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嗲精在年代文里当后妈

宠文网 > 都市言情 > 嗲精在年代文里当后妈

第34章 随军

书籍名:《嗲精在年代文里当后妈》    作者:童三时
    《嗲精在年代文里当后妈》章节:第34章 随军,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吃完年夜饭,  一家人齐聚在西屋,一起看电视。
  本来就收不到几个频道,这时候全都转播总台的新年特别节目。
  秦晚晚正想着,  好像也就这一两年,就会有春晚直播了,  就听几个孩子一声惊呼,
  “婶婶,  你上电视啦!”
  嗯??
  秦晚晚抬头一看,  方方正正的小电视里,她正举着电话说话呢。
  在这个各种特效和后期制作都没有的时候,她的颜值也是很能打的嘛!
  秦晚晚暗自评价。
  这是个新春特辑,记录的是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群,  在新年到来时候的样子。
  秦晚晚应该就是军嫂代表,不知是因为她还算上镜,或者是电视台觉得她表现还算不错,  她上镜的时间格外长。
  不但保留了连线时候的画面,  连最后的单独采访都保留了下来。
  “哎呀呀,  晚晚在电视上咋这么好看呢?像电视上的女演员似的!”
  姜玉珍激动道,  跟自己上电视一样激动。
  聂锦也感叹,
  “二嫂是真的上镜,而且气质从容,怪不得保留了这么长一段录像。”
  聂婆子边撇嘴边觉得荣耀,她的儿媳妇上电视了呀!那可是她的儿媳妇!
  等过完年回姜家村一定得好好跟别人讲讲,  还不气死姜金花那个老妖婆子!
  于是,  这个新年因为秦晚晚上电视的事,  又变得更有意义了,  这可是十里八村...
  不,  是镇上、市里、乃至全省的独一份!
  聂锋所在部队,全体官兵都围坐在一起,集体观看新春特别节目。
  待到秦晚晚出现在电视上之后,所有战士们自发鼓起掌来,掌声都快掀翻礼堂的屋顶了!
  “最后,祝和我爱人一样,在前线保家卫国的战士们,新年快乐!”
  随着秦晚晚娇甜的声音,部队的新年联欢活动也正式开始了。
  聂锋和战士们一起包饺子,身边坐着政委李国庆。
  他冲着聂锋,有些小兴奋地低声道,
  “今年换防,重新调整职务,咱们团肯定会被换走,到时候进了京,以你的级别,就没想让家属随军?”
  聂锋的心,被“随军”两个字填满,变得火热火热的。
  他没有做声,李国庆却有些羡慕道,
  “反正我媳妇是肯定要随军的,咱俩家媳妇可都是农村来的,到时候可千万得互帮互助,别让城里的瞧不起!”
  说着说着,李国庆又有些酸溜溜。
  虽说都是农村媳妇,但聂锋这媳妇...瞧着比城里还城里呢。
  反正不管了,为了不让自己农村来的媳妇太孤单,他是先赖上聂锋的媳妇了,瞧着那小嫂子性格,好像也不难相处,主要是瞧着比他媳妇要机灵,这点最重要!
  聂锋想到在村里人人都喜欢她的样子,如果她随军了,因该也会很遭人喜欢吧!
  但他可不想先给自己媳妇找负担,于是说:
  “你也是知道的,我媳妇身体不好,上次呕血之后,现在医院也没查出什么毛病来,就算在家里,也是不敢让她干任何活的。”
  意思就是说,别指望我媳妇能干啥,我媳妇还需要别人照顾呢。
  李国庆一拍掌,"那可太好了,我媳妇最会照顾人了!"
  他媳妇啥都会干,就是性子太面,他还怕因为这性格挨欺负呢。
  现在正好,跟小嫂子两下一中和,只要不被欺负了去,多帮帮忙又有什么的!
  聂锋……
  你这么说,我更不敢让我媳妇和你媳妇玩儿了。
  新年之后,秦晚晚打算趁着淡季,跟聂铭一起去趟宁超那。
  年前已经运来过几次布料了,卖的很好,但秦晚晚也想去布料之都看看。
  主要是因为聂锋回来,给她涨了不少血条,她也敢出去溜达溜达了。
  只是年后不知怎么回事,她这朵花又开始红了起来,除了省电视台,又有几家电视台来采访,这次全都是带着大摄像机来的。
  秦晚晚并不怵场,对着摄像头娇娇俏俏,对答如流,电视台的工作人员都十分满意,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在电视上播出。
  几波来访者过来之后,秦晚晚也接到了宁超的电话,是作为牵线的中间人。
  “秦老师,我们省电视台想要采访一下您,也不知道您什么时候方便,电视台的记者看您时间,可以随时过去。“
  真是瞌睡了就来枕头,秦晚晚立马说:
  “我可以过去,让电视台协助我们开两封介绍信就行。”
  宁超一听大喜,秦老师要来了,他可一定要好好接待!
