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锦衣夜行

宠文网 > 历史军事 > 锦衣夜行

第307章 刘家口

书籍名:《锦衣夜行》    作者:月关
    《锦衣夜行》章节:第307章 刘家口,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这一夜,李景隆比夏浔还惊恐。

        李景隆率军赶到北平城下,安营扎寨,把一座北平城围得水泄不通,九门之外俱筑碉垒,攻城车、云梯、壕桥、火炮、抛石机,各种攻城器械层出不穷,在战术上,诸如挖地洞、洒传单、火烤城墙复泼以火,期望把城墙烤垮烤裂,总之,明军熟悉的各种攻城方法全都用在了北平城上。

        但是北平城在燕王朱棣早有准备的精心部署下,深沟高垒,城墙加厚,明初的火炮又不够犀利,五十万明军一时也奈何不得城中的守军。当然,其实最关键的主要因素,仍旧是人。

        北平城中守军有限,决死之心甚浓,而且燕王在北平是一位贤王,极得民意、甚孚人望。尤其是道衍等佛教界的高僧对百姓们的宗教***甚是成功,妇女儿童都被派到城头坚守,帮助燕兵御敌,极大地弥补了守军兵力不足的因素。

        燕王第二子朱高煦随父在外征战,世子朱高炽、三子朱高燧都同母亲守在城上,燕王妃全副披挂,亲冒矢石守在城头,大胖子朱高煦虽然行动艰难,痴胖如猪,但是蠢笨的只是他的身体,这位世子兵法韬略也是胸有成竹,后勤及民政方面更是得心应手,把个北平城中各种资源调配调济的井井有条,一丝不乱。

        他还时常走上城头与母亲一起指挥战斗,甚至抱起大石抛下城去。王妃和世子能做到这个份上,于军心士气乃至民心都是极大的鼓舞。

        尽管如此,明军不但人马众多,而且都是职业军人,这是北平城头那些未曾经过军事训练的百姓们所难以比拟的,可明军五十万人,来自不同的派系、不同的地区,将领都有点山头思想,士卒也有些攀比的意思,李景隆这位三军主帅在指挥上又是顾此失彼、手忙脚乱,所以本来他们是有几次破城机会的,却全被他们自己漏过了。

        比如攻打北平丽正门的明军,曾经冲破了城门,于燕军在城门之内的瓮城地带展开肉搏了,如果这时候李景隆能抓住战机,立即增派一支生力军上去扩大战果,丽正门必破无疑。北平城再如何坚不可摧,只要有一道门户被攻破,全城陷落就易如反掌了。

        可是,令人惊叹的是,这么好的战机,居然被李景隆白白放过了,真不知道这位当时就站在望楼上面,居高临下把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的讨逆大将军在想甚么,他竟然没有第一时间把预备队派上去。这是史有所载的事实,李景隆何以反应如此迟钝,我们已无从得知了。

        只是,就因为预备队没有及时派上去,燕王妃和世子领着援军及时赶到了丽正门,大胖子朱高煦一手持刀,一手拄棍,汗流浃背地指挥敢死队予以反扑,攻破丽正门的明军眼见燕军亡命般反扑,援军又迟迟不至,,于是……他们撤退了。

        此时,燕王妃则领着一群妇孺儿童,从城头向下抛掷砖石瓦块,阻止明军继续增兵,利用这个间隙,已经撞开的丽正门重新合拢,到这儿,朱棣又迫不及待地道:“这边且不去管他,快说,你与十七弟是怎生计议的,本王要如何发兵为他解围?”

        ※※※※※※※※※※※※※※※※※※※※※※

        朱棣失踪了。

        曹国公李景隆痛定思痛,调出几路人马,专门围剿燕王朱棣的大军,省得他不断在旁边扯后腿,结果大军刚派出去,朱棣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两天之后传来消息,在永平附近,发现燕王踪迹,此时永平已再度掌握在朝廷大军的手中。

        李景隆大吃一惊,忙召集众将匆匆计议一番,怕燕王重施故技再夺永平,于是分兵一路去援永平,又通知山海关的总兵杨文全力戒备,防范燕王偷袭山海关,结果山海关和永平的明军枕弋待旦,夜不成寐地守了三天,一个个守得哈欠连天,也没见燕王派来一兵一卒。

        找不到的敌人,才是最可怕的敌人,李景隆不知道燕王到底在打哪儿的主意,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边派出探马四处打探燕王消息,一面从攻城部队中又调了两卫兵马,加强了他所在的郑村坝的防务,这个时候,燕王的大军已绕过松亭关,即将抵达刘家口。

        刘家口,守将总旗官刘奎刚派了一个侍卫替他去了抚宁县,抚宁县在秦皇岛区域,他的家如今就安置在那儿,家里捎信来,说他的儿子生了重病,延医问药的大半个月了,还不大见好,刘奎牵挂不已,便拿了些银钱,使一个亲兵回家去看看。

        派走了亲兵,刘奎闷闷不乐地回到自己住处,就见关口外镇上的那个老家人正等在那儿,刘奎不耐烦地道:“月例不是已经给你了吗,又来做甚么?”

        老管事点头哈腰地笑,凑到面前,很神秘地道:“老爷,那位小姐……又来了,想见你呢。”

        “嗯?”

        刘奎怔了怔,微微有些意外,沙宁虽然每年总能有机会过来几趟,不过相隔这么短还是头一回,他也不知道沙宁这一次怎么来的这么频繁,想要问问,奈何这老家人只知道他金屋藏娇,那位极美的小娘子并非他的妻室,此外一无所知,想问也无从问起。

        刘奎思索了一下,才道:“你先回去侍候好小姐,我安排安排关上的事务便去。”

        “是是是!”

        那老管事眉开眼笑地走了,他平时守着那幢空荡荡的宅子,没有什么外捞,所以才时常将房舍出租,给过往客人当客栈使用,但是每回这位不明身份的小姐住到这里的时候,老爷就大方的多,那位小姐的赏赐也特别优厚,站在他的立场上,巴不得那位小姐一年四季都住在这儿呢。

        刘奎的父亲原本只是朵颜部落掳来的一个奴隶,刘奎的身分也高不到哪儿去,可以说全赖沙宁,他才有了今日,有家有业还做了官,既知沙宁来了,刘奎哪敢怠慢,连忙唤来副总旗王彦稀,把关上防务向他交代了一番。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王副总旗隐约知道总旗大人在镇上置了宅子,养了外室,听说他要去镇上住两天,王颜稀笑嘻嘻地便答应下来。

        刘奎换了便装,也不带侍卫,便沿着山间那条走惯了的小道,向镇上赶去……

        ***:求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求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荐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