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第73章

书籍名:《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作者:张秀平
    《影响中国的100本书》章节:第73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禹贡》所记山岳仅4列,而《山经》则发展成

        26列。

        《山经》以山为纲,分中、南、西、北、东五个山系,分叙时把有关地理知识附雨

        上去。全文以方向与道里互为经纬,有条不紊。在叙述每列山岳时还记述山的位置、高

        度、走向、陡峭程度、形状、谷穴及其面积大小,并注意两山之间的相互关连,有的还

        涉及植被覆盖密度、雨雪情况等,显然已具备了山脉的初步概念,堪称我国最早的山岳

        地理书。在叙述河流时,必言其发源与流向,还注意到河流的支流或流进支流的水系,

        包括某些水流的伏流和潜流的情况以及盐池、湖泊、井泉的记载。

        《山海经》的地域范围:《南山经》东起浙江舟山群岛,西抵湖南西部,南抵广东

        南海,包括今浙、赣、闽、粤、湘5省。

        《西山经》东起山、陕间黄河,南起陕、甘秦岭山脉,北抵宁夏盐池西北,西北达

        新疆阿尔金山,《北山经》西起今内蒙、宁夏腾格里沙漠贺兰山,东抵河北太行山东麓,

        北至内蒙阴山以北。《东山经》包括今山东及苏皖北境。《中山经》西达四川盆地西北

        边缘。

        《山海经》记载众多的原始地理知识,有如南方岩溶洞穴,北方河水季节性变化,

        不同气候带的地理景观与动植物分布的特点。

        《山海经》在物质资源分布的篇幅中,对于矿产的记载尤其详细,提及矿物产地

        300余处,有用矿物达七八十种,并把它们分成金、玉、石、土四类。希腊学者乔菲司

        蒂斯在公元前371—前286年所著《石头志》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质文献,但它记

        载的矿物仅16种,把这些矿物分成金、石、土三类。而与其同时代或稍晚的《山海经》

        所记的矿物种类是它的5倍,分类更细。《山海经》还注意到矿物的共生现象,并据其

        硬度、颜色、光泽、透明度、构造、敲击声、医药性等识别矿物的方法,及详细记述动

        植物形态、性能和医疗功效,因此《山海经》在矿物学分类上有突出贡献。撰写《中国

        科学技术史》的英国李约瑟说:“《山海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宝库,我们可以从中得

        到许多古人是怎样认识矿物和药物之类物质的知识。”

        《山海经》在地理学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作者以《中山经》所在地区为世界的中

        心,四周是《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构成大陆,大陆被海包

        围着,四海之外又有陆地和国家,再外还有荒远之地,这就是世界。《山海经》的结尾

        指出:“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

        这在科学发展的今天来看似乎是天真可笑的,但在2000多年前《山海经》的作者已

        认为世界不是不可知的,而是可以认识的,世界是有极限的,是可以测量出的,这在研

        究地理学史上是极为珍贵的资料。

        但《山海经》也有其局限性。《山经》记载447座山,据考证,其中见于汉晋以来

        记载并能实指方位者,约140余座,不及总数1/3。而这140余座山分布极不平衡,其中

        半数属《中山经》,另半分属南、西、东山经。就所记山的方向而言,整个经讲的大方

        向基本正确。在里距方面,除《中山经》所在的晋南、陕中、豫西、河、渭、伊、洛地

        区所载较为详细准确外,其他经中里距差别很大,可信度差。《海经》中记了60余个远

        方异国,但除了天毒、朝鲜等少数名称外,大都以当地人的形状命名,如结胸国、大人

        国等,显然不是真实国名。至于有关各国的形貌、起居与风俗,亦多传闻之词。《大荒

        经》中,诡谲荒诞成分更多,有地理价值的内容更少。

        ------------------

        北极星书库||http://ebook007

                        

        北极星书库||  http://ebook007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82  《水经注》

        宇宙未有之奇书

        《水经注》是公元6世纪北魏时郦道元所著,是我国第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

        综合性地理著作,在我国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有过深远影响,自明清以后不少学者从各

        方面对它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专门研究,形成了一门内容广泛的“郦学”。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涿州郦亭(今河北涿县南)人。他生年说法不一,尚难确定。