  有了电视台的电话,这边顺利地给秦晚晚和聂铭两个开出了介绍信。
  三月份,青山村的雪还没化,孩子们已经开学,聂铭和秦晚晚就踏上了去南方的火车。
  走时他们俩还穿着棉袄棉裤,到地方就换上了薄布衫。
  秦晚晚踏上了布料之都的土地,才发现自己这身薄布衫略显土气。
  她也没去买成衣,因为成衣在她看来,也都差不多。
  她在跑市场,看布料的时候,挑出喜欢的布料,直接请裁缝做起衣服来。
  秦晚晚上辈子身体不好,也出不了门,除了看小说的兴趣爱好之外,就是玩儿娃娃,再简单做个娃衣。
  虽然不像一些大神那么专业,可以制版,做的那么复杂,但现代的小型缝纫机也是会用的。
  所以她请裁缝做衣服时,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沟通的,最后的成品,连多年的老裁缝都连连夸赞,夸秦晚晚有天分。
  布料之都不但布料多,连带着资深的老裁缝也很多,没过多久,裁缝圈里就传出消息来,市里来了个小姑娘,可灵可灵的了。
  裁缝师傅们,都愿意给秦晚晚做衣服,这样不但能挣钱,还能最先得到一样时兴的衣服款式。
  毕竟这个时候,谁有个好衣服样子,就能吸引大批人跟风来做。
  等到别人看到衣服样子,也开始做成样衣吸引客人时,他的钱已经挣到手里了。
  这就是先机!
  全城的裁缝师傅都盼着秦晚晚去做衣服,而秦晚晚这人呢,一般不在一个地方做,总是打一枪换个地方。
  因为裁缝师傅是最了解布料行情的,毕竟现在还是做衣服的人多。
  所以为了了解市场行情,她做一件衣服跟一个师傅唠,再做一件再换个师傅唠,唠着唠着,她就对布料市场门儿清了。
  直到有一天,有个师傅看着她新描画出来的裙子问,
  “你这么好的底子,为啥不学裁缝啊?回头衣服可以自己做,样子也不用给别人了,等你回家之后还能挣钱。”
  秦晚晚倒没想挣钱的事儿,但她突然想到,等回到了青山村,就没有这么多资深师傅供她选择了。
  而李大娘和姜玉珍只会做村里人常穿的衣服,什么直筒裤、大衬衫啥的。
  想要自己穿的漂亮点儿,还真得学点手艺。
  她看着轮轴一直在转的缝纫机,心说...这个我应该也可以吧?
  学裁缝的想法来的又快又急,秦晚晚只是想着自己坐拥这么多布料,可不能浪费了,就当多门手艺吧。
  师傅也没要学费,就说让秦晚晚在她这儿多做几套衣服,回头样式图都给她就行。
  做过娃衣的秦晚晚,再上手这成人衣服,其实并不难。
  她需要的只是系统的学习,加上不断的训练。
  因为突然的进修,秦晚晚就在这里耽搁了一段时间,聂铭带着布料先回去。
  这天气暖和了,应季的布料都不一样了。
  厚的收进库房,薄透的还有现在时兴的“的确凉”该摆出来了。
  刚进春天,聂锋果然接到了换防令,团里一部分人被调入京,不但升了职,工作内容也有很大变化。
  原来他所在的团位置偏僻,不具备随军条件。
  如今到了京市,可以住进部队大院,聂锋作为立了大功的战斗英雄,按级别也分配了一套三居室的住房。
  聂锋火烫烫的心给家里打电话,想让媳妇收拾收拾,带着孩子准备随军吧!
  一想到这个,他的心就雀跃起来。
  虽然不善言辞,但了解他的人,只看到他一直上挑的嘴角,就知道他有多高兴。
  可谁知电话接通之后,却不是那个想念的娇娇软软的声音,而是聂铭这个五大三粗,
  “哥,你有啥事儿啊?”
  “你嫂子呢?”
  “嫂子...在南边还没回来呢啊!”
  聂锋...说天天在家做背心想我的人是谁来着?
  怎么出去一趟还不回来了?
