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穿成玛丽苏女主她妹

宠文网 > 都市言情 > 穿成玛丽苏女主她妹

第37章

书籍名:《穿成玛丽苏女主她妹》    作者:北冥有条酸菜鱼
    《穿成玛丽苏女主她妹》章节:第37章 ,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咚咚咚。”王松柏觉得自己的心跳声越来越大,  这周围街道的喧嚣声已经彻底远去。以前他看那些才子佳人的故事时,总是不理解,觉得男子当以报效国家,造福百姓为己任,  看是现在,  他觉得只要眼前的女子说上一句话,他就愿意将全世界双手捧上。
  见王松柏又不说话,  邢文可以为他是被自己的土味情话惊住了,  自己忍不住笑弯了腰,  忽然她眼尖的看见对方的腰上系着一个熟悉的荷包,忍不住开口到:“我绣的这荷包是不是很简陋。”
  话虽然这么说,但王松柏分明看到眼前之人的双眼亮晶晶的,  失笑道:“很好看,  是我见过的最好看的荷包。”
  “真的吗?”邢文可虽然知道对方只是说话哄自己开心,  但依然十分高兴:“那你知道我绣的是什么吗?”
  王松柏张了张嘴,斗鸡两个字正要脱口而出,  忽然觉得不对,文可怎么会送自己绣有斗鸡图的荷包,  据听说,  一般小娘子送给心仪郎君的荷包上,  都绣的鸳鸯,寓意着相思相知之意,  想到这儿,  虽然自己也觉得比起鸳鸯,更像是斗鸡,  但还是试探着说道:“鸳鸯。”
  听到这个词从王松柏嘴里出来,  邢文可开心非常:“我就说嘛,  还是你懂我,我辛辛苦苦练了几个月的绣技,春华居然还说我绣的像鸡。”
  王松柏干笑两声:“怎么会像鸡呢,这一看就是鸳鸯。”心里则暗暗庆幸幸亏自己灵机一动。
  正说话间,两个儒生打扮的士子从旁边慢悠悠的走过,边走边高谈阔论。
  其中一个高个儒生说道:“你可听说了,最近京中的士子流行佩戴斗鸡图荷包。”
  矮个儒生奇道:“为何?”
  那高个儒生一脸这你竟然都不知的表情,继续说道:“今科探花,朝中重臣王少傅最近天天戴着斗鸡图荷包,据听说这斗鸡图象征着君子不屈的精神,现在大家都在戴。”
  矮个儒生一脸惊讶:“竟是如此!”
  王松柏......
  邢文可......
  邢文玉正想说些什么,忽然远处传来一声女子惊讶的喊声:“王少傅,竟然是王少傅!”
  糟糕,邢文可没想到这偌大的京城,自己和王松柏竟然能遇到认识的人,赶紧牵住王松柏的手。朝前跑去:“我们快走。”在邢文可灵动的带路下,两人顺利的跑了出去。
  那出声的锦衣女子一脸疑惑,身后的小丫鬟见自家小姐高喊几声后待在原地不动,忍不住唤了一声:“小姐?”
  锦衣女子回过神来,喃喃自语道:“王少傅怎么会和女子拉拉扯扯,还这般不顾形象在大街上奔跑,定然是我看错了。”
  邢文可牵着王松柏一路奔跑,直到跑出了一条街,才停了下来,两人早已气喘嘘嘘,尤其是邢文可都快直不起腰来。
  “没有想到你这般出名,随时都能遇到认识你的人。”邢文可笑道。
  王松柏有些委屈:“我并不认识那位小娘子。”
  看着王松柏一向白皙自持的脸上泛着红晕,有汗珠从额头浸出,想到两人狼狈的样子,邢文可不由得笑出声,眨了眨眼睛说道:“你说我们两人像不像偷~情被发现,然后私奔?”
  被邢文可的笑容所感染,王松柏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像。”
  待两人缓过气来,发现身边正是一处卖面具的小摊子,摊主是一个头发花白,满面慈祥的老人,他正笑盈盈的看着两人。
  邢文可被老人含笑的目光看得有些羞怯,又看到摊子上挂着各式各样的面具,色彩艳丽,图案精美,多是些神话人物,甚是心喜。
  “不如,我们也买两个面具?”邢文可提议道,刚好也可以掩盖自身身份,免得再次被人认出。
  王松柏点点头。两人一同挑选面具,一时间各种各样的面具琳琅满目。
  老人见邢文可犹豫不决,笑着从摊上取出两个面具,递到两人手上:“两位贵人,看看这两个面具如何?”
  只见男子面具浓眉大眼,尽显威武,女子面具纤眉樱唇,尽显柔美。邢文可点点头:“倒也不错。”
