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还珠格格3:天上人间

宠文网 > 玄幻小说 > 还珠格格3:天上人间

第42章

书籍名:《还珠格格3:天上人间》    作者:琼瑶
    《还珠格格3:天上人间》章节:第42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时下虽然已是初冬,在侍卫的合围之下,围场中居然也圈住了几十头尚未迁徙过冬的糜鹿。

        乾隆骑着一匹雄壮的高头大马,带着众阿哥及近臣亲自打围。

        尔康,永琪,永涟,永熔。福康安等随侍在侧。

        由于鹿性易惊,与虎豹豺狼,难以合群,因此行围猎鹿,另有一套制度。

        这套制度名叫哨鹿。大致在五更放围之前,皇帝只率少数亲卫出营,往预先勘定的鹿聚之处悄悄行去。队伍分做三队,出营十余里。先命第三队留驻;再行四五里,又命第二队留驻,再行二三里,将及目的地时,把第一队亲留下,此时的扈从,不过十几个人,这才开始下令哨鹿。

        于是就有一名侍卫,身披鹿皮,头顶一具制得极其逼真的假鹿头,哟哟作鹿鸣——模仿公鹿的声音。不久就听得远林低昂,渐有和鸣,母鹿都找公鹿来了!

        乾隆一行今天正是为哨鹿而来,因为这可能是今年最后一场秋猎打围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人冬还能找到糜鹿实在是一件很稀罕的事情了。

        乾隆勒住自己的马,笑着对众人说:

        “听说鹿性最淫,一头公鹿可以抵御数十头母鹿,而母鹿也很体贴公鹿,每次前来相会,都口衔灵芝,做为给公鹿滋补的用品。不过,联打围了这么多年,都没有发现口衔灵芝的母鹿,不知道是不是母鹿仓促应召而来,事先没有准备的缘故,还来不及找仙草灵芝呢?”

        说完禁不住哈哈大笑,众人也忍俊不住哈哈大笑。

        永琪笑着对乾隆说:

        “皇阿玛,这个说法儿臣想可能是那些喜爱幻想、爱好传说的人杜撰出来的。不过,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事情的话,那就真的太神奇了。”

        “虽然可能是杜撰的传说,却也不可不信,儿臣认为,皇阿玛洪福齐天,定能得遂心愿,看到衔灵芝的母鹿一定也是可以的!”

        永涟在一旁恭维乾隆。

        乾隆听出了永涟的奉承之意,但人都喜欢被人拍马屁,凡人平民是这样,皇帝自然也是这样。乾隆不由地喜笑颜开:

        “哦?是吗?永涟就这么肯定?朕今天倒一定要射得一头衔灵芝的母鹿给大家看看,也显显朕的本领嘛!哈……!”

        福康安,永涟两人会意地相视一笑,纷纷祝贺乾隆:

        “祝皇阿玛(皇上)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尔康、永琪都没有附合,两人对看了一眼,微微皱了皱眉。

        哨鹿开始了。

        哨鹿之声一起,低昂远近,应和之声,连绵不绝,不久林问出现了鹿影,徘徊瞻顾,在找公鹿。

        乾隆停辔端枪,静静等着,直等到母鹿追巡四集,方才开火。

        清脆的枪声,划破了静寂的晓空,接着便听见一片欢呼声,一头极大的梅花鹿,已为乾隆一枪打中要害,倒在血泊中了。

        乾隆不由地精神一震,快马加鞭,向鹿奔过去,永琪等人也勒马一同飞奔过去。

        到了跟前,永涟眼疾手快;不待侍卫出手便飞身下马,直奔到已死的母鹿前查看,福康安也跃下马来,奔上前去。

        忽然,永涟惊喜地叫道:

        “皇阿玛,这母鹿嘴中竟然真的衔了一支灵芝!”

        福康安也惊喜地叫道:“真的!真的是这样!”

        乾隆闻言大喜,也立即翻身下马,上前亲自查看。

        果然,睡倒在血泊中的母鹿四肢还在抽搐,但嘴里的的确确是衔了一支稀世的灵芝。

        永涟、福康安、和坤等人不失时机地跪倒在地,向乾隆恭贺: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永琪,尔康、福伦等人也随众人跪下贺喜,一边喊着贺喜的话,一边兀自在心里疑惑着:

        “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

        但众目睽睽之下,又不能不令人相信。

        乾隆看着跪在地上密密麻麻的臣子,满足而威严地笑了。

        他的目光落到了永琪身上,继而又落到了永涟身上。

        乾隆威严的目光透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上书房内。

        乾隆正与纪晓岚、福伦商讨国事。

        “纪卿,苗疆叛乱已有一些日子,但据呈上来的奏折来看,战况不佳呀!朕一直在想,要想平定苗疆,必须得派一员干将,谋略武艺,样样俱全。你们看,有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推荐?”

        “回皇上,臣倒觉得有一人选颇佳。”

        “哦?是谁?”

        “福尔康!”

