗礼,她对于生命、对于美、对于快乐都有了全新的体验,她的生命也因此变得丰富和深刻起来。


寂寞的人精神是富有的,生命是厚重的。在自我的世界中,你拥有一片天,那里蕴藏着你的全部。
学会咀嚼寂寞,品味生命的淡苦和清香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的这句话可谓脍炙人口,这是一种高远的人生境界。在这种人生境界中,宁静、淡然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人生状态。一个人只有保持住这份宁静和淡然,才能致远,才能明志。能够“致远”的人,是有大智慧的。远方让我们满怀憧憬,那里有无限的风景;远方让我们能够超越,看清眼前的许多困难和苦痛。漫漫长路中的一个小挫折,不值得我们为之呼天抢地,为之欲死欲生,远方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广袤,我们不再被心中那个狭小的世界所羁绊。遇事之时,我们能够坦然应对,能够顺其自然,不再强求,不再偏执。远方让我们的内心充满宁静,我们能意识到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们不过是沧海一粟,生命的种子在此发芽、在此成长,我们得以体验这大千世界,这就是我们的福分。我们不能让这如流星一般划过的美丽人生在嗟叹、抑郁中度过。远方只有我们站在不一样的高度看时才能尽收眼底。如果你不能在寂寞中远离尘世的浮躁与喧哗,不能打开智慧的心眼,就不能看清远方的美景,不能得到远方带给我们的启示。


生命的旅程不可能一路上都有鲜花相伴,不会一直平坦而笔直,也不会一直有知心而又得力的朋友、亲人同行。这旅程中会有阴云和暴雨,会在泥泞中跋涉和跌倒,会走弯路、走错路,会一个人孤独而寂寞地行走、思考和回忆。当你一个人行走在生命的旅程中时,不要忘了从路边同样寂寞的橄榄树上摘一颗青橄榄,放在嘴里咀嚼,这先淡苦而后清香的滋味正是我们此刻的心境。我们信步走在这条孤寂而又鲜有鲜花、旅伴的小路上,虽然嘴里有一丝丝淡苦,心里却充满了香气,这香气来自于淡苦。只有在这寂寞的路途中,我们才能静下心来细细品尝,才能发现这淡苦背后的清香。这清香虽然不如成功那样刺激,虽然不如热闹那样兴奋,却是我们所品味到的所有滋味中,最意味深长、最令人回味的。在这淡苦和清香中,浮躁的心开始变得宁静,我们的眼睛也因此发现了原本孤寂的橄榄树,它带给我们的是完全不一样的生命体验——虽然淡苦,但却清香,一种别样的清香。


我们热衷于追逐物质财富带给我们的享乐和成就,仿佛只有如此,人生才有价值,生命才有意义。当我们把这些外在的物质财富当作人生快乐和价值的唯一标准时,我们就蒙蔽了向内看的眼睛。我们的眼中只有这闪着金光的金钱,就像孩子们的眼中只有糖果一样。我们为得到财富而快乐,为不能增加财富而郁郁不得志,也如同孩子们为得到糖果而乐,为失去糖果而哭一般。我们这些成年人似乎并没有成长多少,还像小孩子那样简单而任性。这正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会留一只眼睛看自己的内心世界,没有去反省那个简单而任性的、还没有长大的自我。因为俗世的光彩和动人,因为俗世的热闹和繁华,我们的心便被它们牢牢吸引,被它们紧紧抓住,因而眼睛只能看到这外在的物质世界,而疏于内观。我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因此被扭曲——看不起那些挣不到钱的人,整日疲于奔命,苦苦追求增加自己的财富,害怕贫穷犹如害怕瘟疫,更是把过着普通生活的人看成是一群失败者,竭力避免自己滑向那个普通人生活世界的大门。结果,一旦遭遇失败,内心就纠结不已,一种过普通人生活的恐惧感在全身蔓延。这是多么可笑和荒唐啊,但现实世界中许多人就是如此。


生命之中的美是多种多样的:炎炎夏日的那一丝清凉是一种美;痛苦之时那一句安慰和支持是一种美;远方的朋友那一声问候和祝福是一种美;失败之时轻轻地拍拍肩膀是一种美;晚归时妻子的等待是一种美;干渴时赠送的一杯清茶是一种美……这些丰富而多样的美,它带给我们的愉悦丝毫不比财富带来的少;它带给我们的狂喜丝毫不逊色于功成名就;它带给我们的那种独特享受是任何财富和功名都难以给予的,这种种感觉是如此易于获得,而又如此持久和美妙。更难得的是,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这种纯美的生命体验,还能保持我们的宁静,而终至于“致远”;它不但启发我们的思考,还让我们获得更多的人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因此而充实。这就是生命之美,这美是如此平凡,因为每一个人只要丢掉偏执,细心品味,都能享有,就像那青橄榄一样。又像喝茶一样,唯一需要做的就是静心细品;这美又是如此非凡,因为它给予我们的滋味远比一切物质财富所带来的要丰富和深刻得多,它赐予我们的还有智慧和宁静,这正是快乐和幸福得以持续的动力。


生命不总是热闹和精彩的,但许多人因普通、因平凡而感到寂寞和痛苦,这大可不必。人生可以有失败,可以默默无闻,但生命却不能没有美和愉悦。生命之美是造物主赠送给每一个来到世上的人的礼物,它绝不仅仅专属于达官显贵和富甲一方的那一类人,而是只要你享有生命,你就可以享有随生命而来的那种美。但是,许多人恰恰没有领会这一点,只对灯红酒绿的人生感到快乐。他们害怕寂寞,因为寂寞会让他们想起自己的一事无成,想起自己的毫不起眼,想起自己一直以来的失败和磨难,因而寂寞成了他们最不愿面对的状态。所以,他们要用酒精来麻痹自己,用震撼的音乐和不停地摇摆来摆脱寂寞,好让自己从生活的失败者这一事实的恐惧中解脱出来。结果,虽一时沉醉其中,忘掉恐惧,但下一次寂寞来临时,那种因人生不得志的痛苦则会加倍。于是,他们就加倍地用酒精、毒品,用迷幻药等一切可以让他们暂时摆脱这一精神折磨的东西来麻痹自己。结果和之前一样,寂寞和痛苦随之加倍,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人们就这样陷入人生的深渊中而不能解脱。


生命之美如此绚烂,不要让虚伪的外在蒙蔽你的智慧之眼,要细心地捕捉内心的每一次感动和欢欣,这感动和欢欣或许来自一句简单的赞美,或许来自一次春寒料峭时的踏青之旅,或许来自儿女的一点点进步和成长,或许来自父母充满关怀的一声嘱咐,或许来自和朋友的一席闲聊,或许来自冬日的一缕暖阳,或许来自同事的一句鼓励,或许来自对万物欣欣向荣的一丝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