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大唐:本帝师绝不回朝

宠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本帝师绝不回朝

第115章 下山,出发

书籍名:《大唐:本帝师绝不回朝》    作者:孤帆一渡
    《大唐:本帝师绝不回朝》章节:第115章 下山,出发,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朔风凌冽,这日的首阳山,迎来了与众不同的日子。
  宽阔崭新的操场上,十万名新兵蛋子站的整整齐齐,虽然都在尽量控制自己的表情,但依旧能一眼看出兴奋,以及惴惴不安。
  就在昨日,秦帅忽然放出命令,将在今日点验十万府兵,为征讨东突厥做准备!
  这个消息来得突兀,让人几度不相信,但事实就是事实,虽然突兀,但依旧不妨碍这个事实的真实性。
  于是乎,这些新兵蛋子啊,一个个都惊喜的很,同时又紧张的很。
  能够为秦帅效力是他们的福分,也是他们的夙愿,秦帅给予了他们生命,他们就用生命来报答秦帅,反正他们唯一值钱的东西也就是一条命了。
  但是,作为没有上过战场的人,第一次难免都是紧张的。
  不过要说的是,大唐沿袭隋制,府兵制也保留了下来。
  加上数百年的战乱,能存活下来的百姓大多都有习武之风,以求在乱世之中自保。
  如今虽然天下平定,但也仅仅过去了三年多而已,因此大唐百姓依旧是民风彪悍,家家户户都藏有刀枪棍棒,以备不时之需。
  所以啊,别看这十万府兵才训练了大半个月的时间,且还是流民出身,但底子都不错,稍加整合一番就是一股不俗的战斗力。
  部队最大的战斗力不是个人之勇,而是严明的纪律,如令指使的执行力,这才是一支部队所向披靡的王牌。
  而因为秦天朗,这十万府兵的信念前所未有的团结起来,真正达到了表里如一的大同境界,这样的军队,放在这个时代已经是王牌精锐了。
  当然了,这支府兵毕竟训练时间尚短,跟镇国军这样的超级王牌是比不了的。
  马元龙等五大战将站在队伍的最前方,眼中都有汹涌的光华闪动,仿佛恶虎一般,光凭气势就能让敌人胆寒。
  ……
  轻微的脚步声传来,瞬间,吸引了十万府兵的注意,他们抬头望向前方,那处高台之上,就看到身穿白色劲装的秦天朗走了出来,身后跟着李靖、秦琼、程咬金。
  呼啦啦一片跪倒声之后,气势恢宏的声音响起:“拜见秦帅!”
  吹拂的寒风在此刻都消失,在这宛如龙吟虎啸的喊杀声之中灰溜溜的逃遁。
  秦天朗面若坚铁,迎着一双双炽热的目光,说道:“今日,我们聚集在这里,我秦天朗事先说明,这一战北伐东突厥,可能会有人就此埋骨他乡,你们怕了吗?”
  “不怕!”
  “如果你们现在想离开,我秦天朗绝不强求,有人想离开的,直接离开,我秦天朗不会说什么,也不会瞧不起你们。”
  “我们不走!誓死追随秦帅!”
  秦天朗来回巡视了好久,确定真的没有人想要离开之后,点点头,不说一语。
  唏律律……
  一道嘹亮的马嘶声响起,一头通体雪白的高头大马出现在点兵场上,一路狂奔,来到秦天朗的面前,双眼颇具灵性地看着秦天朗,左右乱转,亲昵地蹭着秦天朗的下巴。
  秦天朗脸上露出微笑,眼中有些缅怀道:“老伙伴大虎,时隔三年,你我又要出征啦。”
  雪白大马打了个响鼻,像是在回应秦天朗的话,接着抖擞身子,雪白毛发宛如银针,在阳光下闪烁着明亮的光彩,那健硕的肌肉充满一股流线美感,宛如龙虎一般,下一秒就要直接窜出去。
  这头名叫大虎的白马可不简单,是秦天朗刚穿越过来的时候,途经原始丛林的时候认识的。
  那时大虎还在幼年,就因为毛发特殊被赶出了马群,奄奄一息之下秦天朗救了它,从此之后也就一直跟在秦天朗的身边。
  秦天朗博闻强记,知道大虎的品种乃是夜照玉狮子,也叫玉兰白龙驹,或是赛龙雀,这是马中极品,极为珍贵的马种,与传说中的赤兔马都不遑多让。
  三国时期常山赵子龙的坐骑,便是这夜照玉狮子。
  秦天朗双腿一蹬,坐上大虎,全然不用马镫、缰绳、马鞭等辅佐物品,却能如履平地、平稳非常,看的身后的李靖等人啧啧称奇。
  “走,出发!”平静的声音响起,瞬间牵动十万大军的心神。
  在李靖等人的率领下,十万大军风风火火地跟在秦天朗的身后,一路下山。
  ……
  渭水河畔,冰封的河面并没有阻止人类的足迹,斑驳的口岸之下,戒备森严。
  李世民站在最前方,遥望着不远处的首阳山,眼底深处依旧时不时闪过一抹激动。
  在他的身后,房玄龄、杜如晦等文武大臣都在,寂静无声之下,每个人心中的想法都有所不同。
  对于这些大臣来说,这个冬天实在是令人印象深刻。
  帝师的出现,打破了平静的长安,不管他们愿不愿意,秦天朗的出现都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轨迹。
  尤其是昨日宣德殿内发生的大事,更是让他们心中一凛。
  吏部尚书长孙无忌,竟然忽然宣布致仕,从宣德殿回府之后就闭门不出,看样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重新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
  不过呢,这些大臣心里都清楚,长孙无忌选择致仕是最明智的选择。
  帝师的重新出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原本就势大的长孙家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这一步走得太急,稍有不慎就是粉身碎骨的下场。
  所以长孙无忌选择了这蛰伏,以退为进,让李世民没有借口对长孙家发起刁难。如此,长孙家得以保全,假以时日……胜负未知。
  这是许多世家出身的大臣的想法,他们为皇帝效力,但更为身后的世家效力。
  在这个随时可能发生饥荒、战乱的年代,唯有用血脉笼络到一起的关系,才是最亲密、最牢不可破的,也是最值得信任的。
  每一个世家,都是一个牢不可破的铁桶,相互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刚稳定了三年的大唐,就想要撼动盘根错节了数百年的世家,远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情。
  此时的李世民却没空关心这些大臣的想法,他的内心已经被满满的惊喜占据了。
  李世民没有想到,帝师竟然真的同意出山了,同意去北伐东突厥,在此之前,他的丝毫不抱希望的。
  甚至已经做好打算,在帝师拒绝之后就亲征东突厥,势要一举剿灭东突厥。
  但上天给他来了个大惊喜,阔别三年的帝师……终于肯再次下山,北伐东突厥!
  一想到这,李世民的眼眶甚至有些泛红,这一步真的太难得了,努力了三年,终于看到了一些希望。
  帝师亲自出征,剿灭东突厥就胜利在望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