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第17页

书籍名:《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作者:泓逸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章节:第17页,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在人生中,同样有很多你不愿面对、不敢面对的伤痛。这些伤痛来袭的时候,就是你最寂寞、最无助的时候。但只要你勇敢地去面对它们,不要选择逃避,就能一点点克服内心的伤悲,从对寂寞的直视中看到它的真正面目,这真面目就是你对于所遭伤害的解读。你的错误解读使你无法走出自己所挖的陷阱,每次触碰到这个伤口时,你就不可避免地再次陷入到你的陷阱之中,悲痛不堪,难以自拔。这些错误解读就是隐藏在你精神之屋的那个黑暗角落里的危险品,只有在寂寞的照射下勇敢地将他们从你的精神之屋中清除,你的精神世界才能安全,才不会在这些危险品的爆炸中被其所制造的心灵冲击波所伤害。


沉淀就是清除精神世界中的杂质,保持心灵的纯洁;沉淀就是在整理你的精神之屋,将精神之屋中所装的“物品”——观念,清点出来,摆在阳光下一一审视。沉淀就是把错误的、偏执的观念和想法当作垃圾一一抛弃,让你的精神之屋免遭这些垃圾的污染。沉淀是一个整理你的精神之屋的过程,让你的精神之屋更有序,让你的心灵世界更明晰,让你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为什么会哭会笑,为什么会对外部世界作出如此反应,从此你就明白了自己的精神屋子里都装有什么,这些观念意识是如何支配你、影响你的,你就能不断反思哪些观念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必须及时抛弃错误的观念,不让自己的心灵为它们所累。


沉淀让我们的心灵进入了澄明之境,使我们的观念、意识层次分明,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住自我,把握住自己的情绪、自己的行为,从而把握住我们的人生和命运。沉淀就是一个自我反省、自我重构的过程,是成长过程中一种必不可少的自我更新。沉淀让我们活得更自在,摆脱懵懵懂懂,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生命和生活的意义,变得充实、自由和幸福。


一杯浊水的沉淀需要保持静止,需要时间之手来帮它分层,而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的沉淀也需要保持内心的平静,需要我们睁开心灵的眼睛向内观照,这只能在我们独处时来完成。独处就是进行沉淀的最好氛围,独处让我们一直漂浮在尘世的心,停止在我们的眼前,安静下来让我们有机会看清它。每当寂寞来敲门的时候,不要驱赶寂寞,让寂寞走进我们的心扉,让你的心与它进行一场认真、坦诚的对话。只有这样,才能看清自我的面目,为自我进行打理;去除它身上不好的东西,留下美好;去除它身上的伤疤,为它疗伤;掸去它身上的灰尘,让它不再灰头土脸,而是精神焕发。


精神的沉淀需要寂寞的帮助,没有寂寞、不接受寂寞,我们就看不清自己,我们的心就永远在外面漂泊,安静不下来,我们就不能认清自我,不能改变自我,而任由自我被外界所污染、劫持、伤害。


寂寞就好比住在我们精神之家中的那个长辈,每次他一呼唤,我们在外游荡的自我就回了家,接着他们便开始了一场对话,每次自我的面目都会在这种对话中变得更清晰,自我在与寂寞的对话中不断成长,变得更智慧、更坚强、更成熟、更有勇气。自我逐渐觉醒,在外出时不再任由外在因素摆布,而总能找到回家的路,总能把握住自己的所有情绪、所有行动。
心灵的成长之路需要寂寞与之同行
    
自我要经历一个逐渐觉醒、逐渐成长、逐渐成熟的过程,我们心灵中的自我往往会伴随着我们的身体一同成长,随着我们智力的发育,随着我们经历的增长,自我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清醒。


在自我的形成、成熟的过程中,寂寞也开始找上门来,正因为自我的成长,我们的精神越来越独立,独立于自然,独立于社会,独立于他人,甚至独立于我们的身体。精神的独立必然伴随着孤独和寂寞,越是独立,我们就会感到越孤独、越寂寞,我们有了自己的心思,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利益,有了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就开始不同于他人。虽然我们的家人还是那么爱我们,虽然我们的朋友也开始多起来,但这并没有改变因自我成长而带来的灵魂孤独。