  ##
  等到秦晚晚回来,已经是五月了,南方已经穿上了裙子,可这大北头才刚刚穿上长袖长衫。
  秦晚晚也没想在南边待这么长时间,主要是她没想到自己对缝纫的兴趣竟然越来越浓。
  一开始,只是想着能做上一身衣服就行。
  可上了手之后,才觉得既然学了一次,不把东西学透了,都对不起她这天分。
  是的,会做衣服的人很多,就像一个布料之都就有那么多裁缝一样。
  但会设计,还见多识广的人可就不那么多了。
  秦晚晚现在正是兼设计、制版、制作为一体的全方位人才。
  其实她这几个月在南边,已经有一定知名度了。
  有些服装厂为了要她的设计稿,都已经开出一百块钱一张的价格了。
  秦晚晚要是留在南边,就靠着这个吃饭,也是能吃香喝辣的。
  但是不行,她必须赶快回来,因为她...血条快空啦!
  “这是给大哥大嫂的,这是给小弟小妹的,这是几个孩子的...”
  秦晚晚往外拿礼物,基本都是衣服,别的东西太沉。
  “咋?没我的啊?”
  聂婆子抻了好长时间脖子,有些不乐意地说:
  “当然有了,哪能少了您的啊!”
  秦晚晚从压包的地方,拿出一个大花布衫子,
  “您看看,我特意给您选的料子,再鲜亮也没有了!”
  聂婆子拿着“千挑万选”的花布衫,嘴上不说,心里满意的不行。
  现在就流行这花的,越花越好,她这件绝对是全村最好的!
  秦晚晚已经听说聂锋让他们随军去的事了,真是正好,她现在这血条情况,就是他不说,她也是要去找他的。
  不过她比预想晚去了两个月,也不知那边是个什么情况了。
  @@
  秦晚晚拖家带口,其实也就是一拖二,带着两个孩子,去往京市。
  村里的东西没什么要带的,那些家具更是搬不走。
  要随身拿着的也就是最近新做的那老些衣服,不过这些都有聂铭帮着拿。
  她是带着聂铭去的,为的是去京市考察一下市场,她的生意还是要继续做下去的。
  聂锋也不放心她一个人走,怕她路上身体不适,再带着两个孩子,非要请假回来接。
  直到聂铭打包票,他一定会把人安全送到位,聂锋才算没坚持回来。
  走的时候,别人都还好,丽丽哭成了泪人儿。
  抱着秦晚晚不撒手,说要和她们一起走。
  洋洋也崩溃大哭,顾溪也在抹泪,秦晚晚也是抱着丽丽不撒手。
  如果可能的话,她都想带着丽丽一起走了,反正两个羊也是赶,三个羊也是放。
  但没办法,这时候的户籍制度这么严,特别是京市,丽丽想去那边上学,不是简简单单交借读费就能上的事儿。
  “丽丽,婶婶跟你说,你一定要好好上学,只要你上学,婶婶就一直供你!放假了你可以去婶婶那,等你考上大学,就可以一直留在京市了!”
  丽丽边哭边点头,她一定要好好学习,考出去,考到京市去!
  @@
  京市某部队家属院,新调入职的军属早就已经住进来了,不说五湖四海吧,也是来自各地,大家已经熟络起来,经常坐在一起唠唠闲嗑。
  “那个聂参谋长的家属怎么还没来啊?这都两个月了吧!”
  “没准不来了呗,听说是农村的,家里那么多事要干,还有老人要伺候,哪能脱开身啊!”
  “是呢,乡下松快,突然来城里也不一定能过得惯...”
  ”就是,人家那大房大院的,咱这可比不上。咱城里的衣食住行,她可能也不习惯呢。“
  大家说说笑笑,一个小媳妇听到“农村的”“乡下”这些词,明显有些不自在。
  虽然刘淑兰已经尽力融入大家了,可还是有些格格不入。
  别人说话她插不上嘴,她说话跟不上趟,穿衣打扮也有些土,天天在大家中间假笑,真的是很累,还不如在乡下自在呢。
  嫂子们虽然也没歧视她,但行动间也能看出来,她们不是一路人,玩儿不一块去呢...
  李国庆下班回家,看到小媳妇边做饭边唉声叹气,心里有些不落忍,笑嘻嘻地凑过去道,
  “媳妇,别唉声叹气了,跟你说个事儿!”
  “啥事儿?让我回乡下啊?”
  那可挺高兴。
  “回啥回啊,不回了!隔壁聂锋她媳妇要来了!”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