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老板必备的心理学

宠文网 > 文学理论 > 老板必备的心理学

第21章

书籍名:《老板必备的心理学》    作者:
    《老板必备的心理学》章节:第21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3.奖励程度要与贡献程度相当

            这是奖励的一个重要心理学原则,体现了奖励以贡献为主的原则,使奖励成为导向目标,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充分发挥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4.奖励要考虑个体需要的差异

            同样的奖励,形式不同,激励的心理效应也不同。或者同样的奖励内容或形式,对不同的人,或者一个人的不同时期,其激励效果也不尽相同。根据需要层次论,对不同的个体采用不同的奖励内容和形式,将会起到较好的效果。

            领导者奖励中应注意这么几个问题。

            首先,奖励与惩罚是两个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的管理方法。在对好的行为奖励的同时,对坏的行为就要惩罚。奖励可以满足人的需要,给人带来愉悦、满足的体验。当个人看到自己的努力得到社会肯定时,会产生激动、兴奋的情绪,形成强大的工作动机。惩罚是对人不正当、不合理需要的抑制,具有控制与改造人的行为的作用。但它可能损害人的自尊心,因此也容易产生副作用,使受惩罚者产生挫折感,出现情绪低落。有的人对受惩罚的原因不能正确归因,看不到自己的责任,这样还会嫁祸于人,将不满情绪向他人或领导发泄。而且惩罚的反复使用,还会出现受惩罚者破罐破摔,甚至与周围人格格不入,产生抵触情绪,或弄虚作假、逃避惩罚的情形。这对工作目标的实现与社会环境的稳定,都会带来很坏的结果。

            其次,奖励与惩罚作为一种强化手段,要实施及时。时过境迁,奖励与惩罚所引起的心理效应都会减弱。所以,奖励与惩罚都要在行为发生之后及早进行,才能达到奖罚的目的。

            此外,必须重视奖金发放问题。奖金是用货币表现的物质奖励,它无疑是能满意个人低层次需要的外部奖励。然而,奖金的数值又标志着人的超额劳动的质和量的多少,表现着人的努力程度与能力水平的高低,因而又具有内部奖励的涵义。奖金终究能起到哪种奖励的作用,取决于奖金发放物方法。方法得当可以使它起到内部奖励与外部奖励的双重作用,可以作为调动员工生产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如果方法不当,发的再多也只能起到外部奖励的作用,甚至还会引起人际矛盾,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发挥。

            如何才能使奖金起到激励作用?那就要在分配奖金的过程中与“两头挂钩”,一头是经营的效益挂钩,经营好的,创造超额利润多的可以多提奖,经营不好的,没有完成利润定额的就不能提奖。另一头是与员工个人成绩挂钩,按个人超额完成任务的质量与数量发奖。超产多、质量好的多发,不超产、质量次的不发。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奖金的本意,即对超额劳动进行奖励,也才能起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的作用。这样的奖金,员工不仅将其看成是满足生理需要的物质保障,而且还从奖金中看到自己劳动的质和量、自己的能力与努力、领导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于是奖金成了个人成就的标志。这样一来,奖金就成了满足员工低层次需要与高层次需要、外在需要与内在需要的同一物,奖金的激励作用也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重庆天府可乐公司总经理李培全由于青年技术员姜永粕研制出巧克力香槟,当年盈利占企业利润总额的一半以上,因此给他记特等功一次,奖励彩电1部,并任命为科研所所长。如此重奖在重庆市首开先例,成为“爆炸性新闻”,对厂内员工来说,不啻一剂强心针,因此个个奋勇向前,人人急当先进,而要求来该厂工作的自荐、推荐信如雪片般飞来,该厂在随后的各项技术革新中均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奖励激励原则如果应用得当就会在企业管理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作为领导者,要善于使用奖励激励来激励员工,这样必定会以一倍的投入换来多倍的收益。

        第五章  人才流动心理

            一  人才流动受哪些心理驱使

            二  招聘人才可采用哪些心理策略

            三  招聘人才应注意哪些心理技巧

            四  人才招聘有哪些心理误区

            五  应聘者有哪些心理特征

            六  应聘者有哪些心理误区

        一  人才流动受哪些心理驱使

            人才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能够以其创造性劳动,对社会或社会某方面的发展,做出某种较大贡献的人。人才的本质是创造性、进步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的统一。

