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清·华

宠文网 > 玄幻小说 > 清·华

第161章

书籍名:《清·华》    作者:冰灵絮
    《清·华》章节:第161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以教授先进知识,培养有批判精神的年轻一代为宗旨的钱府义学,通过其一年来的努力,使就读的京师年轻一代民智渐开,思辨成风,一直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四书五经也备受质疑。甚至有些激进的学子,公然在翰林院门口捧着朱熹编订的《孟子》在那里指桑骂槐。碍于康熙那只能文斗否则革职的上谕,那些气的胡子翘起来的老顽固们,不愿意或是拉不下脸公然对骂,只得通过《大清周刊》骂回来。

            总而言之,经过四十二年轰轰烈烈的自上而下的政治改良之后,帝国守旧势力的利益受到蓬勃发展富有朝气的新兴贵族、资产阶级的全方位的挑战。可灵儿怎么也没有想到,新旧势力首次交锋的导火索,不是日趋尖锐的观念差异、不是朝堂上的利益斗争、不是自己被康熙宠的完全逾越了祖制开始参政,而是——衣服!

            满族人原先是征兵制,无论男女,落生后都要入旗籍,登入旗档。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八旗制度。因家庭等级高低不同,或有官职,未成年人准其按照父祖等级、位份着衣饰,叫做“恩典”。自王、贝勒依次,直至佐领,官服均按照级别服用。其妻妾子媳亦皆依夫按父所司官职、品级服用,不得随便穿着。如妻是一品诰命夫人,则妾为四品恭人。春夏秋冬四季服饰,均要按照“宫门抄”通知更换穿着。如不按制奉行,在亲友中恐惹人讥笑,无法抬头。满女的标准穿着就是:看不出身材的直筒旗袍、旗头、天足、花盆底。汉女则身穿裙袄、可散发盘髻、缠足、穿“弓鞋”。就是连女子发髻上簪的绒花,也有讲究规矩。普通人家,穿衣也讲究“合群为美”,一出众则被视为“冒尖儿、出幺蛾子、羊群里出骆驼玩邪的!”这是皇宫外。

            宫内呢,自顺治年间,孝庄太后就制定了后宫一套礼仪制度,譬如宫女的生活细节、服饰等,尤以服饰规矩为多,如面料、颜色的禁忌更是一大堆。按照宫律,不管上三旗还是下三旗,也不管你职务是总管级的御前红人,还是浣衣处的下级宫女按照时令,春穿湖绿,夏穿深蓝,秋穿酱紫,冬穿褐灰。不得涂抹胭脂,膏粉,身上带的首饰不得超过3件……太多禁令,一切的目的就是让宫女变成绿叶,来衬托后宫里的打扮鲜艳妖娆的妃嫔主子,终极目的——受皇帝宠幸,长眷圣心。可以说,礼法至严,越制甚是少见。当然了,这些在灵儿来到京师后,就成了过眼烟云。

            灵儿本人酷爱旗装,但却是后代改良式。清朝传统的直筒式旗装,样式单一,花色少,宽松的样式遮掩了女性秀美妖娆的身姿,在灵儿眼里呆板、过时、僵硬。是以,到京城开的第一家店,就是霓裳馆。无论是身为纳兰时,还是现在,灵儿一直坚持着不守规矩、逾矩的穿着打扮。康熙和太后的纵容,让灵儿的衣着打扮在京师带起了一股风潮,霓裳馆卖出去不少成衣,可正经敢穿出来的人却是少之又少。随着广州、六省开放通商,加上钱府霓裳馆、衣馆的在技术上的推波助澜,让沿海服饰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随着来往的商贾,一点一滴的对京城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钱府的成衣,逐渐成为新兴亲贵、资产阶级标榜个性的方式。霓裳馆里源源不断的各式精美华服,也吸引了大多数诰命夫人、福晋驻足流连,甚至一掷千金。渐渐的,那些不甘只在家里穿穿的贵妇们,在新衣上套上旧褂襰(斗篷的一种),迈出了第一步。公然穿着灵儿每月派人送来的衣服,在各种公开场合出现的各府福晋,进一步的打破着传统的衣着旧制。而灵儿生日当天,身着霓裳馆高级定制旗袍、斗篷、花盆底出现在现场的太子妃石氏,更是彻底确定了新式旗袍的正式地位。一直负责服饰规定的内务府、礼部,对此也置若罔闻,算是默认。在这种大环境下,京师的新式旗袍制衣业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绝。

            但,京师终究不是六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京师是极闭塞的。这里的人们受到正统礼制约束,耳目又仅仅局限于天子辇下的弹丸之地。相当一部分人,在一定程度上是坐“京”观天,一切囿于传统。比之广州、厦门及沿江一带的城市的人要保守的多。在服饰上往往敝帚自珍,抱残守缺。尤其是那些被清化的汉臣宿儒们,更是顽固不化。大地早已“山川新气象”,他们还固守“古礼旧家风”。朝廷都不管了,他们还死守着“旧制”。正所谓官放民禁,或曰官开民不开,上开下不开。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京师民众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服装作为京师人“面目”,也日趋艺术化。然,比之风行于六省江浙富庶之地,随人身具体体形的服装款式,如抱身、掐腰、端眉、紧袖等重在表现身体曲线的风格。京师人则仍在强调衣内要有身体自由伸缩之余地;要有冬夏四时内衣增减之余地;仍然宣扬固守衣服线条的“一筒式”。可宣扬归宣扬,成衣业还是在迅速发展,就是那些老顽固的子孙里,也有跟风的。

