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大唐:本帝师绝不回朝

宠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本帝师绝不回朝

第154章 惊喜不断,好一招釜底抽薪啊

书籍名:《大唐:本帝师绝不回朝》    作者:孤帆一渡
    《大唐:本帝师绝不回朝》章节:第154章 惊喜不断,好一招釜底抽薪啊,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这一切怎么可能啊……”李世民望着眼前充满书香的画面,远处就是傲然生长的古松和竹林,伴随着阵阵书本特有的清香钻进鼻子,让他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如梦如幻。
  百姓也能读书?
  如果是在之前的话,李世民绝对不会认为百姓可以读书,读书需要花费的银子太多太多了,多到寻常百姓根本就负担不起的程度。
  自古以来,读书都是有钱人才能玩得起的游戏啊。可是,站在他眼前的人确确实实是百姓,而且还一个个的都拿着一本书读得津津有味!
  这……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李世民望向一旁的魏征,眼中满是探索真相的欲望。
  魏征脸上始终带着笑容,对于向来不苟言笑的他来说,今天他的笑容绝对够多了。
  “不知陛下是否听过一句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魏征问道。
  “自然是知道的。”李世民回答,此时的他不像帝王,而像一个虚心求教的学子。
  “这句话虽然有些绝对,但也不无道理,大唐天下的大权自然是掌控在陛下手里,但具体执行下去,各个方面的工作都是由相应的士大夫去执行,而这些士大夫大部分都是读书人。所以,说一句如今的天下掌握在士大夫阶层手里也不是不可以。”
  李世民沉默,这句话很是大不敬,也得亏这句话是从魏征嘴里说出的,如果在他人口中说出的话,还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魏征并没有在意李世民的感受,以前的他是如此,现在也没有改变,而是接着说道:
  “士大夫阶层的代表,那毋庸置疑就是五姓七宗,五姓七宗都是名门望族,门下子弟遍及大江南北,府邸之内从不缺名满天下的鸿儒名士。”
  “陛下之所以对五姓七宗投鼠忌器,就是因为天底下的士大夫大多与五姓七宗同根连理,担心动了五姓七宗之后惹怒士大夫们,导致好不容易才稳定下来的大唐又重新陷入混乱。”
  “魏卿所说的朕都懂,能不能直接说重点?”
  李世民目光灼灼道,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了。
  “哈哈哈”魏征大笑一声,说道:“陛下勿怪,最近老夫的话越来越多了,也不知是好是坏。”
  “好了,接下来老夫就说重点,早在帝师准备下山之时,闲来无事就打算将数十万佃农彻底安定下来……”
  接下来,魏征简略地说了一番秦天朗之前的所作所为,从造纸开始,到改良印刷术,再到让百姓读书,一件件事讲下来,等讲完的时候已经是几个时辰过去。
  “帝师的手段当真是石破天惊,此事足以名垂青史啊!”
  李世民连连感慨道,他已经不记得这是他第几次感慨了,反正在魏征讲话的过程中,他就像一个没见过世面的稚童一般。
  魏征笑着从怀中掏出一本青皮书,看模样跟那些百姓捧在手里的书差不多,摆在李世民身前之后说道:
  “这就是帝师专门编撰的入门级语文教材,陛下有兴趣可以看看。”
  李世民双手接过书本,看了眼封面上的字体之后心中一震,喃喃自语道:“这难道就是帝师自创的台阁体?”
  “正是。”魏征摸着胡须,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满足感,仿佛创作出这台阁体的人是他一样,依稀间,又想起了自己第一次见到这种字体时的场景。
  “不瞒陛下,老夫这些时日与这台阁体朝夕相伴,依旧是怎么看也不生厌。”
  房玄龄和杜如晦也凑上来,看着封面上的“入门级语文教材”七个字怔怔出神,一副如痴如醉的神情。
  对于他们这种饱学之士来说,对于书法的热爱不弱于武将对于武艺的热爱,此时能看到一种前所未见的字体,他们的内心的幸福是无法言喻的。
  “竟然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如此特别且富有隽永意味的字体,真的是三生有幸啊!”房玄龄仰天长叹道。
  “这台阁体自成一派,字里行间丝毫看不到其他字体的痕迹,真真是完全脱离于其他字体之外的又一种全新字体!”