        福伦闻言略略一惊,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千里出征,吉凶难卜,怎能一下子就接受呢?但福伦毕竟是个忠臣,国和家孰轻孰重还是分得很清楚的。此时福伦却不宜表态,去或不去,好与不好都难逃出自私心的嫌疑,因此,福伦微微动了一下身子,一声都没吭。

        “尔康倒是个不错的人选。但尔康自小到大一直在朕的身边,从未出过远征,恐怕实战经验欠缺了些。做偏将最合适不过了,做主将恐怕还弱了一点。”

        乾隆似乎并不十分赞同,略显沉思地说。

        “朕倒是有意于福康安。他的父亲傅恒早年间为朕东征西战,立下了赫赫功劳。福康安虽然只长尔康,永琪几岁,为人似乎要老成得多,况且前几年,福康安征过回疆,也算是足智多谋,文武双全了。”

        纪晓岚失口接着乾隆的话:

        “福康安福大将军的确是一员难得的良将。只是……”

        纪晓岚欲言又止。

        乾隆装做没有听见,儿自说下去:

        “只不过,朕这次有一个独特的想法。眼看着朕以后年事越来越高,眼下这几个年长的阿哥朕有意要锻炼他们的能力,为将来后继有人早做准备。”

        福伦这时方才答腔:

        “皇上,臣以为皇上所虑极是。这次苗疆叛乱,是一次大好的机会,几位阿哥从中可以学到许多治国安邦的道理。”

        纪晓岚思索着,以不肯定的语气说:

        “仔细想来,目前年纪相当的阿哥只有三位:三阿哥永涟、五阿哥永琪、六阿哥永容,不知皇上的意思是要选派哪一位阿哥?或者是三位阿哥一同去?”

        正说着,执事太监来报:

        “和坤求见!”

        乾隆闻言,脸上不由带了微笑:

        “宣他进来!”

        和外白胖的脸一会就出现在上书房门口:

        “臣和外叩见皇上!皇上吉祥!”

        “免礼平身!”

        乾隆笑着说:

        “和坤,你来得正好,朕正和纪卿。福伦在商议出征苗疆的事,你有什么看法,说来听听!”

        和坤踌躇了一下:

        “这个,这个……臣以为当派一干练之人统兵南征,务必能荡平苗疆。”

        “那你所说的这个干练之人是指谁呢?”

        “这个,臣不敢妄言,还请皇上最后定夺!”纪晓岚、福伦都极其厌恶和坤平时的阿臾奉承和欺压百姓,此时见和坤一再推托地卖关子,忍不住轻轻从鼻孔里嗤了一声。

        乾隆却对和坤和颜悦色,笑着一再追问:

        “有什么话尽管说,书房清谈议事,不必要拘什么君臣的礼数!”

        “那臣就斗胆,臣以为这次苗疆叛乱对国家是一个大大的祸害,对于皇上而言,也不失之为福事呀!”

        “哦?”

        乾隆、纪晓岚。福伦闻言均感到诧异。

        和坤继续说下去:

        “老子曰:‘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皇上正可以以这次难得的机会考验人才,选拔人才,去除庸才和好权。臣以为,皇上可选派一位阿哥亲自统兵出征。另派两员干将随侍左右,当然,这两员大将必须是身经百战,有勇有谋!臣推荐一人,即当今圣上身边的御前行走福康安。这些都只是臣一些小小的愚见,让皇上见笑了!”

        “很好!和坤不必太谦虚了,要知道,‘过份的谦虚等于骄做’哦”,乾隆赞许地颌首,一边打趣和砷。

        “谢皇上夸奖,臣不敢妄自菲薄!”

        和坤得意地瞟了瞟纪晓岚和福伦。

        乾隆又想了想,方才说:

        “今天这事,我们就先议到这里,有些事朕还需要好好考虑考虑!”

        纪晓岚。福伦辞别乾隆之后。两人边走边谈。

        纪晓岚不无忧虑地对福伦说:

        “福大人,依我看,新的一轮权力争斗又要开始了,你我做臣子的都要小心从事,避免卷进这场权力争斗,一旦处事不利,后果可是不堪设想啊!”

        福伦心中本来已经有点惴惴不安,被纪晓岚这一说,更是一惊,忙问道:“纪大人,此话怎讲,还请纪大人明讲!”

        纪晓岚停下脚步,叹了口气说:

        “皇上这次的意思一定要派一位阿哥代父出征。也就意味着这次皇上选定的出怔人选,十有八九就是将来的太子,是要继承将来大清的江山的。”

        福伦这才恍然大悟,刚才自己的焦虑也正是在此。

        “刚才和坤的话里头也透着这个意思,和砷这个人最滑头不过,又擅长揣测圣意。要不然他也不会在短短几年内成为皇上身边的红人。和砷我们不可不防呀!”

        纪晓岚忧心忡忡。福伦也默然,良久,才说道:

        “皇子之争,骨肉相残,历朝历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先帝当年即位登基……”

        纪晓岚急忙用手示意:

        “嘘!福大人,小心隔墙有耳,在下就此与福大人别过,今天的事我们以后再商量!告辞!”

        纪晓岚愁眉紧锁,拱了拱手,径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