            京师制衣业有句名言,“贫学富、富学娼、娼妓学南邦。”说的正是当下制衣业的发展趋势。然则,北姝学南姬,抛弃了南方苏浙素洁淡雅的主调,过分追求鲜华绮丽。终究有些邯郸学步,东施效颦,追尘莫及,未能了解烟雨江南的精髓。

            尤其是近来,一些成衣店男女衣料通用,而且男装衣襟、衣摆都镶上多道花边。花边的尽头,还做出了如意头、云头、盘肠的装饰性图案。这些衣服颜色妖艳,又男装女饰,当然更不符合“祖宗家法”。传统服装的标准是“重人伦”,分尊卑、别男女,这男、女服饰混淆不分,成何体统。而那些六省传入京师的时兴服饰,往往也被列为“奇装异服”。“男女奇装异服、妖艳□,招摇过市有伤风化……”保守势力更是认为这是“天下大乱的兆头之一”。他们嚷嚷归嚷嚷,碍于灵儿的得宠、官方的默认,这些理念冲突一直都没出事。

            年节期间,京师广为流传着一段什不闲、莲花落的曲词,不知是谁写的,明心只查出是八大胡同里传出来的。“相公穿的是:西湖水色大线五丝的软罗布衫儿,沿着一道精窄的青边,戴一褂戴春林的香串,兜几朵儿娇艳的绒花儿,拿一把工笔团扇儿,贴肉儿是芙蓉根的汗褟儿,金镯子紧扣着手腕儿,个个是黑发、银牙白脸蛋儿,真赛过粉团花儿。”写的正是个别十几岁的公子哥儿,纨绔异常,艳丽超群,巧装奇扮。当时听闻此词时,灵儿也没多想,左右不过是衣装发展必须经过的过程。可没成想,问题正出在了这段词上!

            一位翰林院学士,在目睹自己小儿子穿红戴绿,如词曲中所言时,以为词里写的正是自己儿子,顿时羞愧难当,怒发冲冠。这位一直以名儒标榜的老人,心理承受不了这份儿羞愧,不仅让下人将年仅十二岁的儿子活活打死,还一把火烧了卖给儿子衣服的那家成衣店,更是留下一封内容激愤、全面否定新政的《反灵檄文》,悬梁自尽。这件事,恰如一块石头,打破了朝堂表面的平静,更是荡起了轩然大波。

            以太子太傅为首的右翼势力,趁机翻出成年旧账;以老三为首的利益派,趁机将因新政导致的社会问题全部归罪于新政;老八联合中立派,则在朝堂上反唇相讥。四十三年开印以来,每一次朝会都是一幕争锋相对的辩论会,从就事论事,到政治抨击,愈来愈多鲜为人知的内幕被披露出来,朝会越来越像是批斗会。高高在上的康熙冷眼看着这一切,对于先前那位以死谏引发这一切的老臣,只是简单的下旨让吏部照例处理,没有嘉奖、亦没有怪罪,对于导火索男装女饰,则下旨取缔,但,并没有制止朝会上的相互抨击。这种做法,无疑给了朝臣们一个信号,两派斗的越发狠了。

            …………

            一袭鹅黄夹棉旗装,灵儿歪在廊檐下的躺椅上,一旁的红泥酒炉里飘出丝丝醉人的香气,冬末的暖阳洒落在灵儿身上,暖烘烘的。正自昏昏沉沉有了睡意,就听耳畔传来碧落干练的声音:“小姐,雨薇到了!”强自甩甩头,清醒了些,灵儿靠着皮褥子坐起,对一旁的碧落道,“叫她进来吧!”

            这边灵儿正自拨拉酒炉里的炭火,换了一壶酒坐上去,就听一阵环佩叮当的悦耳声音。抬头,一袭桃红色靓丽旗装、把子头上簪着许多精美头饰、明眸皓齿、冰肌雪肤、杏眼圆睁的雨薇快步近前,似是带气的猛然停在灵儿身前,闹别扭般别过头去行礼道,“雨薇见过小姐!”一旁的碧落见状眉头一皱,似要呵斥,灵儿忙挥手止住,笑着对雨薇道,“罢了,起来吧。坐!”说完,朝雨薇指了指对面的椅子。雨薇老实不客气的坐下,依旧歪着脑袋,不均匀的气息带动头上的发钗流苏来回晃动,从灵儿这个角度看,雨薇的侧脸美极了。灵儿十分闲适的给自己和雨薇满上一杯暖暖的黄酒,举起杯子小口小口的抿着,浑然不在意雨薇气的发青的脸色。

            “小姐!您还有心思品酒?我们都快被人欺负到头上了。”在灵儿又自顾自倒了一杯后,雨薇忍不住大声嚷嚷道。看雨薇折实气的不轻,灵儿只好放下酒杯,坐起身道,“莫生气,莫生气。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谁人替!再说,我们不也没什么损失吗!”雨薇涂着樱桃红色指甲油的双手蹂躏着丝帕,对灵儿嘟囔道,“我可没有小姐这样的心胸!昨儿个,好端端的春季新品发布会被那帮老顽固搅黄了。今儿个,他们竟然将大字报贴在了霓裳馆的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