  杜如晦也是连连称赞,眼中的精光无比炽烈,如同要把整本书都吃下去一样。
  李世民轻轻抚摸着手中的书籍,一时间竟然不忍打开了,因为这本书的珍贵程度不断在他心中加大。
  一旁的魏征看得津津有味,心中的恶趣味得到了无比的满足,浑然忘记了先前他初次看到台阁体的时候表现也好不到哪里去。
  “咳咳,陛下是准备要观赏到日落西斜吗?老夫提醒一下,打开书籍可是有惊喜哦。”魏征出声提醒道。
  李世民猛然惊醒,这时候才意识到时间已经过去了数个时辰了,当即深吸一口气,无比郑重地打开手中的教材。
  他的动作很慢,仿佛不是在翻页,而是在开启一个宝藏。
  刚一打开第一页,李世民的动作就僵住了。因为……他被手指传来的触感给惊到了!
  “这这这……这是什么材质的纸张?!竟然能有如此顺滑的触感!”
  李世民惊讶的说话都有些不利索了,猛然间眼前一亮,转头问道:“难道说!?这就是帝师造出来的纸张?”
  “没错,帝师改良了造纸术和印刷术,这两项发明堪称神迹啊。”
  魏征也发出感慨,如今回想起当时的场景,他依旧感慨良多。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这两项技术的改良不知道能创造出多少的价值。
  别的不多说,单单是站在时间长河上进行了望,造纸术和印刷术在后世被列为四大发明就足以了解其重要性和颠覆性了。
  李世民等人没有后世的思维,所以他是真真正正第一次接触到触感那么好的纸张,就算是宫中御用的纸张也没有那么好的品质,这如何能不让他感慨不已。
  房玄龄和杜如晦再次凑上来,这种时候他们忘记了君臣有别,近乎在本能的驱使下伸出手触摸眼前的纸张,当接触到纸张的时候,两人不约而同地发出了一声轻吟。
  啊……
  随后,房杜二人脸色一惊,连忙左右四顾,发现魏征正带着笑意看着他俩的时候,禁不住老脸一红,只能用咳嗽来掩饰内心的尴尬。
  失态了失态了,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们啊,实在是这纸张的触感太美妙了!
  “如果老夫能用上这纸张书写的话,死而无憾。”房玄龄一字一句地说道,让人丝毫不怀疑他话中的真实性。
  一旁的杜如晦连连点头,显然也是这样的想法。
  “也不知道这样的纸张还有多少,如果有剩余的话,朕也想带回去一些。”
  李世民一边抚摸书本一边说道,眼神不知不觉就落在了魏征身上。
  “哈哈哈!陛下不必担忧,首阳山的纸坊中足有上万斤这样的纸,陛下想要多少就拿多少。”魏征哈哈笑道。
  “上,上……上万斤?!”