  那老人笑吟吟的继续说道:“这两个面具所绘分别为上古大神女娲与伏羲,可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老头子觉得与两位很是相配。”
  邢文可听见老人这么说,有些羞意,倒是王松柏一脸镇定的掏出钱来,放在小摊上:“那就要这两张面具了。”
  看着戴上面具相携离开的两人,老人笑得愈发慈祥:“老头子我元宵灯会卖面具也有几十年了,见过的有情人没有上百也有几十之数,还是第一次见这般相配的郎君与小娘子,也不知是哪家的公子与小姐。还是年轻好啊......”
  戴着面具的两人光明正大的手牵着手行走热闹非凡的街道上,观看百戏,忽然间前方众人围成一圈,中间有一花灯,这花灯底端是一朵莲花,精致异常,但如果仅是一只莲花灯,哪怕再过精美也不会引起众人驻足围观,盖因为莲花灯之上竟有一只洁白孔雀,栩栩如生,竟有佛教中孔雀大明王之意,恰好灯光辉映,仿佛这孔雀大明王佛光普照一般。
  邢文可看到这般独特的花灯,也不由得驻足,王松柏亦是忍不住称赞:“造型巧夺天工,想法亦是精妙。”
  见邢文可眼睛露出欢喜之情,王松柏便牵起对方的手,也走到了围观人群之中:“咱们看看,这灯卖不卖。”
  观察一番才发现,这灯乃是卖家家中不传之秘,每人十两银子一次机会,若能猜中十道灯谜,便可以带走这孔雀大明王灯,若是猜不中就只能下次再来。
  听围观之人闲谈,已经有数个富家子弟铩羽而归,甚至还有人试了好几次都没能成功,这摊主出的灯谜极其难猜,大多人只能猜出前五道。
  邢文可心道也是,十两银子够京中几口之家殷实的过上一年,若不是富家子弟,又怎么会出的起这般高的价格。
  正思索间,便听见摊主高声说道:“这位郎君,您是再试一次吗?”
  原来台上一位衣冠博带的年轻士子被其中一道灯谜卡住了,他已经是第二次尝试,但依然被困在了第七道灯谜之上。
  年轻士子长叹一声:“在下学识不精,便是再试恐怕也难以闯过十道灯谜。”说完,便走向了一个围观的少女身旁:“青青,是我才疏学浅,我......”
  话还没有说完,便被这叫青青的少女打断,她嫣然一笑,满眼都是信赖与钦佩:“怎么会,方大哥你已经很厉害了,都已经答到第七道灯谜了,我连第一道都不会呢。”
  看着青青满是敬佩的眼神,青年士子心中的郁闷难过之情也顿时一扫而空,轻松笑道:“看来我还得多加努力才是。”
  邢文可看到这一幕,不由得露出姨母笑,元宵灯会果然是约会的好地方。刚想和身旁之人分享,却听见摊主又高声说道:“可还有人愿意挑战?”
  身侧之人悄悄在邢文可耳边说了两个字:“等我。”便松开了邢文可的手,走到了场地中央:“在下愿意一试。”说完,便交给摊主十两银子。
  见来人戴着面具,摊主也并不介意,这元宵灯会正是一年一度玩闹的盛事,戴着面具之人数不胜数,接过银子,便笑着说道:“好。”
  邢文可站在下方,听着摊主说出灯谜,王松柏要在五分之一柱香内解出灯谜,前面两三道邢文可还能答出,后面就实在难以猜出,估计是感受到了邢文可的疑惑,后面王松柏不仅说出答案,还略作解答,原来这些灯谜包罗万象,不仅涉及一些逸文典故,甚至还涉及古时字体,涉猎众多,非是博览群书之人不能答出。
  那摊主一问。王松柏一答,中间竟丝毫没有停顿,这下围观众人激动起来,便是刚才那士子与青青姑娘都忍不住叫好,反倒是摊主的额头浸出汗来。
  十道谜题结束,那摊主长叹一声,虽说有些不舍,但还是将那孔雀大明王灯取下,递到了王松的手中。
  王松柏拿着灯,缓步走到邢文玉身旁:“喜欢吗?送给你。”
  众人只见带着面具的男子走到一名带着面具的女子身边,一看就是一对有情人,虽看不清容貌,但从行为举止,言谈气质中便能看出两人皆为不俗。
  邢文玉明白对方是为了自己才赢得花灯,心中自然开心,轻轻点点头,小心接过那盏精致的花灯,刚要说些什么,周围的围观者纷纷喝彩叫好,便是那叫青青的少女都丝毫不见嫉妒之色,反而一脸开心的鼓起掌来。
  邢文可哑然失笑,原来无论什么朝代,看热闹起哄的围观群众都不会少。
  远远的,隔着一条巷道,李钧正带着白贤妃等人在街道上赏玩,虽说是与民同乐,但毕竟有众位侍卫保护,官员带路,一路上遇到百姓都是叩首行礼,显得比较寂静。
  路过一道巷道时,白贤妃突然听到从巷道那边传来阵阵欢声笑语,不由得随意转头看去。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