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星际上将穿书后开局喜当爹

宠文网 > 都市言情 > 星际上将穿书后开局喜当爹

第123章

书籍名:《星际上将穿书后开局喜当爹》    作者:那妖
    《星际上将穿书后开局喜当爹》章节:第123章 ,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成为自己的光
  “谢谢。”
  段敬琛再次道谢,将马儿归还,过去找傅君绝。
  两个人一路沿着蜿蜒的河水走回帐篷处,谁也没有说话,就这么静静的走着。
  傅君绝的气已经消了。
  这里的景色太美,再大的火气也被这心旷神怡的景色治愈了。
  肚子里的小生命好像也喜欢这里的景色,小小的抽动着。
  不知道是傅君绝心情好了让他心情好了,还是他心情好了让傅君绝也心情好了,傅君绝感觉到自己和这个小生命的一切都相关连着。
  这种感觉很奇妙。
  段敬琛收拾好帐篷,带着傅君绝回到车上,他找了些吃的让傅君绝先垫着,回到村上去吃早餐。
  他们的车子刚开进村委会,白音已经等在那里。
  白音带着他们去他家吃早餐。
  白音妈妈很热情,给客人做了一大桌子的早餐。
  蒙古人吃的早餐,傅君绝没见过,白音一一给她介绍。
  蒙古馃子、蒙古包子、蒙古饺子、蒙古奶酪、蒙古馅饼等等,傅君绝全部尝了尝,做法和味道完全不一样。
  草原上的牛羊肉味道鲜嫩,吃起来口感极佳,是别处没有的鲜。
  除去这些,白音妈妈还准备了奶茶和炒米。
  经过白音介绍,傅君绝知道了为什么昨晚喝的奶茶有米香,这里放了炒米。
  炒米蒙语叫做“蒙古勒巴达”,就是蒙古米的意思。
  它对上酸奶和白糖等搅拌,解饿又解渴,清香爽口,是别具风味的传统食品。
  吃好了早餐,村长赶过来,说带他们去村上最大的牧场看一看。
  牧场离村子有一定距离。
  他们这边村子是后来政府集中给他们盖起来的,每户的草场都有划分。
  牧场不能和人生活的村子在一起,只有个别一些人家牛羊养的少,才放在家里。
  村长开了村上的车,带着他们出发,一路上,村长给他们讲了关于他们走的这条路的故事。
  大草原上,地广人稀。
  人们之所以穷,就是走不出去,也没人愿意进来。
  他们就像活在一个封闭的世外桃源,所有牛羊都自产自销,因为没有路,很少有人来这里售卖或收买。
  “不仅仅是赚钱没有来源,我们这里没有路,能看到的路都是牧民走出来泥土路,骑马还行,车子的话不好走,下点雨就容易捂陷在泥里出不来,所以孩子上学,生病看病都是问题,人一旦生病,根本送不出去看医生。”
  “你们可以修路呀。”傅君绝道。
  老村长笑了笑:“怎么修?拿什么修?路的问题,是草原游牧民族存在千百年的问题了。我们这里修一条路出来,那都是惊天动地的大工程。”
  “我们也不是没努力过,十年前,村民们选举我当村长。我刚上任时壮志满怀,想带着大家修一条路出来,鼓舞大家集资买一些工具。”
  “那时候大家能拿出来的钱也不多,集资也集不了多少,我走了一天一夜的路到苏木镇里去买修路的工具,才买了一些铁锤和钢钎。”
  “为了这条路,我们全村人出动,大家都不去放牧了,就为了以后孩子能上学,人能看病,也要把这条路修出来。”
  傅君绝听到这里,可以想象当初他们有多么艰难。
  这么大的草原,孩子想上学,病人想看病,可他们没有车,没有路。
  茫茫草原辽阔的美丽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负担。
  就像她,当所有人背地里说她是私生女的时候,她宁愿自己不姓傅,只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有爸爸妈妈的疼爱。
  那时候的人们,是不是也希望自己没有出生在这苍茫无际的草原上,可以上学,可以看病,可以赶集买东西,可以去找一份工作攥攥钱。
  这里都不能。
  无论是谁,人生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后来呢?你们修好了路吗?”她问。
  “没有。”村上摇摇头。
  “这条路,我们修了十年,还是失败了。”
  “为什么?”
  “修路,需要材料,我们没有,只能从山上找石头,把石头砸碎铺成路。”
  “我们用马车去山上搬运石头,用买来的铁锤和钢钎砸石头。这样修太慢太慢了,一点点有人产生了放弃的念头,我鼓励他们说不能放弃呀。”
  “后来有一天,一个村民拉着马车上山拉石头,马车翻了,把他砸了。我们只能几个人一点点把他背出了草原,可是太迟了,让他落下了残疾。”
  “因为没有路,我们来不及及时送医,这样的事情就是恶性循环!”
  “为了这条路,他变成了残疾,也因为没有这条路,他变成了残疾。”
  “后来大家伙都想放弃了,说要不就这样吧,千百年来我们不都这样吗?”
  “你们放弃了?”这次,问的是段敬琛。
  村长笑了笑:“没,停工了一年,我们又开始修。”
  “外面的世界已经天翻地覆,我们不能再穷下去了,不修路,我们的牛羊卖不出去,孩子出不去,永远也富不起来!”
  “不放弃是对的,但你们这样修下去不是办法,还会半途而废。”段敬琛道。
  村长很意外,小伙子有远见。
  “你说的对,后来还是放弃了,是因为我老婆。”
  “那天半夜下着大雨,她突然脑淤血,送不出去,抢救不及时,瘫了,永远治不好了。”
  村长说到这儿,眼睛湿了。
  这是他一辈子的痛。
  “因为这件事我大受打击,停了半年。后来有一个牧民因为孩子上学的问题,跑到我面前跪下来求我,叫我不要放弃修路。”
  “苏木镇里的学校孩子住不起,但不能不上学,想买辆自行车哪怕起早贪黑也要去上学。可这路不好走啊!孩子们摔伤是常有的事儿。”
  “没办法,我只能带着乡亲们继续修路,这一修又是几年。”
  “直到有一天,乡政府过来我们嘎查,给我带过来个人,说国家精准扶贫,给我们派来个书记!”
  “书记给我们带来的第一个好消息就是,乡里给我们批下来修路,政府要给我们搞硬化路了!”