  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三人同时出声,声音都是结结巴巴的,惊得下巴都要掉地下,眼睛都要瞪出来。
  “对啊,就是上万斤,这还是纸坊没有全力造纸的缘故,如果全力造纸的话,一日造出来的纸就能有数千斤,上万也只是两三天的事。”魏征笑着说道,随后想到什么,又补充道:
  “对了,老夫平日里就是用这纸书写,哎呀,现在口味都被养刁啦,不是产自首阳的纸都不想用啦。”
  李世民一听到这话,感到有些生气,生气的原因是因为羡慕魏征,用上这样的纸书写,那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啊……
  房玄龄和杜如晦也是气呼呼的,对魏征这种明目张胆的炫耀气得牙痒痒。
  但很快,三人心中的气愤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惊喜。
  “这纸乃是出自首阳山,姑且就叫它首阳纸吧。”李世民说着,因为心情激动而握紧了拳头,又道:“品相上佳的首阳纸竟然还能有如此高的产量,这这这……今日朕实在是太高兴啦!”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有了首阳纸,今后的地方郡县再也不用受竹简之苦啦!”房玄龄看的比较远,已经想到了首阳纸普及之后的影响。
  “首阳纸一旦普及,将是普惠天下的大好事,一来减轻了郡县官员的负担,二来加强了朝廷对各郡县的掌控,可谓治国安民的良方妙药!”杜如晦也语气激动地说道。
  三人不约而同地都想到了首阳纸蕴含的巨大潜能,眼前如同被打开了一扇大门,一个新天地呈现在他们眼前。
  大唐的郡县,除了那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大部分的地方还是以使用竹简为主,因为竹简的运输很不方便,所以这些地方的政令很难禀告上级,大部分都在途中损毁,有人为也有天灾。
  长期以往,这也导致了朝廷对于这些地方的掌控程度是很小的,甚至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用鞭长莫及这句话来形容这种情况是最恰当的。
  归其根本,这都是效率低下所造成的,人类社会的一切发展,归根结底都能回归到效率这个问题上来。
  有了效率,那就有了一切。
  “房公,朕要求你捏朕一下。”李世民忽然冒出这么一句话。
  “陛下可不要吓微臣啊!”房玄龄一脸担忧地问道。
  “朕没事,朕只是觉得这一切都太不可思议了!朕感觉像是活在梦里一样,所以要你掐朕一下,看看是不是在梦里。”
  “哈哈哈!陛下请放心,老夫所说句句属实。而这也是老夫要求陛下亲自前来的原因,如果是光靠我说的话,你们估计会以为我疯了,哈哈哈。”魏征哈哈笑道,今天他都不知道笑了多少回了。
  “如今就算眼见为实了,朕也感觉有些不真实。”李世民连连摇头道,今天他遇到的惊喜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玄成,纸坊在哪里?快带我们去看看!”杜如晦问道,神色很是急不可耐。
  “没错!魏卿快点带路!”李世民连连挥手说道。
  “陛下莫急,老夫这就带路,这就带路,哈哈哈。”说着,魏征走在前面,李世民三人走在后面,时不时地还催促魏征走快一点,一副心急也要吃热豆腐的样子。
  他们要亲眼见证纸坊里的首阳纸是如何诞生的,这样子才能彻底的心安,也才能接受这份天大的惊喜。
  一路上,凡是遇到的佃农长工都向魏征行礼,规规矩矩地叫上一声老师好,这一幕看的李世民啧啧称奇。
  谁能想到,数月之前这些佃农都还只是濒死的流民,如今竟然已经能够断文识字,这实在是太夸张了,这种事情李世民之前想都没有想过。
  “如果能将教材推广至整个大唐,那么何愁没有人才替朕治国,好啊,实在是好啊……”
  李世民心中不断念叨着,感觉精神前所未有的好,容光焕发,走路都要飘起来的感觉。
  房玄龄和杜如晦也是差不多的感觉。
  这些时日啊,因为祁县王氏灭门一事他们不知道操了多少心血,头发都白了许多,如今见识到首阳山的场景,心中的忧愁瞬间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激情。
  只要能将入门级语文教材普及天下,那么用不了多久,大唐就会出现人才济济的景象。
  李世民本来就想着推行科举制度,目的就是为了不让世家把控入朝为官的渠道,让寒门子弟也能入朝为官,间接达到削弱世家势力的目的。
  如今首阳山一行让他们发现,科举制度原来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想要真正削弱世家的力量,根本上还是要打破世家垄断读书渠道的局面,让黎民百姓也有机会读书,这才是一劳永逸的解决之法!
  大唐是世家多还是百姓多?毋庸置疑,那肯定是百姓多!
  在庞大的基数支撑下,各方面的人才会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到那时,大唐选用官员就不再只有世家子弟这一种选择了……
  这一招啊,这一招就叫做釜底抽薪,无法垄断读书渠道的世家门阀,重要性一再降低,不再是不可替代,真要解决掉五姓七宗的话,貌似也不是那么难以抉择了。
  这时候,李世民恍然明白,原来帝师灭掉祁县王氏并不是一时冲动啊,对于帝师来说,灭掉祁县王氏或许就跟灭掉东突厥一样,都是为大唐铲除祸患。
  一行人想着想着,怀揣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心情慢慢抵达首阳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