我们发现从小长到大,我们与家人在心理上的距离越来越远。小时候,我们无忧无虑,倍感家的舒服和温馨,因为我们完全依赖于家人,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由家人来提供,我们的自我意识也处在朦胧中。我们没有自己的利益,没有自己的见解,我们的喜怒哀乐大部分来自于我们生命中的本能。我们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一切都没有任何过多的顾虑,我们的情绪完全来自于我们的心底,表达的是生命最自然的一部分。我们无需掩饰、无需伪装,因为在我们年幼的心里从来都没有这种概念。因而,童年成了我们生命中最自然、最纯真的年代,童年的经历成了我们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我们沉浸其中,享受生命的美好,没有什么快乐能够代替童年的欢笑。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自我也在不断强化,我们逐渐意识到了内心的种种欲望,懂得了越来越多的人情事理,我们开始不断追求自我欲望的满足,我们学会了怎样用机智来赢得自己想要的,但我们的烦恼也开始猛增,因为我们不断地为自我欲望得不到及时满足而伤心、难受,甚至痛恨。这还只是在一个较小的人际圈中得到的体会。等我们逐渐成年,我们接触的人更多了,遇到的事也更多了,社会关系开始变得复杂。在与人交往中,我们看到了人心的虚伪和险恶,看到了人性的贪婪和阴暗,一股厌恶、害怕的感觉从内心深处汹涌起来。出于自我保护,我们不得不学会自我防卫,开始对他人持有戒心,保持警惕,无时无刻不在猜测他人一举一动背后的意图,陷入到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之中。我们在争斗中得到了许多,但我们并没有因此快乐,而是变得更孤独了。当我们拖着疲惫的身心独自回到自己的家里,寂寞像泛滥的洪水一样很快将我们的心淹没。我们在这洪水中挣扎着,呼喊着,却听不到一点外面的声音。寂寞就这样成了我们最可怕的敌人,成了所有人内心中的梦魇。当我们因工作、事业、感情等遭受到打击和伤害时,我们孤独的心变得更加脆弱,痛苦、失意、落魄、忧虑、恐惧、焦躁、不安、彷徨……像猛兽一样一起向我们扑来,狠狠地撕咬着我们脆弱的心。而此时,这种种心灵的煎熬和挣扎,我们能向谁述说?寂寞,带着浓浓忧伤的寂寞,成了我们最不愿意面对的心境。


心灵的成长需要寂寞,寂寞伴随着我们自我意识的成长而来,而我们心灵的成长也需要在寂寞的陪伴下走完后面的人生旅程。我们因自我的觉醒而感觉到寂寞,我们也将在寂寞中直面自我,在它的帮助下认清自我、把握自我,这是我们把握自己命运的必经之路。寂寞是我们人生旅程中的同行者,它像一面镜子一样映照出自我的形象,我们只有正视这面镜子,才能看清镜中的自我。有人不愿对着寂寞这面镜子,因为镜中的那个形象是如此丑陋、如此邪恶,那是个污秽不堪的自我,这个形象连他们自己都不敢直面,因而他们常常尽其所能地逃避寂寞。他们需要朋友,哪怕是一群狐朋狗友,只要能陪自己打发寂寞的时光,也总比一个人面对着这个邪恶、丑陋的形象要舒服得多。他们常常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用卡拉OK来充实自己空虚的心灵,用大量的酒精来麻痹自己,用迷幻药、毒品、麻醉剂来让自己远离这丑陋的自我、丑陋的现实,他们会不断地换新女友,用滥情来堵住空虚,挡住寂寞洪水的泛滥。现代人的娱乐节目越来越多,而留给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这正说明现代人的心灵有多么空虚和寂寞。他们如此地害怕寂寞,因而将大量的时间都浪费在无聊的娱乐项目上。娱乐成了我们这个社会最大的主题,娱乐背后是意义的缺乏,是难以忍受的孤独和寂寞,是自我的沉睡,是人们害怕去面对自我、反省自我,宁愿放任自己沉睡在错误的思想观念中。


心灵的成长需要寂寞,寂寞中自我才会觉醒,我们才能与潜藏的自我进行对话。寂寞为我们带来宁静,那是一种生命的宁静。在这深沉的宁静中,我们的感觉、思维变得异常敏感、异常灵动。如果我们独身一人处于杳无人迹的大自然中,我们能够在这宁静中感受到生命与自然的交融,从生命最深处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和美,我们此刻会突然意识到,人的生命本来就来自于自然,自然是我们的母亲,处于母亲温柔的怀抱,我们自然会感到轻松、愉悦,感到生命的快乐。如果我们独身一人,我们的心灵世界,我们的自我意识就在这深沉的宁静中徐徐展开,走进精神世界之门。我们对自己的各种思想活动变得异常敏感,我们可以抓住这些不断流动、不断变化的思想运动。但是,我们不愿让它们那样自在地流动,扰乱我们的心境,决定我们的情绪和态度,驱动或阻碍我们的行为,我们的理智要求自主,要求掌控自我。我们可以进行自我的审视与反思,反思头脑中的种种意识和思想、反思喜怒无常的根源、反思心灵世界中的一切。这种向内的观照,让我们看到了精神世界中过去的影像、过去的记忆,回忆起它们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不管是恐惧还是兴奋,是痛苦还是欢乐,是平静还是躁动,是害怕还是勇气,这些经历往往影响着我们对世界、对他人的认识,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和态度等心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