        史书仅记载他于孝昌三年(527年)被害于阴盘驿亭(今陕西临潼县东)。他出身仕宦

        之家,少年时随父官居山东,喜好游历,酷爱祖国锦绣河山,培养了“访渎搜渠”的兴

        趣。成年后承袭其父封爵,封为永宁伯,先后出任太尉掾、书侍御史、冀州镇东府长史、

        颖川太守、鲁阳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黄门侍郎、侍中兼摄行台尚书、御史中尉

        等职。他利用任职机会,周游了北方黄淮流域广大地区,足迹遍布今河北、河南、山西、

        陕西、内蒙、山东、江苏、安徽等省区。每到一地都留心勘察水道形势,溯本穷源,游

        览名胜古迹,在实地考察中广泛搜集各种资料,以补文献不足,从而完成了举世无双的

        地理名著《水经注》。郦道元自幼好学,历览奇书,除《水经注》外,还撰有《本志》

        13卷及《七聘》诸文,但都已亡佚,仅《水经注》得以流传。

        我国古代记载河流的专著就叫《水经》,其作者历来说法不一,二说晋郭璞撰,一

        说东汉桑钦撰,又说郭璞曾注桑钦撰的《水经》。当代郦学家陈桥驿认为即使汉桑钦撰

        有《水经》,晋郭璞为其作注确有其事,但这部《水经》和《水经注》也都已失传,今

        本郦道元所注的《水经》当是另外一部,是无名氏所为,其成书年代,诸家说法不一,

        全祖望认为是东汉初,戴震认为是三国时作品,今人钟凤年又认为是新莽时所作,诸说

        尚难确认,不过大体应为汉魏之作不成问题。

        《水经注》则是以注《水经》而得名。

        郦道元为何要为《水经》作注呢?在他自己序文中就写道:首先,古代地理书籍,

        《山海经》过于荒杂,《禹贡》、《周礼·职方》只具轮廓,《汉书·地理志》记述又

        不详备,而一些都、赋限于体裁不能畅所记述《水经》一书虽专述河流,具系统纲领,

        但未记水道以外地理情况。他在游历大好河山时所见所闻十分丰富,为了把这些丰富的

        地理知识传于后人,所以他选定《水经》一书为纲来描述全国地理情况。正如王先谦所

        说,郦道元注《水经》的目的在于“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右”(《王先谦合校本

        序》)。其次,他认识到地理现象是在经常变化的,上古情况已很渺茫,其后部族迁徙、

        城市兴衰、河道变迁、名称交互更替等等都十分复杂,所以他决定以水道为纲,可以进

        而描述经常变化中的地理情况。而更重要的是,他当时身处政局分裂时代,他向往祖国

        统一,着眼于《禹贡》所描写过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版图广大的祖国,他利用属于全国

        的自然因素河流水系来作纲,可以把当时人为的政治疆界的限制打破了,从而充分体现

        他要实施祖国统一的决心。由此说明郦道元是一位爱国主义者,他所著的《水经注》是

        一部爱国主义著作。

        《水经注》是以《水经》所记水道为纲,《唐六典》注中称《水经》共载水道137

        条,而《水经注》则将支流等补充发展为1252条。今人赵永复将全书水体包括湖、淀、

        陂、泽、泉、渠、池、故渎等算入,实记2596,倍于《唐六典》之数。

        注文达30万字。涉及的地域范围,除了基本上以西汉王朝的疆域作为其撰写对象外,

        还涉及到当时不少域外地区,包括今印度、中南半岛和朝鲜半岛若干地区,覆盖面积实

        属空前。

        所记述的时间幅度上起先秦,下至南北朝当代,上下约2000多年。它所包容的地理

        内容十分广泛,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山川胜景、历史沿革、风俗习惯、人物掌故、

        神话故事等等,真可谓是我国6世纪的一部地理百科全书,无所不容。难能可贵的是这

        么丰富多采的内容并非单纯地罗列现象,而是有系统地进行综合性的记述。侯仁之教授

        概括得最为贴切:“他赋予地理描写以时间的深度,又给予许多历史事件以具体的空间

        的真实感。”(《水经注选释·前言》)

        《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其内容包括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各个方面。

        在自然地理方面,所记大小河流有1000余条,从河流的发源到入海,举凡干流、支流、

        河谷宽度、河床深度、水量和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冰期以及沿河所经的伏流、瀑布、

        急流、滩濑、湖泊等等都广泛搜罗,详细记载。所记湖泊、沼泽500余处,泉水和井等

        地下水近300处,伏流有30余处,瀑布60多处。所记各种地貌,高地有山、岳、峰、岭、

        坂、冈、丘、阜、崮、障、峰、矶、原等,低地有川、野、沃野、平川、平原、原隰等,

        仅山岳、丘阜地名就有近2000处,喀斯特地貌方面所记洞穴达70余处,植物地理方面记

        载的植物品种多达140余种,动物地理方面记载的动物种类超过100种,各种自然灾害有

        水灾、旱灾、风灾、蝗灾、地震等,记载的水灾共30多次,地震有近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