            现代社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众多商家要想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在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人才的竞争推动了人才的流动。正是由于人才的流动,带动了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速度加快,规模扩大。

            人才流动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中常见的现象,人才流动的直接动因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八个方面:一是由于地理环境等原因引起的流动;二是人际关系失调,或是与领导关系紧张,或是与同事不和,甚至发展到难以共事的程度;三是生活福利等原因引起的流动,如工资、奖金偏低,医疗养老保险得不到落实等;四是组织发展前景暗淡,前途渺茫,故另作选择,要求流动;五是用非所学,或用非所长而产生流动;六是人才积压浪费,无法发挥自己才能而要求流动;七是大中专毕业生跨地区、跨系统、跨行业的择业要求的人才流动;八是区域性新型开发区的崛起,需要高度积聚大批人才支撑,从而引发的人才流动。

            人才流动是人在不同需要的驱使下,产生流动的愿望,形成不同的流动心理。

            学以致用心理

            凡系统地接受过专业教育的人,一般而言,往往将能运用所学知识、充分发挥自己才干作为选择工作岗位、判断工作价值的基本前提。当一个人一旦感到或发现自己掌握的知识无法在岗位的工作中加以运用或体现出来,他会深感痛苦,甚至会有虚度时光之感,这种感觉将强烈刺激人才进行流动,重新选择,这是人才流动最基本的一种心理特征。

            追求高能级,接受新挑战心理

            人的能力有大小,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而心理学的研究进一步显示人才能力有不同能级的差异。在人才市场中,时时可见这样的情形:一些人才在原单位或岗位的工作十分出色,深得上司与同事好评,其工作氛围与条件也都不错,但令人不解的是,他们却毅然决然舍弃这一切,进入市场,重新应聘。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实际上心理学关于能力级差研究已揭示了其原因:对思维活跃、能力较强的人才来说,他们不会满足于在一般或较低能力层次岗位发挥才能,而渴望在较高能力岗位上显示自己,不断接受新挑战才是其理想的追求。这是心理健康而健全的表现,也是合理的人才的流动。

            发挥潜能心理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观念不断更新,出于发挥潜能心理而期望流动者也逐渐增多,其共同特征亦很明显:他们所学的专业与所在单位(岗位)性质一般不存在不对口的情形,但由于单位专业人才过多或是种种其他原因,致使他们无法或不愿发挥自己全部才能(尤其是潜能);而他们在新的单位或岗位上显示的才能又常常令熟悉他们的人大为惊讶。这一事实表明,人作为高级有机生命体,其具有的潜能是十分巨大的。因此,管理者应当重视人才的发挥潜能心理、珍惜人才,重用人才。

            追求和谐人际关系心理

            近年来,以寻求和谐人际关系环境为出发点的人才流动呈增长趋势,流动者的流动指向十分明确:唯求人际关系和谐,其他均可降格以求。他们将人际关系和谐与宽松的工作环境作为选择的首要条件,这与心理学研究所指出的“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与工作环境,不仅可以极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使工作更富成效”完全一致。这一心理是人的天性的自然显现,在日趋现代的社会中更为突出。

            寻求符合自身性格、气质、兴趣心理

            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有时可以发现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即人才流动的原因竟是出自寻求与自身性格、气质、乃至兴趣爱好相符的心理。以公司营销人员为例,反应灵敏、口齿伶俐、东于交往、吃苦耐劳,百折不挠是这一岗位基本要求,如果让一个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羞于交往的人去从事这一工作,他不仅很难适应,而且会产生一种痛苦感,而如果让他去从事与其性格、气质较为相符的工作,如财务会计、专业、研究、内勤管理等,则完全有可能干得很出色。

            尊重心理

            自尊是人的一种基本心理,近年来,也成为人才流动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这种流动现象中,可以归纳出其较为相似的特征:他们由于自身性格或是其他“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尽管专业水平与工作能力均不差,但在原单位始终得不到应有的任用与尊重,心情较为压抑,久而久之,自尊心理促使他们下定决心,进入人才市场,企盼能选择一个工作与能力得到充分肯定,自我价值得到充分显现的岗位。

            正是由于不同心理的驱使,使得人才流动加快,而正确认识与掌握人才流动的心理特征,对于管理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